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分享赚钱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35

类型2023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6单元 23《孟子三章》第3课时上课课件 新人教版.pptx

  • 上传人:a****
  • 文档编号:87520
  • 上传时间:2025-11-02
  • 格式:PPTX
  • 页数:35
  • 大小:10.55MB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关 键  词:
    孟子三章 2023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6单元 23孟子三章第3课时上课课件 新人教版 2023 年级 语文 上册 单元 23 孟子 课时 上课 课件 新人
    资源描述:

    1、自古英雄多磨难,从来纨挎少伟男。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为什么忧劳可以使国家兴盛,安逸享乐会使国家败亡呢?今天,让我们走进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看一下两千多年前的孟子是如何以振聋发聩之语警醒我们的。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23 孟子三章第3课时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必记字词02初读课文03CONTENTS 教学目录学习目标01精读课文04课堂小结05教材课后习题061.学习文言实词、虚词等文言知识。2.把握文章的论点、论据、论证结构及论证方法等。3.正确理解并认识“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含义,并从中得到应有的教益。学习目标傅说()孙叔敖()畎亩()拂士()胶鬲()qungyuob必记字词舜()shn

    2、百里奚()x通假字曾益其所不能(同“增”,增加)困于心,衡于虑(同“横”,梗塞、不顺)入则无法家拂士(同“弼”,辅佐)古今异义舜发于畎亩之中(古义:兴起,指被任用。今义:送出;交付)傅说举于版筑之间(古义:捣土用的杵。今义:建筑;修建)管夷吾举于士(古义:狱官。今义:军人)征于色,发于声(古义:征验、表现。今义:征讨)一词多义发管夷吾举于士(狱官)入则无法家拂士(贤士)舜发于畎亩之中(兴起,指被任用)发于声(显露、流露)士词类活用必先苦其心志(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痛苦)人恒过(名词用作动词,犯错误)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均为动词作状语,在国内,在国外)更多字词详见教材帮认真阅读课文

    3、及课下注释,疏通文意。记录疑难问题,将自主学习没有解决的问题记录下来,用于研读探究时解决。1.画出你认为最有哲理的句子。2.标记出有疑问的地方,在旁边批注问题。自主学习初读课文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田地捣土用的杵兴起,指被任用选拔,任用集市疏通文意初读课文1狱官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译文:舜从田野耕作之中被起用,傅说从筑墙的劳作之中被起用,胶鬲从贩鱼卖盐中被起用,管夷吾从狱官手里获释而被任用,孙叔敖从隐居的海边被起用,百里奚从市井之间被赎出而被任用。故

    4、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使痛苦将要使劳累使饥饿违背财资缺乏使受到震撼使坚忍增加才能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译文:所以上天将要下达重大的使命给这个人,一定要先使他内心痛苦,使他的筋骨劳累,使他经受饥饿之苦,使他身处贫困之中,使他做事不顺,通过这些来使他的心受到震撼,使他的性格坚忍起来,增加他所不具备的能力。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

    5、安乐也。奋起。这里指有所作为忧困,困惑了解、明白显露、流露在国内常常犯错误在国外常常2征验、表现这样以后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译文:一个人常常犯错误,然后才能改正;内心困惑,思虑堵塞,才能有所作为;(一个人的想法,只有)表现在脸色上,流露在言谈中,才能被人们了解。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译文:(一个国家)在国内假如没有守法度的大臣和辅佐君王的贤士,在国外假如没能匹敌的国家和外患的侵扰,这个国家(往往就容易)灭亡。这样(了解到这一切)以后人们就会懂得常处忧愁祸患之中可以使人生存,常处安逸快乐之中可以使人死亡

    6、的道理。第二部分(1)举例论证艰苦的环境可以造就人才的道理。(2)从正反两方面出发,由个人到国家,进一步论述经受磨炼的益处,并得出全文的中心论点。第一部分划分层次初读课文1.文章第1段列举的六位圣贤的共同点是什么?列举这些事例的目的又是什么?共同点:出身卑微,经历磨炼成就一番出色的事业。目的:用排比句列举六位由卑微至显贵的历史人物的事例,引出并论证了“生于忧患”的观点,极具说服力;运用排比,增强了文章气势,使论证更充分。分析讨论精读课文2.第2段主要论述了什么道理?第二段主要论述了人要担负重任、有所作为、成就大事,必须在思想、生活、行为等方面经受一番艰苦磨炼的道理。第3段国家个人生于忧患3.第

    7、3、4两段分别从什么角度论述了什么道理?第4段死于安乐反面正面4.孟子认为一个国家要想避免“亡”的命运,必须具备哪些条件?在国内有守法度的大臣和辅佐君王的贤士,在国外有能匹敌的国家和外患的侵扰。5.本文的中心论点是哪一句话?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6.文章是如何层层推理展开论证的?开头先列举事例,提出担当重责的人才都必须先经过磨炼的观点,并由此引申,由个人推论到治国,从正反两方面进行论述,最后得出“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的中心论点。课文主旨课堂小结文章先用历史上六个著名人物的事例,证明磨难可以造就人才,接着从个人发展和国家兴亡两个不同的角度进一步展开论证,得出文章的中心论点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讲道理

    8、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板书设计课堂小结生于忧患(正面)死于安乐(反面)摆事实:历史上六个卓有成就的人物都历经磨难居安思危死于安乐生于忧患,艰苦环境的磨炼造就人才思想斗争的折磨造就人才一、熟读并背诵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结合课文内容说说你对“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的理解,并分别另举一两个事例来证明这两个观点。教材课后习题“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是说,施行仁政的君主会得到广泛拥护,不行仁政的君主则会失去民心。周文王和商纣王的故事就能证明这一观点。“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是说,忧患和磨难可以使一个人奋发有为,使一个国家兴旺发达;安逸和享乐则会让一个人不思

    9、进取,使一个国家衰败灭亡。越王勾践和吴王夫差的故事就能证明这一观点。二、孟子为什么认为公孙衍、张仪不配称为大丈夫?在孟子心目中,什么样的人才是真正的大丈夫?背诵富贵不能淫中“居天下之广居此之谓大丈夫”一段。【第一问】孟子认为公孙衍、张仪既没有独立的人格,也没有独立的判断善恶、是非、曲直的标准,他们所做的一切无非是在迎合君王的喜好,这样的人当然算不上大丈夫。【第二问】在孟子看来,这样的人才是真正的大丈夫:第一,要讲仁德,守礼法,做事合乎道义;第二,无论得志与否,都不能放弃自己的道义准则;第三,富贵、贫贱、威武这些外部施加的因素都不能使之迷乱、动摇、屈服。三、孟子文章以雄辩著称,大量使用排比句,气

    10、势非凡。反复朗读课文,从中举一两个例子做具体分析。示例:“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三句,采用排比手法,三个“天下之”形成反复,气势磅礴、义正词严地指出了大丈夫精神的实质。四、翻译下列句子。1.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2.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3.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4.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5.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五、孟子中有不少历代传诵的名言警句,请从课文或课文以外的篇目中选择一句作为你的座右铭,并说出理由。【示例】座右铭:“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理由:选择这句作为座右铭是因为这句话告诉我们要有忧患意识,要居安思危,只有这样,个人才能成长,国家才能长盛不衰。

    展开阅读全文
    提示  课堂库(九科星学科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2023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6单元 23《孟子三章》第3课时上课课件 新人教版.pptx
    链接地址:https://www.ketangku.com/wenku/file-87520.html
    相关资源 更多
  • 高中语文必修2 新人教版课件 第6课《孔雀东南飞》6(90张).ppt高中语文必修2 新人教版课件 第6课《孔雀东南飞》6(90张).ppt
  • 山东省济南市平阴县第一中学高一语文 感受艺术魅力主题单元设计 鲁教版.doc山东省济南市平阴县第一中学高一语文 感受艺术魅力主题单元设计 鲁教版.doc
  • 山东省济南市平阴县第一中学高一语文 德厚流光千秋永在主题单元设计 鲁教版.doc山东省济南市平阴县第一中学高一语文 德厚流光千秋永在主题单元设计 鲁教版.doc
  • 山东省济南市平阴县第一中学高一语文 一代诗杰话王勃主题单元设计 鲁教版.doc山东省济南市平阴县第一中学高一语文 一代诗杰话王勃主题单元设计 鲁教版.doc
  • 2021年三年级语文下册 第二单元测试题(无答案) 新人教版.doc2021年三年级语文下册 第二单元测试题(无答案) 新人教版.doc
  • 2021年三年级语文下册 第七单元 试卷(无答案) 新人教版.doc2021年三年级语文下册 第七单元 试卷(无答案) 新人教版.doc
  • 高中语文必修1新人教版课件:第四单元 高中语文 4.10.1《别了“不列颠尼亚”》.ppt高中语文必修1新人教版课件:第四单元 高中语文 4.10.1《别了“不列颠尼亚”》.ppt
  • 高中语文必修1新人教版课件:第三单元《记念刘和珍君》.ppt高中语文必修1新人教版课件:第三单元《记念刘和珍君》.ppt
  • 高中语文必修1新人教版课件:第三单元 3.8《小狗包弟》.ppt高中语文必修1新人教版课件:第三单元 3.8《小狗包弟》.ppt
  • 2021年七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15最苦与最乐期末同步习题新人教版20210610193.doc2021年七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15最苦与最乐期末同步习题新人教版20210610193.doc
  • 2021年七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14驿路梨花期末同步习题新人教版20210610192.doc2021年七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14驿路梨花期末同步习题新人教版20210610192.doc
  • 高中语文全程学习方略课件:第5课《杜甫诗四首》(语文版必修2).ppt高中语文全程学习方略课件:第5课《杜甫诗四首》(语文版必修2).ppt
  • 2021年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8木兰诗期末同步习题新人教版20210610186.doc2021年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8木兰诗期末同步习题新人教版20210610186.doc
  • 2021年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四单元 15 最苦与最乐期末同步习题 新人教版.doc2021年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四单元 15 最苦与最乐期末同步习题 新人教版.doc
  • 2021年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四单元 14 驿路梨花期末同步习题 新人教版.doc2021年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四单元 14 驿路梨花期末同步习题 新人教版.doc
  • 高中语文人教选修《中国现代诗歌散文欣赏》课件:诗歌部分 第四单元 大地的歌吟--半棵树(共21张PPT) .ppt高中语文人教选修《中国现代诗歌散文欣赏》课件:诗歌部分 第四单元 大地的歌吟--半棵树(共21张PPT) .ppt
  • 2021年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四单元 14 驿路梨花期末同步习题 新人教版 (2).doc2021年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四单元 14 驿路梨花期末同步习题 新人教版 (2).doc
  • 高中语文人教选修《中国现代诗歌散文欣赏》课件:诗歌部分 第五单元 苦难的琴音--雪白的墙(共15张PPT) .ppt高中语文人教选修《中国现代诗歌散文欣赏》课件:诗歌部分 第五单元 苦难的琴音--雪白的墙(共15张PPT) .ppt
  • 高中语文人教选修《中国现代诗歌散文欣赏》课件:诗歌部分 第二单元 挚情的呼唤--一个小农家的暮(共28张PPT) .ppt高中语文人教选修《中国现代诗歌散文欣赏》课件:诗歌部分 第二单元 挚情的呼唤--一个小农家的暮(共28张PPT) .ppt
  • 高中语文人教选修《中国现代诗歌散文欣赏》课件:诗歌部分 第三单元 爱的心语--预言(共17张PPT) .ppt高中语文人教选修《中国现代诗歌散文欣赏》课件:诗歌部分 第三单元 爱的心语--预言(共17张PPT) .ppt
  • 高中语文人教选修《中国现代诗歌散文欣赏》课件:诗歌部分 第三单元 爱的心语--蛇(共12张PPT) .ppt高中语文人教选修《中国现代诗歌散文欣赏》课件:诗歌部分 第三单元 爱的心语--蛇(共12张PPT) .ppt
  • 2021年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二单元 8 木兰诗期末同步习题 新人教版.doc2021年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二单元 8 木兰诗期末同步习题 新人教版.doc
  • 高中语文人教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课件:第四单元 项羽之死(共20张PPT) .ppt高中语文人教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课件:第四单元 项羽之死(共20张PPT) .ppt
  • 2021年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三单元 9 阿长与《山海经》期末同步习题 新人教版.doc2021年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三单元 9 阿长与《山海经》期末同步习题 新人教版.doc
  • 高中语文人教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课件:第四单元 阿房宫赋(共23张PPT) .ppt高中语文人教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课件:第四单元 阿房宫赋(共23张PPT) .ppt
  • 2021年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一单元 3 回忆鲁迅先生(节选)期末同步习题 新人教版.doc2021年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一单元 3 回忆鲁迅先生(节选)期末同步习题 新人教版.doc
  • 高中语文人教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课件:第五单元 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共63张PPT) .ppt高中语文人教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课件:第五单元 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共63张PPT) .ppt
  • 高中语文人教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课件:第五单元 伶官传序(共23张PPT) .ppt高中语文人教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课件:第五单元 伶官传序(共23张PPT) .ppt
  • 高中语文人教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课件:第二单元 登岳阳楼(共14张PPT) .ppt高中语文人教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课件:第二单元 登岳阳楼(共14张PPT) .ppt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加入我们 - 常用工具与软件 - 公益活动

    copyright@ 2020-2024 www.ketangku.com网站版权所有

    黑ICP备202402160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