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开平市忠源纪念中学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一说课稿:2-再别康桥 .doc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6 0人已下载
| 下载 | 加入VIP,免费下载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广东省开平市忠源纪念中学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一说课稿:2-再别康桥 广东省 开平市 纪念 中学 高中语文 人教版 必修 一说课稿 再别康桥
- 资源描述:
-
1、再别康桥优质课一等奖师:上学的第一天,我们离开了家。那时,我们就感受到离别,后来,我们经历了更多、更令人伤怀的别离。南北朝的江淹说:“黯然销魂者,唯别而已矣!”(幻灯片配音乐阳关三叠)意思是说,最使人心神沮丧、失魂落魄的,莫过于别离啊!走的人也许是背井离乡,乃至生死难卜;送的人则觉得日头漫漫,以致衣带渐宽了。由“离别”这个话题,历代诗人写下了多少动人的诗歌!下面请同学回忆一下,初中时候学过的关于别离的诗歌。学生思考,发言。 师:刚才同学们说得很好。老师也搜集了一些,我们一起来分享。(幻灯片:关于“别”的诗歌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李白赠汪伦)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李白黄鹤
2、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王维送元二使安西)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高适别董大)学生齐读 。师:这些离别,送别对象不同,风格也不同。有的儿女情长,有的慷慨悲壮,有的则乐观旷达。那么,我们今天要学的再别康桥,将是一种什么样的风格呢?是谁别谁?生一齐答:徐志摩别康桥师:那么,本诗展示的,又将是怎么样的“别”呢?我们都知道,感情越深,离别越难。诗人与康桥到底有着怎样的情分?我们来了解康桥与徐志摩。出示幻灯片一:康桥简介 康桥,今通译剑桥,靠近康河(剑河),著名的剑桥大学的所在地是英国学术、文化的中心。这里有自由、民主的学术殿堂,还有旖旎的自然风光。诗中的潭,就是
3、拜伦(拜伦,英国十九世纪著名的浪漫主义诗人)潭,相传拜伦当年在剑桥大学读书时,常在此游玩。出示幻灯片二:徐志摩徐志摩(1896-1931),浙江海宁人。1916年考入北京大学,1918年留美国,1920年离开美国赴英国,志摩去英国本想追随罗素,而罗素却去了中国,志摩扑了一场空。他在伦敦时认识了狄更生,并在他的介绍下进入英国剑桥大学当旁听生学习政治。 1922年离开英国返回中国,写有诗康桥,再会罢1923年与胡适等人成立文学社团“新月社”,1924年做印度诗人泰戈尔的翻译并随之游历欧洲。再别康桥写于诗人第三次旅欧归国途中,海上。徐志摩(1896-1931)(得名:志在摩诘:王维。其父:徐申如是金
4、庸的舅舅。)。其人生理想:是爱,是自由,是美。是我国新诗史上一位重要的人物。那么,提到了新诗,同学们就要记住三部重要的诗集:第一部是胡适的尝试集,这也是新诗中的第一部诗集,一部是郭沫若的女神,这是新诗的奠基之作,还有一部就是志摩的诗。讲到新诗就不得不讲其中的一个重要流派新月派。徐志摩就是这个流派的重要代表人。在诗人的众多作品中我们要提到的是康桥,再会吧和我所知道的康桥,以及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再别康桥。除了我们共同看到的康桥的优雅宁静的美景,让人留恋往返之外,是什么原因让我们的诗人如此对康桥情有独钟,创作出跟康桥有关的三篇著名作品呢?为同一个地方创作这么多作品这是很难见到的。师:下面,就让我们就回
5、到上个世纪二十年代,走进康桥,去感受诗人的内心世界吧!(出示幻灯片听范读,然后谈谈你对这首诗的印象。放录音再别康桥)学生甲:这篇文章很感人。学生乙:很抒情。学生丙:有一种忧伤的美。师:刚才同学的发言说到了美,现在老师就准备谈这点,美。它到底美在哪里呢?(出示幻灯片:叠词、押韵:音乐美四行一节,错落排列,回环呼应:建筑美色彩流丽,画面流动:绘画美)体会本诗的美。从刚才诵读的过程中,我们可以感受到这首诗朗朗上口,音节和谐,节奏感很强。全诗一共有7节,每节有2句,每节压韵,逐节换韵。请同学们找出每一节的韵脚,哪位同学来回答?刚才这位同学说了第一节是“来”和“彩”字,压“ai ”韵。第二节是“娘”和“
6、漾”,压“ang”韵。第三节是“摇”和“草”,压“ao”韵。第四节是“虹”和“梦”第五节没有压韵,这对吗?这里就涉及到古汉语知识了。“溯”和“歌”的韵脚在古代汉语中是同属于同一个韵脚的,只是由于语言在经历这么长时间的变化发展,我们现在已经无法读出古音了。我们前面有提到诗人是浙江人,浙江和福建都是古音保留比较完整的方言区,所以诗人选用这两个字还是属于同一个韵脚的。这首诗从形式上,字数很整齐,基本是6、7、8字句。值得注意的是,在单行和双行之间是错开一格排列,这个空格是诗人精心安排的。那么这个空格会起到什么作用呢?同学们可以就这个问题讨论讨论。我们暂时可理解为第一点是外观上造成错落有致的形式美感,
7、其次,在朗读上可以提示人们在停顿,语气上的把握。明确:(1)、音节和谐,节奏感很强-音乐美(2)、字数很整齐-建筑美(3)、选用色彩较为绚丽的词语(云彩、金柳等)-绘画美师:这么美的文章不好好读,就可惜了。下面我们一起读。学生齐读。二、全班诵读师:临别之际,诗人向康桥的哪些对象一一做了道别?生:云彩、金柳、青荇、潭水、长篙、星辉等等。重点:针对诗中的任意一个你喜欢的意象,利用现代诗歌的形式进行描写。学生分组创作交流并做好讲评示例:云彩多少个黄昏你总是缓缓步入,履约一般让我每日的期待都结出一枚甜润的夕阳。你说,你就要离开?瞬间,我只想化作雨泪,沾湿你轻轻挥起的衣袖,随你四处云游;可又不忍,沉重了
展开阅读全文
课堂库(九科星学科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鄂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8课《诗两首》精题精练.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