河南省新乡市辉县2021-2022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docx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 0人已下载
| 下载 | 加入VIP,免费下载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河南省 新乡市 辉县 2021 2022 学年 年级 学期 期末 语文试题
- 资源描述:
-
1、七年级上期期末语文试卷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试题卷和答题卡两部分。试题卷共6页,四个大题,满分120分。2.试题卷上不要答题,请用0.5毫米黑色签字水笔直接把答案写在答题卡上。答在试题卷上的答案无效。3.答题前,考生务必将本人所在学校、姓名、考场、座号、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第一面的指定位置上。一、积累与运用(共28分)1.下列加点字的读音每组读音都不同的一项是(2分)A.弹劾/弹弓悄然/悄悄对称/称呼刨根问底/如法炮制B.卡片/关卡拗口/执拗挖掘/倔强新冠疫苗/冠冕堂皇C.肖像/生肖下载/装载殉职/徇私怪诞不经/垂涎三尺D.黄晕/头晕挑剔/警惕狭隘/谥号拾级而上/雪中拾趣2.下列书写完全正确的
2、一项(2分)A.抉别元宵节哈密瓜喜出望外B.布署黄粱梦金刚钻骇人听闻C.震撼天然气候诊室见异思迁D.帐篷度假村座右铭花团紧簇3.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2分)A同学们以敬佩的目光注视着和倾听着这位新来的老师的报告。B.为了防止校园在安全方面不再出现问题,各个学校都加强了安全保卫工作。C.良好的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D.我们要养成爱读书,特别是读经典、读名著,让书香飘满我们的生活。4.按原文填空(8分)李商隐在夜雨寄北中想象与友人(妻子)团聚,秉烛夜谈的句子是:_,_。我寄愁心与明月,_。次北固山下中,以色彩纷呈、明暗相交的艺术手法刻画出江南残冬早
3、春景色的句子:_,_。_,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_”,刚起头儿,有的是工夫,有的是希望。诫子书中表现“躁”的危害的句子是:_。5.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语句,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孝”是稍纵即逝的春恋,“孝”是无法重现的幸福。为自己的父母尽一份孝心吧!也许是一处豪宅,也许是一片砖瓦;_,_;也许是一顶纯黑的博士帽,也许是作业簿上一个鲜红的“优”。在爱的天平上,它们是等值的。A.也许是蔚蓝天空的一朵白云也许是汪洋大海的一叶扁舟B.也许是汪洋大海的一叶扁舟也许是蔚蓝天空的一朵白云C.也许是近在咫尺的一个口信也许是大洋彼岸的一只鸿雁D.也许是大洋彼岸的一只鸿雁也许是近在咫尺的一个口信
4、6.名著阅读。(任选一题作答)(4分)(1)有人评价朝花夕拾“一方面以儿童的视角追忆往昔,一方面又以成人的眼光审视过去”。请从下面两篇文章中任选一篇,结合具体内容简要分析。五猖会狗猫鼠(2)在西游记中,孙悟空又名孙行者,请结合故事情节解说这两个名字的得名缘由。7.阅读下面新闻材料,完成下面两个小题。(5分)2021年11月24日,辉县市人民医院举行了一场特别的欢送会,欢送辉县市人民医院妇产科助产护士郭晓静踏上去郑州的爱心之旅。新乡市红十字会党组书记、常务副会长马云,辉县市副市长、红十字会会长韩颜灏参加了欢送会。据了解,志愿捐献造血干细胞是一项挽救他人生命,造福社会,充满爱心的人道主义善举。20
5、18年,郭晓静就加入了中华骨髓库,此次与一名白血病患者细胞配对成功,成为辉县市人民医院首例造血干细胞捐献者,其大爱无私精神令人钦佩。(1)给上面的新闻拟一个标题。(2分)(2)郭晓静的义举不仅挽救了一个人的生命,更弘扬了人道、博爱、奉献的红十字精神,与辉县市新时代文明实践精神相契合,是全市人民学习的榜样,假如最美护士就在你的面前,你将对她说点什么呢?(3分)8.右面是河南教师读书会的标识,该标识整体为绿色,意义为“自读修心,读写互促,多元开放,绿色成长”。标识中间的字是“读”的繁体字。请你用简洁的语言介绍该标识。要求:语句条理通顺,50字左右。(3分)二、现代文阅读(共28分)(一)阅读下文,
6、完成913小题(共15分)想起母亲就想哭我小时候,不怎么看得起我的母亲。她的漂亮,当年没有察觉;她的贤惠,更没有体会。只觉得她太糊涂,甚至可以说是愚蠢。再就是,嘴太笨。不说跟外人说话了,就是跟我说话,也像是理短似的,嗫嗫嚅嚅,没个痛快的时候。晚年她得了失语症,我一面心疼,一面又想,若她像我这样伶牙俐齿,虚说白道,什么病都可以得,也不会得这么个病。我家有些特殊,父亲在外省工作,每年只有短短的十几天假期,平日,家里是祖父祖母当家。母亲自嫁到我家,直到祖父母过世,一直是个小媳妇。祖父也有工作,在镇上的百货公司,家里实际当家的是祖母。祖母是继室,只比她大十岁,很严厉,说一不二,偶尔也会问我想吃什么,就
7、让做顿什么,从来不会问她。她呢,只有做饭的份儿。这也是让我看不起的一个原因。上小学时,学校要个什么费用,多是跟祖父要,有时祖父不在家,也会跟母亲要。记得有次要买什么,三毛钱吧,我说五毛。母亲一面掏钱一面问:“够吗?”那一刻,一面后悔没有多说些,一面又暗暗埋怨母亲太糊涂,这么个小把戏也识不破。后来多次都是这样,不问别的,只说:“够吗?”大学毕业,迷上写作,有次在老家,要写篇散文,想写些小时候的事。便问母亲:“当年我那样骗你,你就没一点感觉吗?”我希望她说,她是感觉到了的,只是太爱我这个儿子,也就不点破。不料母亲瞪着那双美丽而略显痴愣的大眼,反问我:“你那么小,就骗你妈吗?”弄得我一点情绪也没有,
8、文章,只好不写了。上了中学离开家,每年只有假期才会回去。假期满了,临走的时候,不管给带什么好吃食,叮嘱的话只有一句:“学好,甭惹事!”晋南话,“甭惹事”读音如“baorasi”,听起来要多土有多土。这个时候,我常是脖子一拧,一脸地不屑。心想,“听党的话,报效祖国”,这样的话你不会说,“听老师的话,好好念书”,这样的话也不会说吗?直到我经历种种磨难,一事无成而身心疲惫,有时间回味自己大半生得失的时候,才悟出母亲那“学好,甭惹事”的教诲,是多么的简要,多么的贤明。“学好”等于指明了一条开阔而自律的前行之路,“甭惹事”等于避开了任何意外的伤害,平安地成长。前有引导,后有护佑,怎么能成不了一个好人,成
9、就一番事业呢?淳朴而真挚的情感,是与神明相通的。可惜我只记住了前面两个字,而忽略了后面三个字,就是前面两个字,也只理解为学习好,落得蹭蹬大半生而无所作为。六十大几,母亲失语,每年我都要回去看望。她已说不成完整的话,只能说几个简单的词。一见面,冲我笑笑,眼里就溢出了泪水,然后呜呜地叫着,低头往我怀里撞。这个时候,我也忍不住流下泪来。撞上几下,抬起头,仰起脸,瞪着那双依然美丽却更显痴愣的大眼,撇撇嘴角,突兀地就是一句:“好!”明明该是一句问话,说出来却是感叹,只有我能听出,这是她那句贤明的教诲的缩略,说全了该是:“你学好了吗,惹事了吗?”这时我只有重重地说:“妈,好着哩!”她明白了我的意思,点点头
10、。扶她在沙发上坐下,此后一句话也不说,只是静静地听我和父亲谈话。隔上一会儿,她指指厨房,示意父亲,该给我做饭了。想想自己这一生,妻子儿女都没什么对不起的地方,最最对不起的,该是我那贤明而略显糊涂的母亲。如今我也老了,一想起母亲就想哭。(作者:韩石山。有删改)9.根据文章内容,补全下表中的情节或“我”对母亲的情感与态度。(3分)情节“我”对母亲的情感与态度写母亲“嘴太笨”,在家里没有地位。“我”暗暗埋怨母亲的糊涂。“我”心疼母亲、心生愧疚。10.文中多次提到母亲讲的“学好,甭惹事”,分别说说“学好”和“甭惹事”各包含了怎样的意思。(2分)11.品读下面这个句子,赏析加点词语的妙处。(3分)一见面
11、,冲我笑笑,眼里就溢出了泪水,然后呜呜地叫着,低头往我怀里撞。12.你认为文中的母亲有着怎样的性格特点?请结合文章内容具体分析。(4分)13.从人物描写角度分析划线句在文中的作用。(3分)(二)阅读下文,完成1417小题。(共13分)第十一筐青菜立春节气已过,村里平展展的土地上,一大片时令蔬菜在阳光下泛着油绿的光。午饭过后,我戴着口罩走进村子。街道两旁的商铺大门紧闭,负责疫情防控的镇村干部,手持话筒沿街走过,他们嗓音有些沙哑。兴许是听见熟悉的声音,有住户推开窗子和他们招一招手。“一天进村好几趟呢!”一位当地干部说,这个时候,群众看见我们的身影,听见我们的声音,心里才安生。望着各家各户的门牌,村
12、千部说:“生活还得继续,日子总会回归平静,对不?”正在村中走着,突然发现,在临近村道的一块菜地里,半蹲着一位老农。黄色的胶布鞋,裤管沾着泥土,黑色的棉衣拉链敞开,抬起头的那一瞬间,额头淌下的汗水已经浸湿了贴合在鼻梁上的蓝色口罩。见到我们,他直起身子,握着满把青菜的双手在空中对碰了几下,新鲜的泥土从菜根处抖落。“摘菜哩?”村干部远远打招呼。他点点头,没吱声,继续忙活。随行的干部提醒了一句:“注意防护啊。”老人又点了点头,依旧没吱声,回头友善地望着我们。“这几天还能上街卖菜?”我问。“不卖!不卖!这菜不卖!”他一口气重复了三遍,很着急的样子,生怕造成误会。“这青菜,我送人呢!”他补了一句。见我没做
展开阅读全文
课堂库(九科星学科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鄂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8课《诗两首》精题精练.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