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语文上册《信客》导学案.doc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1 0人已下载
| 下载 | 加入VIP,免费下载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信客 年级 语文 上册 导学案
- 资源描述:
-
1、八年级语文上册信客导学案课型:预习展示课设计:周靖审核:审批:班级:小组:姓名: 使用时间: 月 日 星期 学习课题:信客第 1 课时累计 课时学习过程:(备注栏内请老师们补充复备情况,请同学们补充课堂笔记)流程及预见性问题学习要求和方法知识链接1、余秋雨,1946年生,浙江余姚人,是我国当代著名的艺术理论家、文化史学者、散文家。戏剧理论史稿、艺术创造工程,文学作品有文化苦旅、霜冷长河、文明的碎片、山居笔记、秋雨散文等,其中文化苦旅获得上海市文学艺术优秀成果奖,台湾联合包读书最佳书奖,金石堂最具影响力的书奖。这是他在研究写作之余的散文佳作。山居笔记多或少获海外花文文学最高奖台湾联合报读书人最佳
2、书奖第一名。2、信客及背景介绍“信”是由“人”和“言”组成,人言为信。信的原本意思是言语真实,后发展为讲信用,在后来发展为信物,送信的人。在我国古代,一直存在送信人,被称为信差,信使,信客。这一职业到20世纪初还没有消失。作者的故乡余姚离上海很近,很多人到上海谋生,因此,信客在这一地区还很活跃。一、明确目标(3分钟)(一)课前导入(二)明确目标1、了解作者余秋雨及其代表作品。2、识记文中重点生字词的读音、字形、解释。3、整理信客档案,初步了解信客。二、自主学习(10分钟)(一) 初读课文,了解文章大意,理解、积累字词及文学常识(请牢记,要检测)1、给下列加线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唏嘘( )
3、()诘问()伎俩()() 嫉妒()() hu( )气 噩耗() b( )涉颠pi() 2、找错别字并改正。 A.克扣 接济噩耗低媚顺眼 ( ) B.唏嘘 希罕呵斥风尘酷旅( ) C.诘问伎俩 颠沛 穷愁了倒( ) D.焦灼吊唁鸡零狗粹长途跋涉( ) 3、词语积累,根据意思写词语。 祭奠死者并慰问家属 ( )不正当的手段。 ( ) 指亲近的人死亡的消息。 ( )形容人的谈吐、举止文雅的样子。( )追问、责问。 ( ) 4、本文作者。我国著名的、。主要著作有散文集(二)对学(3分钟)帮扶对子之间开展对学,解决疑问。(三)自学反馈(3分钟)组与组之间互相抽查,检查自学效果。三、合作探究(10分钟)再
展开阅读全文
课堂库(九科星学科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鄂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8课《诗两首》精题精练.doc
五年级上语文课件-青山处处埋忠骨_人教新课标.pp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