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届高考语文复习-诗歌鉴赏之语言专题 课件43张.pptx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6 0人已下载
| 下载 | 加入VIP,免费下载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3届高考语文复习-诗歌鉴赏之语言专题 课件43张 2023 高考 语文 复习 诗歌 鉴赏 语言 专题 课件 43
- 资源描述:
-
1、诗 歌 鉴 赏之 语 言专题2023年高考一轮复习揭西县河婆中学刘金并语言字句篇对关键词语的品味对关键诗句的理解对语言特色的赏析“炼字”、“诗眼”“炼句”“风格”“特色”1.【2021年全国乙卷】这首词的语言特色鲜明,请简要分析。2.【2020天津】“数声牛上笛”有人觉得“一声”更佳,你同意吗?请结合诗句说明理由。3.【2019全国卷3】与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相比,这几句诗的语言风格有什么不同?4.【2018全国卷1】诗的最后两句有何含意?请简要分析。5.【2018北京卷】清人陈廷焯白雨斋词话评论本词的艺术特色说:“龙吟虎啸之中,却有多少和缓。”请谈谈你对上述评论的理解,结合具体词句作简要阐
2、释。6.【2017全国卷1】本诗的第四句“下笔春蚕食叶声”广受后世称道,请赏析这一句的精妙之处。7.【2017山东卷】“江回两崖斗,日隐群峰攒”中的“斗”“攒”两字,生动传神,所写景物特征鲜明,请作简要分析。8.【2016天津卷】“满目望云山”句中“望”字一作“空”,你认为这两个字用哪个更好?请说明理由。9.【2015山东卷】请对上片前两句中的“湿”“迷”二字分别作简要赏析。鉴赏诗歌语言的要点一、中国诗歌对语言的变形1、改变词性2、颠倒词序3、省略句子成分二、值得注意的字词1、动词2、修饰语(形容词/副词)3、特殊词(叠词拟声词表颜色的词)三、总体的语言特色把握词性的改变中国古代诗人为了炼字、
3、炼意的需要,常常改变了诗词中某些词语的词性,这些地方,往往就是一首诗的“诗眼”或一首词的“词眼”。1、夜雨滴空阶,晓灯暗离室。(何逊)天已破晓,油灯将要燃尽,充满离愁的屋子显得一片昏暗,渲染出诗人与朋友话别时心境的凄惶。2、流光容易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蒋捷)“红“与”绿“道出了诗人感叹时序匆匆,春光易逝的思绪”。还原语序.主语后置.宾语前置.主、宾换位4.以宾语面貌出现的状语。5.定语位置。A.定语挪前B.定语挪后还原语序崔颢黄鹤楼: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主语后置”意即“晴川(晴朗的原野上)汉阳树历历(可数),鹦鹉洲芳草萋萋”,“汉阳树”和“鹦鹉洲”置于“历历”、“萋萋”之
4、后,看起来好象是宾语,实际上却是被陈述的对象。2.宾语前置杜甫月夜:“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实即“香雾湿云鬟,清辉寒玉臂”。诗人想象他远在鄜州的妻子也正好在闺中望月,那散发着幽香的蒙蒙雾气仿佛沾湿了她的头发,清朗的月光也使得她洁白的双臂感到寒意。这里的“湿”和“寒”都是所谓使动用法,钱起谷口书斋寄杨补阙诗:“竹怜新雨后,山爱夕阳时。”(怜新雨后之竹,爱夕阳时之山。)还原语序3.主、宾换位叶梦得贺新郎词:“秋色渐将晚,霜信报黄花。”也显然是“黄花报霜信”的意思。白居易长恨歌“姊妹兄弟皆列土,可怜光彩生门户”(门户生光彩)卢纶塞下曲诗“林暗草惊风,将军夜引弓”(林暗风惊草)。还原语序4.以宾语
5、面貌出现的状语。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笑春风”表面上是动宾词组,实际上是“在春风中笑”的意思。5.定语位置王昌龄从军行:“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下句的“孤城”即指玉门关,为“玉门关”的同位性定语,现却被挪在动词“遥望”之前,很容易使人误解为站在另一座孤城上遥望玉门。刘叉从军行诗:“横笛闻声不见人,红旗直上天山雪。”(闻横笛声)都是同类的例子。陆游昼卧诗:“香生帐里雾,书积枕边山。”(帐里生香雾,枕边积书山。)还原语序5.定语位置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诗:“我欲因之梦吴越,一夜飞渡镜湖月。”意即“一月夜飞渡镜湖”。“月夜”这个偏正词组本为句首的时间状语,现被分拆为二,定语“月
6、”远离中心语而居于句末,仿佛成了宾语的中心部分,但作者“飞渡”的显然只能是“镜湖”,而不可能是“月”。春夜喜雨诗:“花重锦官城。”(锦官城花重)6、其他:例1.苏轼念奴娇:“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应“笑我多情”。例2.毛泽东沁园春:“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应为“寒秋,(我)独立(于)橘子洲头,(看到)湘江北去”。例3.王之涣登鹳雀楼:“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欲目穷千里”。语序颠倒的原因1.是声律的要求例:晁无咎临江仙 “水穷行到处,云起坐看时”2.出于修辞上的特殊需要例:王维山居秋暝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一.结合全诗,看精练词语在诗歌中所起的作用二.结合全诗,看诗句在
7、诗歌中所起的作用三.鉴赏诗歌的语言风格诗歌语言题一般出题方式鉴赏字词的角度形式内容表达技巧描写对象的特点字词营造的意境字词中包含的作者情感字词揭示的内容主旨关于语言鉴赏高考问答模式-炼字型提问方式:这一联中最生动传神的是什么字?为什么?提问变体:某字历来为人称道,你认为它好在哪里?答题步骤:(1)解释该字在句中的含义。(释义)(2)展开联想把该字放入原句中描述景象。(析景)明显手法要写出。(3)点出该字烘托了怎样的意境,或表达了怎样的感情。(意境、感情)高考回顾(2006辽宁卷)阅读下面一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东坡苏轼雨洗东坡月色清,市人行尽野人行。莫嫌荦确坡头路,自爱铿然曳杖声。注此诗为苏轼
8、贬官黄州时所作。东坡,是苏轼在黄州居住与躬耕之所。荦确:山多大石。请结合全诗赏析“铿然”一词的妙用。(5分)第一步:(联系句意)解释字意 铿然 传神地描绘出手杖碰撞在石头上发出的响亮有力第二步:有无表达技巧的运用?衬托了月下东坡的宁静铿然与清幽形成对比第三步:从内容上分析字词思考: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呢?联系前文表现了作者 旷达乐观的情怀答案示例:“铿然”一词传神地描绘出手杖碰撞在石头上发出的响亮有力的声音,(词意)与月下东坡的宁静清幽(意境)形成鲜明对比(手法);(3分)联系前文对道路坎坷的交代,可使读者体味到作者坚守信念、乐观旷达的情怀(情感、主旨)。(2分)拓展练习:新晴野望王 维新晴原
9、野旷,极目无氛垢郭门临渡头,村树连溪口。白水明田外,碧峰出山后。农月无闲人,倾家事南亩。【注】氛垢:尘埃第三联上下两句中最精练传神的分别是哪两个字?请简要分析。参考答案:分别是“明”和“出”,“明”就是分外耀眼光亮,描写的对象是田野外河水上涨,在阳光的照耀下波光粼粼,比平时更加明亮夺目;“出”就是呈现出来,描写雨后群山在太阳光的照射下更加秀丽清新,更加有层次感(步骤一)。这两字的使用,充分显示出雨后的“新晴”,诗人极目“野望”所见的景色(步骤三)。总结 诗歌的炼字应注意:1、动词2、修饰语(形容词、副词、数量词)3、特殊词(叠词、拟声词、颜色词)答题步骤:(1)解释该字在句中的含义。(2)展开
10、联想把该字放入原句中描述景象。(3)点出该字烘托了怎样的意境,或表达了怎样的感情。诗眼一首诗【诗中眼】或某联、某句【句中眼】中最精炼传神或是能体现作者思想观点、情感态度,体现主旨的字词(句)。怎么考1.某字(词)是全诗的“诗眼”,为什么?2.某字(词)是全诗的关键,为什么?3.请找出全诗的关键字(词),并说明理由。如何找1.能体现作者强烈感情的字词【诗中眼】2.描写事物生动、形象、准确的字词【句中眼】动词、形容词;表达技巧:拟人、比喻、通感、化动为静;词类活用。如何答1.明确指出作为“诗眼”的词。2.分析紧扣诗眼,解释句意将诗句扣到与诗眼有关。3.结合诗歌具体内容,分析该字(词)的作用线索、定
11、下全诗的感情基调、统领全诗、点明主旨、营造意境。1.释字义:解释该字在句中的含义。2.描景象:把该字放回原句描述所呈现的景象。3.析作用:传神、造境、显性、表情答题模式传神分析词语表现出来的凝练传神、鲜明生动的特点。造境分析词语的妙用所营造出来的美好的意境。显性词语能凸显的人物的性格特征。表情分析词语所传达出来的情感意向。江楼夕望招客【白居易】海天东望夕茫茫,山势川形阔复长。灯火万家城四畔,星河一道水中央。风吹古木晴天雨,月照平沙夏夜霜。能就江楼消暑否,比君茅舍校清凉。关于此诗,有人说“望”字统领全篇,你的看法呢?请结合全诗作简要分析。点出诗眼,并释义。诗眼是“望”,即看到之意。紧扣诗眼,解释
展开阅读全文
课堂库(九科星学科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鄂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8课《诗两首》精题精练.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