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家庭作业:孔孟论.doc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3 0人已下载
| 下载 | 加入VIP,免费下载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语文 家庭 作业 孔孟论
- 资源描述:
-
1、语文家庭作业:孔孟论学好语文需要平时的练习。练习越多,掌握越熟练,查字典语文网编辑了语文家庭作业:孔孟论,欢迎参考!一、字词积累。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不亦说( )乎 不思则罔( ) 不学则殆( ) 思援弓缴( )流杵( ) 一日暴( )之 辟( )若 九轫( )2.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_ 一日暴之。 则取之左右逢其原。 有为者辟若掘井,掘井九轫而不及泉。3.解释下列多义词的意义。之:A、学而时习之。 B、君子深造之。C、通国之善奕者也。 D、奕秋之为听。而:A、温故而知新。 _ B、学而不思则罔。C、思援
2、弓缴而射之。_ D、掘井九轫而不及泉。以:A、是以谓之文也。_ B、君子深造之以道。C、以至仁伐至不仁。4.默写。(每条横线上填写一句) ,不亦说乎? ,是以谓之“文”也。 ,孰不顺成?论语里谈学习与思考的关系的句子是论语里谈学习要有老老实实的态度的句子是孟子论“自得”之妙处的句子是 _二、阅读课文孔孟论学习,回答问题。1.论语的“论”字读 _,它是记录 的一部书。2.“子曰”的“子”是3.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孔子曰:受学重问,孰不顺成。不愤不启,不悱不发。是为其智弗若与?仁人无敌于天下,以至仁伐至不仁,而何其血之流杵也?*4.“自得之”的“自得”是什么意思?为什么说“君子深造之以道,
3、欲其自得之也”?请结合你的生活实际谈谈你的看法。答:发展空间阅读下面两段文言文,完成文后各题(2019年南京市中考题,略有改动)。【甲】孔子东游,见两小儿辩斗。问其故。一儿曰:“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一儿以日初出远,而日中时近也。一儿曰:“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一儿曰:“日初出沧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孔子不能决也。两小儿笑曰:“孰为汝多知乎?” (两小儿辩日)【乙】晋明帝数岁,坐元帝膝上。有人从长安来,元帝问洛下消息,潸然流涕。明帝问何以致泣,具以东渡意告之。因问明帝:“汝意谓长安何如日远?”答日:“日远。不闻人从日
4、边来,居然可知。”元帝异之。明日集群臣宴会,告以此意,更重问之。乃答日:“日近。”元帝失色,日:“何故异昨日之言邪?”答日:“举目见日,不见长安。”(世说新语)注东渡:公元316年,西晋在异族入侵中灭亡,第二年,渡江至建康(今南京)的西晋旧臣拥司马睿为帝,史称东晋。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1) 及其日中如探汤( ) (2) 元帝异之( )2.下列句子中,“以”字意义和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句是( )例句:告以此意,更重问之。A.明帝问何以致泣 B.可以为师矣C.祭以牛羊,故不得福 D.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1)孰为汝多知乎?(2)何故异昨日之言邪?*4.【甲】段中两小儿
5、争辩的问题是:【乙】段中晋明帝两次回答的同一问题是: 。问题不同,但两则故事相映成趣,都表现了儿童的 。轻松一刻孔 子孔子(前551-前479),名丘,字仲尼,鲁国人。中国春秋末期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孔子生年一般按史记?孔子世家所记为鲁襄公二十二年,而生月生日史记未记,按谷梁传所记“十月庚子孔子生”。换算为当今之公历应为公元前551年9月28日生。孔子生在鲁国。鲁国为周公旦之子伯禽封地,对周代文物典籍保存完好,素有“礼乐之邦”之称。鲁襄公二十九年(前544年)吴公子季札观乐于鲁,叹为观止。鲁昭公二年(前540年)晋大夫韩宣子访鲁,观书后赞叹“周礼尽在鲁矣!”鲁国文化传统与当
展开阅读全文
课堂库(九科星学科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鄂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8课《诗两首》精题精练.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