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语文上册第5课醉翁亭记学案2无答案冀教版.doc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6 0人已下载
| 下载 | 加入VIP,免费下载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年级 语文 上册 醉翁亭 记学案 答案 冀教版
- 资源描述:
-
1、醉翁亭记一、学习目标1理解、积累文章重点文言词语;2学习文章情景交融、寄情于景的写法; 3体会作者“与民同乐”的高尚情怀。二、作者简介 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号醉翁,又号六一居士,吉州永丰(今属江西省)人。北宋文学家、史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他是北宋中期诗文革新运动的领袖,在散文、诗词及文学批评方面都有很高的成就。三、写作背景宋仁宗庆历五年(1045),欧阳修因上书为范仲淹等政治改革派辩护,被贬为滁州知州。这篇游记写于他到滁州上任后的第二年。文章极其生动地描写了醉翁亭的秀丽环境和变化多姿的自然风光,并勾勒出一幅太守与民同乐的图画,抒发了作者的政治理想和娱情山水以排遣抑郁的复杂
2、感情。欧阳修写本文时不过三十九岁,其中的“醉翁”、“苍颜白发”都是夸张的写法。四、知识卡1.关于“记”这种文体游记是散文的一种。它是记叙游玩所经之地的文章。其选材比较宽,既可以描写名山大川、名胜古迹、地方风光,也可以记叙社会政治和经济概况及风土人情。行文较自由,笔调新鲜、形象生动并富于抒情色彩。2.醉翁亭的由来欧阳修被贬为滁州太守后,心情郁闷,他经常去滁州西南的琅琊山饮酒抒怀,并与山寺内的住持智仙和尚结为莫逆之交。智仙为方便好友游访,便在半山腰修建了一座亭子,供欧阳修休息、饮酒。欧阳修用自己的别号“醉翁”为这座亭子命名,这便是醉翁亭的由来。自主学习 一、基础识记1给加点的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3、。环滁( ) 琅琊( ) 饮少辄( )醉 林霏( ) 山肴( )野蔌( ) 弈( )者胜 阴翳( ) 翼( )然 酒洌( ) 林( )( )然 水声 ( )( ) ( )然 岩穴( ) ( )明变化 ( )( )提携 ( )( )交错 宴( )之乐2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1)望之蔚然而深秀者: (2)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 (3)饮少辄醉: (4)醉翁之意不在酒: (5)得之心而寓之酒: (6)云归而岩穴暝: (7)野芳发而幽香: (8)佳木秀而繁阴: (9)伛偻提携: (10)觥筹交错: (11)颓然乎期间: (12)阴翳: (13)而不知太守乐其乐: (14)太守自谓也: 3文章出现了大
4、量的“而”字,它具有表示并列、顺承、修饰、转折等关系的作用,请判断下列语句中“而”字所表示的关系。(1)泉香而酒冽: (2)杂然而前陈者: (3)太守归而宾客从也: (4)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4.翻译下列句子。(1)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 (2)山水之乐,得知心而寓之酒也: (3)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4)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二、整体感知1奠定全文抒情基调的句子是 2“乐”是贯穿全文的一条线索。综观全文,作者到底都在“乐”些什么? 课堂探究一、 阅读第1段,探究下列问题。1这段文字的写景顺序是由 到 ,由 到 ,由 到 。体现这一顺序的景物依次
展开阅读全文
课堂库(九科星学科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鄂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8课《诗两首》精题精练.doc
五年级上册语文课件-《我的战友邱少云》|冀教版 (共14张PPT).pp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