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综合检测卷新人教版.doc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6 0人已下载
| 下载 | 加入VIP,免费下载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年级 语文 上册 第六 单元 综合 检测 新人
- 资源描述:
-
1、第六单元检测卷(时间:90分钟满分:120分)一、积累与运用(28分)1.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2分)(A)A.丈夫之冠(un)无穷匮(ku)B.傅说(shu) 荷(h)担者C.法家拂(f)士 塞上燕(yn)脂凝夜紫D.亡(w)以应 军士吏被(bi)甲导析:AB项,“说”在此处应读作yu;C项,“拂”在此处应读作b;D项,“被”在此处应读作p。2.下列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2分)(C)A.贫贱不能移(动摇)空乏其身(财资缺乏)B.无陇断焉(高地) 始龀(换牙)C.已而之细柳军(表承接)曩者霸上(先前)D.惩山北之塞(阻塞) 浑欲不胜簪(简直)导析:C“之”在此处应解释为“到,
2、往”。3.下列句中,含通假字的一项是(2分)(D)A.浑欲不胜簪 B.提携玉龙为君死C.折戟沉沙铁未销 D.学诗谩有惊人句导析:D“谩”同“漫”,空,徒然。4.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意思完全相同的一项是(2分)(D)A.B.C. D.导析:DD项,两个“乃”都解释为“于是,就”;A项,两个“且”分别是“将近”“况且”的意思;B项,两个“之”分别是“代词,代这件事”“动词,到,往”的意思;C项,两个“以”分别是“凭借”“来”的意思。5.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2分)(B)A.愚公移山是一篇寓言,反映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改造自然的伟大气魄和坚定毅力,也说明了要克服困难,就必须下定决心坚持奋斗的道理。B
3、.周亚夫军细柳节选自资治通鉴,作者是司马光。文章塑造了一个严于治军、忠于职守的“真将军”形象。C.富贵不能淫一文中,孟子义正言辞地驳斥了景春的谬论,认为公孙衍、张仪不是大丈夫。D.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一文告诉了我们一个深刻的道理:苦难是对人生的一种磨炼,我们只有战胜苦难,才能取得成功。导析:B周亚夫军细柳节选自西汉历史学家司马迁的史记。6.诗文默写。(8分)(1)天接云涛连晓雾,星河欲转千帆舞。(李清照渔家傲)(2)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杜牧赤壁)(3)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富贵不能淫)(4)晏殊的浣溪沙中被誉为“千古奇偶”的句子是“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
4、相识燕归来”。(5)杜甫春望中写出战火连续不断,渴盼亲人音讯的句子是: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7.名著阅读。(3分)昆虫记是法国作家法布尔耗尽了一生的光阴而创造的奇迹,被誉为“昆虫的史诗”,书中除了真实地记录了昆虫的生活,作者还透过昆虫世界折射出社会人生,全书充满了对生命的关爱和对自然万物的赞美之情。8.班级开展“古诗苑漫步”的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参与。(7分)【辑古诗】(1)在“分门别类辑古诗”活动中,有一本诗集收录了下面几首诗。请根据它们所抒发情感的相近点,给诗集命名。(2分)诗集名称:思亲集或思乡集次北固山下王湾春望 杜甫渔家傲 范仲淹天净沙 马致远【品诗句】(2)下面是同学们对上述
5、诗歌的品析,请选出不恰当的一项(3分)(C)A.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生”“入”两字,形象地表现了时序的变迁、新旧的交替。此联既写美景,又含哲理。B.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搔”,写解愁的动作;白发“更短”,突出愁的程度。诗人在离乱伤痛之时,叹息衰老,更添悲愁。C.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夕阳西下,崇山峻岭间,狼烟升起,城门早早关闭。此句营造了一种宁静祥和的氛围。D.小桥流水人家:小桥一座,流水潺潺,几户人家,幽静安适。此句反衬出流落他乡孤独无助的游子内心的凄凉。【写寄语】(3)仿写句子,完成诗集的寄语。(2分)读古诗,如同拥抱美妙的世界。你能领略山的风采:有的婀娜隽秀,有的巍峨挺拔。你
6、能聆听水的旋律:有的婉转低回,有的澎湃激昂。你能欣赏花的姿容:有的含苞待放,有的灿烂盛开。二、阅读理解(42分)(一)阅读诗歌,完成各题。(5分)雁门太守行李贺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9.请通过尾联分析该诗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情感。(2分)答案:尾联运用典故,写出了将士边城苦战,怀抱为国捐躯的壮志,誓死报效国家的决心。10.诗人用斑斓的色彩来描写战争场面,请加以赏析。(3分)答案:本诗有着鲜明的色彩:金色、胭脂色、紫红色和黑色、秋色、白色等交织在一起,构成色彩斑斓的画面。时值深秋,黑云压城,
7、战士们穿着铠甲在夕阳的映照下,在鼓舞人的号角声中,浴血奋战,大块殷红的血迹透过夜雾凝结在大地,使塞上的紫色显得更浓烈,让人感受到一种黯然凝重的气氛,从而渲染出悲壮惨烈的战争场面。(二)阅读下文,回答问题。(12分)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1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
8、。(2分)(1)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奋起,这里指有所作为)(2)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在国外)12.将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1)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译文:用这些办法使他的心受到震撼,使他的性格坚忍起来,增加他原来没有的能力。(2)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译文:这样人们才会明白因有忧患得以生存,享受安乐使人萎靡死亡。13.作者认为一个国家走向衰败灭亡的原因是“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用原文回答)(2分)14.文章开头列举的六个人物的事例,他们的共同点是什么?从他们的事例中你获得什么感悟?(4分)答案:共同点:都出身贫贱,历经磨难,最终都有所作为。感悟:苦难是
9、对人生的一种磨炼,我们只有战胜苦难,才能取得成功。(三)(2017潍坊改编)阅读下文,完成各题。(10分)霍丘知县阳湖左君,治霍丘既一载,其冬有年。父老数十人,来自下乡,盛米于筐,有稻有粳,豚蹄鸭鸡,伛偻提携,造于县门。君呼之入,曰:“父老良苦,何为来哉?”顿首曰:“边界之乡,尤扰益偷。自耶之至,吾民无事,得耕种吾田。吾田幸熟,有此新谷,皆耶之赐,以为耶尝。”君曰:“天降吾民丰年,乐与父老食之;且彼家畜,胡以来?”则又顿首曰:“往耶未来,吾民之猪鸡鹅鸭,率用供吏,余者盗又取之。今视吾圈栅,数吾所育,终岁不一失,是耶为吾民畜也,是耶物非民物也。”君笑而受之,劳以酒食。皆欢舞而去,曰:“本以奉耶,
展开阅读全文
课堂库(九科星学科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鄂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8课《诗两首》精题精练.doc
五年级上册语文课件-7 桂花雨|人教新课标 (共17张PPT).pp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