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届新高考语文人教版一轮复习课件:第三部分 专题六 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 .pptx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6 0人已下载
| 下载 | 加入VIP,免费下载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2届新高考语文人教版一轮复习课件:第三部分 专题六 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 2022 新高 语文 人教版 一轮 复习 课件 第三 部分 专题 正确 使用 词语 包括 熟语
- 资源描述:
-
1、专题六 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考情解读核心考点考向考题取样题型统一命题自主命题成语近义成语辨析2020全国卷,172020全国卷,182018全国卷,192018全国卷,172020江苏,1单选题语境成语正确运用2017全国卷,172016全国卷,132020海南,182017山东,4单选题实词和短语近义实词、短语辨析2019全国卷,172019全国卷,172020天津,12019江苏,12018天津,2单选题虚词常见虚词的使用与搭配2020全国卷,172016全国卷,152016全国卷,152019浙江,2单选题 考情解读命题分析预测1.考查形式:考查形式灵活。高考对词语(包括熟语)的考查
2、主要以近义辨析、语境辨析、虚词的使用搭配等形式呈现。2.考查内容:选词范围扩大,更加贴近实际运用。成语仍是考查重点和难点。聚焦学科素养语言建构与运用备考要求:提高对近义词语的辨析能力。考生在备考时,不仅要重视近义词语的积累,还要掌握一定的语法知识,提高辨析近义词语的能力。注意常见虚词。积累常见关联词语,掌握常见虚词的用法和搭配也是考生在备考时需要注意的。目 录考点帮解题能力提升考点1成语考点2实词和短语考点3虚词积累帮完善知识储备考点1 成语考点2实词和短语考点3虚词考点帮解题能力提升考点1 成语考查形式从近几年高考来看,成语题考查频率较高,而且在考查形式上多有变化。主要有三种形式:设置语境辨
3、析近义成语并选词填空,如2020年全国卷第17题;判断某几个句子中成语使用的正误,如2020年海南卷第18题;从近义辨析的角度混合考查成语、词语等,如2019年全国卷第17题,2019年江苏卷第1题。考点1 成语要提高辨析使用成语的能力,考生必须大量积累易错成语。积累成语可从以下三方面进行:1.阅读积累。通过阅读教材和课外读物,积累其中的易错成语。2.习题积累。通过做题,积累试题所考成语。这些成语往往是常考易错的,需要重点关注。3.资料积累。利用现成的“成语汇编”之类的材料,快速积累常考易错成语。这是成语复习的快捷方式。考向1近义成语辨析典例12018全国卷,17,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后面
4、的问题。除了人会为了理想奔波迁徙以外,很多动物也有着自己的迁徙盛举。冬季来临,天气寒冷,食物短缺,很多动物选择集体逃离,待到春暖花开、万物复苏再一起回来。动物迁徙是有确定路线的。它们对驻地有着自己的坚守和执着,而不是。对于动物究竟如何确定自己的迁徙路线,科学家一直都充满好奇。有科学家认为,迁徙动物都有独特的“助航设施”,它们以海岸线等作为参照,利用特殊的嗅觉和听觉等辨别方向。也有科学家认为,迁徙动物身体中存在磁受体,可以感应地球磁场,它们有自自己的生物指南针。更有趣的是,又有科学家发现即使是室内饲养的、从未接触过其他同伴的年轻乌鸦,也会沿着祖辈飞过的路线进行迁徙,也就是说,迁徙的方向感已经由上
5、一代遗传给它们,它们天生就知道去哪里寻找温暖的地方过冬。到目前为止,关于动物迁徙路线确定的问题,科学家仍在地进行探究,我们期待着更加的故事出现。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A.波澜壮阔 随波逐流 宵衣旰食 引人入胜B.波澜壮阔随遇而安全力以赴引人入胜C.声势浩大随遇而安宵衣旰食娓娓动听D.声势浩大随波逐流全力以赴娓娓动听解析 本题考查考生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的能力。试题在一段文字中挖掉四个成语,然后针对这四个成语各选择一个近义成语或容易混淆的成语,分别组成四个选项,有一定的干扰性。序号释义辨析第一组波澜壮阔:形容声势雄壮浩大(多用于诗文、群众运动等)。语境说的是动物迁徙场
6、面很盛大,两个词都适用。声势浩大:声威和气势非常盛大。第二组随波逐流:随着波浪起伏,跟着流水漂荡,比喻自己没有主见,随着潮流走。“随波逐流”偏重个人没有主见,“随遇而安”偏重个人能满足于各种环境。语境说的是动物在迁徙中对驻地有着坚守和执着,应选用“随遇而安”。随遇而安:能适应各种环境,在任何环境中都能满足。序号释义辨析第三组宵衣旰食:天不亮就穿衣起来,天黑了才吃饭,形容勤于政务。语境说的是科学家努力进行探究,应选用“全力以赴”。全力以赴:把全部力量投入进去。第四组引人入胜:引人进入佳境(指风景或作品等)。语境说的是科学家对动物迁徙路线进行探究的故事,应选用“引人入胜”。娓娓动听:形容善于讲话,
7、使人喜欢听。(续表)答案B典例22020江苏,1,3分在下面一段话的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大禹疏理百川,班超投笔从戎,李时珍悬壶济世,林则徐虎门销烟每当中华民族处于艰难之际,总有一大批志士仁人挺身而出,解民众于水火,挽狂澜于既倒。野火沃土,中华五千年文明史就是一部的奋斗史。A.以身许国 多难兴邦 不屈不挠B.以身试险 多难兴邦 不卑不亢C.以身许国 一言兴邦 不卑不亢D.以身试险 一言兴邦 不屈不挠解析本题考查考生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的能力。第一处,以身许国:将自身的一切献给国家。以身试险:试着亲身去做触犯法律的事。根据语境,“以身许国”与前文中所说的志士仁人在中华民族艰难
8、之际挺身而出的语境更匹配,故应选“以身许国”。第二处,多难兴邦:国家多灾多难,可以激发人民发愤图强,战胜困难,使国家兴盛起来。一言兴邦:一句话使国家兴盛起来。指所说的话分量很重,能使国家兴盛或事情成功。根据语境,应选“多难兴邦”。第三处,不屈不挠:指在压力或困难面前不低头,不屈服。不卑不亢:既不自卑也不高傲,形容待人的态度和言行恰如其分,自然得体。前者与“中华民族处于艰难之际”的语境更搭配,故应选“不屈不挠”。答案A方法点拨辨析近义成语的三个角度1.代入句子,语感检验。一般近义成语辨析多以选词填空的形式进行考查,将选项成语分别代入所给的句子中,通读一遍,根据语感检验语句是否通顺,通过权衡、比较
9、,确定较为合适的成语。2.联系语境,揣摩句意。考生在答题时,要仔细审读语境,挖掘其中包含的表意侧重点、适用对象、感情色彩、程度轻重等有效信息,进而揣摩句子的整体含意,把握命题者的意图,找到解题的突破口。如“极光运动所造成的 的瑰丽景象”中,横线处的备选成语有“瞬息万变”“浩如烟海”,考虑到中心语是“景象”而不是典籍文献之类,所以选用“瞬息万变”。3.前后对应,定位准确。语句中的部分词语与备选成语的适用对象不符,解题时要注意所选成语的适用对象应和句子中的对象对应,从而确定答案。如:何为工匠精神呢?那就是精益求精。注重细节,追求完美和极致,不惜花费时间和精力,反复改进产品。备选成语有“孜孜不倦”“
10、宵衣旰食”,其中“宵衣旰食”的意思是“勤于政务”,与句子中的“改进产品”不对应,因此应选用“孜孜不倦”。考向2语境成语正确运用典例32017全国卷,17,3分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不正确的一项是()这是一条经典的旅游路线,既能让你饱览大自然巧夺天工般的美景,又能让你领略多姿多彩的异国风情。近年来农民收入稳步增长,生活条件大大改善,对商场里琳琅满目的高档电器也不再望尘莫及了。他在学习上坚持博学审问,对待工作更是兢兢业业,经过长时间的努力,终于取得了突出的成就。.由于过于相信自己的能力和判断,不肯认真调查研究,他对于群众的意见总是充耳不闻,所以常常受到大家的批评。有的同学过去对语文学习不重
11、视,到了高中才发现既要补欠账,又要学新知识,被弄得左支右绌,狼狈得很。央视中国诗词大会这个温文尔雅的节目走红,引起社会广泛关注,节目中一举夺冠的小姑娘更是成为谈论的焦点。A.B.C.D.解析本题重点考查在具体的语境中正确使用成语。巧夺天工:精巧的人工胜过天然,形容技艺极其精巧。语境强调大自然的美景,使用错误。望尘莫及:只望见走在前面的人带起的尘土,而追赶不上,形容远远落后。用于此处不合语境。博学审问:广泛地学习,详细地询问,指求学时的态度和学习的途径。本句表现他努力学习,使用正确。充耳不闻:塞住耳朵不听,形容不愿听取别人的意见。本句是说他不听群众意见,使用正确。左支右绌:指力量不足,应付了这一
12、方面,那一方面又有了问题。本句是指学习语文很吃力,使用正确。温文尔雅:态度温和,举止文雅。一般指人,使用错误。答案A典例42020海南,18,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目。风筝,是中国古人的一项重要发明,放风筝是一种人们喜闻乐见的传统活动。早期有关风筝的记载多与传递信息等军事活动有关。到唐代,风筝开始出现在文人诗歌中。宋代以后,逐渐演变成一种老少皆宜的玩具,而清明时节放风筝也成为一项普及的民俗活动。明代以后,风筝传播到世界各地,并深受各国人民喜爱早期的风筝制作十分简单,用竹篾做骨架,贴上素绢或白纸,结好线绳,便可放飞了。随着时间的推移,风筝的制作技艺不断炉火纯青,样式也逐渐丰富起来,从动物、植
13、物、器具、文字,到人物、仙佛,不一而足,风筝于是有了很强的.观赏性和艺术价值。有些风筝还安装了声响装置,如著名的“板鹞”风筝,通体安装笛哨,少则数十个,多则成百上千文段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当的一项是()A.喜闻乐见 B.老少皆宜C.炉火纯青D.不一而足解析本题考查考生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的能力。A项,喜闻乐见:喜欢听,乐意看。使用正确。B项,老少皆宜:本义指老人和儿童都适宜,喻指适用的范围非常广。使用正确。C项,炉火纯青:比喻学问、技术等达到了纯熟完美的地步。不能与“不断”搭配。D项,不一而足:不止一种或一次,而是很多。使用正确。答案C方法点拨根据语境辨析成语使用的正误 语境即语言环境,指使
14、用语言的环境,分内部语境和外部语境。内部语境指一定的言语片段前后出现的其他言语片段,即上下文。外部语境指存在于言语片段之外的语言的社会环境。“根据语境辨析成语使用的正误”,这里的“语境”是指内部语境。辨析一个成语的使用是否正确,首先要准确把握该成语的内涵,然后关注该成语所处的语境并加以分析,分析该成语和整个句子的氛围是否吻合、人称是否对应、意思是否一致。根据语境辨析成语使用的正误,需要注意以下情形:1.不合事实如:当时暴雨如注,满路泥泞,汽车已无法行驶,抢险队员们只好安步当车,跋涉一个多小时赶到了大坝。“安步当车”的意思是慢慢地步行,就当作是坐车。使用时必须具备两个条件:一是行走速度缓慢;二是
15、行走者不慌不忙地步行,表现出的是一种闲适平和的心情。而句中描述的是抢险时的情景,情况紧急又遇上暴雨,显然“安步当车”不合事实。.2.轻重失当成语有轻重之别,如果不加区分,就很容易造成错误。如“李老师勤勤恳恳,日理万机”,“日理万机”的意思是每天处理大量要务,形容政务繁忙(多指高级领导人),用在这里说“李老师很忙”,显然过重了,与所处的语境不合。再如“他最看重诚信,教育孩子要做个一言九鼎的人”,“一言九鼎”形容所说的话分量很重,作用很大,用在孩子身上词义过重。3.望文生义对成语意义不仔细辨析,粗枝大叶,一瞥而过,容易因为望文生义而作出错误判断。.如:新课程标准要求我们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努力贯彻新的
16、教育教学理念,坚决摒弃那种不尊重学生的耳提面命式的教学方法。“耳提面命”意为不但当面告诉他,而且还贴近耳朵提醒、叮嘱。后来形容恳切地教导。而例句中片面地认为其意思是“提着耳朵当面命令”,好像合乎语境,其实望文生义。易望文生义的成语还有“万人空巷”“炙手可热”“首当其冲”“久假不归”“明日黄花”等。4.搭配不当有些成语使用时还要注意其与句子中的相关成分是否搭配。如果忽视这点就会造成句子的语法混乱。.如:他往四周一看,发现漫山遍野的怪石,于是心中就有了出奇制胜敌军的妙计。“出奇制胜”虽可作谓语,但其后不能带宾语,用在此处显然不当。还有些成语常用于否定句或疑问句中,一般不用于其他句式。如“望其项背”
17、就不能用于肯定句中,其他的成语如“善罢甘休”“同日而语”“一概而论”“等量齐观”等也同样如此。5.谦敬失当如:这是一部已故著名作家的作品,由于各种原因一直没有发表,这次出版对编辑来说也有点敝帚自珍的意味。“敝帚自珍”比喻东西虽不好,可是自己珍视。属于谦辞,只能对自己,不能对.别人。有些成语属谦辞,只能对自己;有些成语属敬辞,只能对别人。如果忽略了,便会犯谦敬失当的错误。6.对象误用如:红楼梦中有句话说“贾不假,白玉为堂金作马”,足见贾府金玉之多,简直到了汗牛充栋的地步。“汗牛充栋”只用来形容书籍极多,不能指金玉之类,例句属对象误用。有些熟语有特定的适用对象。有的指个体,有的指群体;有的指人,有
18、的指物;有的专用于男女或夫妻之间,有的专用于写文章或文学艺术等。如果对这些熟语所表达的习惯对象缺乏了解,就会使陈述与被陈述对象之间出现张冠李戴.的现象。如“豆蔻年华”只用于十三四岁的少女,“青梅竹马”只用于男女儿童之间等。7.重复累赘如:看到他这滑稽的表情,坐在身旁的一名外国记者忍俊不禁扑哧一声笑起来。“忍俊不禁”是“忍不住笑”的意思,而句中“扑哧一声笑起来”与“忍俊不禁”的意思一样,因而造成重复。可删去“扑哧一声笑起来”,使句子表意简明。在语言表达的过程中使用某个成语时,成语的语义可能与句子中的某些词语或短语意义重复,从而造成重复累赘。.8.褒贬误用有些成语在长期的使用过程中,已经附带有一定
展开阅读全文
课堂库(九科星学科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链接地址:https://www.ketangku.com/wenku/file-86367.html


鄂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8课《诗两首》精题精练.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