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4单元 15无言之美教案 新人教版.doc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9 0人已下载
| 下载 | 加入VIP,免费下载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2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4单元 15无言之美教案 新人教版 2022 九年级 语文 下册 单元 15 无言 教案 新人
- 资源描述:
-
1、无言之美教案教学目标:1阅读文章,把握作者行文思路。 2学习举例论证的方法。 3认识艺术中的无言之美,培养良好的审美素养。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A: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B:大荒漠中一缕炊烟升起,因为没有风,所以它显得特别直;远方横着一条大河,落 日好像自河面上升起,看起来格外的圆。比较 A 与 B 两个句子,你觉得哪个句子更美,更能打动你?学生明确:A 句,虽然 B 句描写得十分详细,还包括了 A 句中的景物,但是,它却没 法像 A 句一样呈现出悲凉雄浑的意境。 教师再问:明明 B 句描写得更加详细,为何反而还达不到 A 句的效果呢?难道是因为 说得太多反而不够好?也许,今天的课文内容,能
2、解答这个疑问。 【教学提示】教师亦可以选择其他意境深远的诗句作为教学导入, 引导学生关注中国古典诗歌中的意 在言外之句,引导学生关注文学作品中的“无言”现象,以便于深入把握课文。 二、教学新课 目标导学一:认识作者 朱光潜(18971986),现代美学家、文艺理论家。笔名孟实。安徽桐城人。朱光潜是我 国现代美学的开拓者和奠基者之一, 也是第一个在中国广泛介绍西方美学的人。 他以自己深 湛的研究沟通了西方美学和中国传统美学, 沟通了旧的唯心主义美学和马克思主义美学, 沟 通了“五四”以来中国现代美学和当代美学。 他是中国美学史上一座横跨古今、 沟通中外的 “桥梁”,是我国现当代最负盛名并赢得崇高
3、国际声誉的美学大师。 目标导学二:把握行文思路,理解课文内容 1作者是如何引出“无言”这一话题的?作者认为“无言”的意蕴,应该从哪方面着 手研究? 明确: 作者首先从孔子与子贡的对话引出“无言”的话题; 作者认为要探究“无言”的 意蕴,应该从美术的观点去研究。 2请阅读表现言意关系的语段,用一句话概括言和意之间的关系。 言所以达意,然而意决不是完全可以言达的。因为言是固定的,有迹象的;意是瞬息万 变,是缥缈无踪的。言是散碎的,意是混整的;言是有限的,意是无限的。以言达意,好像 用断续的虚线画实物,只能得其近似。 明确:用一句话概括言与意的关系,即“言不尽意”。3作者对文学的定义是怎样的? 明确
展开阅读全文
课堂库(九科星学科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鄂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8课《诗两首》精题精练.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