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版高考语文二轮复习 复习板块1 现代文阅读 专题1 论述类文本阅读.doc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1 0人已下载
| 下载 | 加入VIP,免费下载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2版高考语文二轮复习 复习板块1 现代文阅读 专题1 论述类文本阅读 2022 高考 语文 二轮 复习 板块 现代文 阅读 专题 论述 文本
- 资源描述:
-
1、第一部分复习板块一专题一(2021河南高三月考)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城市化浪潮下,城市文学的城市美学构建面临不少问题,文学界亦缺乏关注和描述当代城市审美现状的氛围,而从城市文学创作实绩来看,文坛尚缺乏真正能体现城市美学新面貌的精品力作,这与当下迅猛发展的城市化进程并不匹配。当前,城市文学的创作和发展面临三个方面的新变化,即城市新变化、文学新变化和美学新变化。忽视这些新变化,文学的城市书写就会成为空中楼阁,文学介入城市审美的力度也会大打折扣。城市新变化是21世纪以来我国城市化迅猛发展的必然结果。城市化为城市人文、城市景观、城市气质、城市价值等领域带来全新的面貌,其中既包含新希望和新成就,
2、也包含新问题和新矛盾,这些都会对人的生活状态和生存价值产生很大影响。如果说文学是对现实社会状况的反映和对人精神状态的书写,那么就不应对当下社会这一显明的转型现实以及由此带来的精神生活变迁视而不见。城市文学面临的第二种变化来自文学自身。城市社会的发展给文学带来的影响是深远的,首先是创作群体的构成和生存方式出现了变化。城市文化生态的运转方式带来大量“非典型”创作群体。其次,文学观念也在发生变化。评论界屡屡发出“文学已死”的呼叹,但这不过是旧文学观念遇到新文学现象时发生阐释障碍的体现。有的人之所以看不懂其中的变化,是因为评价尺度和眼光滞后于时代、滞后于城市文化的发展现实。实际上,文学越来越深地渗入到
3、城市生活的方方面面,消费文化转型也好,视觉文化转向也罢,都不会让文学走向死亡。如今纯粹性的、以传统文本形式存在的纯文学确实有式微之势,但文学以另一种方式获得新发展,如零散式的文学元素、拼贴式的文学形象、无处不在的文学表达等。虽然这在文学批评中多被视为文学“沉沦”的标志,但其折射出的文学形态与观念的转变却也是无法否认的事实。21世纪以来美学的研究转向与发展成果,是城市文学面临的第三种变化,也应为城市文学创作所吸收。当下,美学在生态美学、生活美学、空间美学、日常生活审美化等方面的新创获,都是面向城市生活的日常审美实践而提出的,涵盖城市文学所应关注的许多方面,比如城市文化精神、日常审美批判、城市景观
4、生态问题、城市中个人审美心理等。适度了解美学理论的发展动态,获取相关的美学理论资源,有助于作家激发灵感,深化对城市美学的认识,从而在城市文学创作中提升作品的思想深度和情感浓度,在文学中构建城市新的、鲜活的审美形象。城市文学应在题材和内容等多方面注重美学内涵构建,体现美学精神。具体到创作层面,主要包括以下几点。第一,城市文学应把握时代脉搏和城市文化传承脉络,关注城市审美文化的历史演变和新动向。第二,对城市生态环境和人文景观进行描述和评判,融合生态文学与城市文学的视野与价值理念,使城市文学深入城市生态问题的核心,体现文学对城市生态美学的介入与思考。第三,叙述家庭、社区、学校、文化场所等城市空间的审
展开阅读全文
课堂库(九科星学科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鄂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8课《诗两首》精题精练.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