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届高考一轮复习备考资料之语文(浙江专用)讲义:第十章 写作 专题一 WORD版含答案.docx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7 0人已下载
| 下载 | 加入VIP,免费下载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9届高考一轮复习备考资料之语文浙江专用讲义:第十章写作 专题一 WORD版含答案 2019 高考 一轮 复习 备考 资料 语文 浙江 专用 讲义 第十 写作 专题 WORD 答案
- 资源描述:
-
1、专题一审准题意专题引语现在的作文审题越来越容易,但是,审题容易不代表不要审题。相反,随着任务驱动和隐性审题的增加,审题的要求越来越高,不仅要审准题意,更要切准题意。1(2015浙江)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古人说“言为心声”“文如其人”。性情褊急则为文局促,品性澄淡则下笔悠远。这意味着作品的格调趣味与作者人品应该是一致的。金代元好问论诗绝句却认为“心画心声总失真,文章宁复见为人”。艺术家笔下的高雅不能证明其为人的脱俗。这意味着作品的格调趣味与作者人品有可能是背离的。对此你有什么看法?写一篇文章阐明你的观点。注意题目自拟,观点自定。明确文体,不得写成诗歌。不得少于800字。不得抄袭、套作。
2、审题步骤:(1)细读材料请分别提取出两段文字中的关键词,再从两段文字中提取出共同的关键词。答:_答案第一段中的关键词:作品的格调趣味、作者人品、一致。第二段中的关键词:作品的格调趣味、作者人品、背离。共同的关键词:作品的格调趣味(文品)、作者人品(人品)。如何理解“作品”“格调”“趣味”“人品”这几个关键词的含义?答:_答案a作品,重在理解其范围。可以指文学作品,还可以指艺术作品(包括绘画、音乐、舞蹈、喜剧和影视作品),甚至扩大为人类的精神文化产品。b格调,泛指作品的艺术风格。c趣味,指情趣、旨趣、兴趣,这里应为审美趣味。d人品,意谓人的品德,是指个体依据一定的社会道德准则和规范行动时,对社会
3、、对他人、对周围事物所表现出来的稳定的心理特征或倾向。(2)细读要求在任务性要求中,哪些是重点性要求?哪些是一般性要求?(可以圈出)重点性要求的具体含义是什么?答:_答案重点性要求:对此你有什么看法?写一篇文章阐明你的观点。一般性要求:题目自拟,观点自定;明确文体,不得写成诗歌。重点性要求的具体含义有二:一是“对此”发表看法,这个“此”应指上面两段文字,两种观点,也就是说不可只选其中一个材料谈,忽视另一个材料,不能只讨论材料的一方面,两方面的材料,不要偏废,在比较中突出观点、看法。二是暗示了写作文体论述文。警戒性要求有哪些?(可以圈出)答:_答案不得少于800字,不得抄袭、套作。2(2016浙
4、江)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网上购物,视频聊天,线上娱乐,已成为当下很多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业内人士指出,不远的将来,我们只需在家里安装VR(虚拟现实)设备,便可以足不出户地穿梭于各个虚拟场景:时而在商店的衣帽间里试穿新衣,时而在诊室里与医生面对面交流,时而在足球场上观看比赛,时而化身为新闻事件的“现场目击者”当虚拟世界中的“虚拟”越来越成为现实世界中的“现实”时,是选择拥抱这个新世界,还是刻意远离,或者与它保持适当距离?对材料提出的问题,你有怎样的思考?写一篇论述类文章。注意角度自选,立意自定。标题自拟。不少于800字。不得抄袭、套作。审题步骤:(1)细读材料材料中最关键的一段话
5、是哪一段?请从中提取出关键词。(可以圈出)其核心关键词是哪一个?答:_答案第三段话(当虚拟世界中的“虚拟”越来越成为现实世界中的“现实”时,是选择拥抱这个新世界,还是刻意远离,或者与它保持适当距离?)关键词:虚拟现实、拥抱、远离、保持距离。核心关键词:虚拟现实。如何理解核心关键词的含义?答:_答案虚拟,虽说有虚构之意,但在本材料中,它是从“虚拟现实”沿用过来的,是指高科技带来的模拟现实,与“虚拟现实”几乎同义。它与虚构、虚幻有一定的差异,也不可直接理解为“虚实关系”中的“虚”。(2)细读要求在任务性要求中,哪些是重点性要求?哪些是一般性要求?(可以圈出)重点性要求的具体含义是什么?答:_答案重
6、点性要求:对材料提出的问题,你有怎样的思考?写一篇论述类文章。一般性要求:角度自选,立意自定;标题自拟。重点性要求的具体含义有二:一是对材料提出的“问题”有所思考,也就是说要在材料针对“问题”提出的三种态度中作出选择;二是明确要求,写论述类文章。警戒性要求有哪些?(可以圈出)答:_答案不少于800字,不得抄袭、套作。3(2017浙江)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有位作家说,人要读三本大书:一本是“有字之书”,一本是“无字之书”,一本是“心灵之书”。对此你有什么思考?写一篇文章,对作家的看法加以评说。注意题目自拟。不得少于800字。不得抄袭、套作。审题步骤:(1)细读材料作家的话语中包含了哪几
7、个关键词?其中核心关键词是哪一个?答:_答案关键词:人、要读三本大书、有字之书、无字之书、心灵之书。核心关键词:心灵之书。如何理解“有字之书”“无字之书”“心灵之书”这三个关键词的含义?答:_答案a有字之书指书籍,包括电子书等。阅读他人的知识和经验,填补和丰富自己的人生。b无字之书指社会生活,读社会这本书,体验思考人生,从“活书”中直接获得人生经验与智慧。上面两本书古已有之,与“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意思相似,已成为人生的经验常识。c心灵之书是一种比喻的说法,即心灵,曾子“吾日三省吾身”说的就是这个意思。指自我认识、自我反省、自我解剖、自我完善。它与前面两本书构成外与内、实与虚的并列关系。(2
8、)细读要求在任务性要求中,哪些是重点性要求?哪些是一般性要求?(可以圈出)重点性要求的具体含义是什么?答:_答案重点性要求:对此你有什么思考?对作家的看法加以评说。一般性要求:题目自拟。重点性要求的关键在于“对作家的看法加以评说”。a.应全面理解作家的看法。作家的看法包括“有字之书”“无字之书”“心灵之书”,不可只讨论一本书,应该先从理解三本书的理念及相互关系入题,再转到对一本书的讨论。b“评说”一词不只是暗示要写论述文,更在于你可以顺应作家的看法,也可以评议、否定作家的看法。警戒性要求有哪些?(可以圈出)答:_答案不得少于800字,不得抄袭、套作。审题是写考场作文的第一步,关乎写作的成败,极
9、其重要,不可不慎。它包括两个重要的工作:审读材料和审准要求。一、审读材料审读材料包括两方面的工作,一是找出材料的中心、重点及核心语意,二是精准理解核心词语的含义和范围。1找出材料的中心、重点及核心语意(1)拎关键,括中心一般而言,新材料作文给的材料很简练,但再简练的材料也有它的关键与重点所在,只要拎出这些关键,就可以说是审准了题意。材料中的关键既指关键句,更指关键词。审题,不仅要找出关键句,更要提取出关键句中的关键词。例如:例1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曾祖父是名好木匠,他有一句口头禅是:“注意了,留一条缝隙。”木工讲究疏密有致,粘合贴切,该疏则疏,不然易散落。时下,许多人家装修房子,常常
10、出现木地板开裂或挤压拱起的现象,这就是太“丰满”的缘故。高明的装修师傅则懂得恰到好处地留一条缝隙,给组合材料留足吻合的空间,便可避免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对于以上内容,你有何感悟和体验?请据此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要求:除诗歌外文体不限;立意自定,题目自拟;不得抄袭,不得套作。分析此题的关键句是“注意了,留一条缝隙”,重点在于对“缝隙”一词的理解。“留一条缝隙”,关键在于一个“留”字。为什么要“留一条缝隙”?如何才能“留一条缝隙”?应该在哪些方面“留一条缝隙”?如此一问,思路定然大开。材料中提到,装修如若要求“丰满”,反而会失败;留一条缝隙,竟然成就完美,由此可以联想到:不可求全责备,不为
11、已甚;尊重他人,方可和谐和睦等等。例2根据以下材料,选取一个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不要写成诗歌)。人们对自己心灵中闪过的微光,往往会将它舍弃,只因为这是自己的东西。而从天才的作品中,人们却认出了曾被自己舍弃的微光。分析“微光”是整篇材料反复提及的关键词,为何我们曾经将“微光”舍弃,而天才却将“微光”积聚为惊人的才华?这便是“凡人”与“天才”的不同思维模式造成的差异。我们为什么会将“它”舍弃呢?就是因为“它”的两点特征:一是微小的,二是因为它是“自己”的。文章可立意为“拾起心灵闪过的微光”,“微光”可象征我们需要拾起的曾经遗忘或忽视的事物,可由人及物,衍生至社会、文化等等。
12、对于那些无关键词句的材料,尤其是那些叙事性材料,概括中心是最为常见且最为稳妥的审题立意方法。概括中心分三步走:第一步,概括中心(人物事件结果);第二步,提炼道理(一般有关键词句提示);第三步,组织观点句,压缩成主谓宾句子。例如:材料2007年8月24日,6名俄罗斯户外运动爱好者在平均海拔3 000米以上的新疆和田玉龙喀什河漂流遇险。9月21日,35岁的兹韦列夫和28岁的保托夫在不毛之地各自单独生存25天后,被中俄搜救队发现,奇迹生还。其余3人遇难,1人失踪。据中俄搜救队指挥员介绍,兹韦列夫和保托夫之所以能奇迹生还,一方面是因为他们本身的身体素质比较好,另一方面是因为他们野外生存比较有经验。特别
13、是在玉龙喀什河上游天气恶劣(白天温度30以上,夜晚5以下)、地理环境复杂、没有任何食物的情况下,两位运动爱好者能采取倒时差生活的办法,在白天光照强、温度高的时候睡觉,晚上天气冷的时候则行走、锻炼,以维持自身的热量体力,为营救工作争取了时间。分析三步概括中心:(1)什么人?做了什么事?结果怎么样?兹韦列夫和保托夫野外遇险,最后奇迹生还。(2)结果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文中提示句:之所以能奇迹生还,一方面另一方面道理:良好的身体素质和丰富的经验、变通的办法能创造奇迹。(3)组织观点句,压缩成主谓宾句子。经验创造奇迹;变通创造奇迹;以经验之心,筑生命之塔。(2)找关系,寻关联找关系新材料作文中提供的
14、对象、要素多是多元的,能从中抓住一对关系或一组矛盾来审题立意,不仅能扣题,而且往往被视为立意深刻。高考作文题几乎都是关系型的,或二元关系,或多元关系。如2016年高考作文题:a全国卷漫画的核心元素:人、分数、吻和巴掌。这些元素的组合可以形成下列“二元”关系:奖与罚、进步与退步、表扬与批评、起点与终点、数量与质量、外因与内因等。b江苏卷中的“二元”关系有:说与不说、个性与创新。有些新材料作文,其中的“二元”关系不甚明确,稍加思考,也可以间接抽取出“二元”关系。如2016年浙江卷作文题核心问题:对待“虚拟现实的态度”。从这个“态度”中可以抽取出“人与科技”“人与物”“人与自我”等“二元”关系,但核
展开阅读全文
课堂库(九科星学科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链接地址:https://www.ketangku.com/wenku/file-89816.html


鄂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8课《诗两首》精题精练.doc
2018年秋七年级语文上册人教版(江西专版)习题课件:专题一(共17张PPT).pp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