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乐安一中高一语文试题:11 文言文《季氏将伐颛臾》、《劝学》.DOC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9 0人已下载
| 下载 | 加入VIP,免费下载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季氏将伐颛臾
- 资源描述:
-
1、11-文言文季氏将伐颛臾、劝学【模拟试题】I卷(一)季氏将伐颛臾(讲续) 阅读下文,完成14题 冉有曰:“夫子欲之,吾二臣皆不欲也。”孔子曰:“求!周任有言曰:陈力就列,不能者止。危而不持,颠而不扶,则将焉用彼相矣?且尔言过矣,虎兕出于柙,龟玉毁于椟中,是谁之过与?” 1. 根据注音,写出汉字。 A. 虎s_ B. 买d_还珠 2. 选出下列句中“是”的意思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 ) A. 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 B. 是谁之过与? C. 吾祖死于是 D. 夫如是,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 3. 选出下列句中与“则焉用彼相矣”中“相”的用法相同的一项( ) A. 今由与求也,相夫子 B.
2、 季文子相三君 C. 犹瞽之无相与 D. 操虽托名汉相 4. 为了说明冉有、季路应对季氏的行为负责,孔子引用了哪些语,又用了哪些比喻? 答:_。 阅读下文,完成58题 冉有曰:“今夫颛臾,固而近于费,今不取后世必为子孙忧。”孔子曰:“求!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丘也闻有国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盖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夫如是,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既来之,则安之。今由与求也,相夫子,远人不服而不能来也,邦分崩离析而不能守也,而谋动干戈于邦内,吾恐季孙之忧,不在颛臾,而在萧墙之内也。” 5. 对“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一句解释有误的一项为( ) A. 疾,厌恶,
3、是句子的谓语。“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是它的宾语。 B. 夫,代词,那种;舍,舍弃、回避,动词。 C. 为,替,给,介词。 D. 辞,推辞,动词。 6. 对下列句中划线词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A. (1)(2)相同,(3)(4)相同 B. (1)(2)不同,(3)(4)不同 C. (1)(2)不同,(3)(4)相同 D. (1)(2)相同,(3)(4)不同 7. 下面句中分别含有一个成语,分别为: A. 邦分崩离析而不能守也。 _ B. 吾恐季孙之忧,不在颛臾,而在萧墙之内也。 _ 8. 孔子治理国家的原则是什么? _(二)劝学(自读) 阅读下文,完成14题。 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
4、所学也;吾尝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1. 下列句中划线词语用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是( ) A. 吾尝而望矣B. 箕运于渤海之尾 C. 衣水犀之甲者D. 君为我呼人,吾得兄事之 2. 下列句中“而”字用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是( ) A. 吾尝终日而思矣B. 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 C. 登高而招D. 顺风而呼 3. 对下列句子翻译正确的一项是( ) 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 A. 我曾经整天地思考,却比不上短时间内学习收获大。 B. 我曾经整天
5、地独立思考,却比不上短时间向他人学习收获大。 C. 我曾经一天到晚不停地学习,却比不上短时间内学习收获大。 D. 我曾经整天地思考收获大。 4. 对上文意思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终日而思”之所以不如“须臾之所学”收获大,是因为没有很好地利用外在的人或物。 B. 文章很好地运用了比喻论证方法,来阐述“善假于物”的重要意义。 C. 学习上要取得好成绩,就必须把个人独立思考和向他人请教结合起来,这也是本文重点论述的道理。 D. 学习可以使人“善假于物”,从而培养起自己超越常人的智慧和品德。 阅读下文,完成57题。 (1)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
6、焉。(2)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3)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4)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5)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6)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寄托者,用心躁也。 5. 给上文划分层次,正确的是( ) A. (1)(2)|(3)(4)|(5)(6) B. (1)(2)(3)|(4)(5)(6) C. (1)|(2)(3)(4)(5)|(6) D. (1)|(2)(3)(4)|(5)(6) 6. 下列句子翻译正确的一项是( ) (1)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 (2)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
7、,功在不舍。 A. (1)积累善行,养成美好的品德,而且情操高尚,智慧日增,也就具备了圣人的思想品质。 (2)骏马跳跃一次,不能超过十步远;劣马拉车走十天,也能走得很远,它的成功在于不停地前进。 B. (1)积累善行,养成美好的品德,就能情操高尚,智慧日增,也就具备了圣人的思想品德。 (2)骏马跳跃一次,不能超过十步远;劣马拉车走十天,也能走得很远,它的成功在于不停地前进。 C. (1)积累善行,养成美好的品德,而且情操高尚,智慧日增,也就具备了圣人的思想品德。 (2)骏马能跳跃一次,不能走出十步;劣马拉车走十天,也能走得很远,它的成功在于不停地前进。 D. (1)积累善行,养成美好的品德,就
8、能情操高尚,智慧日增,也就具备了圣人的思想品德。 (2)骏马能跳跃一次,不能走出十步;劣马拉车走十天,也就能走出很远,它的成功在于不停地前进。 7. 下列说法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 学习过程是逐渐积累的过程,只有不断地积累,才能获取渊博的知识,达到“神明自得”的地步。 B. “骐骥”“驽马”两个比喻暗示主观条件的好坏不是学习好坏的决定因素,坚持不懈才是学好的关键。 C. 在学习上尽管主、客观条件有不同,但要学习成功就必须专一而不能浮躁。 D. 上文运用比喻论证方法,从正面证明了学习应有的态度和方法。II卷 A阅读下文,完成16题。 长沮、桀溺耦而耕,孔子过之,使子路问津焉。 长沮曰
展开阅读全文
课堂库(九科星学科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鄂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8课《诗两首》精题精练.doc
六年级上册语文习题课件-5詹天佑|人教新课标 (共24张PPT).pp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