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2016学年高一语文学案:第18课《诗词三首》(粤教版必修3)WORD版无答案.doc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5 0人已下载
| 下载 | 加入VIP,免费下载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诗词三首 2015-2016学年高一语文学案:第18课诗词三首粤教版必修3 WORD版无答案 2015 2016 学年 一语 文学 18 诗词 粤教版 必修 WORD 答案
- 资源描述:
-
1、虞美人学案 学习目标:1、了解李煜及其词风。2、感受李煜词中的亡国之恨,故国之思。 (重点)3、学习李煜“把抽象的感情形象化”的艺术手法。 (重点)学习过程一、词体知识词是_时兴起的一种合乐可歌、句式长短不齐的诗体。词在形式上的特点是“调有定格,句有定数,字有定声”。词大多分段,一段就是一个乐段,叫“片”或“_”,分两片的最为常见,本课的七首词都分两片。词的篇幅比较短小,有人按字数将词分成_、_和_三种,认为58字以内为_,5990字为_,91字以上为_。二、作品背景虞美人,词牌名。这首词是李煜的绝笔词。宋太祖开宝八年(975),宋兵攻克金陵,李煜投降,被送往汴京(今河南开封),囚禁在一座小楼
2、里,由君主沦落为阶下囚,个人的生活、地位一落千丈,人格尊严和人身自由也荡然无存,这一残酷的现实,使他“日夕以泪洗面”。故国之思、人生之痛、亡国之恨,在词中不加掩饰地流露出来。三、作者简介李煜(937978),字重光,五代词人,南唐最后一位国君史称唐后主(或李后主)。宋兵破金陵,出降,后被毒死。李煜工书画,知音律,能诗文,尤擅填词。其词以亡国为界,分前后期,前期多写宫廷豪华生活和男女欢爱之情,风格柔靡;后期多抒发亡国之痛和怀旧伤今之情,风格沉郁感伤。他的词不用典,不雕饰,不落俗套,语言自然率真,凝重洗练,开拓了词的领域,对后世词人有较大影响。代表作有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浪淘沙(帘外雨潺潺)
3、、相见欢(林花谢了春红)(无言独上西楼)。二、词作赏析1、词的上阕写词人面对春花秋月的美景,登楼远望,怀念故国。请问,“春花秋月”本是美好事物,作者为什么希望它结束呢?2、 “往事知多少”中的“往事”具体指什么?3、 诗的前六句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来写?体现了作者怎样的感情?4、词的下阕抒发词人怀念故国的悲痛之情。千古名句“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运用了什么样的艺术手法?三、拓展 你还能说出以水喻愁的句子吗?例:(1)以水喻愁: (2)以发喻愁: 四、 李煜词名句集录 1、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虞美人 2、胭脂泪,留人醉,几时重?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相见欢 3、剪不断,
4、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相见欢五、课后练习与提高相见欢 李煜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1、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 A、相见欢咏的是离情别愁,所表现的是南唐后主李煜离乡去国、幽囚汴京的愁苦心情。 B、本来,作者深谙“独自莫凭栏”之理,因为栏外景色往往会触动心中愁思,而今他却甘冒其“险”,可见他对故国(或故人)怀念之甚、眷恋之甚。 C、“剪不断”三句,取谐音“思”,“丝缕”喻“离愁”,将抽象的情感形象化了。 D、“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作者把愁思化解为别的滋味,反映了他旷达乐观、清幽脱俗的情怀。2、“剪不断,理还乱,是
5、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是千古名句,请分析它妙在哪里?书愤学案 实验中学高一语文备课组 设计者:张龙勇 2014-01-26学习目标:1、了解陆游及其创作背景。2、感受诗人强烈的爱国情感。 (重点)一、课前预习1、作者简介 陆游(1125-1210),字务观,自号放翁。越州山阴(今绍兴)人,南宋伟大的爱国诗人。他一生坚持抗金,却始终无法实现收复中原的壮志。他是一位高产的诗人,平生作诗近万首,内容丰富,主要表现渴望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诗风宏丽,豪迈奔放。2、文题背景 “书”,即书写;“愤”,悲愤。本诗作于宋孝宗淳熙十三年春天,作者闲居山阴期间。当时陆游从江西抚州罢官归已经5年,是一位62岁
6、的老人了,但他激愤难平、爱国之心不减。他追怀壮年意气,痛惜壮志未酬,愤而作诗,表达了老而弥坚、立誓报国的壮烈情怀。 3、典故介绍:(1)塞上长城:用了南朝刘宋名将檀道济自许为“万里长城”的典故。一次,皇帝欲杀檀道济,他说:“自毁汝万里长城。(2)出师一表:用了诸葛亮上表后主刘禅,出师北伐的典故。 4、字词解释 (1)中原北望气如山 气: (2)楼船夜雪瓜洲渡 渡: (3)千载谁堪伯仲间伯仲: 二、诗作赏析:1、书愤前两联叙事,追忆青壮年时期的豪情壮举,刻画了一个怎样的形象?2. 颔联既是叙事,也是写景。你能说出它在写景上的特点吗?你还能举出一例运用了此种手法的其它诗句吗?3. 如何理解颈联中的
展开阅读全文
课堂库(九科星学科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链接地址:https://www.ketangku.com/wenku/file-84990.html


鄂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8课《诗两首》精题精练.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