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分享赚钱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20

类型江苏省中考语文试题精选汇编:文言文阅读.doc

  • 上传人:a****
  • 文档编号:69555
  • 上传时间:2025-10-30
  • 格式:DOC
  • 页数:20
  • 大小:33.50KB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关 键  词:
    江苏省 中考 语文试题 精选 汇编 文言文 阅读
    资源描述:

    1、江苏省2019年中考语文试题精选汇编:文言文阅读内容预览:江苏省2019年中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文言文阅读专题南京水仙(清) 李渔水仙一花,予之命也。予有四命,各司一时:春以水仙兰花为命;夏以莲为命;秋以秋海棠为命;冬以腊梅为命。无此四花,是无命也。一季夺予一花,是夺予一季之命也。水仙以秣陵为最,予之家于秣陵,非家秣陵,家于水仙之乡也。记丙午之春,先以度岁无资,衣囊质尽,迨水仙开时,索一钱不得矣。欲购无资,家人曰:“请已之,一年不看此花,亦非怪事。”予曰:“汝欲夺吾命乎?宁短一岁之寿,勿减一岁之花。且予自他乡冒雪而归,就水仙也。不看水仙,是何异于不反金陵,仍在他乡卒岁乎?”家人不能止,听予质簪

    2、珥购之。(节选自闲情偶寄)注释秣陵:指南京。质:抵押。迨:等到。珥:用玉做的耳饰。9.解释下列加点词语。(4分)(1)各司一时 (2)欲购无资(3)请已之 (4)是何异于不反金陵10.下列句中加点的“而”与“且予自他乡冒雪而归”中的“而”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2分)A.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B.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C.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D.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11.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分)(1)一季夺予一花,是夺予一季之命也。(2)家人不能止,听予质簪珥购之。12.根据文章内容,回答问题。(3分)对于水仙,作者可谓“爱花如命”,文中哪些事充分表现了这一点?文章两次写到“家

    3、人”的作用是什么?9.(4分)(1)季节 (2)想要 (3)停止 (4)通“返”,返回(每小题1分,意对即可)10.(2分)B11.(4分)(1)一个季节剥夺我(喜欢的)一种花,这是剥夺我一个季节的生命啊。(2)家人不能阻止我,(只好)听任我抵押首饰购买水仙花。(每小题2分)12.(3分)冒雪赶回南京看水仙花;竭尽家财买水仙花。作用是衬托作者对水仙花的喜爱。(意对即可)淮安(一)阅读下文,完成58题。(16分)邹忌讽齐王纳谏战国策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昳丽。朝服衣冠,窥镜,谓其妻曰:“我孰与城北徐公关?”其妻曰:“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曰:“吾

    4、孰与徐公美?”妾曰:“徐公何能及君也?”旦日,客从外来,与坐谈,问之:“吾与徐公孰美?”客曰:“徐公不若君之美也。”明日,徐公来,孰视之,自以为不如;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暮寝而思之,曰:“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关。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

    5、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解释文中加点词语。(4分)朝服衣冠: 孰视之:皆以美于徐公: 期年之后: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译文: 。能谤讥于市朝。译文: 。邹忌见了徐公后,又“窥镜而1刍视”“暮寝而思之”的行为反映了邹忌怎样的性格特点?(4分)答: 。阅读全文,说说齐国为什么能在朝廷上战胜别国?(4分)答: 。(一) (16分) (4分)朝服衣冠:穿戴 孰视之:通“熟”。缜密,仔细,周详皆以美于徐公:认为 期年之后:一年 (4分)译文:从这件事看来,大王您受蒙蔽太厉害了译文:能在公

    6、共场所指责议论(我的过失)。(4分)头脑清醒、善于思考、精明能干、深谋远虑。(4分)是因为邹忌以自己的实际例子,来告诫威王要虚心纳谏,对臣下友好,要赏罚分明,要亲近向自己提建议的人,远离光奉承自己的人,所以数月来提建议的人,宫中像集市一样。一年之后想提也提不出了。威王的虚心纳谏,是齐国战胜于朝廷的关键。无锡二、阅读与赏析 (共49分)(一)(12分)伍子胥父诛于楚,子胥挟弓,身干阖闾。阖闾曰:“士之甚,勇之甚。”将为之报仇。子胥曰:“不可,诸侯不为匹夫报仇。臣闻事君犹事父也,亏君之行,报父之仇,不可。”于是止。蔡昭公南朝楚,被羔裘,囊瓦求之,昭公不与。即拘昭公南郢(yng),三年然后归之。昭公

    7、去至河,用事,曰:“天下谁能伐楚乎?寡人愿为前列!”楚闻之,使囊瓦兴师伐蔡。昭公闻子胥在吴,请救蔡。子胥于是报阖闾曰:“蔡公南朝,被羔裘,囊瓦求之,蔡公不与,拘蔡公三牟,然后归之。蔡公至河,曰:‘天下谁能伐楚者乎?寡人愿为前列。’楚闻之,使囊瓦兴师伐蔡。蔡非有罪,楚为无道。君若有忧中国之事意者,时可矣。”阖闾于是使子胥兴师,救蔡而伐楚。楚王已死,子胥将卒六千人,操鞭笞平王之坟。曰:“昔者吾先君无罪,而子杀之,今此以报子也!”囊瓦者何?楚之相也。郢者何?楚王治处也。下列句中的“之”与“楚闻之”中的“之”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分)A.属予作文以记之 B.至之市 C.亲

    8、戚畔之 D.怅恨久之下列对人物的分析评价有错误的一项是(2分)A.伍子胥父亲被楚王杀掉,但他在气愤之余仍能克制,不贸然报仇,显得异常冷静。B.“诸侯不为匹夫报仇”的话,反映了伍子胥是胸有大志的人。C.伍子胥攻打楚国,既为吴国灭了楚国,又报了杀父之仇,称得上是忠孝两全。D.蔡昭公被放回就立即要攻打楚国,表现了他的草率与莽撞。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4分)身干阖闾 身: 被羔裘 被:天下谁能伐楚乎 伐: 操鞭笞平王之坟 笞:翻译下列句子(4分)即拘昭公南郢,三年然后归之。(2分)译:囊瓦者何?楚之相也。(2分)译:(一)(12分)(2分)A。(2分)C。伍子胥本是楚国人,他逃跑到吴国攻打楚国,为吴

    9、国灭了楚国,称不上是忠。(4分)身:亲自 被:穿着 伐:进攻 笞:抽打 (4分)(2分)就把蔡昭公拘禁在南郢,一直到三年以后才放他回去。(2分)囊瓦是什么人?他是楚国的丞之相。附文言文翻译:伍子胥的父亲被楚平王杀害,伍子胥便挟着弓,亲自冒犯吴王阖闾。阖闾说:“你非常够义气,也非常勇敢。”就准备将替伍子胥报仇。伍子胥说:“不能,诸侯不替一个人报仇。我听说侍奉君主犹如侍奉父亲一样,损耗君主的德行,报杀父之仇,不可以。”这样攻打出国的计划就暂且搁置。蔡昭公向南拜见楚平王,穿着羔裘皮衣,囊瓦就向蔡昭公索求羔裘皮衣,蔡昭公不给。于是蔡昭公就被囚禁在南郢,三年以后才被放回去。蔡昭公离开楚国来到黄河边,就举

    10、兵,说:“天下谁能够攻打楚国呢?我一定参与!”楚国听说这件事,便派囊瓦兴师讨伐蔡国。蔡昭公听说伍子胥在吴国,便请求伍子胥解救蔡国。伍子胥这时才向吴王阖闾禀报:“蔡昭公向南拜见楚平王,穿着羔裘皮衣,囊瓦就向蔡昭公索求羔裘皮衣,蔡昭公不给。于是蔡昭公就被囚禁在南郢,三年以后才被放回去。蔡昭公离开楚国来到黄河边,就举兵,说:‘天下谁能够攻打楚国呢?我一定参与!’楚国听说这件事,便派囊瓦兴师讨伐蔡国。蔡国并没有罪过,是楚国无道。君王如果有忧虑中国之事意的心思,现在正是时候。”吴王阖闾于是派伍子胥率领部队,解救蔡国并讨伐楚国。这时,楚平王已死了,伍子胥率领六千士卒,握住鞭子抽打楚

    11、平王的坟。说:“从前我父亲没有罪过,你杀了他,如今我要用这种方法还报你!”囊瓦是什么人?他是楚国的丞相。郢又是什么地方?就是楚王的治所。扬州阅读下面两段文言文,完成10-13题。(16分)【甲】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洌。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柳宗元小石潭记,有删节)【乙】道洲城西百余步,有小溪。水抵两岸,悉皆怪石,攲嵌盘屈,不可

    12、名状。清流触石,洄悬激注。休木异竹,垂阴相荫。此溪若在山野,则宜逸民退士之所游处;在人间,则可为都邑之胜境,静者之林亭。而置州已来,无人赏爱;徘徊溪上,为之怅然。乃疏凿芜秽,俾为亭宇,植松与桂,兼之香草,以裨形胜。为溪在州右,遂命之曰“右溪”。刻铭石上,彰示来者。(元结右溪记,有删节)【注释】攲(qí)嵌盘屈:倾斜嵌叠、曲折盘旋的样子。休:美好。阴:树荫。荫:遮蔽。逸民退士:退居山林的隐士。裨(b):使。10.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4分)凄神寒骨( ) 悉皆怪石( )不可名状( ) 为之怅然( )11.下列句中加点字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3分)A.都邑之胜境 无丝竹之乱耳(

    13、刘禹锡陋室铭)B.以裨形胜 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耳(宋濂送东阳马生序)C.乃疏凿芜秽 乃诈称公子扶苏、项燕,从民欲也(司马迁陈涉世家)D.以其境过清 其真无马也(韩愈马说)12.翻译下列句子。(6分)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2分)此溪若在山野,则宜逸民退士之所游处。(2分)为溪在州右,遂命之曰“右溪”。(2分)13.【甲】【乙】两文的作者带我们去“小石潭”和“右溪”游览了一番,请你向同学概括介绍“小石潭”和“右溪”的相似之处。(3分)(二)10.(4分)使凄凉 使感到凄凉(凄清) 全,都。 说出 失望,失意,惆怅11.(3分)C于是,就。 A结构助词,的/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

    14、子独立性;B来/因;D它的/表推测语气,恐怕。12.(6分)(2分)那石岸的形状像狗牙那样相互交错,不能知道溪水的源头。(得分点:“犬牙”,像狗地牙齿,1分;“差互”,相互交错,1分。)(2分)这条溪水如果在荒山野外,那是很适合隐士游览和居住的地方。(得分点:若,如果,1分;宜,适合,适宜,1分。意思对即可。)(2分)因为溪在州城之右(的右边),就命名它为“右溪”。(得分点:“为”,因为,1分;“命”,命名,1分。意思对即可。)若整体翻译不通顺,酌情扣分。13.【甲】【乙】两文的作者带我们去“小石潭”和“右溪”游览了一番,请你向同学概括介绍“小石潭”和“右溪”的相似之处。(3分)都地处荒郊,少

    15、有人来。(从【甲】文中的“寂寥无人”和【乙】文中的“无人赏爱”等语可以看出。) 都是以石为底、为岸(从【甲】文中的“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和【乙】文中的“水抵两岸,悉皆怪石”等语可以看出。)景色都很优美。(从【甲】文中的“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和【乙】文中的“休木异竹,垂阴相荫”等语可以看出。)都能使人产生凄凉、惆怅之感。(从【甲】文中的“凄神寒骨,悄怆幽邃”和【乙】文中的“徘徊溪上,为之怅然”等语可以看出。)(每写出1点得1分,无需举出相应的语句。得满3分为止。意思对即可)泰州(二)阅读刘向的苏秦之楚 一文,完成8 一11题。(14 分)苏秦之楚,三日乃得见乎王。谈卒,辞而行。

    16、楚王曰:“寡人闻先生若闻古人,今先生乃不远千里而临寡人,曾不肯留?愿闻其说。”对曰:“楚国之食贵于玉,薪贵于桂,谒者难得见如贵鬼,王难得见如天帝。今令臣食玉炊桂,因鬼见帝。”王曰:“先生就舍,寡人闻命矣。”【注释】苏秦:战国时著名策士。曾:竟然。谒者:古代掌管进见的人(国君的近臣)。 因:依靠。 就舍:回到馆舍。 闻命:敬辞,指明白对方的意思。(选自 战国策)1用“/ ”标出下面句子的两处朗读停顿。(2 分)寡 人 闻 先 生 若 闻 古 人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4 分)三日乃得见乎王( )不远千里而临寡人( )愿闻其说( )今令臣食玉炊桂( )3.下列各句与例句中“之”的用法相同的

    17、一项是(2 分)例句:苏秦之楚A禽兽之变诈几何哉(狼) B辍耕之垄上(陈涉世 家)C乃记之而去(小石潭记)D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爱莲说)4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 分)楚国之食贵于玉,薪贵于桂。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曹判论战)5试说说文中苏秦和楚王的言行给了我们哪些有益的启示。(2 分)1寡人/ 闻先生/ 若闻古人(2分)2能够,可以;到,到跟前;听;吃。(4分)3.B(2分)4(1)楚国的粮食比珠玉还贵重,柴草比桂木还贵重。(2分,“食”“于”译句时须落实)(2)大大小小的案件,(我)虽然不能一一了解清楚,也一定根据实情来处理。(2分,“狱”、“察”、“情”译句时须落实)5做

    18、事要有耐心,说话要有技巧(1分);要懂得尊重别人,善于接受别人的意见(1分)。宿迁三、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710题。(14分)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19、节选自欧阳修醉翁亭记)7.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3分)A.往来而不绝者 B.游人去而禽鸟乐也佛印绝类弥勒 核舟记 断其喉,尽其肉,乃去 黔之驴C.而不知人之乐 D.射者中,弈者胜孰为汝多知乎 两小儿辩日 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 陈涉世家8下列句子的朗读停顿正确的一项是( )(3分)A至于负/者歌于途 B已而夕阳/在山C游人/去而禽鸟乐也 D庐陵/欧阳修也9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5分)(1)宴酣之乐,非丝非竹 。(2分)(2)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3分)10选文第节描写了什么内容?有何用意?(3分)7(3分)B.离开(A.断绝/极; C.知道/同“智”,

    20、智慧;D.命中/里)8(3分)D( A至于/负者歌于途 ,B已而/夕阳在山,C游人去/而禽鸟乐也)9.(5分)(1)宴会喝酒的乐趣,不在于音乐。(“宴酣”1分,“丝”“竹” 1分,句子不通顺酌情扣分)(2)醉了能同大家一起欢乐,醒来能够用文章记述这件乐事的人,是太守。(“同其乐”1分,“述”1分,判断句1分,句子不通顺酌情扣分)10(3分)众人游宴之乐(1分),揭示太守“与民同乐”的主旨。(2分)苏州阅读曹刿论战中的一段文字,完成69题。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

    21、分人。”对曰:“小惠未徧,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6下面哪一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或用法相同?(2分)A 齐师伐我伐竹取道(小石潭记)B 又何间焉其间千二百里(三峡)C 小大之狱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出师表)D 忠之属也召令徒属(陈涉世家)7下面哪一个句子不是倒装句? (2分)A何以战?B何陋之有?(陋室铭)C微斯人,吾谁与归?(岳阳楼记)D吾与徐公孰美?(邹忌讽齐王纳谏)8“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一句在文中有什么作用?(2分)9这段文字中,曹刿和鲁庄公讨论的中心话题

    22、是什么?曹刿对此表明了怎样的观点?请都用自己的话回答。(2分)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第10题。北人生而不识菱者,仕于南方,席上食菱,并壳入口。或曰:“食菱须去壳。”其人自护所短,曰:“我非不知。并壳者,欲以去热也。”问者曰:“北土亦有此物否?”答曰:“前山后山,何地不有?”夫菱生于水而曰土产,此坐强不知以为知也。注菱:俗称菱角,水生植物,果肉可以吃。10把文中划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或曰:“食菱须去壳。”此坐强不知以为知也。6C7D8交代了曹刿请见的原因,反衬出曹刿的远见卓识(或 显示了曹刿的自信)9作战的先决条件是什么:取信于民是作战的先决条件。10有人说吃菱必须去壳(“须”也可

    23、译成需要)这是因为(他)硬把不知道的说成知道的。连云港(二)阅读下面两段文言文,完成912题。(15分)【甲】晏子至,楚王赐晏子酒。酒酣,吏二人缚一人诣王。王曰:“缚者曷为者也?”对曰:“齐人也,坐盗。”王视晏子曰:“齐人固善盗乎?”晏子避席对曰:“婴闻之,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所以然者何?水土异也。今民生长于齐不盗,入楚则盗,得无楚之水土使民善盗耶?” (晏子春秋)【乙】景公游于寿宫,睹长年负薪者,而有饥色。公悲之,喟然叹曰:“令吏养之!”晏子曰:“臣闻之,乐贤而哀不肖,守国之本也。君爱老而恩无所不逮治国之本也。”公笑,有喜色。晏子曰:“圣王见贤以乐贤,见不肖

    24、以哀不肖。今请求老弱之不养,鳏寡之无室者,论而共秩焉。”公曰:“诺。”于是老弱有养,鳏寡有室。 (晏子春秋)注释:逮:到。鳏寡:老而无偶的男女。9.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意义不相同的一项是(3分)A.齐人也,坐盗/满坐寂然,无敢哗者 B. 齐人固善盗乎/是可谓善学者矣C.水土异也/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D. 公悲之,喟然叹曰/余悲之,且曰10.用斜线(/)为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只限两处。(2分)君爱老而恩无所不逮治国之本也11.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6分)(1)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2)臣闻之,乐贤而哀不肖,守国之本也。12.根据甲乙两文,你认为晏子是一个怎样的人?(4分)9

    25、.(3分)A(A犯罪/同“座”;B擅长、善于;C不同;D同情、怜悯)10.(2分)君爱老 / 而恩无所不逮 / 治国之本也(每处1分)11.(6分)(1)(3分)只是叶子的形状相像,它们果实的味道不同。(关键点:“徒”、其实”)(2)(3分)我听说,喜好贤能的人,怜悯不幸的人,这是执掌国家的根本啊。(关键点:“乐”、哀”、判断句12.(4分)晏子是一个机智善辩、能维护国家尊严(2分)和关爱百姓、关注民生的人(2分)。盐城(二)阅读下面文言语段,完成1013题。(15分)甲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

    26、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节选自欧阳修醉翁亭记)10.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4分)环滁皆山也 环:林壑尤美 尤:山行六七里 山:饮少辄醉 辄:11.翻译文中画线语句。(4分)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乙杨万里为人刚而偏。韩侂胄用事,欲网罗四方知名士相羽翼,尝筑南园。属万里为之记,许以掖垣。万里曰:“官可弃,记不作也。”侂胄恚,改命他人。卧家十五年,皆其柄国之日也。侂胄专僭日益甚,万里忧愤怏怏成疾。家人知其忧国也,凡邸吏之报时政者皆不以告。忽族子自外至,遽言侂胄用兵

    27、事。万里恸哭失声,亟呼纸书曰:“韩侂胄奸臣,专权无上,动兵残民,谋危社稷,吾头颅如许,报国无路,惟有孤愤!”又书十四言别妻子,笔落而逝。 (节选自宋史?杨万里传)注释杨万里:南宋著名诗人,力主抗金。韩侂(tu)胄:南宋大臣。掖垣:泛指高官。柄国:掌管国家。僭(jiàn):超越本分。邸(d ):此指官府。族子:宗族里的年轻人。吾头颅如许:意为我头发已白,年已老。12.下列选项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卧家十五年”一句省略了主语“杨万里”。B.文中画线句的朗读停顿可标注为“万里忧愤 / 怏怏成疾”。C.“谋铖社稷”中的“社稷”可解释为“国家”。D.“又书十四言别妻子”意为“又写下了十四句话告别妻子”。13.乙文主要写了杨万里的哪些事情?这些事情表现了他怎样的品质?10.环绕 特别(尤其) 在山上(沿着山路) 就11.远远望去,那草木繁茂幽深秀丽的地方,是琅琊山。给它命名的是谁?是太守用自己的别号(醉翁)来命名的。12.D13.事情:杨万里不为韩侂胄南园作记;杨万里因韩侂胄“专僭日益甚”忧愤成疾;杨万里因韩侂胄“用兵事”恸器失声而死。(答出其中两件即可)品质:刚正不阿、忧国忧民。

    展开阅读全文
    提示  课堂库(九科星学科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江苏省中考语文试题精选汇编:文言文阅读.doc
    链接地址:https://www.ketangku.com/wenku/file-69555.html
    相关资源 更多
  • 2022五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单元主题阅读 新人教版.docx2022五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单元主题阅读 新人教版.docx
  • 小学语文 反义词 从容不迫的反义词.doc小学语文 反义词 从容不迫的反义词.doc
  • 小学语文 反义词 人不知,鬼不觉近反义词解释.doc小学语文 反义词 人不知,鬼不觉近反义词解释.doc
  • 2022五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单元 语文园地一教学反思 新人教版.docx2022五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单元 语文园地一教学反思 新人教版.docx
  • 小学语文 反义词 丰收的反义词解释.doc小学语文 反义词 丰收的反义词解释.doc
  • 小学语文 反义词 丰收的反义词是什么.doc小学语文 反义词 丰收的反义词是什么.doc
  • 2022五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单元 口语交际:制定班级公约教学反思 新人教版.docx2022五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单元 口语交际:制定班级公约教学反思 新人教版.docx
  • 小学语文 反义词 中班语言活动找反义词教案.doc小学语文 反义词 中班语言活动找反义词教案.doc
  • 小学语文 反义词 中央的反义词.doc小学语文 反义词 中央的反义词.doc
  • 2022五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单元 习作:我的心爱之物教学反思 新人教版.docx2022五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单元 习作:我的心爱之物教学反思 新人教版.docx
  • 小学语文 反义词 严重的反义词是什么.doc小学语文 反义词 严重的反义词是什么.doc
  • 2022五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单元 4 珍珠鸟状元预习卡(无答案) 新人教版.docx2022五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单元 4 珍珠鸟状元预习卡(无答案) 新人教版.docx
  • 小学语文 反义词 严寒反义词.doc小学语文 反义词 严寒反义词.doc
  • 2022五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单元 4 珍珠鸟教学课件 新人教版.pptx2022五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单元 4 珍珠鸟教学课件 新人教版.pptx
  • 2022五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单元 4 珍珠鸟教学反思 新人教版.docx2022五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单元 4 珍珠鸟教学反思 新人教版.docx
  • 小学语文 反义词 业精于勤的反义词.doc小学语文 反义词 业精于勤的反义词.doc
  • 小学语文 反义词 专横跋扈的反义词.doc小学语文 反义词 专横跋扈的反义词.doc
  • 小学语文 反义词 专心一志的反义词.doc小学语文 反义词 专心一志的反义词.doc
  • 2022五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单元 3 桂花雨状元预习卡(无答案) 新人教版.docx2022五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单元 3 桂花雨状元预习卡(无答案) 新人教版.docx
  • 小学语文 反义词 与柔软有关的反义词.doc小学语文 反义词 与柔软有关的反义词.doc
  • 小学语文 反义词 不计其数的反义词.doc小学语文 反义词 不计其数的反义词.doc
  • 2022五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单元 3 桂花雨教学反思 新人教版.docx2022五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单元 3 桂花雨教学反思 新人教版.docx
  • 小学语文 反义词 不知不觉的近义词反义词.doc小学语文 反义词 不知不觉的近义词反义词.doc
  • 小学语文 反义词 不声不响的反义词.doc小学语文 反义词 不声不响的反义词.doc
  • 2022五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单元 2 落花生生字课件 新人教版.pptx2022五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单元 2 落花生生字课件 新人教版.pptx
  • 小学语文 反义词 一掷千金的反义词.doc小学语文 反义词 一掷千金的反义词.doc
  • 2022五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单元 2 落花生状元预习卡(无答案) 新人教版.docx2022五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单元 2 落花生状元预习卡(无答案) 新人教版.docx
  • 小学语文 反义词 tall的反义词有哪些.doc小学语文 反义词 tall的反义词有哪些.doc
  • 小学语文 反义词 lucky的反义词有哪些.doc小学语文 反义词 lucky的反义词有哪些.doc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加入我们 - 常用工具与软件 - 公益活动

    copyright@ 2020-2024 www.ketangku.com网站版权所有

    黑ICP备202402160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