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下册语文《第22课 五柳先生传》教案.doc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1 0人已下载
| 下载 | 加入VIP,免费下载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第22课 五柳先生传
- 资源描述:
-
1、八年级下册语文第22课 五柳先生传教案五柳先生传 教学目标 1理解五柳先生的形象就是陶渊明的白画像,学习五柳先生的性格志趣和精神风貌。 2体会本文朴素洗练的语言风格。 3掌握文中的文言词汇。 教学重难点 1了解人物的性格志趣和精神风貌,体会个性鲜明的写人方法。另外掌握与理解有关词语,如晏如、萧然、汲汲、戚戚等。 2对下面两句话的理解: (1)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 (2)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 教学准备 1初读课文,利用工具书,掌握生字的正确读音。 2了解陶渊明的生平、思想。 设计思路 教学过程中,以点拨为主,让学生多练习诵读。重点掌握与理解课文有关的词语,如晏如、萧然
2、、汲汲、戚戚等。课文内容了解大意即可,不必逐字对译。有些句子如曾不吝情去留其言兹若人之俦乎等,只要了解整体意思即可,不宜过细。作者生平及时代背景不宜讲得过细。还要注意引导学生思考本文多用否定句的写作特点。陶渊明不慕名利、率真自然、安贫乐道等鲜明的思想性格贯穿文章始终,教师可设计表格,引导学生从其性格、思想、爱好、生活、著文等各方面进行分析,通过讨论填出内容。这一练习不仅能帮助学生理解本课的写人方法,而且可以引导学生背诵。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陶渊明是东晋著名诗人。东晋末年,社会黑暗,风气污浊,很多人不择手段地追名逐利,社会上充斥着虚伪与欺诈。陶渊明做过几任小官,因对统治阶级不满,辞去官职,
3、归隐田园,过着俭朴的生活。他隐居农村后,自号五柳先生,亲身从事耕种, 和农民交朋友。这期间他除了写出许多歌颂优美的自然景色和淳朴的农村生活的诗以外。也写了些表现自己美好政治理想的作品。上学期我们曾学过他写的桃花源记,这节课我们学习他用史传笔法写的一篇自传五柳先生传。二、整体感知课文 1检查预习情况。 (幻灯片显示。) 给下列字注音: 嗜(shi4) 辄(zhe2) 吝(lin4) 褐(he4) 箪(dan1) 汲(ji2) 俦(chou2)觞(shang1) 2全班齐读课文后,指名翻译课文大意。三、深入探究 1文中哪些语句表现了五柳先生的性格、生活和志趣?刻画了怎样的形象? 要点提示: 闲静少
4、言,不慕荣利,点出了五柳先生的隐者心境。这是他性格中最突出的地方。他有三大志趣。一是读书。好读书,不求甚解,展现了一个在读书中得到精神愉悦的五柳先生;二是饮酒。性嗜酒,.期在必醉,展示了一个率真放达的五柳先生;三是著文章。常著文章自娱忘怀得失,描述了一个自得其乐,淡泊名利的五柳先生。 通过这种种叙述,把一个虽处于贫困之中却悠闲自适的隐士形象活灵活现地刻画出来了,赞美了他安贫乐道的精神。 2陶渊明好读书,为什么不求甚解呢? 要点提示: 这与他不慕荣利有关。他读书的目的,是一种求知的满足,精神享受,所以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他既不求名,也不追求利,只求精神上得到安慰,他的不求甚解是他率真自然性格的
展开阅读全文
课堂库(九科星学科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鄂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8课《诗两首》精题精练.doc
六年级下册语文课件-《我爱篮球》|鄂教版(共20张PPT).pp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