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高考语文二轮复习600分冲刺专题四古文阅读优练1含解析.doc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3 0人已下载
| 下载 | 加入VIP,免费下载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0 高考 语文 二轮 复习 600 冲刺 专题 古文 阅读 解析
- 资源描述:
-
1、文言文一、(20195舒城中学届高三仿真试题)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题。韩思复,字绍出,京兆长安人。少孤,年十岁,母为语父亡状,感咽几绝。家富有,金玉、车马、玩好未尝省。笃学,举秀才#高第,袭祖封。永淳中,家益窭,岁饥,京兆杜瑾者,以百绫饷思复,思复方并日食,而绫完封不发。调梁府仓曹参军,会大旱,辄开仓赈民,州劾责,对曰:!“人穷则滥,不如因而活之,无趣为盗贼。”#州不能诎。转汴州司户,仁恕,不行鞭罚。丁内艰去官,鬻薪自给。姚崇为夏官侍郎,识之,擢司礼博士。五迁礼部郎中。迁滁州刺史,州有铜官,人铲凿尤苦,思复为贾他鄙,费省获多。入拜给事中。帝作景龙观,思复
2、谏曰:“祸难初弭,土木遽兴,非忧物恤人所急。”不见省。严善思坐谯王重福事,捕送诏狱#,有司劾善思“匿反罔上,宜伏诛”。思复曰:“往韦氏擅内,谋危社稷#,善思诣相府,白陛下必即位。今诏追善思,书发即至,使有逆节者,肯遽奔命哉?请集百官议。”议多同,善思得免死,流静州。迁中书舍人,数指言得失,颇见纳用。开元初,为谏议大夫。山东#大蝗,宰相姚崇遣使分道捕瘗注。思复上言:“夹河州县,飞蝗所至,苗辄尽,今游食至洛。使者往来不敢显言且天灾流行庸可尽瘗望陛下悔过责躬损不急之务任至公之人持此诚实以答谴咎其驱蝗使一切宜罢。#”玄宗然之,出其疏付崇。崇建遣思复使山东按所损,还,以实言。崇又遣监察御史刘沼覆视。!沼
3、希宰相意,悉易故牒以闻,故河南数州赋不得蠲。#崇恶之,出为德州刺史。为襄州刺史,治行名天下。卒,年七十四,谥曰文。天子亲题其碑曰“有唐忠孝韩长山之墓”。(选自新唐书韩思复传,有删改)【注】瘗(y):掩埋。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D)A使者往来/不敢显言/且天灾流行/庸可尽瘗/望陛下悔过/责躬损不急之务/任至公之人/持此诚实以答谴/咎其驱蝗使一切宜罢B使者往来/不敢显言/且天灾流行/庸可尽瘗/望陛下悔过责躬/损不急之务/任至公之人/持此诚实以答谴/咎其驱蝗使一切宜罢C使者往来/不敢显言/且天灾流行/庸可尽瘗/望陛下悔过/责躬损不急之务/任至公之人/持此诚实以答谴咎/
4、其驱蝗使一切宜罢D使者往来/不敢显言/且天灾流行/庸可尽瘗/望陛下悔过责躬/损不急之务/任至公之人/持此诚实以答谴咎/其驱蝗使一切宜罢【解析】这句话的意思:使者往来,不敢明说。且天灾流行,哪能捕杀掩埋得尽?希望陛下能悔过责己,停止一切不急之务,任用极端公正之人。就以这样诚恳实在的工作来回答上天的惩罚。那些驱蝗使应全部撤销。根据句意断开即可。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C)A秀才,文中指唐代科举设置的秀才科,后代渐渐废去,仅作为一般儒生的称呼。B诏狱,文中指关押钦犯的监狱,在此监狱关押的罪犯都是由皇帝亲自下诏书定罪。C社稷,土神和谷神,文中指祭祀。土神和谷神是在
5、以农为本的中华民族重要的原始崇拜物。D山东,战国、秦汉时称崤山或华山以东地区为山东;太行山以东地区也可称为山东。【解析】“文中指祭祀”错,文中代指国家。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3分)(D)A韩思复不爱钱财,秉性恬淡。他家里日益贫困,但是别人送他的一百绫却始终未开封;他的母亲去世,他离职守丧,生活困难,砍柴卖了自给。B韩思复施政务实,体恤百姓。他在梁府任职,碰上大旱,开仓救济百姓;他为政宽恕,不用鞭刑;他在滁州任职时,采取措施,减轻百姓负担。C韩思复敢于进谏,为人正直。皇帝要建景龙观,韩思复曾大力劝谏;严善思被捕下狱,韩思复极力为其辩解申冤;他指出为政得失,大多被采纳。D
6、韩思复为政公平,不会逢迎。对韩思复曾有知遇之恩的姚崇救灾做法有错误,韩思复上奏皇帝加以制止,刘沼也没有迎合姚崇的意思,都被贬到德州。【解析】“刘沼也没有迎合姚崇的意思”错,应是刘沼迎合姚崇的意思;“都被贬到德州”错,应是韩思复被贬到德州。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人穷则滥,不如因而活之,无趣为盗贼。(5分)译文:!(1)人处境困顿了什么事都做得出来,不如赈粮给他们让他们活命,不要让他们当盗贼。#(2)沼希宰相意,悉易故牒以闻,故河南数州赋不得蠲。(5分)译文:!刘沼揣摩宰相的意思,把以前呈报的文件全部改了上报,因而河南几州的租赋不能减免。#【解析】(1)“穷”“活”“
7、无”每点1分,句意通顺2分。(2)“易”“牒”“蠲”每点1分,句意通顺2分。【参考译文】韩思复,字绍出,京兆长安人。韩思复很小时就死了父亲。长到十岁时,他母亲对他说了父亲死的情况,他听了伤心悲痛几乎昏厥。那时他家里很富有,但他对于金玉、车马、游玩从不过问。学习十分认真,参加秀才考试得了高名次,承袭了祖父的封爵。到永淳年间,家中穷困了,年岁又不好,京兆一个叫杜瑾的人送他一百段绫,那时,韩思复两天才能吃一餐饭,但杜瑾送来的绫却完好未开封。韩思复曾任梁州仓曹参军。遇到天大旱,他就开仓赈民,州里责备他,他回答说:“人处境困顿了什么事都做得出来,不如赈粮给他们让他们活命,不让他们当盗贼。”州里不能折服他
8、。后来调任汴州司户,为政宽仁,不行鞭刑。因母亲死而离任,就砍柴卖了自给。那时姚崇任夏官侍郎,非常赏识他,除丧后提拔他为司礼博士。后来五次升迁,做了礼部郎中。再升为滁州刺史,州里有铜矿,矿工开采十分辛苦,韩思复将矿的开采卖给他乡,省了很多费用而获利却很多。入京都任给事中。皇帝要建景龙观,韩思复劝谏说:“祸乱刚刚结束,就大兴土木,这不是关心体恤百姓的要紧事。”没被采纳。严善思因谯王重福的事受牵连,被捕下诏狱。有司检举严善思的罪名是“隐瞒反叛,欺罔皇上,应判死刑”。韩思复说:“过去韦氏擅自干预国政,打算危乱李氏社稷,善思到相王府,说陛下一定会即位。现在诏令善思返京,诏书一到他即刻就来,假如他有谋反之
9、心,岂肯匆忙前来呢?请召集百官讨论。”议论很多与韩思复的意见相同,严善思得免死,被流放静州。韩思复升任中书舍人,多次指出政事中的得失,多被采用。开元初年,韩思复任谏议大夫。太行山以东发生蝗灾,宰相姚崇派使者分道督促捕埋。韩思复上奏:“黄河两岸的州县,蝗虫所到之处,禾苗全被吃尽,现在又将吃到洛州了。使者往来都不敢直言。且天灾流行,哪能捕埋得尽?切望陛下能悔过责己,停止一切不急之务,任用极端公正之人,就以这样诚恳实在的工作来回答上天的惩罚。那些驱蝗使应全部撤消。”玄宗认为对,把他的奏疏给姚崇,姚崇建议派韩思复去太行山以东检查蝗虫为害的情况,他回来后,据实报告。姚崇又要求派监察御史刘沼去复查。刘沼揣
展开阅读全文
课堂库(九科星学科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鄂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8课《诗两首》精题精练.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