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二单元 古诗文阅读作业课件 新人教版.pptx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1 0人已下载
| 下载 | 加入VIP,免费下载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3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二单元 古诗文阅读作业课件 新人教版 2023 年级 语文 下册 第二 单元 古诗文 阅读 作业 课件 新人
- 资源描述:
-
1、古诗文阅读一、2021江西中考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回答问题。(4分)小 松杜荀鹤自小刺头深草里,而今渐觉出蓬蒿。时人不识凌云木,直待凌云始道高。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前两句写小松原先被淹没在草丛中,而现在感觉要超出蓬蒿的高度了。B.后两句写松树幼小时难以被人识别,长成凌云大树才为人们所称道。C.“刺头“的“刺”勾勒出了小松外形的特点,体现了小松活泼可爱的性格。D.诗人观察敏锐,体验深切,诗中描写与议论相结合,充满理趣。答案1.C 本题考查诗歌的理解与赏析。C项,“体现了小松活泼可爱的性格”表述有误。“刺头”的“刺”体现出的是小松坚强不屈的性格、勇敢战斗的精神
2、。2.本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2分)答案2.【答案示例】诗歌表达了对小松的赞赏之情和对目光短浅之人不满的情绪。(2分)【解题思路】本题考查对诗人情感的理解。作答本题,要理解诗句的意思,抓住关键词语和意象整体感知。分析可知,这首诗借松写人,托物讽喻。诗中对小松的描写,精练传神。前两句写出了小松由小转大的情景,对于小松的成长,只有关心、爱护小松的人时时观察、比较,才能“渐觉”,而不关心小松成长的人则视而不见。后两句则通过议论,突出表现了“时人”的无知。由此不难判断作者的情感。二、2021宜昌中考改编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问题。(14分)【步惊】性。以嫩叶和米数粒微炒,煎汤饮之,可愈呕泻寒疾。花有
3、幽香,步行遇之,往往惊为蕙兰,故曰步惊。永安人每以嫩叶干之,持入京师作人事。【瑞香】性温。冬月盛开如雪,名雪花。刈以为薪,杂山兰、川芎之属烧之,比屋皆香。杂众花中,众花往往无香,皆为所夺,一名夺香花。干者可以稀痘。【葳蕤】性。一名玉竹。阴柔而质滋润,如女之委顺相随也,有娇柔之意。春生苗茎直有节其叶如竹两两相对其根横生。主中风暴热。【蒲黄】性平。香蒲花中之蕊屑也,细若金粉。春生嫩叶,出水红白色,茸茸然。至夏抽梗于丛叶中,花抱梗端,如武士棒杵,故俚俗谓之蒲槌。能止血,消瘀青。【注】步惊:与下文“蕙兰”“瑞香”“山兰”“川芎”“葳蕤”“蒲黄”均为中药名。刈:割。比:挨着,邻近。3.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
展开阅读全文
课堂库(九科星学科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鄂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8课《诗两首》精题精练.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