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梅州中学2012-2013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doc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 0人已下载
| 下载 | 加入VIP,免费下载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广东省 梅州 中学 2012 2013 学年 上学 第一次 月考 语文试题
- 资源描述:
-
1、高考资源网() 您身边的高考专家2012-2013学年高二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命题人:高二语文备课组2012年8月本试卷共8页,满分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和考生号分别填写在答卷上。2.选择题(包括单项和多项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黑色笔把答案直接写在答卷相应位置。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上非选择题答题区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4考生必须保持答卷和作文纸的整洁,考试结束后,将答卷和
2、作文卷交回。一、本大题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组是( ) A.镌刻/ 隽永 讣告/阜盛 躯壳/脑壳B.付梓/渣滓 跻身/侪辈 屏除/屏息C.木讷/按捺 濒临/嫔妃 渐染/渐次D.罪愆/悭吝 箴言/甄别 禁忌/禁受2下面语段中画线的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诗圣”杜甫在去世一千多年后的今天突然变得很忙,很火。借助网络的推波助澜,杜甫很忙:一会是送水工、肌肉男,一会是火影忍者、高达战士各种搞怪造型不一而足。年轻人“恶搞”杜甫画像,拿名人大家开涮,这种穿凿附会的做法不得不令人担心,随意拿文化名人消遣娱乐,久而久之,会失了分寸,辱没传统。A.推波
3、助澜.不一而足.开涮.穿凿附会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虎妈”、“狼爸”引发了人们对家庭教育的思考。对孩子爱一点还是严一点,是穷养还是富养,不同的家庭不约而同地给出了肯定的回答。B2012年伦敦夏季奥运会的吉祥物是精灵文洛克,它以英格兰的萨罗普羊为原型,造型活泼而且富有动感,设计充满了想象力。C针对广大百姓关注的住房问题,温家宝总理在报告中指出,要坚决遏制部分城市房价过快上涨势头,满足人民群众的基本住房。D研究人员最近发现了册封琉球国记略原件,是钓鱼岛自古属于中国的最新明确证据,公布以来,在海内外影响巨大。把下列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一段文字,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人们把自身发展
4、过程中所积累的各类重大发明,以及对各种自然、社会障碍的克服,都加在一个个神话英雄身上,并把他们看作是本部族的理想的象征。这些神话的主人公通常是人的形象,他们都有着神异的经历或本领,他们的业绩在于创造和征服,如燧人氏、有巢氏、神农氏、仓颉、后稷等等。它标志着人类自身的主体性突出了,这是社会进步的结果,历史上相继出现了大量有关文化英雄的神话。黄帝之前,神话中有着大量的自然神。黄帝之后,神话进入了一个英雄的时代。自然神从而被人类自己的神所代替。A B C D二、本大题7小题,共34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9小题。汉为人质厚少文,造次不能以辞自达。邓禹及诸将多知之。数相荐举,及得召见,遂见亲信。光
5、武将发幽州兵,夜召邓禹,问可使行者。禹曰:“间数与吴汉言,其人勇鸷有智谋, 诸将鲜能及者。”即拜汉大将军,持节北发十郡突骑。更始幽州牧苗曾闻之,阴勒兵,敕诸郡不肯应调。汉乃将二十骑先驰至无终。曾以汉无备,出迎于路,汉即为兵骑,收曾斩之,而夺其军。北州震骇,城邑莫不望风弥从。遂悉发其兵,引而南,与光武会清阳。诸将望见汉还士马甚盛皆曰是宁肯分兵与人邪及汉至莫府上兵簿诸将人人多请之。光武曰:“属者恐不与人,今所请又何多也?”诸将皆惭。明年春,率骠骑大将军杜茂、强弩将军陈俊等围苏茂于广乐。刘永将周建别招聚收集得十余万人,救广乐。汉将轻骑迎与之战,不利,堕马伤膝,还营,建等遂连兵入城。诸将谓汉曰:“大敌
6、在前而公伤卧,众心俱矣。”汉乃勃然裹创而起,椎牛飨士,令军中曰:“贼众虽多,皆劫掠群盗,胜不相让,败不相救,非有仗节死义者也。今日封侯之秋,诸君勉之。” 于是军士激怒,人倍其气。旦日,建、茂出兵围汉。汉选四部精兵黄头吴河等,及乌桓突骑三千余人,齐鼓而进。建军大溃,反还城。汉长驱追击,争门并入,大破之。明年,鬲县五姓共逐守长,据城而反。诸将争欲攻之,汉不听,曰:“使鬲反者,皆守长罪也。敢轻冒进兵者斩。”乃移檄告郡,使收守长,而使人谢城中。五姓大喜,即相率归降。诸将乃服,曰:“不战而下城,非众所及也。”冬,汉率建威大将军耿弇、汉忠将军王常等,击富平、获过二贼于平原。明年春,贼率五万余人夜攻汉营,军
7、中惊乱,汉坚卧不动,有顷乃定,即夜发精兵出营突击,大破其众。因追讨余党,遂至无盐,进击渤海,皆平之。 汉尝出征,妻子在后买田业。汉还,让之曰:“军师在外,吏士不足,何多买田宅乎!”遂尽以分与昆弟外家。 (选自后汉书吴汉传)5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 )A及得召见,遂见亲信亲信:亲近,信任B于是军士激怒,人倍其气 激怒:激起愤怒C即夜发精兵出营突击突击:突然出击D五姓大喜,即相率归降 相率:一个接一个6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汉乃勃然裹创而起,椎牛飨士 汉乃将二十骑先驰至无终B遂尽以分与昆弟外家 曾以汉无备,出迎于路C夜召邓禹,问可使行者 使鬲反
8、者,皆守长罪也D遂悉发其兵,引而南 鬲县五姓共逐守长,据城而反7下列的句子分为四组,全都表现吴汉“勇鸷有智谋”的一组是( )曾以汉无备,出迎于路,汉即为兵骑,收曾斩之,而夺其军 今日封侯之秋,诸君勉之 汉乃勃然裹创而起 乃移檄告郡,使收守长,而使人谢城中 汉坚卧不动,有顷乃定 遂尽以分与昆弟外家A B C D8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吴汉在邓禹和诸将领多次举荐后,才得以被光武帝召见,并最终成为光武帝最信任的人。B吴汉打败幽州牧苗曾,收降了北方州郡并得大量的人马,其他将领纷纷要求分得一部分,被刘秀呵斥后,惭愧不已。C吴汉在于敌军交战时摔伤了膝部,在形势极为不利的情况下
9、,他振作精神,鼓舞士气, 最后取得胜利。D鬲县五姓杀死地方长官造反,吴汉不但不攻打他们,反而向他们道歉。最后五姓感动一同出城归降。9断句和翻译 用“/”给下文断句。(2分)诸 将 望 见 汉 还士 马 甚 盛 皆 曰 是 宁 肯 分 兵 与 人 邪 及 汉 至 莫 府 上 兵 簿 诸 将 人 人 多 请 之 翻译划线句子汉为人质厚少文,造次不能以辞自达。(3 分)贼众虽多,皆劫掠群盗,“胜不相让,败不相救”,非有仗节死义者也。(4 分)(1)开头两句描写了怎样的景色?营造了怎样的氛围?(3分) 答: (2)请结合全诗分析“孤舟”这一意象的作用。(3分) 答: 11.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
10、分。(10分)(1) , ,卷起千堆雪。(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2)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_;自其不变者而观之,_,而又何羡乎?(苏轼赤壁赋)(3)大弦嘈嘈如急雨, 。嘈嘈切切错杂弹, 。(白居易琵琶行)(4)尔来四万八千岁, 。西当太白有鸟道, 。(李白蜀道难)(5)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三、本大题4小题,共14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215题。重构阅读信仰数字出版与电子阅读的出现,图书品类与数量的增加,丰富了我们的阅读视野。这是一个为阅读准备了各种条件的时代,却也是遭遇阅读不断下降的时代。我们不能说图书像商品一样出现了通胀,因为人类对于精神世界的需求与
11、对物质的需求是不同的。商品有供大于求的时候,思想的探索则没有止境。我们可以容忍一件商品的随意组合,但不会容忍一本书的思想凑泊。于是在各种载体呈现在我们面前的时候,我们格外需要阅读者作为主体的觉醒和信仰的重构。阅读信仰的重构是指我们面对更多的阅读选择、更方便的阅读工具时要有自己的主体性觉醒与抉择。这种主体性觉醒实际上是一种阅读者的个体价值主张。为什么读书的人少了,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我们不会读书了,或者是我们对于阅读本身需要的基本要素缺乏认知。首先要走出开卷有益的认识误区,学会鉴别和挑选真正有价值的图书。在实用阅读与快餐文化盛行的今天,出现了很多遮蔽我们双眼的垃圾书。那些内容拼凑的图书正在摧毁我们
12、对于书籍的敬畏。安德烈希夫林认为,20世纪上半叶,出版人坚信让读者接触到真正的好书是出版的使命,20世纪下半叶,出版业正在盈利的驱使下沦为第二个娱乐业。图书的特殊属性不像一首歌一听即觉出喜不喜欢,也不像一部电影看下来只需要一两个小时。我们借助于畅销榜单买书是有风险的,因为编撰一个好书名拼凑一堆杂内容的书不在少数。所以,在这样的情形下,买书相信名家或书评已经不足据,更需要自己对图书在购买之前作必要的阅读与鉴别。把时间花在一本没有价值的书上是对生命的浪费。其次是在多元选择中独立抉择自己的阅读取向。上帝的归上帝,恺撒的归恺撒。阅读取向也应当如此。网络阅读背负了不应有的“浅阅读”的诟病。我们知道,无论
13、是内容还是方式的选择最终还在于读者本人。对一个有阅读主体性的人来说,网络是新闻阅读的最佳选择,电子书是旅游阅读时最佳的携带,图书在家里或图书馆里仍然是一种享受,书中泛黄的纸有一种淡淡的香。所以,何必去夸大技术的危害呢?恰恰,一个没有主体性的人,他对于网络浅阅读的沉湎是他个性缺失的某种延伸。所以,阅读主体应当掌握各种阅读载体所对应的阅读方式和阅读风格。就像在网络上不适宜读长篇巨著一样,我们也没有必要在可以借助电子书检阅文献时非得一部一部找。简而言之,让阅读工具或载体服务于你而不是牵着你的鼻子走。据报道,航天科技集团将用卫星发行数字正版图书,这将使我们的阅读产品的获得更为便捷。可见,科技之于阅读利
14、弊,原是要辩证看待的,关键在于人作为阅读主体的选择。阅读主体意识一旦丧失,那么科技的先进就容易成为他加速迷失的工具了。阅读信仰的重构更在于将阅读与自己生命体认结合起来。阅读是人类独自用心灵觉照世界的方式,只有个人找到适合自己的阅读方式和确立自己的阅读价值,才能真正发现阅读之妙。欧阳修认为,“立身以立学为先,立学以读书为本。”可见古人认为读书是学问与修身的根本。即读书是要与自己的身心发生联系而并不仅仅是知识的获取。从这一点来说,读书是本分事、老实事,与他人无关、与外在无关、与炫耀无关,是用来培育性情与启迪思想的。所以,构造自己的阅读信仰,必须自己问自己,个人读书与涵养身心与气质变化有无相关。那种
15、以为随大流买几本畅销书就已经算是读书的人,其实是自我麻痹。只有阅读与身心结合,阅读才算有了信仰。(选自2010年04月30日人民日报,作者刘伟见)12下列不属于作者所说的“阅读不断下降”的情形的一项是(3分)A实用阅读与快餐文化盛行B编撰一个好书名拼凑一堆杂内容的书不在少数C阅读者的主体意识丧失D阅读产品的获得更为便捷13下列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A数字出版与电子阅读容易使读者迷失主体意识。B商品可以随意组合,思想无法凑泊成书。C买书不应该仅凭畅销榜单作决定,也不应该依赖名家或书评。D数字出版物的阅读是“浅阅读”,适合于阅读新闻。14作者针对什么阅读现状而提出“重构阅读信仰”的主张?(4
展开阅读全文
课堂库(九科星学科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鄂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8课《诗两首》精题精练.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