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2016学年高中语文选修中国文化经典研读(人教版)检测题:第五单元 佛理禅趣 《百喻经》六则 WORD版含答案.doc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5 0人已下载
| 下载 | 加入VIP,免费下载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百喻经 2015-2016学年高中语文选修中国文化经典研读人教版检测题:第五单元 佛理禅趣 百喻经六则 WORD版含答案 2015 2016 学年 高中语文 选修 中国文化 经典 研读 人教版
- 资源描述:
-
1、第五单元佛理禅趣百喻经六则百喻经,全称百句譬喻经,也称百譬经,是古天竺高僧伽斯那撰,南朝萧齐时天竺僧人求那毗地译。百喻经称“百喻”,但原经真正的譬喻故事只有98篇,全书两卷,两万余字,结构形式单一,每篇都采用两步式,第一步是讲故事,是引子;第二步是比喻,阐述一个佛学义理。它从梵文译成汉文,距今已经有一千五百多年的历史。百喻经中的故事原均为宣扬佛教教义而作,但“除去教诫,独留寓言”,这本书完全可以当成一部极有趣味的文学作品来读,对社会人生也不无启发意义。不仅百喻经如此,在佛经中,经常采用寓言譬喻的方式说理。佛教的义理玄微,一般人难以理解,所以佛经经常“假近以喻远,借彼而况此”,通过譬喻,将艰深的
2、义理,化作浅易的故事,使人乐于听闻,易于接受。据说“经中有大喻八百,小喻三千”,其方式包括顺喻、逆喻、现喻、非喻、先喻、后喻、先后喻、遍喻等。佛经的寓言譬喻影响很大,很多寓言在流传中逐渐固定下来,成为汉语词汇系统的固定成员,像“盲人摸象”“空中楼阁”“水中捞月”等,妇孺皆知。一、注音嫌_嗤笑_庵_ 敕_二、解释词义益患归当为三、古今异义食已口爽古义_今义_四、指出加点词的活用类型并释义徒自困饿,无益于道_以其怖故,不能战斗 _汝当斩头,自得出之 _五、分析句式类型若但尝一,何以可知_汝马本黑,尾何以白_何以不乘_即用其语,以刀斩头_默然无对,为人所笑_如此痴人,世间所笑_六、积累名句如果你不给
3、自己烦恼,别人也永远不可能给你烦恼。因为你自己的内心,你放不下。(佛教名言)不宽恕众生,不原谅众生,是苦了你自己。(佛教名言)答案:一、xinchnch二、益:动词,增加名词,好处名词,好处副词,更加患:动词,祸害动词的意动用法,以为患名词,危机名词,灾祸动词,担忧归:动词,回到动词,归顺动词,回到动词,女子出嫁当:副词,就副词,则副词,应该副词,应该副词,就为:介词,给动词,成为动词,作为动词,成为表被动三、古义:败坏今义:明朗率直;畅快;违背;差失等四、动词的使动用法,使乏力饥饿名词活用为动词,作战动词的使动用法,使出来五、宾语前置句宾语前置句宾语前置句省略句被动句被动句一、基础巩固1下列
4、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致令口爽,此亦复尔复:同样B若可饮尽,我当饮之 当:应该C积有年载,方得一车 积:聚集D便以血污涂其面目 涂:涂抹2下列语句中加点的词,与现代汉语中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A昔有愚人,至于他家B过去有人,痴无智慧C经历多日,不能得售D汝当斩头,自得出之3下列语句中加点的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A.B.C.D.4下列有关本课寓言的寓意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渴见水的故事告诉我们,做事切不可因为目标远大而放弃一切努力。B入海取沉水的故事告诉我们,不能心浮气躁,更不能舍大材取小用。C尝庵婆罗果的故事告诉我们,要敢于尝试,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D诈言马死的故事告诉我们
5、,保护自己本无可责备,但不能自欺欺人。二、文本研探阅读文本选段,完成59题。入海取沉水昔有长者子,入海取沉水。积有年载,方得一车,持来归家。诣市卖之,以其贵故,卒无买者。经历多日,不能得售。心生疲厌,以为苦恼。见人卖炭,时得速售,便生念言:不如烧之作炭,可得速售。即烧为炭,诣市卖之,不得半车炭之价直。诈 言 马 死昔有一人,骑一黑马入阵击贼。以其怖故,不能战斗。便以血污涂其面目,诈现死相,卧死人中。其所乘马为他所夺。军众既去,便欲还家,即截他人白马尾来。既到舍已,有人问言:“汝所乘马,今为所在?何以不乘?”答言:“我马已死,遂持尾来。”傍人语言:“汝马本黑,尾何以白?”默然无对,为人所笑。驼
6、瓮 俱 失昔有一人,先瓮中盛谷。骆驼入头瓮中食谷,又不得出。既不得出,以为忧恼。有一老人来语之言:“汝莫愁也,我教汝出。汝用我语,必得速出。汝当斩头,自得出之。”即用其语,以刀斩头。既复杀驼,而复破瓮。如此痴人,世间所笑。5下列语句中加点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即烧为炭,诣市卖之诣:到B以其怖故,不能战斗 怖:害怕C默然无对,为人所笑 默:沉默D既复杀驼,而复破瓮 复:同样6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A.B.C.D.7下列语句中的省略成分,补写不正确的一项是()A诣市卖之,以其贵故,(沉水)卒无买者B(那人)便以血污涂其面目,诈现死相,卧(在)死人中C(骆驼)既不得出
7、,以(入头瓮中食谷)为忧恼D(那人)即用其语,以刀斩(骆驼)头8下列有关入海取沉水一段文字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从前有位长者的儿子,到海里打捞沉香。经过多年的辛苦,才打捞了一车,他把沉香运回到家里。B由于沉香的价格昂贵,一直没有人买。经过了许多天,也不能卖出去。他心里感到很厌烦,十分苦恼。C他看见别人卖木炭,经常能够很快就卖出去,于是就产生了一个想法:不如把沉香烧成木炭,可以很快就卖出去。D那人于是就把沉香烧成了木炭,然后再到市场上去卖,结果只卖了不到半车木炭的价钱。9把文中画横线的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1)傍人语言:“汝马本黑,尾何以白?”_(2)汝莫愁也,我教汝出。汝用我语,必得
8、速出。汝当斩头,自得出之。_三、深化扩展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014题。愚人集牛乳昔有愚人,将会宾客,欲集牛乳,以拟供设,而作是念:“我今若预于日日中吸取牛乳,牛乳渐多,卒无安处,或复酢败。不如即就牛腹盛之,待临会时,当顿吸取。”作是念已,便捉牛母子,各系异处。却后一月,尔乃设会,迎置宾客,方牵牛来,欲吸取乳,而此牛乳即干无有。时为众宾,或瞋或笑。子死欲停置家中昔有愚人,养育七子,一子先死。时此愚人见子既死,便欲停置于其家中,自欲弃去。傍人见已,而语之言:“生死道异,当速庄严,致于远处而殡葬之。云何得留,自欲弃去?”尔时愚人闻此语已,即自思念:若不得留,要当葬者,须更杀一子,停担两头,乃可胜致
展开阅读全文
课堂库(九科星学科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链接地址:https://www.ketangku.com/wenku/file-85291.html


鄂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8课《诗两首》精题精练.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