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分享赚钱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8

类型二年级上语文教案8.古诗二首 人教.doc

  • 上传人:a****
  • 文档编号:75762
  • 上传时间:2025-10-31
  • 格式:DOC
  • 页数:8
  • 大小:21.50KB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关 键  词:
    二年级上语文教案8.古诗二首 人教 年级 语文教案 古诗
    资源描述:

    1、8.古诗二首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认识并会写诗中的生字。2.在理解古诗登鹳雀楼词句意思的基础上,体会“只有站得高,才能看得远”的道理。3.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这首诗。教学重点理解诗句意思,会背诵古诗。教学难点理解诗句含义,想象诗句描写的景象,初步理解诗的意境和蕴含的哲理。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1.教师出示我国四大名楼之一鹳雀楼的图片。讲解与鹳雀楼有关的资料:鹳雀楼,因为常有鹳雀鸟飞临居住而得名,它位于山西省永济市蒲州古城西面的黄河东岸。始建于北周,由于楼体壮观,结构奇巧,加之周围风景秀丽,唐宋之际文人学士登楼赏景,留下许多不朽诗篇,以王之涣登鹳雀楼最富盛名。

    2、2.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千古传诵的诗章:登鹳雀楼。(板书课题:登鹳雀楼)二、了解诗人,理解诗题1.了解诗人。王之涣是盛唐时期的著名诗人,字季凌,蓟门人,晋阳(今山西太原)人。他的诗多描写边塞风光,其代表作有登鹳雀楼凉州词等。2.理解诗题。诗人登上鹳雀楼后看着滚滚东去的黄河水流归大海,感慨万分,写下了这首千古绝唱登鹳雀楼。3.随文识“楼”。教师出示“楼”这个字,并引导学生认识“楼”这个字。学生仔细观察,找出“楼”与“数”的不同之处。三、初读古诗,整体感知自读古诗,出示“自读提示”。(借助拼音,读准字音,读流利)四、自主识字,指导书写1.检查生字。出示生字“楼、依、尽、欲、穷、层”,用不同形式读。2.

    3、交流识字情况。如:加部首记忆“依、欲、穷”等生字。引导学生用学习过的汉字,加上不同的部首,认识新字,渗透形近字。汉字组合识字:“层尸+云”(尸是户口的“户”少一点)。重点指导“尽”,它的部首是“尸”,用“汉字动画”演示笔画笔顺。引导学生分析汉字书写时,注意每个部分的占位大小。如“楼”左窄右宽。五、品读诗句,悟意明理1.诗人站在鹳雀楼上,看到了什么?引导学生读古诗,从诗中找到描写的景物(白日、群山、黄河、鹳雀楼)。2.我们再来仔细地读诗,先读诗的第1句话。出示“白日依山尽”,指名读。问:“白日”指什么?(指太阳)太阳怎样呢?看图,读句,想。“依山尽”是说太阳靠着群山慢慢落下去,最后消失不见了。指

    4、名再说说这句诗描绘的情景,让我们来把这个壮观的情景画下来吧。怎样画呢?指导简笔画:连绵起伏的山。让生添画“白日”,再次感受“依山尽”。我们仿佛看到了诗人在鹳雀楼上看到傍晚的太阳靠着山慢慢落下去。3.那第2句写的什么呢?读“黄河入海流”。这句诗向我们描述了怎样的情景?(黄河滚滚向大海奔腾而去,发出巨大的声响。)那你能用你的朗读表现出黄河滚滚流入大海的气势吗?指名读,齐读。4.诗人登上鹳雀楼举目远望,看见(引导学生说)太阳正挨着群山下沉,脚下的黄河水正滚滚流入大海。诗人观察的视野是多么开阔呀!这景象是多么壮丽啊!我们把这句话连起来读读,好好的欣赏一下这种壮丽的景观。齐读。5.此时的诗人站在鹳雀楼的

    5、什么位置呢?看着这样壮观的情景,诗人在想些什么呢?引读诗句欲穷千里目。“千里目”指什么?诗人想怎样?要看到很远很远的地方,必须要更上一层楼。哪个字表示还要登楼?“更”。(只要再登一层就足够了吗?理解“一”,这里的一层并不是真的一层,而是还要往上的意思。)诗人想:如果站在原地的话,再好也只能看到近处的那些景色,如果想看得更远,就必须要更上层楼,站得更高。中国就有一句俗语叫作:站得高,看得远。六、想象意境,吟咏背诵1.想象山衔落日水流入海。这是多么气势磅礴的山水图啊!这里有诗人向上进取的精神,高瞻远瞩的胸襟。引导学生背诵这首诗,激励学生在生活和学习上乐观进取,更上一层楼!2.师生最后再齐读这首诗,

    6、并注意停顿。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七、拓展延伸今天,我们学习了一首新的古诗登鹳雀楼,诗的后两句“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告诉我们站得高望得远的道理,它意在告诉人们要不断进取,奋发向上。同学们,今天老师也想把这首诗送给大家,当我们想要变得更优秀时,就对自己说一句“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来激励自己吧。当然,诗人王之涣的诗以边塞诗最为出名,希望同学们课后去了解一下他的边塞诗凉州词。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认识并会写生字。2.在理解古诗望庐山瀑布词句的基础上,想象诗中描绘的景象,感受诗句的优美,品味诗人用词的精妙,体会诗人表达的思想感情。3.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这首诗。教

    7、学重、难点通过观察画面,吟诵古诗,想象意境,理解诗句,体会诗人表达的思想感情。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过程一、看诗题,明对象我们旅游时常常是看看名川,爬爬大山,游游江河,教师这里有一幅图画(出示庐山瀑布的照片,引导学生看图感受),你见过这样的景色吗?你知道这是哪里吗?这是庐山瀑布的图片,今天我们来学习一首新的古诗望庐山瀑布(板书课题:望庐山瀑布)二、看作者,知背景李白(701762),字太白,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他写了大量歌颂祖国河山、揭露社会黑暗和蔑视权贵的诗歌,这是他在庐山隐居时写下的诗作,他的诗对后人有深远的影响。后人称他为“诗仙”。三、看诗文,解大意1.自读古诗,出示“

    8、自读提示”。(借助拼音,读准字音,读流利)2.认读词语:瀑布、香炉、紫烟、遥看、前川。3.交流自主识字。(教师重点点拨)(1)儿歌识“照”:一个日本兵,拿着一把刀,杀了一口人,流了四滴血。(2)带“火”的词:炉火、烟火。(3)形声字“挂”。(4)出示“川”的象形图片。4.图文对照,读懂古诗。(1)找出诗中的景物。(2)理解词语的意思。庐山:在江西省九江市南,是我国著名的风景区。香炉:即香炉峰,在庐山西北,因形似香炉且山上经常笼罩着云烟而得名。生紫烟:云烟被日照,呈紫色。在瀑布附近,蒙蒙的水气透过阳光呈现紫色,所以说它“生紫烟”。挂前川:挂在前面的水面上。疑:怀疑。银河:晴夜所见环绕天空呈白色的

    9、云状光带,由大量恒星构成。九天:天空,极言其高。古人以为天有九重,最高一层称九天。5.说说诗句意思。阳光照在香炉峰上,腾起一片紫色的雾烟,远远望去迷人的瀑布就像挂在前面的壁川。这飞流直下三千尺的奇妙景观啊,恍惚之中疑惑它是银河来自于九重之天。(引导学生体会诗人运用的修辞手法)四、看资料,悟诗情1.庐山山峰重叠,非常雄伟壮丽。其中有一座山峰叫香炉峰,因为山上常有云雾笼罩,在阳光照耀下有紫色雾气升腾,像正在焚香的香炉一样,故取名香炉峰。庐山一年四季景色优美2.万丈青山衬着一道白练,瀑布飞腾奔涌,倾泻直下。3.这首诗运用了丰富的想象力,有比喻,有夸张,显示出庐山瀑布奇丽雄伟的独特风姿,也反映了李白这

    10、位大诗人胸襟开阔、超群脱俗的精神面貌。五、反复诵读,进入诗境1.诵读,注意停顿。望/庐山瀑布李白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2.配乐朗诵。3.背诵古诗。六、拓展延伸1.出示古诗望天门山,想象诗中描绘的景象,感受诗句的优美。2.出示我国著名教育家叶圣陶老先生的一首描写瀑布的诗歌。还没看见瀑布,先听见瀑布的声音,好像叠叠的浪涌上岸滩,又像阵阵的风吹过松林。山路忽然一转,啊!望见了瀑布的全身!这般景象没法比喻,千丈青山衬着一道白银。站在瀑布脚下仰望,“师”之概念,大体是从先秦时期的“师长、师傅、先生”而来。其中“师傅”更早则意指春秋时国君的老师。说文

    11、解字中有注曰:“师教人以道者之称也”。“师”之含义,现在泛指从事教育工作或是传授知识技术也或是某方面有特长值得学习者。“老师”的原意并非由“老”而形容“师”。“老”在旧语义中也是一种尊称,隐喻年长且学识渊博者。“老”“师”连用最初见于史记,有“荀卿最为老师”之说法。慢慢“老师”之说也不再有年龄的限制,老少皆可适用。只是司马迁笔下的“老师”当然不是今日意义上的“教师”,其只是“老”和“师”的复合构词,所表达的含义多指对知识渊博者的一种尊称,虽能从其身上学以“道”,但其不一定是知识的传播者。今天看来,“教师”的必要条件不光是拥有知识,更重于传播知识。好伟大呀,一座珍珠的屏!其实,任何一门学科都离不

    12、开死记硬背,关键是记忆有技巧,“死记”之后会“活用”。不记住那些基础知识,怎么会向高层次进军?尤其是语文学科涉猎的范围很广,要真正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单靠分析文章的写作技巧是远远不够的,必须从基础知识抓起,每天挤一点时间让学生“死记”名篇佳句、名言警句,以及丰富的词语、新颖的材料等。这样,就会在有限的时间、空间里给学生的脑海里注入无限的内容。日积月累,积少成多,从而收到水滴石穿,绳锯木断的功效。时时来一阵风,我国古代的读书人,从上学之日起,就日诵不辍,一般在几年内就能识记几千个汉字,熟记几百篇文章,写出的诗文也是字斟句酌,琅琅上口,成为满腹经纶的文人。为什么在现代化教学的今天,我们念了十几年书

    13、的高中毕业生甚至大学生,竟提起作文就头疼,写不出像样的文章呢?吕叔湘先生早在1978年就尖锐地提出:“中小学语文教学效果差,中学语文毕业生语文水平低,十几年上课总时数是9160课时,语文是2749课时,恰好是30%,十年的时间,二千七百多课时,用来学本国语文,却是大多数不过关,岂非咄咄怪事!”寻根究底,其主要原因就是腹中无物。特别是写议论文,初中水平以上的学生都知道议论文的“三要素”是论点、论据、论证,也通晓议论文的基本结构: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但真正动起笔来就犯难了。知道“是这样”,就是讲不出“为什么”。根本原因还是无“米”下“锅”。于是便翻开作文集锦之类的书大段抄起来,抄人家的名言警句,抄人家的事例,不参考作文书就很难写出像样的文章。所以,词汇贫乏、内容空洞、千篇一律便成了中学生作文的通病。要解决这个问题,不能单在布局谋篇等写作技方面下功夫,必须认识到“死记硬背”的重要性,让学生积累足够的“米”。把它吹得如烟,如雾,如尘。

    展开阅读全文
    提示  课堂库(九科星学科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二年级上语文教案8.古诗二首 人教.doc
    链接地址:https://www.ketangku.com/wenku/file-75762.html
    相关资源 更多
  • 小学语文:《小鹰学飞》说课稿.doc小学语文:《小鹰学飞》说课稿.doc
  • (安徽专版)2024春八年级语文下册 期末考点专项练5 文学文化常识作业课件 新人教版.ppt(安徽专版)2024春八年级语文下册 期末考点专项练5 文学文化常识作业课件 新人教版.ppt
  • (安徽专版)2024春八年级语文下册 期末考点专项练4 综合性实践活动作业课件 新人教版.ppt(安徽专版)2024春八年级语文下册 期末考点专项练4 综合性实践活动作业课件 新人教版.ppt
  • 小学语文:《小河与青草》说课稿.doc小学语文:《小河与青草》说课稿.doc
  • (安徽专版)2024春八年级语文下册 期末考点专项练3 名著阅读作业课件 新人教版.ppt(安徽专版)2024春八年级语文下册 期末考点专项练3 名著阅读作业课件 新人教版.ppt
  • 小学语文:《小母鸡种稻子》课堂实录.doc小学语文:《小母鸡种稻子》课堂实录.doc
  • 小学语文:《小山泉的心愿》说课稿.doc小学语文:《小山泉的心愿》说课稿.doc
  • 小学语文:《小小的船》课堂实录.doc小学语文:《小小的船》课堂实录.doc
  • (安徽专版)2024春八年级语文下册 期末专题训练四 文学常识与名著阅读作业课件 新人教版.ppt(安徽专版)2024春八年级语文下册 期末专题训练四 文学常识与名著阅读作业课件 新人教版.ppt
  • 小学语文:《小小的船》教学设计.doc小学语文:《小小的船》教学设计.doc
  • 小学语文:《小儿垂钓》课堂实录.doc小学语文:《小儿垂钓》课堂实录.doc
  • 小学语文:《寓言二则》课堂实录.doc小学语文:《寓言二则》课堂实录.doc
  • 小学语文:《家》说课稿.doc小学语文:《家》说课稿.doc
  • 小学语文:《守株待兔》说课稿.doc小学语文:《守株待兔》说课稿.doc
  • 小学语文:《学弈》说课稿.doc小学语文:《学弈》说课稿.doc
  • 小学语文:《孔子游春》课堂实录.doc小学语文:《孔子游春》课堂实录.doc
  • (安徽专版)2024春八年级语文下册 期末专题训练一 汉字与书法鉴赏作业课件 新人教版.ppt(安徽专版)2024春八年级语文下册 期末专题训练一 汉字与书法鉴赏作业课件 新人教版.ppt
  • (安徽专版)2024春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四单元 口语交际辩论作业课件 新人教版.ppt(安徽专版)2024春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四单元 口语交际辩论作业课件 新人教版.ppt
  • 小学语文:《妈妈不要送伞来》课堂实录.doc小学语文:《妈妈不要送伞来》课堂实录.doc
  • (安徽专版)2024春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四单元 写作修改润色作业课件 新人教版.ppt(安徽专版)2024春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四单元 写作修改润色作业课件 新人教版.ppt
  • 小学语文:《坐井观天》课堂实录.doc小学语文:《坐井观天》课堂实录.doc
  • 小学语文:《坐井观天》说课稿.doc小学语文:《坐井观天》说课稿.doc
  • (安徽专版)2024春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四单元 15无言之美作业课件 新人教版.ppt(安徽专版)2024春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四单元 15无言之美作业课件 新人教版.ppt
  • 小学语文:《地球清洁工》说课稿.doc小学语文:《地球清洁工》说课稿.doc
  • 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古诗两首》课堂实录.doc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古诗两首》课堂实录.doc
  • (安徽专版)2024春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四单元 13短文两篇作业课件 新人教版.ppt(安徽专版)2024春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四单元 13短文两篇作业课件 新人教版.ppt
  • 小学语文:《喜爱音乐的白鲸》课堂实录.doc小学语文:《喜爱音乐的白鲸》课堂实录.doc
  • 小学语文:《唯一的听众》说课稿.doc小学语文:《唯一的听众》说课稿.doc
  • 小学语文:《咏鹅》课堂实录.doc小学语文:《咏鹅》课堂实录.doc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加入我们 - 常用工具与软件 - 公益活动

    copyright@ 2020-2024 www.ketangku.com网站版权所有

    黑ICP备202402160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