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文言实词”针对训练(含解析)新人教版.doc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5 0人已下载
| 下载 | 加入VIP,免费下载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2 高考 语文 一轮 复习 文言 实词 针对 训练 解析 新人
- 资源描述:
-
1、 “文言实词”针对训练一、语段对点练(一)阅读下面的文言语段,完成后面的问题。胡惟庸,定远人。归太祖于和州,授元帅府奏差。除宁国主簿,进知县,迁吉安通判。吴元年,召为太常少卿。洪武三年拜中书省参知政事。六年正月,右丞相广洋左迁广东行省参政。帝难其人,久不置相,惟庸独专省事。七月拜右丞相。久之,进左丞相。自杨宪诛,帝以惟庸为才,宠任之。惟庸亦自励,尝以曲谨当上意,宠遇日盛。独相数岁,生杀黜陟,或不奏径行。内外诸司上封事,必先取阅,害己者,辄匿不以闻。四方躁进之徒及功臣武夫失职者,争走其门,馈遗金帛、名马、玩好,不可胜数。大将军徐达深疾其奸,从容言于帝。惟庸遂诱达阍者福寿以图达,为福寿所发。御史中
2、丞刘基亦尝言其短。久之基病,帝遣惟庸挟医视,遂以毒中之。基死,益无所忌。与太师李善长相结,以兄女妻其从子佑。学士吴伯宗劾惟庸,几得危祸。自是,势益炽。其定远旧宅井中,忽生石笋,出水数尺,谀者争引符瑞,又言其祖父三世冢上,皆夜有火光烛天。惟庸益喜自负,有异谋矣。(选自明史列传第一百九十六)1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点的词。(1)除宁国主簿(2)帝难其人,久不置相 (3)惟庸独专省事 (4)自杨宪诛,帝以惟庸为才 参考答案:(1)除:授官。(2)难:因为难。(3)专:独揽。(4)诛:被诛杀。2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生杀黜陟,或不奏径行或:有人B御史中丞刘基亦尝言其短 短:形容词用作名
3、词,缺点C帝遣惟庸挟医视 挟:带D皆夜有火光烛天 烛:名词用作动词,照耀解析:选A或:有的。3把文中画横线的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1)惟庸亦自励,尝以曲谨当上意,宠遇日盛。译文:(2)大将军徐达深疾其奸,从容言于帝。译文:参考答案:(1)惟庸也自觉奋进,曾因遇事小心谨慎博得皇上欢心,进一步获得皇上的宠信。(2)大将军徐达非常痛恨他奸恶,从容地告诉了皇上。参考译文:胡惟庸,定远人。在和州归附太祖,被授予元帅府奏差。授官宁国县主簿,进升知县,又升吉安府通判。吴元年,召任太常寺少卿。洪武三年拜为中书省参知政事。六年正月,右丞相汪广洋被贬为广东行省参政。皇上因丞相人选而为难,所以很长一段时间不设丞相。
4、惟庸于是独揽中书省事务。七月他拜任右丞相。过了好久,升任左丞相。自从杨宪被诛杀后,皇上认为惟庸有才干,很宠信他。惟庸也自觉奋进,曾因遇事小心谨慎博得皇上欢心,进一步获得皇上的宠信。他为此当了多年宰相独掌相印,生杀废黜大事,有的不报告皇上便径自执行。内外各部门的奏章,他都先拿来看,凡是有害于自己的,便扣下不上呈。各地热衷功名之徒,以及失去了职位的功臣武夫,竞相奔走于其门,贿送金帛、名马、玩好之物,不可胜计。大将军徐达非常痛恨他奸恶,从容地告诉了皇上。惟庸于是诱惑徐达的守门人福寿,图谋害徐达,但被福寿揭发。御史中丞刘基也曾说过他的缺点。后来刘基生病,皇上派惟庸带医生探视,惟庸便对刘基下毒。刘基死后
5、,他更加无所顾忌。他与太师李善长相勾结,将哥哥的女儿嫁给善长的侄子李佑为妻。学士吴伯宗弹劾惟庸,差点大祸临头。此后,他权势更盛。在他定远老家的井中,突然生出石笋,出水数尺高,献媚的人争相说这是祥瑞之兆。他们还说惟庸祖父三代的坟墓上,晚上都有火光,照耀夜空。惟庸更加高兴和自负,从此有了异心。(二)阅读下面的文言语段,完成后面的问题。周瑄,字廷玉,阳曲人。由乡举入国学。正统中,除刑部主事,善治狱。十三年迁员外郎。景泰元年,以尚书王直荐,超拜刑部右侍郎。久之,出振顺天、河间饥。未竣,而英宗复位。有司请召还。不听。复赐敕,令便宜处置。瑄遍历所部,大举荒政,先后振饥民二十六万五千,给牛种各万余,奏行利民
6、八事。事竣还,明年转左。帝方任门达、逯杲,数兴大狱。瑄委曲开谕,多所救正,复饬诸郎毋避祸。以故移部定罪者,不至冤滥。官刑部久,属吏不敢欺。意主宽恕,不为深文。同佐部者安化孔文英,为御史时按黄岩妖言狱,当坐者三千人,皆白其诬,独械首从一人论罪。及是居部,与瑄并称长者。七年命瑄署掌工部事。瑄恬静淡荣利。成化改元,为侍郎十六年矣,始迁右都御史。督理南京粮储,捕惩作奸者数辈,宿弊为清。凤阳、淮、徐饥,以瑄言发廪四十万以振。久之,迁南京刑部尚书。令诸司事不须勘者,毋出五日,狱无滞囚。暑疫,悉遣轻系者,曰:“召汝则至。”囚欢呼去,无失期者。为尚书九载,屡疏乞休。久之乃得请。家无田园,卜居南京。卒,赠太子少
7、保,谥庄懿。(选自明史列传第四十五,有改动)4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点的词。(1)除刑部主事,善治狱(2)超拜刑部右侍郎 (3)事竣还,明年转左 (4)意主宽恕,不为深文 参考答案:(1)狱:案件。(2)超:越级。(3)转:官职调动。(4)深文:苛细严峻的法律条文。5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为御史时按黄岩妖言狱 按:审理B当坐者三千人 当坐:判罪C七年命瑄署掌工部事 署:公署D赠太子少保 赠:古代皇帝为已死的官员及其亲属给予的加封解析:选C署:临时代理。6把文中画横线的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1)瑄委曲开谕,多所救正,复饬诸郎毋避祸。译文:(2)督理南京粮储,捕惩作奸者数辈,宿弊为
8、清。译文:参考答案:(1)周瑄委婉曲折地劝告,多有纠正,又告诫众郎官不要避祸。(2)周瑄督理南京粮食储备,逮捕惩治多个犯法的人,于是旧的弊病被革除。参考译文:周瑄,字廷玉,阳曲人。由乡试中举人进入国学。正统年间,担任刑部主事,善于处理案件。十三年,升任员外郎。景泰元年,因尚书王直的举荐,周瑄被越级升任为刑部右侍郎。很久以后,外出赈济顺天、河间的饥荒。还没有结束,英宗就复位了。主管官吏请求召周瑄回京。英宗没有听取。又赐予诏书,命令他根据情况自行决断处理。周瑄走遍所管辖的地方,大力推行赈济救灾的政策,先后赈济饥民二十六万五千人,供给牛和种子各一万多,上奏实施有利于人民的八件事。事情办完后返回,第二
9、年转任左侍郎。皇帝所任用的门达、逯杲,多次兴起大案件。周瑄委婉曲折地劝告,多有纠正,又告诫众郎官不要避祸。因此移交刑部定罪的,不至于遭受冤屈滥罚。周瑄任职刑部很久,下属官吏不敢欺骗。周瑄心意主张宽恕,不以苛细严峻的法律条文治人之罪。和他一同辅佐刑部的安化人孔文英,做御史时复审黄岩的妖言案,原来判处犯罪的有三千人,都辩白他们受到的诬陷,只拘禁首犯和从犯各一人,并判处罪行。到孔文英居官刑部时,与周瑄一并称为长者。七年,皇帝命令周瑄代管工部事。周瑄恬静,淡泊名位利禄。成化元年,做侍郎十六年了,才升任右都御史。周瑄督理南京粮食储备,逮捕惩治多个犯法的人,于是旧的弊病被革除。凤阳、淮、徐遭受饥荒,周瑄上
10、奏发放粮食四十万用以赈济。很久以后,周瑄升任南京刑部尚书。命令众主管官吏事情不必勘核的,五天之内必须审判发落,监狱中没有滞留的囚犯。有一年夏天有瘟疫,周瑄释放所有被囚禁的罪轻的人,说:“在规定期限内,你们都要回来。”囚犯欢呼离去,没有超过期限不回来的。周瑄当尚书九年,多次上疏请求退休,很久才得到批复。家中没有田园,周瑄择地居于南京。去世后,被加封太子少保,谥号“庄懿”。二、仿真综合练(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711题。(20分)阎立本,唐太宗朝,官位至重,与兄立德齐名。善图画,工于写真。尝奉诏写太宗真容。与立德同制职贡图,其人物鞍马、冠冕车服,皆神也。立本画国王粉本在人间,昔南北两朝名手,不
11、足过也。时南山有猛兽害人,太宗使骁勇者捕之,不得。虢王元凤忠义奋发,自往取之,一箭而毙。太宗壮之,使立本图状,鞍马仆从,皆写其真,无不惊服其能。有秦府十八学士凌烟阁功臣等图,亦辉映前古,时人咸称其妙。李嗣真云:“师郑法士实亦过之后有王知慎者亦师范于立本甚得其笔力阎画乃神品。”太宗尝与侍臣泛春苑,池中有异鸟随波容与,太宗击赏数四,诏座者为咏,召阎立本写之,阁外传呼云:“画师阎立本。”立本时为主爵郎中,奔走流汗,俯临池侧,手挥丹青,瞻望座宾,不堪愧赧。退戒其子曰:“吾少好读书,幸免墙面。缘情染翰,唯以丹青见知。躬厮役之务,辱莫大焉。汝宜深戒,勿习此也。”立本为性所好,欲罢不能也。至高宗朝,显庆中累
12、迁将作大匠,后代立德为工部尚书,兄弟相代为八座,时论荣之。总章元年,立本为右相,与左相姜恪对掌枢密。恪既历任将军,立功塞外;立本唯善于图画,非宰辅之器。又以年饥,放国子学生归,又限令史通一经。时人为之语曰:“左相宣威沙漠,右相驰誉丹青。三馆学生放散,五台令史明经。”立本家代善画。至荆州,视张僧繇旧迹曰:“定虚得名耳。”明日及往,曰:“犹是近代佳手。”明日又往,曰:“名下定无虚士。”坐卧观之,留宿其下,十日不能去。又张僧繇作醉僧图,道士每以此嘲僧,群僧耻之,于是聚钱数十万,货阎立本作醉道士图。(节选自太平广记卷二百一十一,个别文字摘自旧唐书卷七十七)注八座:封建时代中央政府八种高级官员,历朝所指
13、不尽相同,文中指尚书。7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A师郑法士/实亦过之/后有王知慎者亦师范/于立本甚得/其笔力阎画/乃神品B师郑法士/实亦过之/后有王知慎者/亦师范于立本/甚得其笔力/阎画乃神品C师郑法士/实亦过之后/有王知慎者/亦师范/于立本甚得/其笔力阎画乃神品D师郑法士/实亦过之后/有王知慎者亦师范于立本/甚得/其笔力/阎画乃神品解析:选B“过”意思是“超过”,宾语是“之”,“之”代指“郑法士”,且“后”是下一句的时间状语,所以“之”和“后”之间要断开,排除C、D两项。“乃”意思是“是”,“乃神品”的主语是“阎画”,所以“阎画”应放在后一句中,排除A项。8下列
14、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粉本,指画稿,古人作画,先施粉上样,然后依样落笔,故称画稿为粉本。B墙面,面对墙壁,目无所见,比喻不学无术或一无所知;此处指面壁思过。C将作大匠,官名,历代名称不一,职能大致相同,掌管宫室、宗庙修建等。D荆州,古九州之一,因境内荆山得名;楚曾建国荆山,故古时荆、楚通用。解析:选BB项,“此处指面壁思过”错误,无“面壁思过”之意,文中“吾少好读书,幸免墙面”意思是“我小时候爱好读书,值得庆幸的是我还不是个不学无术的蠢材”,由此可知此处的“墙面”是比喻不学无术或一无所知。9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阎立本
展开阅读全文
课堂库(九科星学科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鄂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8课《诗两首》精题精练.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