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新坐标》2013-2014学年高二语文同步练习:综合检测3(新人教版必修3) WORD版含答案.doc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8 0人已下载
| 下载 | 加入VIP,免费下载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课堂新坐标
- 资源描述:
-
1、高考资源网() 您身边的高考专家综合检测(三)(时间120分钟,分值120分)一、基础积累(每小题3分,共15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有误的一项是()A行伍(hn)跬步(ku)锋镝(d) 锲而不舍(qi)B逡巡(qn) 鞭笞(ch)句读(du) 经传(zhun)C氓隶(mn) 劲弩(jn)瓮牖(yu) 参省(xn)D中规(zhn) 槁暴(p)遗镞(z) 老聃(dn)【解析】C项,“劲”应读jn。【答案】C2下列句中加点的字,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B.C.D.【解析】A项,连词,并且;连词,却。B项,连词,所以;形容词,原来的。C项,代词,它的;副词,大概。D项,均为结构助词“的”。
2、【答案】D3下列各句句式特点相同的一项是()A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锲而不舍,金石可镂B申之以孝悌之义虽有槁暴,不复挺者,使之然也C非我也,兵也用心躁也D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解析】A项,介宾短语后置句/被动句;B项,介宾短语后置句/判断句;C项,均为判断句;D项,定语后置句/介宾短语后置句。【答案】C4下列各句中的词类活用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例句:吞二周而亡诸侯A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B天下云集响应C子孙帝王万世之业也D外连衡而斗诸侯【解析】D项和例句都是动词的使动用法。A项,名词活用作动词;B项,名词作状语;C项,名词活用作动词。【答案】D5名句默写。(任选三
3、句作答)(1)谨庠序之教,_,_。(2)_,_;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3)斩木为兵,_,_,赢粮而景从。(4)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_,_,如是而已。【答案】(1)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2)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3)揭竿为旗天下云集响应(4)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二、阅读鉴赏(40分)(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19分)及至始皇,奋六世之余烈,振长策而御宇内,吞二周而亡诸侯,履至尊而制六合,执敲扑而鞭笞天下,威振四海。南取百越之地,以为桂林、象郡;百越之君,俯首系颈,委命下吏。乃使蒙恬北筑长城而守藩篱_,却匈奴七百余里;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士不敢弯弓而报怨。
4、于是废先王之道,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隳名城,杀豪杰;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阳,销锋镝,铸以为金人十二,以弱天下之民。然后践华为城,因河为池,据亿丈之城,临不测之渊,以为固。良将劲弩守要害之处,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天下已定,始皇之心,自以为关中之固,金城千里,子孙帝王万世之业也。始皇既没,余威震于殊俗。然陈涉瓮牖绳枢之子,氓隶之人,而迁徙之徒也;才能不及中人,非有仲尼、墨翟之贤,陶朱、猗顿之富;蹑足行伍之间,而倔起阡陌之中,率疲弊之卒,将数百之众,转而攻秦;斩木为兵,揭竿为旗,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山东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6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履至尊而制六合
5、履:登上B士不敢弯弓而报怨 报:报复C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 信:忠信D山东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 并:一同【解析】B项,“报怨”的意思是“怀有怨言”,“报”应为“怀有”的意思。【答案】B7下列语句不能分别表现“始皇之强”和“陈涉之弱”的一项是()(3分)A执敲扑而鞭笞天下,威振四海陈涉瓮牖绳枢之子,氓隶之人B使蒙恬北筑长城而守藩篱,却匈奴七百余里才能不及中人,非有仲尼、墨翟之贤,陶朱、猗顿之富C然后践华为城,因河为池,据亿丈之城,临不测之渊蹑足行伍之间,而倔起阡陌之中D良将劲弩守要害之处,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斩木为兵,揭竿为旗,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解析】D项,第句是写陈涉的号召力的,不能表
6、现“陈涉之弱”。【答案】D8下列有关文意的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开头用五句话写出了“威振四海”的局面。接着又以“百越”“俯首”,北却匈奴的事例,写秦始皇统一六国以后,又扩展了版图,巩固了边疆,国力强大之极。B“废道焚书”“隳城杀杰”,迅速把秦的统治置于同人民敌对的地位。秦始皇穷兵黩武,想凭借险要的地势,来实现自己的统治,奠定“子孙帝王万世之业”。C作者又调转笔头,把整个文章转到反面。先写陈涉的出身,次写才能,再写人力,后写物力,接着,写由陈涉起义引起的巨大反响。D这两段文字从内容上看形成强烈的对比,在对比中对秦朝迅速灭亡的原因进行总结,并希望汉文帝以秦朝为借鉴,施行仁义,以免蹈
7、秦朝的覆辙。【解析】D项,“在对比中对秦朝迅速灭亡的原因进行总结”不是这两段文字的内容,文章在此并没有作出总结。【答案】D9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乃使蒙恬北筑长城而守藩篱,却匈奴七百余里;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士不敢弯弓而报怨。译文:_(2)然后践华为城,因河为池,据亿丈之城,临不测之渊,以为固。译文:_【答案】(1)于是派蒙恬在北方修筑长城守卫边防,击退匈奴七百多里;胡人不敢到南边来放马,武士不敢拉满弓箭来报仇。(2)然后据守华山以为帝都东城,以黄河作为帝都的护城河,占据着亿丈高的城墙,下临深不可测的护城河,把这当作坚固的屏障。(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21
8、分)看松庵记宋濂龙泉多大山,其西南一百余里诸山为尤深,有四旁奋起而中洼下者,状类箕筐,人因号之为“匡山”。山多髯松,弥望入青云,新翠照人如濯。松上薜萝份份披披,横敷数十寻,嫩绿可咽。松根茯苓,其大如斗,杂以黄精、前胡及牡鞠之苗,采之可茹。吾友章君三益乐之,新结庵庐其间。庵之西南若干步,有深渊二,蛟龙潜于其中。云英英腾上,顷刻覆山谷,其色正白,若大海茫无津涯,大风东来,辄飘去,君复为构烟云万顷亭。庵之东北又若干步,山益高,峰峦益峭刻,气势欲连霄汉。南望闽中数百里,嘉树帖帖地上如荠,君复为构唯天在上亭。庵之正南又若干步,地明迥爽洁,东西北诸峰,皆竞秀献状,令人爱玩忘倦,兼之可琴可弈、可挈尊罍而饮,
9、无不宜者,君复为构环中亭。君诗书之暇,被鹤氅衣,支九节筇,历游三亭中。退坐庵庐,回睇髯松,如元夫、巨人拱揖左右。君注视之久,精神凝合、物我两忘,恍若与古豪杰共语千载之上。君乐甚,起穿谢公屐,日歌吟万松间,屐声锵然合节,与歌声相答和。髯松似解君意,亦微微作笙箫音以相娱。君唶曰:“此予得看松之趣者也。”遂以名其庵庐云。龙泉之人士,闻而疑之曰:“章君负济世长才,当闽寇压境,尝树旗鼓,砺戈矛,帅众而捣退之,盖有意植勋业以自见者。今乃以看松名庵,若隐居者之为,将鄙世之胶扰而不之狎耶,抑以斯人为不足与,而有取于松也?”金华宋濂窃不谓然。夫植物之中,禀贞刚之气者,唯松为独多。尝昧昧思之,一气方伸,根而蕴者,
10、荄而敛者,莫不振翘舒荣以逞妍于一时。及夫秋高气清,霜露既降,则皆黄陨而无余矣。其能凌岁寒而不易行者,非松也耶!是故昔之君子每托之以自厉,求君之志,盖亦若斯而已。君之处也,与松为伍,则嶷然有以自立;及其为时而出,刚贞自持,不为物议之所移夺,卒能立事功而泽生民,初亦未尝与松柏相悖也。或者不知,强谓君忘世,而致疑于出处间,可不可乎?(选自宋濂全集,有删改)【注】九节筇(qin):一种竹杖。唶(ji):赞叹。10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采之可茹茹:吃B皆竞秀献状 秀:开花C被鹤氅衣 被:通“披”,穿着D将鄙世之胶扰而不之狎耶 狎:接近【解析】本题考查文言实词的含义。A项,
11、“含辛茹苦”“茹毛饮血”中的“茹”都是“吃”的意思,据此推断“采之可茹”中的“茹”为“吃”的意思,该项正确。B项,“皆竞秀献状”是描写东、西、北面的山峰的,显然“秀”解释为“开花”不对,应是“美好,秀丽”的意思。C项,“被”可以联想“同舍生皆被绮绣”“将军身被坚执锐”等句,推断C项正确。D项,“狎”可以联想“稍近,益狎”,解释为“亲近而不庄重”,不过这里说章君看不起世俗之人的搅扰,不愿与他们接近,因此解释为“接近”正确。【答案】B1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3分)A.B.C.D.【解析】本题考查文言虚词的意义和用法。A项,“因”,第一个是副词,于是,就;第二个是介词
展开阅读全文
课堂库(九科星学科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链接地址:https://www.ketangku.com/wenku/file-72708.html


鄂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8课《诗两首》精题精练.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