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秋六年级语文上册 第七单元 21 文言文二则教案 新人教版.doc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8 0人已下载
| 下载 | 加入VIP,免费下载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1秋六年级语文上册 第七单元 21 文言文二则教案 新人教版 2021 六年级 语文 上册 第七 单元 文言文 教案 新人
- 资源描述:
-
1、21.文言文二则【教学内容】教科书P98100内容。【教学目标】1.朗读课文,读出文言文的节奏和韵味,培养学习文言文的兴趣。2.根据注释和课外资料理解词句意思,疏通文章大意。3.积累中华经典诗文。【教学重点】学生能凭借注释和工具书读通、读懂课文内容,在此基础上记诵积累。【教学难点】指导朗读,理解重点词句,读懂故事,展开想象讲故事。第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课题1.课件出示:(1)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2)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3)君子之交淡如水。(4)士为知己者死。(5)酒逢知己千杯少。(6)一生得一知己足矣。指名学生读,并说一说有什么发现。2.人生苦短,知音难求。春秋时期,楚国俞伯
2、牙和锺子期的故事流传至今,成为交朋结友的千古楷模。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个故事。(教师板书:伯牙鼓琴)二、整体感知1.这是一则文言文,读起来比较拗口,但只要注意停顿,就能读出文言文的节奏和韵味来。仔细听老师读,注意老师是如何停顿的,边听边画出停顿记号。2.教师范读。课件出示画了停顿记号的课文。3.生读课文:(1)你也能像老师一样读出文言文的节奏和韵味来吗?赶快读读吧!一定要注意停顿哦!(2)指名读男生读女生读齐读。三、自学课文1.回顾学习文言文的方法回想一下,要读懂文言文有哪些方法?(1)查工具书。(2)借助文下注释来理解。(3)可以多读,联系上下文理解。(4)可以看图理解。(5)小组讨论。2.学
3、生先进行自学,而后开展小组讨论。3.全班交流:你读懂了什么?四、质疑探究1.文章写了哪两个人?(伯牙、锺子期。)2.从哪里可以看出来,伯牙善鼓琴,锺子期善听呢?(方鼓琴而志在太山,锺子期曰:“善哉乎鼓琴,巍巍乎若太山。”少选之间而志在流水,锺子期又曰:“善哉乎鼓琴,汤汤乎若流水。”)3.仔细读读这句话,你们读懂什么了?(伯牙弹琴的时候,心里想到了高山,锺子期说“你弹得太好了!简直就像巍峨的泰山屹立在我们面前!”伯牙心里想到了流水,锺子期又赞叹道:“妙极了,这琴声宛如奔腾不息的江河从我心中流过。”)4.伯牙当时已是楚国著名的音乐家了,那么,他的琴音一定不止表现了高山流水,除了巍巍的泰山、洋洋的江
4、河之外,他的琴声还可能表现了哪些动人的场景呢?可能表现旭日东升的景象,表现下雪的景象,还可能表现秋天的丰收景象。5.假如你是锺子期,会如何赞叹呢?我们该读出怎样的语气?过渡:知音的相遇是心灵的交融,是快乐的、幸福的。但是,人间的知音真是太少了,让我们通过读书再来感受知音相遇的那份感受和那份柔情。五、感悟情感1.月有阴晴圆缺,人有悲欢离合。子期不幸去世了,伯牙心情会如何呢?2.“锺子期死,伯牙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琴,以为世无足复为鼓琴者。”伯牙为什么认为子期是最后的知音?他们仅仅是音乐上的知音吗?3.伯牙破琴绝弦,留下无边无际的孤独、寂寞。当你理解这样的心情的时候,再读读这段话吧。4.有记载,子
展开阅读全文
课堂库(九科星学科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鄂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8课《诗两首》精题精练.doc
2022版新高考语文一轮课件:第三篇章 第九部分辨析并修改病句 第一节 给你一把打开病句知识的钥匙——掌握辨析并修改病句必须会用的语法 .pp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