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案导学设计》高中语文粤教版选修《唐宋散文选读》学案 第二单元 第8课 方山子传.doc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7 0人已下载
| 下载 | 加入VIP,免费下载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学案导学设计 唐宋散文选读
- 资源描述:
-
1、第8课方山子传中秋月苏轼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注银汉:即银河。玉盘:月亮。赏析诗意:夜幕降临,云气收尽,天地间充满了寒气,银河流泻无声,皎洁的月儿转到了天空,就像玉盘那样洁白晶莹。我这一生中每逢中秋之夜,月光多为风云所掩,很少碰到像今天这样的美景,真是难得啊!可明年的中秋,我又会到何处观赏月亮呢?这首诗从月色的美好写到月圆的愉快,又从今年此夜推想明年中秋,归结到别情。形象集中,境界高远,语言清丽,意味深长。一、作者简介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眉山(今四川省眉山市)人,苏洵之子。他既是北宋成就最高的文学家,又是有多方面创作才能的
2、大家。他是“唐宋八大家”之一。他的散文如行云流水,明白畅达。他的诗,清新豪放,善用夸张比喻,在艺术表现方面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他的词,改变了五代以来婉约柔美的风格,开创了豪放一派的词风,与辛弃疾合称“苏辛”。他在书法、绘画、音乐等方面也有很高的造诣。著有东坡七集。二、背景资料苏轼在方山子传中所表现出来的心灵矛盾,与他当时的政治处境有关。宋神宗元丰二年(1079),苏轼被李定等人诬以诗文谤讪新法,下狱治罪,九死一生。后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这对一向胸怀大志,希望做出一番事业的苏轼来说,无疑是一个非常沉重的打击。因此,他对方山子的“欲以此驰骋当世。然终不遇”的遭遇,别有感触。写方山子,实
3、际上是自悲不遇。但他以诗文被祸,不便直言,于是隐约其辞,语多深婉。从这个意义上,可以说方山子传是苏轼在黄州时心态的一种形象的折射。文白对照1一词多义(1)谓(2)而(3)之2词类活用(1)余既耸然异之:意动用法,对感到奇怪。(2)见方山子从两骑:使动用法,使跟从。(3)岁得帛千匹:名词作状语,每年。3文言句式(1)方山子,光、黄间隐人也:判断句,也。(2)何为而在此:宾语前置句,“何为”即“为何”。(3)呼余宿其家:省略句,“呼余宿(于)其家”。4翻译下列句子(1)环堵萧然,而妻子奴婢皆有自得之意。译文:他家四壁萧然无一物,但他的妻子、儿女及奴婢都带着自足的神色。(注意“而”和“妻子”的对译。
展开阅读全文
课堂库(九科星学科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链接地址:https://www.ketangku.com/wenku/file-78233.html


鄂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8课《诗两首》精题精练.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