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响水中学2015-2016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7 0人已下载
| 下载 | 加入VIP,免费下载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江苏省响水中学2015-2016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 江苏省 响水 中学 2015 2016 学年 高二上 学期 期末考试 语文试题 WORD 答案
- 资源描述:
-
1、江苏省响水中学2015年秋学期高二年级期末考试语文试题一、语言文字运用(21分)1.下列加点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3 分)A近日,孙英杰、艾东梅等曾经的女弟子们纷纷上告田径教练王德显,使得这位奥运金牌教练陷入了四面楚歌的境地。B桃李不言,下自成蹊,这件丑事即使不宣传,也会有人知道的。C我的态度很鲜明,对任何邪教的言论都不赞一词,对他们的行为深恶痛绝。D此刻,校运会的田径比赛赛场内外的热烈气氛已经达到高潮:运动员顺着跑道,迈开大步奋力奔向终点,场外的拉拉队则作壁上观,大声为运动员加油鼓劲。2. 给下列语句排序,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史记的阅读有助于我们了解国史,认识社会,领悟人生的奥秘和哲理
2、;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经典名著给读者提供了无限创造的可能性,史记的阅读也需要能动的思索研讨。史记又何尝不是如此?当我们在司马迁构建的五彩斑斓的世界中徜徉漫步时,应该用清醒睿智的现代眼光去探究、去发现,从而沟通古今,激活历史。A B C D3.下列各句的表达上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 A.“我自横刀向天笑,别看广告,看疗效!”,经典名句与小品台词混搭出的“本山体”以独具个性的风格为无数网友所倾倒。 B.在中国女排夺得2011年女排世界杯第三名、获得伦敦奥运会入场券之后,曾率领中国女排夺冠的8年前的功勋教练陈忠和在第一时间送上祝福。 C.伴随着新民主党表达支持新一轮援助方案的意向,帕
3、潘德里欧宣布了取消由全民公决决定是否接受欧洲联盟新一轮援助。 D.一年来美俄“重启”关系的进程表明,虽然两国都有尽快改善双边关系的愿望,但事实上,彼此对对方的一些成见却难以在短时间内消除。4对下列各句的修辞手法判断有误的一项是( 3分 )A我知道我是在挖开我的回忆的坟墓。(比喻)B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 (对偶)C你不觉得我们班的学生很努力吗?(设问)D远寺的钟声突然惊醒了海的酣梦。(拟人)5下列加点字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高祖为亭长,素易诸吏 易:轻视,看不起B吏当广所失亡多,为虏生得,当斩 当:判决C夫子推而行之,不容何病 病:疾病D吾闻汉购我头千金 购:悬赏征求6下列加点词语
4、活用特点与例句加点词相同的一项是(3分) 例句: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 A武负、王媪见其上常有龙,怪之 B魏其,大将也,衣赭衣C固知一死生为虚诞 D会项伯欲活张良7.下列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3分) A宠命优渥,岂敢盘桓 B当此之时,见狱吏则头枪地C虽趣舍万殊,静躁不同 D及见怪,岁竟,此两家常折券弃责 二、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811题(19分)桓公自莒反于齐,使鲍叔牙为宰,鲍叔辞曰:“臣,君之庸臣也,君有加惠于其臣,使臣不冻饥,则是君之赐也。若必治国家,则非臣之所能也,其唯管夷吾乎!臣之所不如管夷吾者五:宽惠爱民,臣不如也;治国家不失秉,臣不如也;忠信可结于诸侯,臣不如也;制礼义可法于四方
5、,臣不如也;介胄执枹,立于军门,使百姓皆加勇,臣不如也。夫管仲,民之父母也。将欲治其子,不可弃其父母。”曰:“管夷吾亲射寡人,中钩,殆于死,今乃用之,可乎?”鲍叔曰:“彼为其君动也,君若宥而反之,其为君亦犹是也。”公曰:“然则为之奈何?”鲍叔曰:“君使人请之鲁。”公曰:“施伯,鲁之谋臣也。彼知吾将用之,必不吾予也。”鲍叔曰:“君诏使者曰:寡人有不令之臣,在君之国,愿请之以戮群臣。 鲁君必诺。且施伯之知夷吾之才,必将致鲁之政。夷吾受之,则鲁能弱齐矣。夷吾不受,彼知其将反于齐,必杀之。”公曰:“然则夷吾受乎?”鲍叔曰:“不受也,夷吾事君无二心。”公曰:“其于寡人犹如是乎?”对曰:“非为君也,为先君
6、与社稷之故,君若欲定宗庙,则亟请之。不然,无及也。”公乃使鲍叔行成。曰:“公子纠,亲也,请君讨之。”鲁人为杀公子纠。又曰:“管仲,雠也,请受而甘心焉。”鲁君许诺。施伯谓鲁侯曰:“勿予。非戮之也,将用其政也。管仲者,天下之贤人也,大器也。在楚则楚得意于天下,在晋则晋得意于天下,在狄则狄得意于天下,今齐求而得之,则必长为鲁国忧。君何不杀而授之其尸?”鲁君曰:“诺。”将杀管仲。鲍叔进曰:“杀之齐,是戮齐也;杀之鲁,是戮鲁也。弊邑寡君愿生得之,以徇于国,为群臣戮。若不生得,是君与寡君之贼比也。非弊邑之君所谓也,使臣不能受命。”于是鲁君乃不杀,遂生束缚而柙 以予齐。【注】 管夷吾,字仲,初事公子纠。齐国
7、内乱,公子小白(桓公)奔莒,管夷吾随公子纠奔鲁。8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A管夷吾亲射寡人,中钩,殆于死 殆:几乎B弊邑寡君愿生得之,以徇于国 徇:夺取,攻占C君若宥而反之 宥:宽恕D是君与寡君之贼比也 比:并列9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3分)A今乃用之,可乎 今少卿乃教以推贤进士B其为君亦犹是也 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C彼知其将反于齐 室西连于中闺D君何不杀而授之其尸 渔父莞尔而笑10下列对本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鲍叔牙深知管仲才能出众,劝说齐桓公予以任用,并设巧计使管仲回到齐国。B鲁国的施伯识破了齐国的计谋,劝鲁候杀
8、掉管仲,以绝后患,说明施伯很有远见。C鲍叔牙认为,如果齐桓公不及时迎回管仲,管仲必将为鲁国所重用,会削弱齐国的力量。D本文表现了鲍叔牙知人能让、举贤荐能的品德,同时也反映了齐桓公重视人才、善于纳谏。11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若必治国家,则非臣之所能也,其唯管夷吾乎!(4分)(2)彼知吾将用之,必不吾予也。(3分)(3)于是鲁君乃不杀,遂生束缚而柙以予齐。(3分)三、古诗词鉴赏(10分)12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后面的题目乌 江 (李清照) 咏 史 (朱淑贞)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盖世英雄力拔山,岂知天意主西关。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范增可用非能用,
9、徒叹身亡顷刻间。 (注:朱淑贞生卒年代稍早于李清照,正处于南北宋交替时期。)(1)唐人杜牧这样吟咏项羽:“胜败兵家事不期, 。”;宋人( )(填姓名)也曾这样说项羽:“江东子弟今何在,肯与君王卷土来?”(2分)(2)这两首咏史诗有哪些相同点?(4分) (3)你更喜欢其中的哪一首?请用简要的语言说明理由。(4分)四、名句名篇默写(10分)13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翼若垂天之云, ,绝云气(庄子逍遥游)蟹六跪而二螯, ,用心躁也。(荀子劝学) 汩余若将不及兮, 。(屈原离骚)定乎内外之分, ,斯已矣(庄子逍遥游) ,只是朱颜改。(李煜虞美人) 巫医乐师百工之人, ,今其智乃反不能及(韩愈
10、师说) ,不知东方之既白。(苏轼赤壁赋)绿云扰扰,梳晓鬟也; ,弃脂水也(杜牧阿房宫赋)(9)连峰去天不盈尺, 。(李白蜀道难)(10) ,衣食足而知荣辱。(管仲列传)五、现代文阅读(一)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1416题。(16分)历史的母本 (余秋雨)在中国文化史上,让我佩服的人很多,让我感动的人很少。这很自然。因为文人毕竟只是文人,他们或许能写出不少感动人的故事,自己却很少有这种故事。有时仿佛也出现这种故事了,例如有的文人舍己救驾,有的文人宁死不降,但这又与文化史关系不大。他们在做这些事情的时候,是以忠臣或守将的身份进入了政治史和军事史,而不是以文人的身份推进着文化史。既能够牵动中国文化史,
11、又能够牵动我们泪眼的人物在哪里?还有比墨子和屈原更让我们感动的人物吗?有。他叫司马迁。我早就确认他是中国文化史上第一个让我感动的人物,却一直难于表达感动的程度。我认为司马迁最艰深的感人之处,有以下三个层次。第一,司马迁让所有的中国人成了“历史中人”。 史记以不可超越的“母本”形态一鸣惊人,成为今后两千多年一代代编史者自觉仿效的通例。因此,是他,使中华民族形成了前后一贯的历史兴趣、历史使命和历史规范,成为世界上罕见的始终有史可循、以史立身的文明群体。从某种意义上说,他本人虽然早已去世,却是全部二十五史的总策划。他使书面上和大地上的两千多年历史变成同一部通史。他使历朝历代所有的王侯将相、游侠商贾、
12、文人墨客在做每一件大事的时候都会想到悬在他们身后的那支巨大史笔。他给了纷乱的历史一副稳定的有关正义的目光,使这种历史没有在一片嘈杂声中戛然中断。中华文明能够独独地延伸至今,可以潇洒地把千百年前的往事看成自家日历上的昨天和前天,都与他有关。第二,司马迁以人物传记为主干来写史,开启了一部“以人为本”的中国史。这是又一个惊人的奇迹,因为其他民族留存的历史大多以事件的纪年为线索,各种人物只是一个个事件的参与者,招之即来,挥之即去。司马迁把它扭转了过来,以一个个人物为核心,让各种事件招之即来,挥之即去。司马迁在史记中描写的那些著名人物,早已成为中国文化的“原型”,也就是一种精神模式和行为模式,衍生久远,
13、最终组成中国人集体人格的重要部件。 这种轻事而重人的选择,使司马迁这位史学家能够“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因而同时具备了文学家和哲学家的素质。更重要的是,他的这种选择使早已应该冷却的中国历史始终保持着人的体温和呼吸。中国长久的专制极权常常会采取一系列反人性的暴政,但是有了以人为本的历史观念,这种暴政实行的范围和时段都受到了制衡。人伦之常、人情人品,永远实实在在地掌控着千里巷陌,万家灯火。第三,他在为中国文化创建“以史立身”、“以人为本”传统的时候,自己正承受着难以启齿的奇耻大辱。他因几句正常的言论获罪,被处以“宫刑”。当时他三十八岁,作为一个年岁已经不轻的大学者,面对如此奇祸,几
展开阅读全文
课堂库(九科星学科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链接地址:https://www.ketangku.com/wenku/file-71311.html


鄂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8课《诗两首》精题精练.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