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2016学年人教版高一语文必修2练习:3.doc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5 0人已下载
| 下载 | 加入VIP,免费下载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5 2016 学年 人教版高一 语文 必修 练习
- 资源描述:
-
1、3*囚绿记来源:学科网ZXXK“输死一搏”?第三节比赛,看到希望的四川队展开输死一搏,反观同曦,想赢怕输的情绪异常严重,单节比赛就输了13分这是2013年7月29日现代快报A24版所刊登同曦丢了NBL总冠军没丢进军CBA希望报道中的一段话。其中的“输死”,显然是“殊死”之误。殊,本义为死亡,也指断绝。“殊死”本来是“诛斩”“杀死”的意思,是一种斩首的死刑。庄子“殊死者相枕也”中的“殊死”,就是这个意思。后引申为“拼命”“决死”,如汉书韩信传“军皆殊死战”中的“殊死”。在现代汉语中,“殊死”这个词依然活跃。如:殊死抵抗,殊死的斗争。输即输送、运送,汉语中没有“输死”的说法。摘自咬文嚼字2013年
2、合订本,作者:李荣先陆蠡(19081942),字圣泉,原籍浙江天台。现代散文家、革命家、翻译家。1942年4月,日本宪兵查抄文化生活出版社,搜去一些有关抗日的书籍。他前去交涉,被宪兵扣留,最后因遭酷刑逝世。他的文学成就,主要在散文方面。代表作有散文集海星、竹刀和囚绿记。名家评陆蠡余光中:“感性散文写得最好的恐怕就是陆蠡了。”“他的散文独创在于断然割舍繁文杂念,而全然投入单纯的情感,务求饱满的美感。贝舟囚绿记谶等只从一丝萦念的线头,便会抽出一篇美丽而多情的绝妙小品来。”“陆蠡是散文家中的纯艺术家。” 柯灵:“在文人传统中有宁静澹远的一路,圣泉正是这一类。不趋时,不阿俗,切切实实,闭户劳作,劳作所
3、得,殷勤地献与世人。他是淳朴的,一个地道的山乡人。这点淳朴使他在品格上显得高,见得厚,也正是他终于默然地为祖国献出生命根基。”1注音(1)镶嵌qin(2)瞥见 pi(3)涸辙 h (4)移徙 x(5)茎叶 jn (6)嫩叶 nn(7)婆娑 su (8)猗郁 y(9)蕈菌 xn (10)揠苗助长 y(11)(12)来源:Z。xx。k.Com(13) (14)2写对字形(1) (2)(3) (4)“酉”是个象形字。其甲骨文和金文的形体,像酒瓶的样子。“酉”的本义是酒器。后来这个本义消失了,被假借为十二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中的第十位。用以计时,十七点至十九点为酉时。“
4、酉”是个部首字。在汉字中,凡从“酉”的字大都与酒有关,如“酌”“酝”“酗”“酣”“醉”等。3解释词义(1)猗郁:茂盛的样子。(2)瞥见:一眼看见。(3)急不暇择:在紧急的情况下来不及选择。判断加点词语运用的正误。(打“”或“”)A4月16日上午,韩国载有476人的“岁月号”客轮发生沉船事故,乘客中包括檀园高中的325名学生和14名教师。事件发生后,获救学生中半数处于猗郁和自责状态。()B带着乐观的态度看世界,就能瞥见世界的光明;带着一颗平静的心灵感受世界,就能看到世界的安详和美丽。()C记者们的问题一个接一个,让姚委员一时急不暇择,随着会议时间的临近,姚委员只有加快脚步向会场“奔”去,将记者们
5、远远“甩”在了身后。()4辨析近义词(1)占据占领辨析“占领”指用武装力量取得某个地方。“占据”指用强力取得或保持。两个词都有“拥有、占有”的意思,但两者的侧重点不同。“占领”是短时间的动作,“占据”是个相对时间长的动作。1949年4月23日,占领南京的人民解放军部队是第三野战军第35军。债券型基金大面积跑赢股基,在基金收益排行榜上占据上风。(2)留恋留连辨析“留恋”指不忍舍弃或离开。“留连”指留恋不愿离开。后者程度较重。南京是值得留连的地方,虽然我只是来来去去,而且又都在夏天。就要离开学校了,大家十分留恋。(3)简陋简朴辨析“简陋”指(房屋、设备等)简单粗陋,不完备。“简朴”指(语言、文笔、
6、生活作风等)简单朴素。这么一个小村庄上的球场,虽然简陋,但还是不能阻止他们对足球的热爱。仲华的生活相当简朴,五十年代初我到他家里,看不见一张床,他晚上就睡在三用沙发上。来源:学科网ZXXK(4)损害损坏辨析“损害”指使人或事物遭受不幸或伤害,使受损失。“损坏”意思是残破、破损,使失去效能。显卡元器件损坏故障通常会造成电脑无法开机、系统不稳定、死机、花屏等故障现象。他看见麦苗没有受到霜冻的损害,高兴极了。5积累名句(1)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白居易忆江南)(2)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王安石泊船瓜洲)(3)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贺知章咏柳)(4)千里莺啼绿映红,
7、水村山郭酒旗风。(杜牧江南春)(5)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孟浩然过故人在)背景连接1937年11月上海沦陷后,一部分文艺工作者利用上海租界的特殊环境,在日本侵略势力的四面包围中,坚持抗日文学活动,至1941年12月珍珠港事变,日军入侵租界为止,历时四年零一个月,称之为“孤岛文学”。作者就是当时自告奋勇留在上海的文艺工作者之一。囚绿记就写于抗战前期(1938年)“祖国蒙受极大耻辱的时候”,由此他怀念起一年前暂住北京时,窗外的一树常春藤。因为文章所述之事发生在卢沟桥事变后,地点又是烽烟四逼中的旧都,这就很自然地使读者联想到,这“永远向着阳光生长”、“永不屈服于黑暗”的常春藤,正是我们多灾多难而
8、又坚韧不拔的民族的象征;体味到作者祝福它“繁茂苍绿”中所包含的对民族的光明前景的信念,也体会到作者含而不露地抒发了对破坏和毁灭生命的侵略者的抑郁愤懑心情。文脉梳理一、阅读课文第14段,回答下面的问题1作者详细介绍自己在北平租住的公寓,有什么作用?答案:突出了公寓的简陋寒伧,炎热难耐,意在说明只要有绿在,一切都可以忍受。反衬了作者对绿的向往,为下文赏绿作铺垫。2赏析“我瞥见这绿影,感到一阵喜悦,便毫不犹疑地决定下来,这样了截爽直使公寓里的伙计都惊奇了。”答案:这句话运用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相结合的手法,写作者选定房间时的喜悦与果断,抒发了其对“绿影”的喜爱之情。其中“瞥见”体现了作者对“绿影”的一
9、见钟情,而写伙计的态度从侧面表明了我的果断。二、阅读课文第512段,回答下面的问题1作者喜欢绿的原因是什么?答案:因为“绿色是多宝贵的啊!它是生命,它是希望,它是慰安,它是快乐。”因为作者为生活奔波,备感疲惫劳累,急切地怀念绿色。因为作者“在古城中是孤独而陌生”,绿可以和我对语,使我不感到孤独。2在作者眼里,绿枝条有着怎样的性格特点?答案:作者描写绿枝条,一半是写实景实情,一半是带着感情与想象。它具有美的特点,“伸开柔软的卷须”“舒开折叠着的嫩叶”,下雨时带着“淅沥的声音,婆娑的摆舞”;它是青春、爱和幸福的象征,就像作者说的,“我要借绿色来比喻葱茏的爱和幸福,我要借绿色来比喻猗郁的年华”;它是
10、柔弱的,离开阳光就“失去了青苍的颜色,变成柔绿,变成嫩黄,枝条变成细瘦,变成娇弱,好像病的孩子”;它是倔强的、坚贞的,“它的尖端总是朝着窗外的方向。甚至于一枚细叶,一茎卷须,都朝原来的方向。植物是多固执啊”!它是“永不屈服黑暗的囚人”。这些特点既有现实依据,又有作者的美化、拟人化的加工,作者是把绿枝条当作人来写的。3“我”为什么以“揠苗助长的心情,巴不得它长得快,长得茂绿”?来源:学.科.网Z.X.X.K答案:“揠苗助长”本是贬义词,用在这里一方面表达了作者对绿的喜爱的程度之深,同时为下文“囚绿”作铺垫。4“囚绿”是怎么回事?是什么促使作者“囚绿”?“囚绿”最初给作者带来了怎样的情感体验?答案
11、:“囚绿”是指把窗外的常春藤牵引到自己的房间。原因是作者“自私的念头”,作者想和绿色更亲近点。“囚绿”给作者带来了“生的欢喜,超越了任何种的喜悦”。5作者“囚绿”后对绿的称呼有了怎样的变化?被囚者是不是也和作者有着同样的心情?如果不是,又有何表现?答案:绿友。依旧向外生长,向着阳光的方向。绿友“失去了青苍的颜色,变成柔绿,变成嫩黄,枝条变成细瘦,变成娇弱,好像病了的孩子”。直接抒情直接抒情往往是通过作者或作品中的人物将情感直接表达出来,其特点是感情袒露、气势奔放、热烈。直接抒情可以使感情表达得朴实真切,震动人心。直接抒情一般适用于抒发强烈而紧张的感情。直接抒情的特点是叙述时感情强烈,节奏快、紧
12、张,情感直露,容易把握。如:“绿色是多宝贵的啊!它是生命,它是希望,它是慰安,它是快乐。我怀念着绿色把我的心等焦了。”这些句子直接表达了对绿的无比的喜爱,感情率真、强烈。三、阅读课文第1314段,回答下面的问题1为什么最后“我”让“绿囚”恢复了自由?答案:“绿囚”执著地向着阳光生长,作者被这种不屈服于黑暗的精神所折服,最终把绿囚放了。2联系上下文,说说“珍重”的深刻含义。答案:“珍重”一词隐含了对顽强抗争精神的敬重和对光明与自由的珍惜与向往。名家视角“他有写作的才能,却不肯轻易发表文章。他的散文和翻译得到了读书界的重视,他却不愿登龙文坛。他只是一个谦虚的工作者。但这谦虚中自有他的骄傲虽然真正为
13、抗敌牺牲,也没有人尊他为烈士。他默默地活,默默地死(假定他已死去)那些喜欢热闹,喜欢铺张,喜欢浮光的人自然不会了解他。”巴金怀陆圣泉【上下求索】课文可划分为寻绿、观绿、囚绿、放绿和怀绿五个层次,可为什么作者给文章命名“囚绿记”?探究思路探究结论答案:第一,选定“囚绿”来给文章命名,这与文章想要表达的主题有关。文章五个层次中,“囚绿”写绿枝条最艰难的状况,可以理解为暗示国运艰难;“囚绿”表明作者心情复杂,这是卢沟桥事变之后,日本帝国主义大举侵略我国领土的时代背景下,作者内心极度痛苦和精神上坚决反抗的反映。第二,从行文思路上来看“见绿”“赏绿”写对绿的感情的逐渐加深,为下文的“囚绿”作铺垫,至“囚
14、绿”,这种爱达到了畸形的程度,正是“囚绿”环节中常春藤所表现出的不屈服与黑暗、向往光明和自由的倔强感动了“我”,才有了后面的“释绿”“怀绿”。所以,作者给文章命名为“囚绿记”是最贴切的。假如陆蠡真的与这位绿友见了面,常春藤确有灵性,此时此刻,还可能发生怎样故事呢?请同学们续写一个结尾。(100字左右)答案:再回来时,又是绿意盎然的夏季了。我走进曾居住过的小屋,看着绿友依旧动人的身姿,不由出口道:“嘿,老朋友,过得还好吗?”常春藤在微风中摇曳了一阵子,微微点点头,好像有很多话,却又咽了回去:“嗯,很好那个,那个,你的文章我看了,对不起”我一脸愕然:“朋友,这话从何说起。”常春藤轻声地嘟哝着,像个
展开阅读全文
课堂库(九科星学科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鄂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8课《诗两首》精题精练.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