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盂县第三中学校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 0人已下载
| 下载 | 加入VIP,免费下载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山西省盂县第三中学校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 山西省 盂县 第三 学校 2018 2019 学年 上学 期中考试 语文试题 WORD 答案
- 资源描述:
-
1、盂县三中2018-2019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考试试题高一语文一、现代文阅读(6分,每小题2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贫富差距的代际传承 张雨生“富二代”这个名称,公开用在媒体上,也就是近一两年的事。被囊括其间的子弟,对这个称呼并不满意,似乎还觉得含有贬义。有的不满地说:“什么富二代?我们是第二代企业家!”刚从父辈手里接过企业管理权,就要称“家”,实在太早了。接过管理权很容易,是否能管得下去,那要经过时间检验。更多的“富二代”,目前蒙昧未开,或属于飙车一族,或是热捧明星的粉丝,或是痴迷于声色犬马的玩儿家,他们对父辈的事业并无兴趣。与“富二代”相对应,还有“穷二代”。“穷二代”最有代表性的一群
2、,是第二代打工族。中国农民工已达1.6亿,60%是“80后”“90后”,群体相当庞大。“穷二代”没在乡下种过地,没有父辈那双长满厚茧的手,他们所追之梦,是有朝一日成为城里人。要在城里扎根,又谈何容易。扎根的标志,总得有一套属于自己的住房吧。一个来北京打工的农民子弟,看到京城房价一个劲地飙升,靠打工挣钱买房,得积攒一百年。“富二代”的富,“穷二代”的穷,与他们自身的创造力无关。二者之间,存在的差距主要是对社会财富的占有量。我想点明的是,在贫富差距的代际传承中,政府需要担当起调节这个差距的责任。政府应该不应该启动遗产税?启动遗产税,得有一个征收基数,发达国家的征收基数近百万美元。这对于20世纪的中
3、国人来说,简直是天文数字。如今情况大不相同。允许一部分人先富起来,二十多年间,中国出现了富裕阶层。“百富榜”董事长胡润说,2004年,资产达到10亿元的巨富,只找到100个,2009年,找到的在榜人数,就有1000个。中国富豪财富积累的时间也超短。胡润说,把1个亿变成10个亿,国外需要10年,中国只需要3年。我国制定了物权法,切实保障公民的私有财产。据有关部门统计,我国财产分配,只有30%进入劳动分配。这个比例实在太小。凭资本分配,肯定占据相当大的比例,“富二代”是凭资本分配养育的一代。面对这种状况,启动遗产税,进行必要的调节,应该是适时的。差距在同一代人中扩展,已经引发了诸多社会矛盾,差距进
4、一步扩展,传承到第二代,带来的社会问题就更多。“富二代”的所作所为,有的极为荒唐,造成社会不满,也就更为激烈。“富二代”形成了他们的圈子和阶层。如此挥霍,如此张狂,让买套住房得奋斗一百年的“穷二代”,能不产生“仇富心态”?可以说,不能自律自尊的“富二代”,会成为社会不安定的因素。面对此情此景,政府难道不应该负起责任,有所作为?(选自杂文选刊,有删改)1作者认为“政府应该启动遗产税”,下列不属于其依据的一项是(2分)A“允许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的政策使中国有了富裕阶层,也就有了可征收遗产税的对象。B“富二代”都对父母的事业没兴趣,而且不能自律自尊,会成为社会不安定的因素。C在我国财产分配中,凭资本
5、分配,肯定占据相当大的比例,而“富二代”就是凭资本分配养育的一代。D在贫富差距的代际传承中,政府需要担当起调节这个差距的责任。2下列对文意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2分)A“富二代”是个贬义词,因为他们将来能成为企业家的不多,而成为败家子的肯定不少。B“穷二代”指的是第二代打工族,其中的60%是“80后”“90后”,群体相当庞大。C“穷二代”中的第二代打工族因为缺少钱财,他们在城里扎根的梦想很难实现。D“穷二代”与“富二代”的主要差距是社会财富的占有量极少,因而创造力不足。3下列对文意的理解,与作者观点不符的一项是(2分)A作者不赞同把“富二代”理解成“第二代企业家”,因为二者的实质不一样。B“政
6、府启动遗产税”不是作者的独创,发达国家早已实行。C征收遗产税能调节贫富差距在代际之间的传递,缓解人们的焦虑感。D中国现在可以启动遗产税,就可以消除社会不安定因素。二、古代诗文阅读(33分)(一)文言文阅读(25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平阳侯曹参者,沛人也。孝惠帝元年,更以参为齐丞相。参之相齐,齐七十城。天下初定,悼惠王富于春秋,参尽召长老诸生,问所以安集百姓,闻胶西有盖公,善治黄老言,使人厚币请之。既见盖公,盖公为言治道贵清静而民自定,推此类具言之。参于是避正堂,舍盖公焉。其治要用黄老术,故相齐九年,齐国安集,大称贤相。参始微时,与萧何善;及为将相,有郤。至何且死,所推贤唯参。参代何
7、为汉相国,举事无所变更,一遵萧何约束。择郡国吏木诎于文辞,重厚长者,即召除为丞相史。吏之言文刻深,欲务声名者,辄斥去之。日夜饮醇酒。卿大夫已下吏及宾客见参不事事,来者皆欲有言。至者,参辄饮以醇酒,间之,欲有所言,复饮之,醉而后去,终莫得开说,以为常。参子窋为中大夫。惠帝怪相国不治事,以为“岂少朕与”?乃谓窋曰:“若归,试私从容问而父曰:高帝新弃群臣,帝富于春秋,君为相,日饮,无所请事,何以忧天下乎?然无言吾告若也。”窋既洗沐归,间侍,自从其所谏参。参怒,而笞窋二百,曰:“趣入侍,天下事非若所当言也。”至朝时,惠帝让参曰:“与窋胡治乎?乃者我使谏君也。”参免冠谢曰:“陛下自察圣武孰与高帝?”上曰
8、:“朕乃安敢望先帝乎!”曰:“陛下观臣能孰与萧何贤?”上曰:“君似不及也。”参曰:“陛下言之是也且高帝与萧何定天下法令既明今陛下垂拱参等守职遵而勿失不亦可乎?”惠帝曰:“善。君休矣!”参为汉相国,出入三年。卒,谥懿侯。4. 对下列句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 使人厚币请之 币:礼品 B. 至何且死 且:将要C. 然无言吾告若也 若:你 D. 趣入侍 趣:乐趣5. 对文中划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2分)A. 陛下言之是也/且高帝与萧何定天下/法令既明/今陛下垂拱/参等守职/遵而勿失/不亦可乎B. 陛下言之/是也且高帝/与萧何定天下/法令既明/今陛下垂拱/参等守职/遵而勿
9、失/不亦可乎C. 陛下言之是也/且高帝与萧何/定天下法令/既明今/陛下垂拱/参等守职/遵而勿失/不亦可乎D. 陛下言之是也/且高帝与萧何/定天下法/令既明/今陛下垂拱参等/守职遵而勿失/不亦可乎6. 下列对文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 黄老思想,始于战国盛于西汉,尊传说中的黄帝和老子为创始人,故名。黄老道家以道家思想为主,核心教义是“无为而治”、与民休息。B. 洗沐,本义是沐浴,后来借指休假。汉制规定,凡政府官员,除节令假外,每五日可以休假一天,唐宋时延为十日一次。C. 谥,古代帝王或大官死后评给的称号。帝王的谥号一般由礼官议上;臣下的谥号由朝廷赐予。一般文人学士或隐士的谥号
10、,则由其亲友、门生或故吏所加,称为私谥。D. 史记由西汉著名史学家司马迁撰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被列为“二十四史”之首。7. 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概括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 曹参治理国家的要领就是采用黄老的学说,他当齐国丞相期间,齐国安定,获得了很好的声誉。B. 曹参在地位低微时,与萧何关系不错,等他们位居将相时,虽然有了隔阂,但都很敬重对方的才能。C. 曹参做了汉朝的相国后,全部遵循萧何制定的法度,对于那些要来提建议的官员,曹参常常把他们灌醉,让他们无法开口。D. 惠帝责怪曹参办事情不认真,于是免了曹参的职位,曹参只当了三年的相国。8. 对句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
11、的一项是(2分)A. 阙秦以利晋 阙:使减少,侵损 B. 诚能得樊将军首 诚:实在,的确C. 行李之往来 行李:出使的人 D. 卒惶急不知所为 卒:通“猝”,突然9. 下列句子的句式与例句中的句式相同的一项是(2分)例:见燕使者咸阳宫A. 楚左尹项伯者,项羽季父也 B. 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C. 何厌之有 D. 取之百金10. 下列句子与例句中的加点字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分)例:樊於期乃前曰A. 顷之未发,太子迟之 B. 晋军函陵C. 乃遂收盛樊樊於期之首,函封之 D. 朝济而夕设版焉11. 把文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1分)(l)参免冠谢曰:“陛下自察圣武孰与高帝?”(3分)(2)今
12、闻购将军之首,金千斤,邑万户,将奈何?(4分)(3)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与,不知。(4分) (二)名篇名句默写(8分)12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_。(荆轲刺秦王)(2)荆轲和而歌,为变徵之声,_。” (荆轲刺秦王)(3)在沁园春长沙一词中,表达诗人对国家命运思考的两句是:“, ?”(4)在再别康桥中,诗人用一个很美的意象比喻河畔的柳树,这两句是:“ , 。”(5)子曰:“由!诲女知之乎!_,_,是知也。” (论语)三、文学类文本阅读(15分)1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十八岁的电影 红鸟 清明节又到了,坐在家里,一阵落寞,就想到了父亲,想到
展开阅读全文
课堂库(九科星学科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链接地址:https://www.ketangku.com/wenku/file-66696.html


鄂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8课《诗两首》精题精练.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