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秋五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单元 第2课 落花生教案 新人教版.doc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1 0人已下载
| 下载 | 加入VIP,免费下载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1秋五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单元 第2课 落花生教案 新人教版 2021 年级 语文 上册 第一 单元 落花生 教案 新人
- 资源描述:
-
1、第一单元【教材分析】1.单元主题:本单元课文主要是围绕“一花一鸟总关情”这个专题进行编排的,通过所写的事物,或蕴含着作者浓的感情,或引发了作者深深的思考。本单元主要由白鹭、落花生、桂花雨三篇精读课文和珍珠鸟1篇略读课文组成。白鹭是作家郭沫若的一篇文质兼美的散文,生动地描写了白鹭的颜色、身段的精巧及觅食、栖息、飞行时的韵味,表达了作者对白鹭的喜爱;落花生是一篇叙事散文,真实地记录了作者小时候的一次家庭活动和所受到的教育。通过谈论花生的好处,借物喻人,来说明做人的道理,表达了作者许地山的父亲希望他们学习花生不图虚名、默默奉献的品格,期望孩子们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表达了作
2、者不为名利,只求有益于社会的人生理想和价值观;桂花雨是一篇回忆童年生活的文章,借助桂花,来展现了儿时生活的乐趣,表达对家乡、对童年生活的无比怀念;珍珠鸟一篇描写生动、富有诗情画意的状物散文。课文以细腻亲切的语言描写了“我”为珍珠鸟创造了自由自在的生活环境,抓住珍珠鸟的可爱,表达了“我”与珍珠鸟之间互相信赖、和谐相处的情意。2.单元重点:(1)阅读时,了解借助具体事物抒发感情或说明道理的方法。本单元旨在引导学生知道课文中所描写的具体事物,学习借用具体事物来表达作者心中感情的方法。如:白鹭一文的学习中,要鼓励学生关注课文中描写白鹭的语言,通过对全文的读、悟加深了学生对白鹭的了解,从而深刻体会作者借
3、助具体事物抒发情感的方法;落花生一文则抓住花生的特点来说明做人的道理;桂花雨则重点抓住抓住桂花的香、乐,来寄托思乡之情;珍珠鸟通过叙述珍珠鸟前后对人的变化,抓住珍珠鸟的可爱,来表达作者内心的情感(2)学习书面表达,从阅读课文做起。本单元安排了习作我的心爱之物,由于本单元的主题是“一花一鸟总关情”,意味着学生写作的过程就是对前面四篇课文所学表达方法的运用。先回顾前面所学的四篇课文:都是借助具体事物抒发感情的。引导学生找到一样自己喜欢之物,或因美而喜欢,或因有特别的故事而喜欢,或因有特别的含义而喜欢等,而后要会按照习作中的提示:是什么,什么样子,怎么得到,为什么成为心爱之物等来安排自己的习作内容,
4、学习课文的表达方法来表达自己对这样事物的感受。【学情分析】五年级是由儿童向青春期过渡的开始时期。这时候孩子的生理和心理有着明显的变化,是培养各种能力和学习习惯的最佳时期。这时候孩子已经从被动学习向主动学习转变,有了自己的想法。在语文学习上,理解课本的关键字词难度会更大;阅读方面则更加注重考察学生的阅读速度以及阅读分析能力,对于准确理解字词的难度会比以往大。本次习作,对学生来说找到一件具体事物不难,难在如何用文字将这事物所包含的情感表达出来。这是五年级开始的第一个教学单元,教学中,教师在鼓励学生多读书,多积累,注意根据学生具体情况适当放缓教学节奏,不能给学生“下马威”,要保护好学生学习兴趣。【教
5、法建议】1.引导学生积累描写事物的词句。教师通过引导学生阅读整篇文章,感悟整篇文章,把握文中描写具体事物的字词,鼓励学生联系上下文去理解,去感悟事物背后包含的感情,夯实这个过程,让学生在“走路”中记住“路线”。并通过背诵等方式积累、加深对课文理解。2.为习作做好阅读。阅读是输入,写作是输出。在进行课文阅读教学时,要引导学生发现课文有特点的表达方法。通过关注文章结构与表达方法,不仅可以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同时还可以为单元习作做好必要的准备。3.引导学生拓展相关课外阅读,加深对于单元主题的理解与运用,更好的形成单元整体感知,并增加语言文字积累。【课时安排】分类内容课时课文1.白鹭22.落花生23
6、.桂花雨24.珍珠鸟1口语交际制定班级公约1习作我的心爱之物1-2语文园地交流平台 字词句运用 日积月累1合计10-112落花生(精读课文)【教学目标】 1 .会认本课6个生字,会写10个生字,认识多音字“便”,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2有感情地分角色朗读课文,能找出描写花生特点的句子,了解课文围绕花生写了哪些内容。3理解父亲的话的含义,明白花生最可贵的好处,懂得做人应该做一个对他人有好处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只求外表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关键能力力格【教学重点】 分角色朗读课文,从对话描写中把握花生的特点,明白父亲要告诉的做人道理。(重点)【教学难点】 初步学习借助资料体会感情的方法。【教学课时
7、】2课时第一课时【课时目标】 1.会认本课6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 (重点)2.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围绕花生写了哪些内容。 (重点)3.初步感知文意,了解课文内容。(难点)【教具准备】 课件 (笔顺动态演示 朗读音视频 建议使用荣德基小学课件)【教学过程】 内 容荣德基课件页码一、导入新课导入类型:谜语导入。“根根胡须入泥沙,自造房屋自安家,地上开花不结果,地下结果不开花。”(花生)教师口述:花生又叫落花生,因为花生的花落了,子房柄就钻到士里长成花生荚,所以叫落花生。(板书课题:2.落花生。 读课题。)展示图片:花生更不同生长阶段的照片教师提示:提示学生直观了解花生植株的外形
8、。二、介绍作者这篇课文的作者许地山是现代小说家、散文家。因为小时候父亲关于落花生的一番话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决心要像花生那样,做一个对别人有用的人,所以常用的笔名是“落华生”。那么,他的父亲关于花生谈了些什么,是怎样谈的呢?我们来看课文。 三、初读感知1.听范读。边听边画出文中的生字,注意生字的读音。2.学生初读。要求: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3.检查初读情况(1)认读生字练读词语,读生字,再组词。出示带生字的新词,让学生认读。 播种 浇水 吩咐 茅亭 榨油 好处 爱慕 成熟 矮矮的 石榴 便宜(重点指导生字“吩”为前鼻音音,“亭”为后鼻音;“榨”为翘舌音
9、你认为哪些词语易读错或难读,再反复读。(2)学习多音字:便(pin bin)练读句子,找发现。我说:“花生的价钱便宜,谁都可以买来吃,都喜欢吃。这就是它的好处。”读一读:现在出门做公交车,既便(pin )宜,又方便(bin)。学习多音字:种(zhngzhng)练读句子,找发现。我们姐弟几个都很高兴,买种(zhng),翻地,播种(zhng),浇水,没过几个月,居然收获了。读一读:又到了种(zhng)青菜的时节了,爸爸一早上去买了青菜种(zhng)子。练选字填空慕 墓 幕 ( )布 爱( ) ( )地 屏( ) 夜( ) 羡( )(3)理解词语练 根据“成熟”的不同解释造句。成熟: (植物的果实等
10、完全长成)成熟: (发展到完善的程度)(4)指名读课文,检查朗读情况,看字音是否正确,句子是否通顺。4.再读课文,理清顺序。(1)自由朗读课文,说说课文围绕花生可以分成几个部分。先写什么,再写什么?先写什么,再写什么?第一段(第1自然段)写种花生、收花生。第二段(第2自然段)写母亲提议过一个收获节,并为过收获节做了准备。第三段(第3自然段到最后)写吃花生时的议论。分段时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将第1自然段分作第一段,学生不会有什么分歧;对第二段的划分,学生会产生分歧。有些学生会将第2自然段到最后都分作第二段,依据是这一大段是讲一家人过收获节。对学生的这种分段方法教师应予以肯定。 (2)梳理课文
11、思路练填空: 课文围绕花生写、 四个方面的内容。 加彩字需重点指导。建议用荣德基课件的“笔顺演示”完成教学。四、学习“会写字”慕亩浇亭吩咐播矮1.学生字认读含有会写字的词语,读会写字,观察笔顺,掌握结构、音序、部首,组词,造句。2.指导书写(1)观察生字书写特点,交流。(“播、浇、吩、咐、矮”左右结构,左窄右宽。 “慕、亩”上下结构。“亭”上中下结构。)(2)老师范写,重点指导左右结构的字“吩、咐”和上下结构的字“慕”,学生练写。“吩、咐”中的口字旁:口字旁要写小,上宽下窄。慕:下边部分,“小”后边多一点。练学生练写,教师巡视指导。 投影展示书写正确、美观的字词,相互借鉴。和课本对照,及时改正
12、。 五、分类积累,练习表达1.自由读课文,画出文中有新鲜感的句子,并积累:(1)我们姐弟几个都很高兴居然收获了。(2)花生的好处很多,有一样最可贵:它的果实必须挖出来才知道。2.练习运用:(1)感受“居然”一次表达的情感,用“居然”口头造句。(2)练习用做比较的方法,写出事物某方面的特点。【设计意图:让学生画出有新鲜感的句子,让学生初步了解什么样的句子才有新鲜感,鼓励学生理解这些句子并学习运用,同时也重视了单元语文要素的达成。】六、课堂小结本节课我们通过朗读、指读,读熟了课文,掌握了字音,学习了本课生字,理解了词语含义,并掌握了识字、理解词语的方法。另外,读完这篇课文,我们也知道了课文围绕落花
展开阅读全文
课堂库(九科星学科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鄂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8课《诗两首》精题精练.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