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上语文教材解读古诗词三首泊船瓜洲_人教新课标.docx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8 0人已下载
| 下载 | 加入VIP,免费下载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年级 语文教材 解读 古诗词 三首泊船瓜洲 新课
- 资源描述:
-
1、五年级上语文教材解读-古诗词三首泊船瓜洲人教新课标 (一)“间”字读音小考 泊船瓜洲是北宋诗人王安石的代表名作,被选入多种小学语文教材。其中关于首句末字“间”的读音一直颇有争议,人教版的教参上注明的音是第四声,音同“见”。我觉得这个字的读音需要商榷。 古代诗词作品常涉及到的“押韵”和“平仄”。很多老师认为泊船瓜洲的韵脚字是“间、山、岸、还”,而且从韵脚上分析无论“间”念第一声还是第四声都是合韵的,其实不是。古人作诗讲究音韵合辙,而且韵脚的字不得随便取,必须要在同韵中取得。而且韵有标准,这标准就是“平水韵”和“广韵”。 在我国历史上,写诗、填词、作曲,在一定时期内大体上都有一个共同的用韵标准,这
2、就是各种韵书。但在隋代以前,还没有这种韵书。从隋代陆法言开始,以四声分为二百零六韵,编为切韵一书,便成为千古韵书之祖。继切韵之后,唐代孙愐编撰唐韵,北宋陈彭年、邱雍等人奉旨编撰的广韵,成书于大中祥符元年(1008年),一说成书于景德四年(1007年)。书成后皇帝赐名为大宋重修广韵,简称广韵,是宋代的官韵,也是我国第一部官修的韵书。广韵是在切韵、唐韵基础上增广而成的。宋代丁度等还编撰了集韵。韵分得太细,写诗很受拘束。南宋时,平水人刘渊编写了壬子新刊礼部韵略,将二百零六韵合并为一百零七韵。因刘渊是平水人,后人则将其称为“平水韵”。但是,刘渊的平水韵也已佚失。在平水韵佚失之前,金代(跟宋同时代)王文
3、郁编写了平水新刊韵略一书,又把平水韵的一百零七韵改并为一百零六韵。这就是后来通行的“平水韵”。清代将平水韵改称为“佩文诗韵”,也是一百零六韵。 “平水韵”也叫“诗韵”,作为作诗吟词的用韵规范书。 王安石作泊是在熙宁八年春二月,也就是公元1075年,在广韵之后,“平水韵”之前。王力先生曾指出,因为“平水韵”是根据唐初许敬宗奏议合并的,所以,唐人用韵,实际上用的是“平水韵”。至于王安石取法哪本韵书不得而知,至于此“间”字读音一一分析如下: 1.广韵中“间”字音为“古莧切,去襇,見”,去声,念第四声。 2.平水韵中“间”有两种读音,一种是“上平十五删”;另一种为“去声十六谏”,意思是“间隔”。“山”
4、为“上平十五删”;“岸”为“去声十五翰”;“还”为“上平十五删”。 3.从意思上来看,“京口瓜洲一水间”的“间”字普遍有两种意思:一作“距离”解,是“京口和瓜州只隔着一江水的距离”的意思;另一作“间隔”,有被动之意,是作“京口和瓜州被长江水间隔开来”的意思解。从意思上看两者俱成立,也暂无定论。 4.从诗的格律上来看,泊是一首七绝诗,有严格的音律、平仄规定,其中二、四句必须押同韵。“山”和“还”同押“上平十五删”韵。因此也无法判断“间”的读音。 七言绝句有四种格式:平起首句入韵,平平仄仄仄平平;平起首句不入韵,平平仄仄平平仄;仄起首句入韵,仄仄平平仄仄平;仄起首句不入韵,仄仄平平平仄仄。 泊船瓜
展开阅读全文
课堂库(九科星学科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鄂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8课《诗两首》精题精练.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