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宁波金兰教育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联考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6 0人已下载
| 下载 | 加入VIP,免费下载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浙江省宁波金兰教育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联考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 浙江省 宁波 金兰 教育 2021 2022 学年 高二上 学期 期中 联考 语文试题 WORD 答案
- 资源描述:
-
1、2021-2022学年第一学期宁波金兰教育合作组织期中联考高二年级语文学科 试题考生须知:1本卷共10页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2答题前,在答题卷指定区域填写班级、姓名、考场号、座位号及准考证号并填涂相应数字。3所有答案必须写在答题纸上,写在试卷上无效。4考试结束后,只需上交答题纸。 一、 现代文阅读(36分)(一) 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在西方传统的对照之下,中国“士”的文化特色是极为显著的。如果我们断定孔子揭开了中国系统思想史的序幕,那么在启幕之际中国思想便已走上与西方截然不同的道路。中国当然也发生了超越世界和现实世界的分化,但是这两个
2、世界却不是完全隔绝的;超越世界的“道”和现实世界的“人伦日用”之间是一种不即不离的关系。西方人的二分思维方式在中国思想史上自始即不占重要地位。中国思想家所强调的则是“即知即行”“即动即静”那种辩证式的思维,故往往在“相反”中看见“相成”。换句话说,中国的超越世界没有走上西方型的外在化之路。因此我们既看不到希腊哲学中本体和现象两个世界的清楚划分,也看不到希伯莱宗教中天国和人间的对峙。中国的“士”的历史是和系统思想史同时揭幕的。在这一特殊思想背景之下,“士”一方面与希腊哲学家和基督教教士都截然异趣,而另一方面又有与两者相同之处。就“士”之重视“知识”而言,他是近于希腊哲学家的;古人以“通古今,决然
3、否”六个字表示“士”的特性,正可见“士”的最重要的凭借也是“理性”。但就“士”之“仁以为己任”及“明道救世”的使命感而言,他又兼备了一种近于基督教的宗教情操。近代研究中国哲学史的人有把孔子比之于苏格拉底,也有把孔子比之于耶稣者,这两种不同的比况都有理由,但也都不尽恰当。孔子来自中国文化的独特传统,代表“士”的原型。他有重“理性”的一面,但并非“静观瞑想”的哲学家;他也负有宗教性的使命感,但又与承“上帝”旨意以救世的教主不同。就其兼具两重性格而言,中国的“士”毋宁更近于西方近代的“知识分子”。但西方近代的“知识分子”虽然在思想上与希腊哲学和中古基督教都有渊源,其最直接的根据则是“俗世化”的历史发
4、展。中国“士”的传统自先秦以下大体上没有中断过,虽则其间屡有转折。印度佛教传入中国曾产生了重大的影响,但仍与基督教在西方中古文化中所取得的绝对的主宰地位有别。六朝隋唐之世,中国诚然进入了宗教气氛极为浓厚的时代,然而入世教(儒)与出世教(释)之间仍然保持着一种动态的平衡。道教也处于出世与入世之间。故中国中古文化是三教并立,而非一教独霸。由于中国文化没有经过一个彻底的宗教化的历史阶段,如基督教之在中古的西方,因此中国史上也没有出现过一个明显的“俗世化”的运动。宋以后的新儒家可以说代表了“士”在中国史上的最后阶段;他们“出入老释”而复“返之六经”,是从宗教中翻身过来的人。但是他们仍然是直承先秦“士”
5、的传统而来,其历史的线索是很清楚的。这和西方近代“知识分子”在传承上找不到一个明确的谱系,适成有趣的对照。(选自余英时士与中国文化引言,有删节)1.下列对文中中国的“士”的相关理解,正确的一项是(3分)A. 中国的“士”与希腊哲学家和基督教教士,在精神特性上没有相通之处。B. 中国的“士”有明道救世的使命意识,但与西方承上帝旨意以救世不同。C. 中国的“士”重视知识和理性的程度,远远超过了其负有的宗教性使命感。D. 中国的“士”即西方近代知识分子前身,有大体完整明晰的历史传承谱系。2.下列说法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A.中国“士”的文化特色是极为显著的,在启幕之际中国思想便已走上与西方截
6、然不同的道路。B.中国思想家强调的是辩证思维,往往能在“相反”中看见“相成”,不同于西方人的二分思维方式。C.宋以后的新儒家代表了“士”在中国史上的最后阶段,他们是直承先秦“士”的传统而来的,其历史的线索是很清楚的。D.本文以西方文化传统为参照,阐释了中国的“士”的生成背景、双重性格和历史脉络,角度独特,论述透彻。3.在西方传统的对照下,对中国“士”的文化特色阐述有误的一项(3分)A.从诞生环境看,中国的“士”诞生于现实世界和超越世界不即不离、相反相成的辩证语境之中。 B.从历史发展看,中国“士”的传统可追溯至先秦,自先秦以来虽屡有转折,但大体上没有中断过。C.从性格刻画看,中国的“士”兼具两
7、重性格,这和西方近代所刻画的“知识分子”极为相似。D.从宗教氛围看,中国古文化儒释道三教并立,而非一教独霸,历史上没有出现过“俗世化”的运动。(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材料一:20122020年,全国财政收入累计142.8万亿元,年均增长5.7。国家财力的日益壮大,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了坚实财力保障。持续加大科技投入,创新完善政策机制。20122021年,全国一般公共预算科学技术支出共计7.07万亿元,重点支持集成电路等领域突破技术瓶颈和“卡脖子”问题,推动我国科技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大力推动城乡区域协调发展,着力提升基本公
8、共服务均等化水平。20122021年,中央对地方的转移支付从4.54万亿元增加到8.34万亿元,年均增幅为7;全国一般公共预算农林水支出从1.2万亿元增加到2.5万亿元,年均增长8.5。加强普惠性、基础性民生建设。20122021年,全国一般公共预算中,教育支出从2.12万亿元增长到3.82万亿元,卫生健康支出从8058亿元增长到18659亿元,人民群众生活水平显著改善,获得感、幸福感大大增强。坚持资金投入同污染防治攻坚任务相匹配,大力支持建设天蓝、地绿、水清的美丽中国。20122021年,全国一般公共预算中节能环保支出从2963.46亿元增长到6305.37亿元,年均增长8.8,推动污染防治
9、攻坚战取得关键进展,生态环境明显改善。(摘编自人民日报,新华网)材料二:中华大地上全面建成了小康社会,如今,我们昂首站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历史交汇点上,当以更大的决心实现更高质量的全面小康。全面小康,重在“全面”;更高质量的小康,需要更加全面。既是主体上的全覆盖,更是内容上的全涵盖。经济发展和物质水平的提高,只是全面的“一块板”,还有政治、社会、文化、生态等各领域,每一块“板”都需要补齐,都需要发展得更好、质量更高。全面小康事关每一个人,是一笔不折不扣的“民心账”,而民心是最大的政治。更高质量的小康,本质上是群众更满意的小康,概括起来就是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殷切向往。解决好群众的急难愁盼,
10、满足群众对公平、正义、安全、环境等方面的更高需求,便是顺应群众的新期待,便能牢牢把握这份向往。全面小康不能在刚刚建成的“快活三里”歇歇脚,更不能停留在“原地打转”。当前的一个重要抓手就是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既要解决短板问题,又要创新方式方法,通过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确保衔接的延续性、稳定性和有效性。“一代人有一代人的责任”,唯有铆足劲头,共同奋斗,不断夯实全面小康基础,才能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进程中接续力量。(摘编自奋力实现更高质量的全面小康,人民网,2021年8月6日)材料三:小康是中华民族自古以来不懈追求的梦想。两千多年前,中国的先民们写下了“民亦劳止,汔可小康。惠此中国,以绥
11、四方”的诗句。 今年7月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庄严宣告:“经过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持续奋斗,我们实现了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在中华大地上全面建成了小康社会,历史性地解决了绝对贫困问题,正在意气风发向着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 那一刻,中国共产党向人民、向历史作出的庄严承诺,得到了兑现;那一刻,中华民族的千年梦想和夙愿,变为了现实。为记录中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伟大历程,介绍中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探索实践,分享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经验,9月28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表中国的全面小康白皮书。 中国的全面小康,是全面发展的小康。环顾我们今天的生活,经济
12、持续健康发展、人民民主不断扩大、文化更加繁荣发展、民生福祉显著提升、生态环境发生历史性变化。这说明,中国的全面小康,是体现发展的平衡性、协调性和可持续性,是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协调发展的小康;是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多样化多层次多方面需求,不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小康;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多维度、全方位的小康。 中国的全面小康,是中国对世界的伟大贡献。一方面,作为全球人口最多的国家和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让国家更富强、人民更幸福、社会更稳定,本身就是对世界和平与发展的巨大贡献。世界贫困人口的版图,正是因为中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显著缩
13、小。另一方面,中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走出了一条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为世界上那些既希望加快发展又希望保持自身独立性的国家和民族提供了全新选择,为各国发展提供了机遇。为解决人类发展问题、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了中国智慧、中国方案。 (摘自韩维正中国的全面小康是对世界的伟大贡献,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21年09月29日 第 07 版) 4.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本世纪前20年,人均国民收入显著增长,国家财力日益壮大,普惠性、基础性民生建设不断完善,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大大增强。B.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大幅提升,城乡区域协调发展,贫困发生率
14、明显降低,生态环境明显改善,这些成就充分折射出全面小康的特色。C.2012年以来,全国一般公共预算加大对科学技术、农林水、教育、节能环保、卫生健康等方面支出,为全面小康提供了坚实财力保障。D.我们已经全面建成了小康社会,只要继续保持现有的发展进程和当今的生产生活方式,就能确保从全面小康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迈进。5.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中国的全面小康,是全面发展的小康,体现了国家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多个方面发展的平衡性、协调性、可持续性。B.中国的全面小康,意味着中国已经解决了贫困问题,走出了一条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C.中国人民自古就有对小康生活的向
15、往,几千年的接续奋斗,中华民族的梦想和夙愿,变为了现实。D.中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创造了人类文明的全新样态,为人类社会的发展进步作出了贡献。6. 材料二提出“当以更大的决心实现更高质量的全面小康”,请简要阐释“更高质量”的内涵。(6分)(三) 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蒙眼的鱼阮文生妻子回太平看母亲,带回6条大鲫鱼。小舅子晓得我喜欢吃鱼,专门去湖里钓的。我奇怪,鱼的头部都用卫生纸白乎乎地包了一截。这不堵了呼吸吗?妻子的解释挺新鲜,蒙住鱼眼,鱼可以活得更长些时间!是最新的保鲜方法,还是太平的地方发现? 蒙眼的鱼装进塑料袋,随便车子怎么晃,太平到屯溪这段路
16、就对付过去了。妻子到家后,急吼吼地对我说,快去拿桶把鱼养起来。在清水里,6条大鲫鱼有着乌玉一样的光滑莹润,背上的鳍,竖琴一般直立、拨动,清波在桶里歇不住,一圈圈地漾开了。鱼游得好看又欢快,乘车的事好像没发生过。 二十多天过去了,鱼在桶里依然游得风生水起,清韵里的飘动,像是带节奏的黑牡丹。 这个景象的到来,挺不容易的。我仿佛看到小舅子站在湖边,拿着钓竿,一脸认真的样子。湖是阔大的,目光散开了,又时时聚焦一条水痕一朵浪花。站久了,腰有点吃不消,原地扭两下,感觉好些,也许被什么转移了。浮标往上拱了,又向下沉去。心紧了紧,手在竿子上更带劲了。松松紧紧,收收放放。水底的世界想看清些,却不是想就能想到的。
17、一道碧波一根水草,能让心跳,或许什么都没有,波涛就是波涛,水草就是水草,和其他东西半毛钱关系都没有。时间是不透明的,都在站立里滑溜掉了,或给湖边的小风吹远了。这就是生活,好多层次在那里堆叠着、涌动着,希望和关爱都有。心思被安放了。垂钓的境界就开阔了。竿子光滑,钓线纤细。组合起来可以趣味无穷,也可以索然无味,就看什么心态在操作了。 现在,小舅子曾被竿线套牢的目光,又被鱼在小桶里给盘活了。鱼活得好好的,就是个硬道理。细细一想,鱼是用鳃呼吸的,嘴巴堵了有什么要紧! 鱼从出水、悬空、再到车上,所受的惊吓不少。接下来可以想见:跑动颠簸车鸣不断,人影、杂物、七嘴八舌,对于命悬一线、嘴里还留着伤痛的生命,无
18、疑雪上加霜。眼睛一蒙,啥都看不到,等于和环境来了个了断。这就和人一样了,眼不见心不烦。心里不急,多少就泰然了,自我磨损也下降了。一番曲折,鱼还活得好好的。 纸那么一蒙,其实通透了相关道理和物事界限。好比灯火一关,倒是还原了一个完整的夜晚。星光、叶片、虫鸣,全都回到了深厚的背景和原生态。同样的事实或现象,在各种眼界是不一样的。鹦鹉可以笼子当窝,笼里吃喝不愁,它大大咧咧,还努力学习,连人的语言都能顺溜出来。对着来人说:你好!你有点惊疑。它继续自我陶醉。执着于鸟语加人语的说法。笼子成了鹦鹉自言自语的地方,甚至当成它自己的快活林。麻雀就不行。麻雀是个急性子,心里搁不住东西,它急蹦乱跳的,不断地催逼吓唬
19、自己,不断地把自己往焦虑上送,还不停地向笼杆上碰,小命能不一点点碎裂?小时候,我逮到的麻雀是活不过一两天的。所以麻雀是养不成的。 麻雀虽小,五脏俱全。某种程度上,它算得上生命属性的一个代表。性情急了容易受伤,性格即命运。所谓“难得糊涂”,其实也可以理解成:不需要看到的或者看了引发不良后果的,这个清楚明白,要它做什么?让一些事情和性子缓下来,是对的! 丈母娘年纪大了,情绪不稳,时而天气晴朗,时而多云转阴。熟人床上起不来了,老领导又住进医院了,一个比自己年轻的同事离世了,这些消息她都很上心,说着说着,就消极了、就离谱了。妻子天天和她打电话,说:人和人不一样的,你身体好好的,和保姆能交心,工资每年上
20、涨!日子一天比一天好!不要胡思乱想了。老人家儿女心重,喜欢和儿女们面对面地说话。妻子就常回家看看,带上自己制作的豆腐乳,砍几棵院子里的青菜,告诉她,我国已经研制出了预防新冠病毒的疫苗,外孙、孙女们在京都和海外,从事的领域里都有属于自己的一片蓝天。女儿是母亲的一把钥匙,面对面的,一些锁死的心结,就能迅速打开。把鲜活和不断上进的生活带回去,让老人心里活泛开来,敞亮起来。不让零散的阴霾暗了心情、沉重了口舌。 生命好比水中、泥里、钵子、砖块里的盆景,不能一个向度,南北都需要。晒足了阳光也要淋些雨水,过完了秋天,接下来的雪景挺好的,厚厚的皑皑白雪,深入下去也是温暖的,春苗在那里长得正欢呢!好多东西就是这
21、样,选择更合规矩,视界精准些,该取的取,该舍的舍,获得的效果是不一样的。按照程颐、程颢的“穷理”说法,“天下之物皆能穷”,“一物之理,即万物之理”。东方古国和西方世界差不多的。也许,造物主把手里的种子那么一撒,既带着威严和大能,也有着铁律和温度。预期中的想象是多彩的。无论落到天空云间,还是水里岸上,好多性质是一样的,就像好多性质是不一样的。鱼蒙上眼睛,也能套用这句话:关了一扇门,又开了一扇窗。7.下列对散文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第5自然段,插入作者想象小舅子钓鱼的情景,引出下文的人生哲理:钓鱼并不是一场索然无趣的等待,心态决定了生活的味道;心思被安放了,境界就
22、开阔了;精神有寄托,生活就会丰富多彩。B.第11段划线句子运用比喻、象征、排比,把人生比作种子,造物者撒下种子,象征不同生命的诞生。“性质是一样”指客观上人生都存在着悲欢离合、幸福坎坷;“性质不一样”揭示了生活环境彼此不同,人生状态千姿百态。C.作者宣扬“难得糊涂”,清代郑板桥也说:“聪明难,糊涂亦难,由聪明转入糊涂更难。”“难得糊涂”是一种智慧,也是一种气度。与孔孟批判的圆滑自私、不分是非的“乡原”(好好先生)不同。D.文章以“蒙眼的鱼”入手,由刚开始对6条大鲫鱼命悬一线、长途奔波后的存活率的疑惑,到思索人的生存智慧,深入浅出地阐明了心态决定命运的道理。8. 行文中,作者先是对比鹦鹉和麻雀的
23、不同,然后叙述了丈母娘的故事,从叙述逻辑和叙述效果两方面,分析作者这样构思的好处。(6分)9. 探究“蒙眼的鱼”在全文中的作用。(6分)二、古诗文阅读(39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23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永宁寺,熙平元年,灵太后胡氏所立也。在宫前阊阖门南一里御道西。其寺东有太尉府,西对永康里,南界昭玄曹,北邻御史台。 中有九层浮图一所,架木为之,举高九十丈。上有金刹,复高十丈;合去地一千尺。去京师百里,已遥见之。初,掘基至黄泉下,得金像三十躯,太后以为信法之徵,是以营建过度也。刹上有金宝瓶,容二十五斛。宝瓶下有承露金盘三十重,周匝皆垂金铎。复有铁锁四道引刹向浮图
24、四角锁上亦有金铎铎大小如一石瓮子浮图有九级角角皆悬金铎合上下有一百三十铎。浮图有四面,面有三户六窗,户皆朱漆。扉上各有五行金铃,合有五千四百枚。复有金环铺首,殚土木之功,穷造形之巧。佛事精妙,不可思议。绣柱金铺,骇人心目。至於高风永夜,宝铎和鸣,铿锵之声,闻及十馀里。浮图北有佛殿一所,形如太极殿。中有丈八金像一躯、中长金像十躯、绣珠像三躯、金织成像五躯、玉像二躯,作工奇巧,冠於当世。僧房楼观,一千馀间,雕梁粉壁,青琐绮疏,难得而言。栝柏椿松,扶疏簷霤;藂竹香草,布护阶墀。是以常景碑云:“须弥宝殿,兜率净宫,莫尚於斯也。”外国所献经像,皆在此寺。寺院墙皆施短椽,以瓦覆之,若今宫墙也。四面各开一门
25、。南门楼三重,通三阁道,去地二十丈,形制似今端门。图以云气,画彩仙灵,绮钱青琐,赫奕丽华。拱门有四力士、四师子,饰以金银,加之珠玉,庄严焕炳,世所未闻。东西两门亦皆如之,所可异者,唯楼两重。北门一道,上不施屋,似乌头门。四门外,皆树以青槐,亘以绿水,京邑行人,多庇其下。路断飞尘,不由渰云之润;清风送凉,岂籍合欢之发?装饰毕功,明帝与太后共登浮图。视宫内如掌中,临京师若家庭,以其目见宫中,禁人不听升。衒之尝与河南尹胡孝世共登之,下临云雨,信哉不虚!时有西域沙门菩提达摩者,波斯国胡人也。起自荒裔,来游中土,见金盘炫日,光照云表;宝铎含风,响出天外。歌咏赞叹,实是神功。自云:“年一百五十岁,历涉诸国
展开阅读全文
课堂库(九科星学科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链接地址:https://www.ketangku.com/wenku/file-77785.html


鄂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8课《诗两首》精题精练.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