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校推荐》河北省辛集市第一中学高中语文必修4:第6课 辛弃疾词两首 登建康赏心亭 教案.doc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7 0人已下载
| 下载 | 加入VIP,免费下载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名校推荐 名校推荐河北省辛集市第一中学高中语文必修4:第6课 辛弃疾词两首 登建康赏心亭 教案 名校 推荐 河北省 辛集市 第一 中学 高中语文 必修 登建康 赏心
- 资源描述:
-
1、高考资源网() 您身边的高考专家水龙吟 登建康赏心亭教学设计辛集市第一中学 秦丽芬教学目标:1.揣摩意象特点,从空阔苍凉的意境去把握诗人孤独悲愤的形象。2. 了解辛弃疾的生平,讨论典故的意义,深挖诗人报国无门的愤懑根源。3.鉴赏艺术手法,景物烘托及用典。教学重点:1. 鉴赏作者登临赏心亭的背景及内心的思想感情。2. 鉴赏诗词的艺术表现手法。教学方法诵读鉴赏结合,师生提问探究结合。教学过程一、温故知新 导入1.有些同学经常在作文或随笔中说愁,而我们的爷爷奶奶却不把这个“愁”字挂在嘴边,为什么呢?这种情景非常符合之前我们学过的“少年不识愁滋味”,大家还记得这首词吗?来,我们一起唤醒沉睡的记忆:少年
2、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同学们还能记起这首作品出自谁人之手吗?对,是辛弃疾,他为什么有那么多说不完道不尽的愁呢?他的愁是源自个人还是朝廷呢?今天我们就一块来了解一下这个人生活的时代怎么样?2.时势造英雄 作者生活的时代及背景我们都学过他的诗词,我们都熟悉他的文采,但他曾经驰骋疆场,率领区区50几个士兵长驱直入拥有5万多精兵的敌营,活捉了杀死自己首领的叛徒,然后风驰电掣扬长而去。当时就有人称他为“隆中诸葛”。他所创的飞虎军,虽为地方武装,但可以“雄镇一方”,“谈笑间”能让敌人“樯橹灰飞烟灭”。为什么他没能成为勇冠三军、威
3、震四方、“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的一代名将,为什么他一生备受排挤、屡遭贬谪,有心杀贼,却无路请缨。我们先从他生活的时代说起,大家一块说这个人是谁?辛弃疾二、 作者详情 辛弃疾(11401207),字幼安,号稼轩,历城(今山东济南市)人,生于北宋灭亡十三年之后的金人统治地区。他从小就受到民族意识与爱国思想的教育,立志恢复失地,报效祖国。南宋高宗绍兴三十一年(1161)秋,金主完颜亮大举南侵,北方暴发了以耿京为首的农民起义。二十二岁的辛弃疾也组织了两千余人的抗金队伍,在济南南部山区起义,不久投归耿京领导的义军,任掌书记。绍兴三十二年,叛徒张安国杀死耿京投降金营。当时辛弃疾奉命渡江与南宋接洽联合抗
4、金事宜,归来途中闻此消息,他(史书上也说他天生一副英雄相貌:肤硕体胖,壮健如虎,红颊青眼,目光有棱。)立即率身边仅有的五十余人,飞骑闯入金营,活捉张安国,并收拢义军残部万余人投归南宋。辛弃疾南来后,正值南宋统治集团中妥协投降势力嚣张得势之时,他与之进行了针锋相对的斗争。宋孝宗乾道元年(1165),他写了美芹十论六、七年之后,再写九议他反复上书,议论恢复大计,但未被采纳。相反,他却被朝廷派去镇压南方的农民起义。辛弃疾南来后,先后任建康、滁州、江西、湖北、湖南等地的地方官吏。在任职期间,他做了一些对人民有益的好事;同时,还尽可能地为北伐做些军事上的准备工作。从四十二岁起,他先后被削职闲居达二十年之
展开阅读全文
课堂库(九科星学科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链接地址:https://www.ketangku.com/wenku/file-64267.html


鄂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8课《诗两首》精题精练.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