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专题03 病句辨析和修改(讲义)-【夯实基础】备战2024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微专题.docx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3 0人已下载
| 下载 | 加入VIP,免费下载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夯实基础 微专题03 病句辨析和修改讲义-【夯实基础】备战2024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微专题 专题 03 病句 辨析 修改 讲义 夯实 基础 备战 2024 年高 语文 一轮 复习
- 资源描述:
-
1、微专题03 病句辨析和修改(讲义)一考点讲解高考病句专题中的病句是指不符合现代汉语语法规则以及不合逻辑事理的句子。高考考试说明规定考查的病句类型有六种,即:搭配不当、语序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结构混乱、语意不明、不合逻辑。复习任务1.掌握六种病句的类型及准确地辨析出病因。2.掌握各类病句的修改方法,并且在作文写作中规避六类病句。3.积累一些常见的语病问题。纵观近几年的试题,命题呈现出以下特点:考查频率“高”:几乎未“缺席”过全国卷。命题形式“变”:2022年由过去几年考的“语段中病句修改选择题”改为“语段中病句修改主观题”。病句类型“显”:主要以搭配不当、结构混乱为主,兼有语序不当、成分残缺等
2、。所选病句较长,一般含两处病因;要求能准确修改。在2023年的新课标I卷中,病句辨析和成语运用合二为一了。考情一览 年份卷别题型病句类型2023新高考I卷语段中病句修改主观题成语误用、搭配不当、关联词新高考II卷语段中病句修改主观题成分残缺、搭配不当全国甲卷语段中病句修改主观题不合逻辑全国乙卷语段中病句修改(删除冗余词语)主观题重复赘余2022新高考卷语段中病句修改主观题成分残缺、结构混乱全国甲卷语段中病句修改主观题搭配不当、不合逻辑全国甲卷语段中病句修改主观题结构混乱、关联词使用不当2021新高考卷语段中病句修改选择题结构混乱、搭配不当新高考卷语段中病句修改选择题成分残缺、关联词语使用不当全
3、国甲卷语段中病句修改选择题成分残缺全国乙卷语段中病句修改选择题搭配不当、结构混乱 二.知识讲解(一)句子的语法1. 什么是句子句子是具有一个句调(形式上带句号、问号、叹号),能够表达一个相对完整的意思的语言单位。如:妙!谁?刮风了。他身体很壮。句子按照结构分为单句和复句。2. 单句及其句子成分1)什么是单句单句是由单个的词或短语构成的句子,具有特定语调,能独立表达一定意思。句子的成分主要有主语、谓语、宾语、定语、状语、补语。短语带上语气语调就构成句子。2)句子成分及其划分在句子中,主语、谓语、宾语是句子的主干部分,它表述句子的主要意义;定语、状语、补语是句子的枝叶成分,它使得句子所表达的意义更
4、具体、形象。成分定义举例说明主干成分主语主语是句子陈述的对象,一般由名词(代词)或名词性短语充当。疫情也放大了全球治理体系中不适应、不匹配的问题。分析在这个句子中,“疫情”是被陈述的对象,是主语。谓语谓语是陈述主语的内容,说明主语怎么样或者是什么,一般由动词、形容词或动词性、形容词性短语充当。东四南北大街力求展现北古南新总基调。分析“展现”是陈述主语的内容,是谓语。宾语宾语是谓语动词所支配、影响或所涉及的对象,能回答“谁”或“什么”等问题,一般也由名词(代词)或名词性短语充当。青海通报3起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的典型问题。分析“问题”是谓语动词“通报”所涉及的对象,回答“通报什么”的问题,是宾语
5、。枝叶成分定语定语是在主语和宾语前起修饰(描写)、限制作用的成分。(中国提出)的建设“一带一路”是(造福中国人民与沿线国家人民)的(重要)倡议。分析“中国提出”修饰主语“建设一带一路”,“造福中国人民与沿线国家人民”“重要”修饰宾语“倡议”,都是定语。状语状语是修饰、限制谓语中心语的句子成分。海水,轻轻地抚摸着细软的沙滩这个任务必须完成。分析“轻轻”“必须”分别修饰谓语中心语“抚摸”“完成”,都是状语。补语补语是补充说明谓语中心语的句子成分。一个个都笑弯了腰。字写得好。分析“弯了腰”补充说明了谓语中心词“笑”的结果,是补语。“好”补充说明了谓语中心词“写”的程度,是补语。在一个完整的、典型的句
6、子中,各种成分之间的关系、顺序一般是:的 | 的。附:句子成分口诀主谓宾,定状补,六大成分弄清楚。基本成分主谓宾,附加成分定状补。主语讲谁或什么,陈述主语是谓语。动词涉及人或物,涉及成分叫宾语。修饰限制算定状,补充说明就是补。定语常在主宾前,谓前为状谓后补。还有标志的地得,帮助分清定状补。注意位置和关系,认真分析莫疏忽。3)运用句子成分划分法诊断病句能够划分句子成分是理解复杂句子句意和辨析、修改病句的基础。主、谓、宾要相互搭配,定、状、补要与中心词搭配,并依从现代汉语的语言表达习惯出现在单句的恰当位置上。如果表述不遵循现代汉语的语法规则,就会出现语病。3. 复句及其类型1)什么是复句复句由两个
7、或两个以上意义相关、结构上互不包含的分句组成。分句是结构上类似单句而没有完整句调的语言单位。所谓结构上互不包含,是说互不作句子成分。复句的各分句之间一般有停顿,书面上用逗号、分号或冒号表示;复句句末有较大的停顿,书面上用句号、问号或叹号表示。例如:单句:我有一个朋友。复句:我有一个朋友(分句),他在物价局上班(分句)。复句可以共有一个主语,如“他一放学,就回家休息了”;也可以有各自的主语,如“我喜欢红色,他也喜欢红色”。虽说复句不是学习的重点,但在辨析句子中,所选的句子绝大部分是复句,因为当句子结构复杂、细密起来时,最容易出现语病,所以,在复句上花点功夫是大有必要的。2)复句类型并列关系:分句
8、间的关系或者是并列的,或者是对举的。常用的关联词语有:既又,又又,有时有时,同样,另外,而是,不是而是,是不是例句:张明既喜欢李雅的美丽,又喜欢李雅的善良。张明不是喜欢李雅的美丽,而是喜欢李雅的善良。顺承关系:前后分句按时间、空间或逻辑事理上的顺序说出连续的动作或相关的情况,分句之间有先后相承的关系。常用的关联词语有:首先然后,一就,便,才,于是,后来,终于。例句:张明一看到李雅,就喜欢上她了。选择关系:分句间是选择关系。常用的关联词语有:或者或者,是还是,不是就是,与其不如,宁可也不例句:张明要么喜欢李雅的美丽,要么喜欢李雅的善良。递进关系:后面分句的意思比前面分句的意思更进一层,一般由少到
9、多,由轻到重,由小到大,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反之亦可。递进关系必须用关联词语。常用的关联词语有:不但而且,不但反而,尚且何况,况且,反而。例句:张明不但喜欢李雅的美丽,而且喜欢李雅的善良。转折关系:前后分句的意思相反或相对。常用的关联词语有:虽然但是,可是,只是。例句:张明虽然喜欢李雅,但是从不对她表示什么。假设关系:偏句提出假设,正句表示假设实现后所产生的结果。常用的关联词语有:如果那么,即使也例句:如果张明喜欢李雅,那么肯定是喜欢她的善良。条件关系:偏句提出条件,正句表示在满足条件的情况下所产生的结果。常用的关联词语有:只要就,只有才,否则,无论都例句:只有李雅美丽、善良,张明才能喜欢她。
10、因果关系:偏句说出原因,正句表示结果。常用的关联词语有:因为所以,既然那么,因此,以致。例句:因为李雅美丽、善良,所以张明喜欢她。(二)病句的类型及成因1.语序不当从语法角度看,语序不当对单句来说主要是词序不当,对复句来说主要是句序不当;从语意角度看,语序不当可能引起不合事理、表意不明、主客颠倒等语病。包括下面几种类型1) 多项定语语序不当多项定语的正确顺序一般可这样依次安排:(1)表领属的或时间、处所的短语;(2)表称代或数量的短语;(3)动词或动词短语;(4)形容词或形容词短语;(5)名词或名词短语。可简记为:“属”“指(数)”“动”“形”“名”。另外,带“的”的定语放在不带“的”的定语之
11、前。记住下面的例句,以此为模板。例:她是国家队的(a.表领属性的表“谁的”)一位(b表数量的表“多少”)有20多年教学经验的(c动词性短语表“怎样的”)优秀的(d形容词性短语)篮球(e名词)女(f名词)教练。练习: (2018天津卷3题D项)无论是在天津,还是在比赛现场,都有支持热爱天津女排的一批球迷与这支队伍同呼吸共命运。改正: 答案:“支持热爱天津女排的一批球迷”多项定语语序不当,应该是“一批支持热爱天津女排的球迷”。另外,“无论还是”这一组关联词所关涉的内容应该形成并列关系,“天津”和“比赛现场”可能是交叉关系,故而不当。2) 多项状语语序不当如果一个句子有多个状语,它们的正确次序一般是
12、:(1)表目的或原因的介宾短语,它常在句首,用逗号和主语隔开;(2)表时间或处所的词语或短语;(3)表范围程度的词或短语;(4)表情态的词或短语。另外,表对象的介宾短语一般紧挨在中心语前。记住下面的例句,以此为模板。例:许多老师昨天(何时)在休息室里(何地)都(范围)热情地(何种情态)同他(何对象,“谁”)交谈。练习:(2007全国卷3题C项)这里,昔日开阔的湖面大部分已被填平,变成了宅基地,剩下的小部分也在以10%的速度每年缩减着,令人痛心。改正: 答案:此句最后一个分句中“缩减”有两个状语,表时间的“每年”应在表情状的介宾短语“以10%的速度”之前。3)定语和状语次序错位定语误放在状语位置
13、上例:如何进行人事制度改革的问题在全校教职工中热烈地引起了讨论。分析:“热烈”应修饰“讨论”,即“热烈地引起了讨论”应改为“引起了热烈的讨论”。状语误放在定语位置上例:在职工代表大会上,我们向厂方提出了关于工资制度改革的明确意见。分析:“明确”应作状语,修饰“提出”,而不是作定语,修饰“意见”。因此,应把“明确”放在“提出”之前。练习:(2007重庆卷4题A项)请柬的封面上古色古香地印着青铜器,上面整齐地排列着身披铠甲、手持盾牌的秦军战士。改正: 答案:这个句子中,除了“上面”有歧义外,在“请柬的封面上古色古香地印着青铜器”分句中,“古色古香”应修饰“青铜器”,是“青铜器”的定语,应紧挨在“青
14、铜器”前面,而不应放在状语的位置。4)并列词语或并列短语语序不当 在一个句子中,并列短语中的各项,要注意其轻重、先后、大小的关系,遵循一定的逻辑关系,否则容易出现位置不当。辨析时应重点注意以下技巧的应用:认真分析并列词语之间的时间先后、空间距离、范围大小、程度轻重、情感流程、时局变化、数目常规、成绩名次、法定位置、对应承接等逻辑关系,看有无违反逻辑关系。倒序检查:对句中并列词语问题如一时无法判断,可将语序前后调换一下,如通顺,则说明原顺序有问题;反之,则无问题。因为并列词语组织时要符合一定的逻辑关系和语言习惯。例:这是一本好书,它能催人进取,促人警醒,引人深思。分析:并列词语排列顺序不当。按照
15、事理、逻辑次序,应将“催人进取,促人警醒,引人深思”改为“引人深思,促人警醒,催人进取”。 5)关联词的位置不当在复句中,如果两个分句的主语相同,那么主语应置于关联词之前;如果两个分句的主语不同,分句的主语应放在关联词之后。记忆技巧为主语“同前异后”。记住下面的例句,以此为模板。例:中药不仅疗效好,而且价格便宜。 (前后两句的主语都是中药,所以中药放到最前面)练习(2018浙江卷4题A项)出版社除了将本身的品牌作为吸引受众的内容进行推广,利用直播、短视频等形式传播外,图书营销还有在社交平台做线上活动这个必选项。改正: 答案:语序不当。前半句主语为“出版社”,“除了外”句子意思还未完成,后半句就
16、中途易辙,变主语为“图书营销”。可把“除了”二字提到“出版社”前面。 6)分句间次序不当在承接复句、递进复句中,分句之间的次序分别有先后和轻重关系,如果颠倒了,就会造成分句间次序不当。例:闻一多先生,是大勇的革命烈士,是热情的优秀诗人,是卓越的学者。分析:正确语序应为“闻一多先生,是卓越的学者,是热情的优秀诗人,是大勇的革命烈士”。练习(2013辽宁卷14题D项)作为一个全新的、相对成熟的行业,不仅电子商务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人类的生活方式,也冲击了历史悠久的传统商业模式。改正: 答案:分句间次序不当,递进关系颠倒,应该是先冲击传统商业模式,再改变人类生活方式。同时关联词语位置不当,“不仅”要放
17、在“电子商务”后。7)主客体倒置句子表述的对象有主动者与被动者之分。出现“为所”“使”“对”“对于”等词的语句,会涉及主客关系,若表达不好,就会出现主客颠倒的现象。例:鸦片战争以来的中国近代史,对于大多数中学生是比较熟悉的,重大的历史事件都能说得一清二楚。分析:这个例句犯了主客颠倒的毛病,应该主对宾、人对物。正确的说法应为“大多数中学生对于鸦片战争以来的中国近代史是比较熟悉的,重大的历史事件都能说得一清二楚”。“主客体颠倒”也可归类到“不合逻辑”中。练习:贾珠死后,贾宝玉成了王夫人的心头肉,无论从母性本能还是从自身权益出发,王夫人对宝玉都弥足珍贵。改正: 答案:主客颠倒。应为:宝玉对王夫人都弥
18、足珍贵。2. 搭配不当现代汉语的句子有一定的结构规律,主、谓、宾、定、状、补六种成分搭配须符合结构规律。搭配不当就是指句子的某些成分不符合这一结构规律,或者是搭配在一起不合事理,从道理上说不通;或者是不符合语言习惯,强行搭配。搭配不当包括以下类型:1) 主谓搭配不当主要表现为谓语不能来陈述主语,有时主语或谓语由并列短语充当,其中一部分搭配不当。例:局部生态环境的改善并不能遏制整体恶化的态势,中国每年土地沙漠化的速度与面积仍然在不断扩大。分析:“速度”不能“扩大”,多主语和单一谓语不能完全搭配。练习:观众跟随着这档浸润理想情怀的节目,回顾科学技术的研发过程,感知科学家的创造力,把握时代的脉搏,激
19、发前进的动力,受到各界一致好评。改正: 答案:主谓搭配不当,“受到各界一致好评”的应该是“节目”,而不是“观众”。可在“受到”前加“这档节目”。2) 主宾搭配不当有的是同一个句子的主宾搭配不当,例:当今的世界,各个国家、地区相互依存,已经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格局,是一个经济全球化的时代。分析:由于全句较长,造成了主语“当今的世界”与宾语“一个经济全球化的时代”不能搭配,可将“世界”改为“时代”。有的则是在第一个句子中搭配恰当,但在第二个句子中则改换了主语,致使主宾搭配不恰当,例:夏季的呼伦贝尔大草原,草长莺飞,真是个美丽的季节。分析:第二个句子的主语换成了“夏季”,致使原句“呼伦贝尔大草
20、原”与“季节”主宾搭配不当。练习:(2017山东卷5题C项)这位前方记者采访到的专家表示,C919的试飞成功,标志着我国大型商用飞机的研制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改正: 答案:主语和宾语搭配不当,主语“研制”和“水平”不搭配,可以改为“研制技术”。3) 动宾搭配不当 当谓语动词和宾语中心语之间加了很长的修饰限定成分,谓语动词和宾语中心语间隔很远,这时宾语中心语往往会和前面的谓语动词搭配不当。例:成千上万的志愿者都在忙碌着,他们在共同努力,完成举办一次令亚洲乃至世界都瞩目的园林博览会的理想。分析:谓语动词“完成”与宾语中心语“理想”不搭配,应将“完成”改为“实现”。当一个谓语动词后面带有两个或两个以
21、上的宾语时,其中的一个宾语常会和这个谓语动词搭配不当。例:中国拥有航母之后,更具大国“形象和气质”。特别是在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内,中国与周边国家还存在海洋主权争端,航母的投入和使用无疑将增大中国有效解决问题的筹码和力度。分析:谓语动词“增大”与宾语“筹码”不搭配,“力度”可以“增大”,但“筹码”只能“增加”。练习:自1995年以来,这艘船经历了大洋矿产资源研究开发专项的多个远洋调查航次和多个大陆架勘查航次的任务。改正: 答案:动宾搭配不当,“经历了任务”, “经历”应改为“执行”。4) 修饰语与中心语搭配不当(动补、状动、定中搭配不当) 主要指修饰语或限制语在中心语前面或后面的表达上的不合习惯
22、或不合事理的现象。a.定语和中心语搭配不当如:我们有吃苦耐劳的人民,又有优裕的自然资源。分析:“优裕”不能修饰“自然资源”,应改为“丰富”。b.状语和中心语搭配不当如:要掌握走私犯活动的规律,以便稳准狠地识别和打击他们。分析:“稳准狠”不能修饰“识别”,应改为“更好”。c.补语与中心语搭配不当如:同学们把教室打扫得干干净净,整整齐齐。分析:一动与多补不能全相搭配,“打扫”和“整整齐齐”不搭配。除了常规的动补搭配不当外,本类型主要涉及“减少”“降低”“缩短”等词语后面接倍数的问题。根据习惯表述,“倍”只能用在“增加”中。因为原数减少一倍即为零,更不用说减少更多倍了。(吕叔湘、朱德熙主编的语法修辞
23、讲话中说:“说到减少,只能说减少几分之几,不能说减少几倍。”)例:这个炼钢车间,由十天开一炉,变为五天开一炉,时间缩短了一倍。分析:倍数词使用不当,表缩短、降低、减少只能用分数或几成。 练习:.央视大国工匠系列节目反响巨大,工匠们精益求精、无私奉献的精神引发了人们广泛而热烈的讨论和思考。改正: 答案:修饰语和中心语搭配不当,“广泛而热烈的”只能和“讨论”搭配,而不能和“思考”搭配。将“和思考”删去。 5) 一面与两面搭配不当(本类型也归类到不合逻辑中) 句子前面(或后面)出现一正一反两方面意思的词语(如成败、升降、高低、好坏、优劣、强弱、得失、能否、是否、有无等),后面(或前面)却只有一方面意
展开阅读全文
课堂库(九科星学科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链接地址:https://www.ketangku.com/wenku/file-85665.html


鄂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8课《诗两首》精题精练.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