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下册语文苏教版名师导航(4.马说).doc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7 0人已下载
| 下载 | 加入VIP,免费下载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年级 下册 语文 苏教版 名师 导航
- 资源描述:
-
1、八年级下册语文苏教版名师导航(4.马说)四 马 说 名师导航 内容感知 本文通篇用的是托物寓意的写法,以千里马不遇伯乐,比喻贤才难遇明主。作者希望统治者能识别人才,重用人才,使他们能充分发挥才能。全文寄托作者的愤懑不平和穷困潦倒之感,并对统治者埋没、摧残人才进行了讽刺、针砭和控诉。 基础梳理 一、字音 骈死(pin) 槽枥(co l) 一食(sh) 粟(s) 食马者(s) 外见(xin) 不以千里称也(chng) 二、通假字 1.才美不外见(见通现,显露,表现) 2.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第一个食通饲,喂养) 3.食之不能尽其材(材通才,才能) 4.其真无马邪(邪通耶,呢,吗) 三、词义
2、1.一词多义 策:(1)鞭策,驱使,动词。如:策之不以其道。(2)马鞭,名词。如:执策而临之。 食:(1)餐、顿,量词。如:一食或尽粟一石。(2)通饲,喂养。如:食之不能尽其材。 能:(1)能够。如:安求其能千里也?(2)能力,本领。如:虽有千里之能。 2.词类活用 辱:辱没。形容词作动词。如:只辱于奴隶人之手。 尽:吃尽。形容词作动词。如:一食或尽粟一石。 千里:行千里。数量词作动词。如: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策:鞭策,驱使。名词作动词。如:策之不以其道。 尽:使.尽;竭尽。形容词的使动用法。如:食之不能尽其材。 3.文言虚词 之:(1)代词,代千里马。如:执策而临之。(2)音节助词,
3、无意义。如:鸣之而不能通其意。(3)定语后置的标志。如:马之千里者。 以:(1)介词,拿。如:不以千里称也。(2)介词,按照。如:策之不以其道。 其:(1)表反问,难道。如:安求其能千里也。(2)表推测,恐怕。如:其真不知马也。 而:(1)转折连词,却。如: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2)顺承连词,来。如: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四、特殊句式 倒装句:马之千里者。 千里是中心词马的后置定语。译文:日行千里的马。 五、文学常识 1.韩愈(768-824),字退之,南阳(今河南南阳)人,祖籍昌黎,世称韩昌黎,谥号文,又称韩文公。唐代著名的文学家、思想家,散文尤著名,与柳宗元同为古文运动的倡导者,列为
4、唐宋八大家之首。作品收集在昌黎先生集里。 2.说,是古代的一种文体,用以陈述作者对社会上某些问题的观点,说就是谈谈的意思,比论随便些,写法灵活,跟现代的杂文大体相近。 句段剖析 一、疑难妙句 1.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译文:世上有了伯乐,然后才会有千里马。千里马经常有,可是伯乐却不会经常有。 剖析:作者运用托物寓意的写法,表达了对人君不能识别人才而埋没人才的痛惜,强调了伯乐的重要性,同时流露出自己怀才不遇的境遇。 2.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译文:喂马的人不知道它能日行千里,把它当作普通马来喂养。 剖析:这一句充满委屈之情和愤激不平之气,把作者对封建统治者不识
展开阅读全文
课堂库(九科星学科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鄂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8课《诗两首》精题精练.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