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秋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4单元 第15课 诫子书赏析 新人教版.doc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7 0人已下载
| 下载 | 加入VIP,免费下载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1秋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4单元 第15课 诫子书赏析 新人教版 2021 年级 语文 上册 单元 15 子书 赏析 新人
- 资源描述:
-
1、诫子书赏析君子的品德,靠静来修身,靠俭来养德,不抛开功名利禄就不能表明自己崇高的志向,不做到安静就不能高瞻远瞩。学习必须安静焉,才能来源于学习,不学习无法扩展才能,没有志向就不能在学习上有所成就。享乐过度就不能振奋精神,暴躁就不能陶冶性情。年华和时光一同逝去了,意志和时间一同消失了,像枯枝败叶一样凋落,对社会没有任何贡献,晚年守着破房子痛惜过去,还怎能来得及呢?一代贤相诸葛亮写给其子诸葛瞻的诫子书,全文短短八十六字,虽阐述的是敬业奉献、修身养性、治学做人的深刻道理,对学生、党员领导干部如何廉洁从政、清正为官亦不无启迪,读来发人深省。宁静“静以修身”、“非宁静无以致远”、“学须静也”。宁静才能够
2、静思反省,修养身心,为官做人才能保持一种平和的心态,做到不受利诱,不受物惑。许多领导干部终日忙碌,是否应在忙乱中静下来,反思自己的言行举止,反思自己的为政得失。节俭“俭以养德”。以节俭培养自己的德行。审慎理财,量入为出,不但可以摆脱负债的困扰,更可以过着怡然的俭朴生活,不会成为物质的奴隶。在鼓励消费的文明社会,党员干部仍然需要保持艰苦奋斗的优良作风。明志“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不要事事讲求名利,要耐得住清贫,守得住寂寞,努力提高自己的思想境界,做到视名利淡如水,视责任重如山。面对未来,你对理想信念动摇过吗?你有历史使命感吗?你有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意识观念吗?学习“夫学须静也”
3、、“才须学也”。诸葛亮不是天才论的信徒,他相信才能是学习的结果。选择学习就是选择进步,你必须全身心地投入学习,从而使自己成为一名对社会有用的人。毅力“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决心和毅力非常重要,因为缺乏了意志力、缺少了持久力,就会半途而废。效率“慢则不能励精”。凡事拖延就不能够快速地掌握要点。计算机时代是速度的时代,样样事情讲求效率,想不到一千八百多年前的智慧,也一样不谋而合。勤政优政永远需要快人一步,率先一步,你需要用更多时间去修正及改善。品质“险躁则不能冶性”。心理学家说:“思想影响行为,行为影响习惯,习惯影响性格,性格影响命运。”诸葛亮明白生命中要作出种种平衡,要“励精”,也要
4、“冶性”。党员干部惟有加强思想锻炼和思想改造,达到自我调节、自我约束的崇高思想境界,才能始终做到自重、自省、自警、自励。时间“年与时驰”、“意与岁去”。时光飞逝,意志力又会随着时间而消磨,“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时间管理”是现代人的观念,细心想一想,时间可以被管理,每天二十四小时,不多也不少,惟有管好时间,善用每分每秒,我们不能蹉跎岁月。进取“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当自己变得和世界脱节,才悲叹蹉跎岁月,也于事无补。我们没有任何理由陶醉于已有的成绩而稍有懈怠,没有任何理由固步自封而止步不前,没有任何理由满足现状而不思进取。要始终居安思危,更要善于思危奋进。古
5、代家训,大都浓缩了作者毕生的生活经历、人生体验和学术思想等方面内容,不仅他的子孙从中获益颇多,就是今人读来也大有可借鉴之处。三国时蜀汉丞相诸葛亮被后人誉为“智慧之化身”,他的诫子书也可谓是一篇充满智慧之语的家训,是古代家训中的名篇。 评论左传有言曰:“大上(指最高的追求)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虽久不废,此之谓三不朽。”纵观诸葛丞相一生,可以说“三立”兼备。他是我国古代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年轻时受三顾之恩,竭诚辅刘相蜀,成为蜀汉的决策者。当政期间,励精图治,实施了一系列发展政治、经济、军事的政策。曾五次出兵北上,争夺中原,为兴复汉室,鞠躬尽瘁,终因积劳成疾,病逝于五丈原。其名作出师表为
6、世代所诵,有诸葛亮集传世。以此观之,他的诫子书与其说是言教,更不如说是身教,也可以这样来说,后人讲养性修身的道理,都没能跳出诸葛亮的掌心。作者于篇首开宗明义,告诫子孙首先要“立德”、“修身”。“德”是做人之基,自然也就把“立德”放在首位,这和中国传统文化中重“德”的思想是一脉相承的。那么,又如何“立德”呢?即“静”与“俭”为什么“静”才能“修身”呢?曾子在所著大学中说:“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意思是说,思想清静,然后才能心情安宁;心情安宁,然后才能思考周密;思考周密,然后才能有收获。可见,想最终有所获,首先是要心“静”。心中有太多的杂念,受世俗功名利禄太多的诱惑,可能将一事无成
展开阅读全文
课堂库(九科星学科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鄂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8课《诗两首》精题精练.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