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分享赚钱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5

类型2021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诗歌的表达技巧”过关检测(含解析).doc

  • 上传人:a****
  • 文档编号:59859
  • 上传时间:2025-10-29
  • 格式:DOC
  • 页数:5
  • 大小:28.50KB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关 键  词:
    2021 高考 语文 一轮 复习 诗歌 表达 技巧 过关 检测 解析
    资源描述:

    1、“诗歌的表达技巧”过关检测1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1)(2)题。(9分)玉 楼 春欧阳修雪云乍变春云簇,渐觉年华堪送目。北枝梅蕊犯寒开,南浦波纹如酒绿。芳菲次第还相续,不奈情多无处足。尊前百计得春归,莫为伤春歌黛蹙。注一说这首词作于词人被贬离京,任职颍州(今安徽阜阳)期间。尊:通“樽”。(1)下列对这首词的分析和鉴赏,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A第一句写冬去春来的物候变化,天空中漠漠的冬云不觉间已变成了簇簇的春云,对云彩形态的细致描写,体现了词人对春的信息的关切和感知的细腻敏锐。B第二句紧承首句所见之景,转而写心中所感:看到冬春景象的变化,词人渐觉年华似水,无声无息地流逝,不禁生发出人生虚度

    2、、不堪回首的感慨。C“南浦”句化用南朝文学家江淹别赋中的“春草碧色,春水绿波,送君南浦,伤如之何”句,借以表达“春水绿波”的美好意境。D第五、六句以高度概括之笔写春天的万千花朵相继开落,面对这仿佛永不谢幕的美景,词人的心也被永不满足、永不尽兴的激情陶醉着,激荡着。解析:选BB项,“不禁生发出人生虚度、不堪回首的感慨”错误,应该是一年中芳华美好的春景在眼前呈现,最值得人放眼欣赏。(2)词的三、四句是怎样写景和抒情的?请具体分析。(6分)答:解析:对表达技巧的分析,需要对诗歌的内容进行整体把握,并结合诗歌的主旨和情感。另外,题干已经给出了答题的角度,本题应该答写景技巧和抒情技巧。参考答案:三、四两

    3、句运用对举(对偶)的手法写景,“北枝梅蕊”和“南浦波纹”,南与北、高与低、红与绿的对举,不仅是语言形式的对偶,更暗示了整个天地间都是蓬勃绚烂的春景。(若答拟人、比喻,酌情给分)这两句融情于景,充满生机的春景,正是作者虽遭贬谪依然坚韧豪放的个性和赏玩美景时的畅快心情的体现。(每点3分,如有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成理,也可酌情给分)白话诗歌突然间雪云消失幻变成春云朵朵,渐渐觉得这样的大好时光正好极目远眺。北山的梅枝冒着严寒发芽吐蕊,南面的江水泛着绿波,如同新酿的美酒。各种花卉次第开放接连不断,我没有满足,希望把所有的花都看遍。面对酒盏千呼万唤盼到了春天归来,切莫为春天感伤而紧蹙黛眉。2阅读下面这首宋词

    4、,完成(1)(2)题。(9分)踏 莎 行欧阳修候馆梅残,溪桥柳细。草薰风暖摇征辔。离愁渐远渐无穷,迢迢不断如春水。寸寸柔肠,盈盈粉泪,楼高莫近危阑倚。平芜尽处是春山,行人更在春山外。(1)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残梅”“细柳”“薰草”等春天里的典型意象点缀着候馆、溪桥和征途,渲染了仲春悲凉的气氛。B“楼高莫近危阑倚”是行人在心里对闺中人的嘱托,也是思妇登高眺望游子踪影却不可得的内心挣扎。C词中上片写游子思乡,下片写行者遥想到思妇的离愁别恨,虚实结合,从不同角度深化了相思之情。D这首词的上下片层层递进,通过词人想象居者登高怀远的写法,以发散式结构将离愁别恨表达得荡气回肠

    5、。解析:选AA项“渲染了仲春悲凉的气氛”错误,开头三句,旅社旁的梅花已经开过了,只剩下几朵残英,溪桥边的柳树刚抽出细嫩的枝叶。暖风吹送着春草的芳香,远行的人在这美好的环境中摇动马缰,赶马行路,描绘了一幅洋溢着春天气息的溪山行旅图。(2)词上片中的“离愁渐远渐无穷,迢迢不断如春水”与李煜虞美人中的“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有着异曲同工之妙,请赏析其异同。(6分)答:解析:此词主要抒写早春南方行旅的离愁。上片写行人客旅的思念。以时空的转换,写人在旅途,漂泊无际,且无止期,从而展示了游子剪不断的离愁。下片写居者对高楼的企盼和悬想,写远望之人的内心活动。春山本无内外之别,词人将其界定,写出

    6、居者念远的迷茫心境,颇令人玩味。“离愁渐远渐无穷,迢迢不断如春水”两句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以水喻愁,化虚为实。和虞美人相同,但两者内容不同。参考答案:同:两者都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以水喻愁,化虚为实;都写出了愁的源源不断,把愁表现得淋漓尽致,大大增强了艺术效果。异:愁的具体内容不一样。踏莎行里的是一己之愁,特指离愁,虞美人中的愁已将一己之愁化为人类的悲愁。白话诗歌馆舍前的梅花已经凋残,溪桥旁新生的细柳轻垂。暖风吹送着春草的芳香,远行人摇动马缰,赶马行路。走得越远离愁越没有穷尽,就像那春江之水连绵不断。寸寸柔肠痛断,行行泪水滴落面庞,登上高楼凭栏远望也难解心中愁情。平坦的草地尽头就是重重春山,行

    7、人还在那重重春山之外。 3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2)题。(9分)秋日赴阙注题潼关驿楼许浑红叶晚萧萧,长亭酒一瓢。残云归太华,疏雨过中条。树色随关迥,河声入海遥。帝乡明日到,犹自梦渔樵。注“阙”指唐代都城长安,此诗写于作者赴长安应试途中。(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此诗开篇勾勒出一幅秋日行旅图,对萧萧红叶的描写透露出作者一缕悲凉的意绪。B颔联写山间风雨,“残云”与“疏雨”相应,绵绵秋雨让深秋的凄寒萧瑟更深一层。C颈联亦写景,诗人站在高处,望树色茫茫,听黄河水声远去,使读者有身临其境的感觉。D第二句“长亭酒一瓢”蕴含着惜别的离情,与诗句“东风未晓放船行,卧唱阳关出

    8、渭城”传达的感情相仿。解析:选BB项,残云归岫,意谓天将放晴,疏雨乍过,给人一种清新之感,不是凄寒萧瑟。(2)这首诗勾勒了一幅秋日行旅图,请结合具体诗句分析景物描写的特点。(6分)答:解析:理解诗歌所写内容后,从远近、动静角度分析诗句即可。参考答案:远近结合(由近到远)。先从近处着笔,写枫叶在秋风中的沙沙响声和长亭夜宿独自饮酒的情景,再描绘四周的远景,写华山的“残云”,中条山的“疏雨”,随关城一路远去的“树色”,在远处奔腾激荡的“河声”。化静为动(以动衬静)。赋予华山、中条山等以动感,显现出生机和活力,同时反衬环境的空旷、悠远、宁静。白话诗歌深秋的晚风迎面吹来,红叶在风中萧萧作响,我坐在十里长

    9、亭,举杯畅饮。不经意间,天上的残云向华山徐徐飘去,点点疏雨随风洒落在中条山上。山势绵延千里,苍翠的树色随着关山伸向远方;滔滔黄河奔腾不息,流向遥远的大海。明天我就要抵达长安了,可我现在仍然向往渔人樵夫们的那种闲适逍遥的生活呀。4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1)(2)题。(9分)归园田居(其五)陶渊明怅恨独策还,崎岖历榛曲。山涧清且浅,可以濯吾足。漉我新熟酒,只鸡招近局。日入室中暗,荆薪代明烛。欢来苦夕短,已复至天旭。注榛曲:指草木丛生的小路。山涧清且浅,可以濯吾足:化用楚辞渔父“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吾足”句意。漉:水下渗,此指用布滤酒。近局:近邻。(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

    10、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A诗歌以诗人一天耕作完回家路上和到家之后的活动为描写对象,描绘了“归园田居”后的具体生活。B“崎岖历榛曲”渲染出当时社会动荡下道路的荒凉艰难,形象地道出诗人离开官场时受到重重阻挠。C从“漉我新熟酒,只鸡招近局”两句中可以看出作者与近邻农户相处友善,往来密切的景况。D“欢”字下着一“来”字,自然传神。此情此景,引得诗人竟怨起“夕”时短暂,兴致难尽。解析:选BB项,“形象地道出诗人离开官场时受到重重阻挠”理解不当,作者是借此透露出当时社会动荡不安和道路的荒凉艰难。(2)这首诗是如何来表现诗人复杂情感的?请结合具体诗句赏析。(6分)答:解析:题干中的“如何”说明要运用术语答

    11、题。解答时要先指出术语,抒发情感有直抒胸臆和间接抒情,间接抒情则包括借景抒情、托物言志、用典抒情、借事抒情等。对于这首诗而言,第一句很明显是直抒胸臆;第三句是写景,是借景抒情;第四句化用了“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吾足”,是用典故抒情;第五至八句是写事,是借事抒情。点明了手法,就要结合诗句具体分析这种手法是如何体现出来的。最后落脚在情感的概括上,诗歌既直接表明了“怅恨”之情,但知人论世,作者更多的是抒发归隐田园之后的闲适自得和潇洒坦然。参考答案:直抒胸臆。“怅恨”二字从表面看,诗人辛苦劳作一天,且孤独无伴,只身奔家,难免怅然生恨。就深层看,本诗意在抒写欣然自得之情,“怅恨”有反衬下文欢快欣然的作用。用典抒情。用“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吾足”的典故显示作者的生活情趣和委身自然、与自然相得相洽的质性,写出归隐之志坚持不改之意。借景抒情。“山涧”“清”正是诗人坦然自适心态的自然流露。借事抒情。“漉熟酒”“招近局”“代明烛”这些生活小事写出的是诗人的潇洒自如和自得其乐。(每点2分,答出三点即可)白话诗歌 独自怅然拄杖还家,道路不平荆榛遍地。山涧流水清澈见底,途中歇息把足来洗。滤好家中新酿美酒,烹鸡一只款待邻里。太阳落山室内昏暗,点燃荆柴把烛代替。兴致正高怨恨夜短,东方渐白又露晨曦。

    展开阅读全文
    提示  课堂库(九科星学科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2021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诗歌的表达技巧”过关检测(含解析).doc
    链接地址:https://www.ketangku.com/wenku/file-59859.html
    相关资源 更多
  • (安徽专版)2022春七年级语文下册 期末专题训练六 现代文阅读课件 新人教版.ppt(安徽专版)2022春七年级语文下册 期末专题训练六 现代文阅读课件 新人教版.ppt
  • 小学语文近义词 空虚的近义词.doc小学语文近义词 空虚的近义词.doc
  • (安徽专版)2022春七年级语文下册 期末专题训练六 古诗文默写课件 新人教版.ppt(安徽专版)2022春七年级语文下册 期末专题训练六 古诗文默写课件 新人教版.ppt
  • 小学语文近义词 空洞无物的近义词.doc小学语文近义词 空洞无物的近义词.doc
  • (安徽专版)2022春七年级语文下册 期末专题训练六 古诗文默写习题课件 新人教版.ppt(安徽专版)2022春七年级语文下册 期末专题训练六 古诗文默写习题课件 新人教版.ppt
  • 小学语文近义词 稳妥的近义词是什么.doc小学语文近义词 稳妥的近义词是什么.doc
  • (安徽专版)2022春七年级语文下册 期末专题训练八 现代文阅读课件 新人教版.ppt(安徽专版)2022春七年级语文下册 期末专题训练八 现代文阅读课件 新人教版.ppt
  • 小学语文近义词 移动的近义词是什么.doc小学语文近义词 移动的近义词是什么.doc
  • 小学语文近义词 称呼的近义词是什么.doc小学语文近义词 称呼的近义词是什么.doc
  • 小学语文近义词 积累的近义词是什么.doc小学语文近义词 积累的近义词是什么.doc
  • 小学语文近义词 积年累月的成语解释.doc小学语文近义词 积年累月的成语解释.doc
  • 小学语文近义词 秀丽的同义词和近义词.doc小学语文近义词 秀丽的同义词和近义词.doc
  • (安徽专版)2022春七年级语文下册 期末专题训练二 词语理解与运用习题课件 新人教版.ppt(安徽专版)2022春七年级语文下册 期末专题训练二 词语理解与运用习题课件 新人教版.ppt
  • (安徽专版)2022春七年级语文下册 期末专题训练三 病句修改与辨析(含语法知识)习题课件 新人教版.ppt(安徽专版)2022春七年级语文下册 期末专题训练三 病句修改与辨析(含语法知识)习题课件 新人教版.ppt
  • 小学语文近义词 福如东海,寿比南山成语解释.doc小学语文近义词 福如东海,寿比南山成语解释.doc
  • (安徽专版)2022春七年级语文下册 期末专题训练三 句子运用(病句、衔接、仿写)课件 新人教版.ppt(安徽专版)2022春七年级语文下册 期末专题训练三 句子运用(病句、衔接、仿写)课件 新人教版.ppt
  • 小学语文近义词 破绽的近义词.doc小学语文近义词 破绽的近义词.doc
  • (安徽专版)2022春七年级语文下册 期末专题训练三 古诗文默写课件 新人教版.ppt(安徽专版)2022春七年级语文下册 期末专题训练三 古诗文默写课件 新人教版.ppt
  • 小学语文近义词 石沉大海的成语解释.doc小学语文近义词 石沉大海的成语解释.doc
  • 小学语文近义词 石室金匮成语解释.doc小学语文近义词 石室金匮成语解释.doc
  • 2021春九年级语文下册 文言基础知识同步测试 新人教版.doc2021春九年级语文下册 文言基础知识同步测试 新人教版.doc
  • 小学语文近义词 矗立的近义词.doc小学语文近义词 矗立的近义词.doc
  • 山东省滕州市第一中学2016届高三语文上学期10月月考试题.doc山东省滕州市第一中学2016届高三语文上学期10月月考试题.doc
  • 2021春九年级语文下册 文学文化常识同步测试 新人教版.doc2021春九年级语文下册 文学文化常识同步测试 新人教版.doc
  • (安徽专版)2022春七年级语文下册 期末专题训练一 字音字形课件 新人教版.ppt(安徽专版)2022春七年级语文下册 期末专题训练一 字音字形课件 新人教版.ppt
  • 小学语文近义词 眼力近义词.doc小学语文近义词 眼力近义词.doc
  • (安徽专版)2022春七年级语文下册 期末专题训练一 字音字形习题课件 新人教版.ppt(安徽专版)2022春七年级语文下册 期末专题训练一 字音字形习题课件 新人教版.ppt
  • 小学语文近义词 眷恋的近义词是什么.doc小学语文近义词 眷恋的近义词是什么.doc
  • 小学语文近义词 真金不怕火炼的近义词.doc小学语文近义词 真金不怕火炼的近义词.doc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加入我们 - 常用工具与软件 - 公益活动

    copyright@ 2020-2024 www.ketangku.com网站版权所有

    黑ICP备202402160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