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分享赚钱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7

类型2022届高三语文课时作业本(第117练) WORD版含答案.docx

  • 上传人:a****
  • 文档编号:93938
  • 上传时间:2025-11-02
  • 格式:DOCX
  • 页数:7
  • 大小:211.51KB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关 键  词:
    2022届高三语文课时作业本第117练 WORD版含答案 2022 届高三 语文 课时 作业本 117 WORD 答案
    资源描述:

    1、2022届高三语文课时作业本(第117练)【基础训练】一、语言文字运用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历史书除了教科书进入课堂之外,还可以有灵活的更多方式,进入到读者的精神与视野,比如挂在墙上的中国通史。这本书的语言拒绝晦涩难懂,尽量用极简的表达,图文并茂, 。这样的极简表达, 画龙点睛式地给出了可以让孩子轻松记忆的要点,也给老师或家长留足了“发挥”空间上下对比,左右参照,中华历史,世界时空,读者会感受到一种“指点江山”的快意。兴亡更替、社会生活、空间地理、世界视角,是中国通史墙书构筑的四维史观,读者可以从四个维度中的任何一个 历史,( )。“兴亡更替偏向于政治,“社会生活偏向于 ,“空间地理”

    2、偏向于大江大河、明山秀水,“世界视角”偏向于纵向对比这其中,“世界视角”是比较有意思的,通过这个视角,可以轻易地找到同一时间线上的东西方在发生着什么,比如1763年红楼梦的作者曹雪芹去世;2年后,英国发明家瓦特改良了蒸汽机;10年后,纪晓岚开始编纂四库全书;13年后,美国建立。1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正确的一项是( )(3分)A历史书除了进入课堂的教科书之外,还可以有灵活的更多方式,进入到读者的精神与视野,比如挂在墙上的中国通史。B历史书除了教科书进入课堂之外,还可以有更多灵活的方式,进入到读者的精神与视野,比如挂在墙上的中国通史。C历史书除了进入课堂的教科书之外,还可以有更多灵活

    3、的方式,进入到读者的视野与精神,比如挂在墙上的中国通史。D历史书除了教科书进入课堂之外,还可以有灵活的更多方式,进入到读者的视野与精神,比如挂在墙上的中国通史。2.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3分)A. 一览无余 虽然 反思 人情世故B一目了然 既 切人 风土人情C一目了然 既 切人 人情世故D一览无余 虽然 反思 风土人情3.下列在文中括号里补写的语句,最正确的一项是( )(3分)A虽然兴趣爱好不同,但是选择“进入”历史的通道也不一样B根据兴趣爱好的不同,选择“进入”历史的不一样的通道C或者兴趣爱好不同,或者选择“进入”历史的不一样的通道D因为兴趣爱好的不同,所以选择“

    4、进入”历史的通道也不一样4.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2个字。(6分)2012年7月4日,欧洲核子研究中心(CERN)宣布发现疑似希格斯玻色子的粒子。这一消息引起了正在德国举行的第62届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大会的高度关注。 ,普通民众或许会感到陌生, ,这是一个响当当的名字。长期以来,希格斯玻色子被猜测是物质的质量之源,负责引导规范变换中的对称性自发破缺,是惯性质量的来源,是一个“能量子”。 ,正好是从实验结果的角度,证实了“能量子”的存在,为理论提供实验数据基础。 5.把下面文字的主要意思压缩成一段话,不超过80个字。(5

    5、分)对于用户十分敏感的“支付信息”类APP,网络安全实践指南一一移动互联网应用基本业务功能必要信息规范明确表示,只有网络约车、网络支付、网上购物、餐饮外卖、金融借贷、房产交易、汽车交易等7类APP才有必要收集用户的支付信息。例如网络支付APP,收集的必要信息包括手机号码、账号信息、身份信息、银行账户信息、交易信息、交易身份验证信息等6种信息。此外,支付机构通常还会提供基于生物特征的身份验证方式,但由于生物特征信息比较敏感,应再次告知用户并获得用户同意,并应优先采取本地终端认证机制。值得注意的是,金融借贷类的APP读取联系人信息时,应允许用户在金融借贷应用中手动输入紧急联系人信息,而不应强制读取

    6、用户的通讯录。 二、古诗词鉴赏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6-7题送族弟襄归桂阳(其二)李 白尔家何在潇湘川,青莎白石长沙边。昨梦江花照江日,几枝正发东窗前。觉来欲往心悠然,魂随越鸟飞南天。秦云连山海相接,桂水横烟不可涉。送君此去令人愁,风帆茫茫隔河洲。春潭琼草绿可折,西寄长安明月楼。6.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全诗起笔设问,通过看似不合常理的询问,表达对族弟李襄的送别之意,构思巧妙。B.三、四两句写梦回家乡,看到红日江花互相映衬,窗前的花儿正值开放,色彩明丽。C.五、六两句紧承上文,写梦醒之后心情悠然,魂魄随越鸟南飞,情感抒发委婉含蓄。D.本诗与梦游天姥吟留别均借用梦境

    7、,想象丰富,情感充沛,读后如同身临其境。7.综观全诗,诗人在送别李襄时抒发了哪些情感?请简要分析。(6分) 三、古诗词情景默写8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1)魏征敢于直谏,他在谏太宗十思疏中说道:“ , ”,概括了君主能创业却不能守成的普遍规律,劝谏唐太宗治国应善始克终。(2)短歌行一诗中的“ , ”两句,是曹操化用古语,以山和海作比喻,表明自己渴望延揽人才的深意。(3)贾谊在过秦论中分析秦朝灭亡的原因是“ ”,杜牧在阿房宫赋中指出“ ”,那么秦朝就不会灭亡。两种说法均切中肯綮,深刻总结了秦亡的历史教训。【综合训练】四、现代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3题。很多人早就敏锐地注意到

    8、:我们和知识的关系已经变了。知识大爆炸,令每个人都变得越来越无知。相对于人类知识的庞大总和,我们穷尽一生能够掌握的知识的比例越来越小。另一方面,互联网又使知识的获得变得越来越容易。于是,“无知渐渐不再被当成什么大不了的事情,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持有这样的观念:我们不必了解具体的知识,只需要知道想用的时候在哪儿能找到它。获取知识的路,似乎已是一片毫无障碍的坦途。具体的知识就像一块块砖,搭建起你的认知体系之墙,这面墙并不需要每个地方都填满。有些空缺,你的确可以有需要时再去填补,但是,假如空缺的地方太多,墙就会塌掉。所以,即使网络使知识近乎“唾手可得”,掌握具体的知识,仍然无比重要。威廉庞德斯通在知识大

    9、迁移中提出了“元无知”的概念。所谓“元无知”,就是“你不知道自己不知道”的那种无知。这句像绕口令一样的话,颇有深意。由于知识的唾手可得,人们开始觉得“无知并不可怕,上网一搜,随时就能解惑。但是,假如你连搜索什么都不知道呢?甚至,假如你连“我需要去搜索”这一点都不知道呢?能提出问题,继而去寻找答案,本身就需要一定的知识积淀,真正的一无所知,是连问题的存在都意识不到。知识的无限与人力的有限,毕竟是事实。既然我们和知识的关系已经变了,学习方式自然也得做出改变。有人曾提出了一个有趣的说法:过去那种学习是“应试型”的,问题和答案都很明确,只要系统、完整地掌握了一个领域的知识,就能拿到满分。所以,学习最需

    10、要的是勤奋和专精。而现在的学习应该是“破案型的,掌握某个领域的专业知识虽然也很重要,但远远不够,还需要很多零碎的知识作为解决问题的线索。如今,我们已经无法再追求绝对的完整性和系统性了,因为不管选择哪个领域的知识,我们的大脑都不可能全部装下。同时,知识更新的速度越来越快,“还没毕业就发现自己的专业过时了”正在从一个笑话变成值得警惕的现实。很多知识处于学科之间的模糊地带,本身也不知该归入哪个系统、哪个领域。为了达成一个目标,我们可能需要翻几十本书、搜索上百个网页、涉猎多个完全不同的学科领域像侦探破案一样,抓住一点线索慢慢深入调查,最后寻得真相。而那些碎片化、浅表化的知识,其实就是线索。它不需要完备

    11、,不需妥深刻,甚至不需要精确,而需要尽可能多样化。因为它不是答案,只是一把入门去寻找答案的钥匙。这样的钥匙,自然是越多越好。我们所了解的再偏门再不起眼的一件事,都可能在未来某个时刻成为这样的线索。(选自周飞亚当知识流向“云端,人民日报2018年11月13日)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很多人意识到我们和知识的关系发生了改变,也有不少人不再把无知当作大不了的事,他们依赖于需要的时候去网络上获取知识。B人们并不需要什么都知道,有些知识可以在需要时再去掌握,但必须具备一定的知识积淀,这样才能提出问题,既而去寻找答案。C威廉庞德斯通所说的“元无知”,就是觉得“无知”并

    12、不可怕的那种无知,一些人总认为在互联网时代只要上网一搜,随时就能解惑。D知识无限而人力有限,知识更新的速度加快,很多知识处于学科之间的模糊地带,这就决定了无法再追求知识的绝对完整性和系统性。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文章第一段指出当今知识大爆炸的背景下不必了解具体知识的错误思想,既明确了论述的话题与方向,也凸显了文章的现实针对性。B文章借“砖”和“墙”进行比喻论证,说明学习既不必追求没有“空缺”,又必须有一定的知识积淀,形象地阐述了具体的知识和认知体系的关系。C文章第三段运用对比论证,将以前的“应试型”学习与现在的“破案型学习进行对比,强调我们与知识的关系变了

    13、,学习方式也随之改变。D文章第四段通过类比、引用等论证方法,多层次多侧面地阐述了互联网时代的学习无法再追求绝对完整性和系统性这一观点。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3分)A.互联网时代,我们能够掌握的知识的比例越来越小,但我们对知识的获得却越来越容易,可以说毫无障碍可言。B互联网时代,学习方式上,人们除了掌握某个领域的专业知识外,还需要很多零碎的知识作为解决问题的线索。C以前的学习可以称为“应试型”的,最需要的是勤奋和专精;现在的学习是“破案型”的,最需要的是质疑与广博。D在当今社会,只要我们掌握了一定的碎片化、浅表化的知识,就能使自己在竞争日益激烈的社会上立于不败之地。五、文言

    14、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8题。葛洪,字稚川,丹杨句容人也。祖系,吴大鸿胪。父悌,吴平后入晋,为邵陵太守。洪少好学,家贫,躬自伐薪以贸纸笔,夜辄写书诵习,遂以儒学知名。性寡欲,无所爱玩,不知棋局几道,摴蒱齿名。为人木讷,不好荣利,闭门却扫,未尝交游。于余杭山见何幼道、郭文举,目击而已,各无所言。时或寻书问义,不远数千里崎岖冒涉,期于必得,遂究览典籍。后师事南海太守上党鲍玄。玄见洪深重之,以女妻洪。洪传玄业,兼综练医术,凡所著撰,皆精核是非,而才章富赡。太安中,石冰作乱,吴兴太守顾秘为义军都督,与周玘等起兵讨之,秘檄洪为将兵都尉,攻冰别率,破之,迁伏波将军。冰平,洪不论功赏,径至洛阳,欲搜

    15、求异书以广其学。洪见天下已乱,欲避地南土,征镇檄命一无所就。后还乡里,礼辟皆不赴。元帝为丞相,辟为掾。咸和初,司徒导召补州主簿,转司徒掾,迁谘议参军。干宝深相亲友,荐洪才堪国史,选为散骑常侍,领大著作,洪固辞不就。以年老欲炼丹以祈遐寿闻交阯出丹求为句漏令帝以洪资高不许洪曰非欲为荣以有丹耳帝从之洪遂将子侄俱行 至广州,刺史邓岳留不听去,洪乃止罗浮山炼丹。岳表补东官太守,又辞不就。在山积年,优游闲养,著述不辍,自号抱朴子,因以名书。其余所著碑诔诗赋百卷,移檄章表三十卷,神仙、良吏、隐逸、集异等传各十卷,金匮药方一百卷,肘后要急方四卷。洪博闻深洽,江左绝伦。著述篇章富于班马,又精辩玄赜,析理入微。后

    16、忽与岳疏云“当远行寻师,克期便发”,岳得疏,狼狈往别。而洪坐至日中,兀然若睡而卒,岳至,遂不及见。时年八十一。(节选自晋书葛洪传)4.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3分)A.以年老/欲炼丹以祈遐寿/闻交阯出丹/求为句漏令/帝以洪资高/不许/洪曰/非欲为荣/以有丹耳/帝从之/洪遂将子侄俱行/B.以年老/欲炼丹以祈遐寿闻/交阯出丹/求为句漏令/帝以洪资高/不许/洪曰/非欲为荣/以有丹耳/帝从之/洪遂将子侄俱行/C.以年老/欲炼丹以祈遐寿/闻交阯出丹/求为句漏令/帝以洪资高/不许洪/曰/非欲为荣/以有丹耳/帝从之/洪遂将子侄俱行/D.以年老/欲炼丹以祈遐寿闻/交阯出丹/求为句漏令

    17、/帝以洪资高/不许洪/曰/非欲为荣/以有丹耳/帝从之/洪遂将子侄俱行/5.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国史,古代国家史官,负责修纂本朝历史;后也指一国或一朝的历史。B.碑诔是刻在碑上的文字,多用于叙述死者生前事迹并表示哀悼或赞颂。C.江左,长江下游南岸地区,古人在地理上以西为左,故江西又名江左。D.班马一般指史学家班固和司马迁,文中借以说明葛洪的著述非常丰富。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葛洪勤学不倦,儒道兼修。他从小刻苦好学,家境贫寒但勤学不辍;虽以儒学知名,但仍不畏路途遥远崎岖,到处寻书问义,充实学问。B.葛洪清

    18、心寡欲,淡泊名利。他为人木讷,不喜欢结交朋友,也没有下棋之类的爱好;身处乱世,多次推辞各级官府征召,不愿意去赴命。C.葛洪潜心著述,思想精邃。他一生笔耕不辍,著述丰富,著有抱朴子金匮药方肘后要急方等书,给后人留下宝贵的文化遗产。D.葛洪醉心炼丹,精研医学。他努力学习前人的成果,为了专注炼丹、钻研医学,没有接受邓岳的挽留,执意前往罗浮山隐居,直至终老。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1)冰平,洪不论功赏,径至洛阳,欲搜求异书以广其学。 (2)在山积年,优游闲养,著述不辍,自号抱朴子,因以名书。 8.邓岳接到葛洪的书信后,为什么“狼狈往别”?请简要说明。(3分) 2022届高三语文

    19、课时作业本答案与解析(第117练)【基础训练】1.C(画横线的句子有三处语病:“除了教科书进人课堂之外”与下文“还可以有灵活的更多方式”搭配不当;“有灵活的更多方式”语序颠倒;“精神与视野”语序颠倒。A项,两处语序颠倒;B项,搭配不当,语序颠倒;D项,搭配不当,语序颠倒。)2.B(“一览无余”一眼看去,所有的景物全看见了。形容建筑物的结构没有曲折变化,或诗文内容平淡,没有回味。“一目了然”一眼就看得很清楚。形容事物、事情原委很清晰,一看就知道是怎么回事。根据上文“这本书的语言拒绝晦涩难懂,尽量用极简的表达,图文并茂”的语境,这里选择“一目了然”。“虽然既”根据下文“也给老师或家长留足了发挥空间

    20、”的关联词搭配,这里选择“既”。“反思切入”反思”缺乏语境,这里选择“切人”。“人情世故”为人处世的道理。“风土人情”是指一个地方特有的自然环境和风俗、礼节、习惯的总称。根据上文“社会生活”的语境,这里选择“风土人情”。)3.B(前句的主语是“读者”,所填句子主语应保持一致,且A、C、D三项,关联词语赘余。排除A、C、D三项。)4.对于“希格斯玻色子”这个名字但是在国际物理学界这次“希格斯玻色子”的发现(每处2分)5.网络安全实践指南规定,“支付信息”7类APP有必要收集用户的支付信息,其中包括基于生物特征的身份验证方式的内容,此外金融借贷类不强制读取用户的通讯录。(5分)6.C(“情感抒发委

    21、婉含蓄”错,应是直接抒情)7.对李襄归途的担忧。七、八句写李襄归途中将要遭遇难以跋涉的山水险境,表达了诗人的担忧。将来难以再见的忧愁。九、十句写李襄离去之后,风帆茫茫,远隔千里,诗人感到将来可能难以再见,因而愁绪万千。对家乡的思念之情。末句中,诗人让族弟折取家乡春潭的琼草,寄给身在长安的自己,传达出对家乡的思念之情。(共6分。每点2分)8.(1)有善始者实繁 能克终者盖寡 (2)山不厌高 海不厌深 (3)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 使秦复爱六国之人 (6分。每句1分,错1字该句不得分)【综合训练】1.C(对“元无知”理解错误。所谓“元无知”就是“你不知道自己无知的那种无知”。由原文,“元无知”的本

    22、质是连问题的存在都意识不到。“一些人总认为在互联网时代只要上网一搜,随时就能解惑”,这只是对一些人错误想法的描述,不是对“元无知”的解释。)2.D(“多层次多侧面地阐述了互联网时代的学习无法再追求绝对完整性和系统性这一观点”错。第四段的段意主要是讲互联网时代需要掌握更多的零碎知识。“互联网时代的学习无法再追求绝对完整性和系统性”只是指出了互联网时代学习的现状,并非语段的主旨。)3.B(A项,“可以说毫无障碍可言”不当,原文是“似乎已是一片毫无障碍的坦途”,且这是一些人的认识,并非作者的观点。C项,“最需要的是质疑与广博”不当,原文并没有提及“质疑”是“破案型”的条件。D项,过于绝对,充分条件关

    23、系不成立。)4.【文言断句】(3分)A(以年老,欲炼丹以祈遐寿。闻交址出丹,求为句漏令。帝以洪资高,不许。洪曰:“非欲为荣,以有丹耳。”帝从之。洪遂将子侄俱行。)5.【词语理解】(3分)C(古人在地理上以东为左,以西为右,故江东又名江左。)6.【内容理解】(3分)D(“没有接受邓岳的挽留”不当,葛洪接受了邓岳的挽留,并留在罗浮山。)7.【文言翻译】(8分)(1)石冰之乱被平定后,葛洪不计较自己的功劳和赏赐,径直去了洛阳,想要搜求奇书秘籍来充实自己的学问。 4分。大意2分,“径”“广”各1分。(2)葛洪在罗浮山多年,悠闲自在,闲静养生,著述不停,他自号抱朴子,于是就以此给他的书命名。4分。大意2

    24、分,“积年”“辍”各1分。8.【内容理解】(3分)葛洪的来信告诉邓岳自己快要离世了,邓岳想赶在葛洪去世前与他告别。答对1点2分,答对2点3分。【译文】葛洪字稚川,丹杨句容人。祖父葛系,在吴国担任过大鸿胪。父亲葛悌,吴国灭后入仕晋,任过邵陵太守。葛洪从小就刻苦好学,家中贫穷,自己白天上山打柴以换取笔墨纸张,夜晚读书抄写记诵,于是以精通儒学而知名于世。他性格清淡寡欲,没有玩耍之类的爱好,不知道棋盘上有多少条线,也不知摴蒱之类的赌具叫什么名称。葛洪为人木讷少言,不喜欢名利,时常闭门不出,也很少与人交游。他曾在余杭山见到何幼道和郭文举,互相对视了一阵,双方没有说一句话。他时常寻访典籍探究学问,哪怕是千

    25、里之遥道路崎岖艰险,也一定去寻访,直到有了结果才罢休,就这样得以博览群书。后来又从师于南海太守上党人鲍玄。鲍玄见到葛洪,非常器重他,把自己的女儿许配与他为妻。葛洪继承了鲍玄的学业,同时又兼攻医术,所撰写的文章著作,无不透彻精妙,而文辞也很华美。太安年间,石冰作乱,吴兴太守顾秘是义军都督,与周玘等发兵讨伐石冰,顾秘传檄书召葛洪为将兵都尉,让他攻击石冰的策应部队,葛洪打败了这支敌军。石冰之乱被平定后,葛洪不计较自己的功劳和赏赐,径直去了洛阳,想要搜求奇书秘籍来充实自己的学问。葛洪见当时天下已乱,想到南方去躲避,他对各地长官邀请入幕的召书一概不应。后来回到故乡,礼请征聘一概不接受。元帝为丞相时,任他

    26、为掾属。咸和初年,司徒王导召葛洪补州主簿,再转为司徒掾,迁谘议参军。干宝与他关系亲密,举荐他,(认为他的)才华可承担国史的编修工作,选他为散骑常侍,授大著作之职,葛洪坚决推辞不受。因年岁已高,想要炼仙丹以求长寿。听说交址出产仙丹,请求担任句漏县令。皇帝因他资历声望高不答应他的请求,葛洪说:“我并非要求荣耀,只因为那里有丹。”皇帝这才同意。葛洪于是带着儿子侄儿一起上路。到了广州,刺史邓岳挽留不放他走,他只好留在罗浮山炼丹。邓岳上表要补葛洪为东官太守,他坚辞不受。葛洪在罗浮山多年,优游闲养,著述不停。葛洪自号“抱朴子”,于是就以此给他的书命名。其他所著碑记诔文诗赋百卷,移檄章表三十卷,神仙、良吏、隐逸、集异等传各十卷,又抄有五经史记汉书、百家之言、方技杂事三百一十卷,金匮药方一百卷,肘后要急方四卷。葛洪博学精识,在江东无人可比。著述篇章丰富,超过班固、司马迁。他又能精辟入微地分析论辩玄妙的理义。后来他忽然写信对邓岳说:“当远行去寻找仙师,即刻就要启程。”邓岳收到书柬,慌慌张张地赶去道别。而葛洪端坐到中午,竟像熟睡一样去世了。邓岳赶来,已来不及见他一面。葛洪卒年八十一岁。

    展开阅读全文
    提示  课堂库(九科星学科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2022届高三语文课时作业本(第117练) WORD版含答案.docx
    链接地址:https://www.ketangku.com/wenku/file-93938.html
    相关资源 更多
  • 2021年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六单元 21 邹忌讽齐王纳谏同步练习(含解析) 新人教版.doc2021年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六单元 21 邹忌讽齐王纳谏同步练习(含解析) 新人教版.doc
  • 2021年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六单元 20 曹刿论战同步练习(含解析) 新人教版.doc2021年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六单元 20 曹刿论战同步练习(含解析) 新人教版.doc
  • 2021年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五单元 19 枣儿同步练习(含解析) 新人教版.doc2021年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五单元 19 枣儿同步练习(含解析) 新人教版.doc
  • 2021年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五单元 17 屈原(节选)同步练习(含解析) 新人教版.doc2021年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五单元 17 屈原(节选)同步练习(含解析) 新人教版.doc
  • 2021年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三单元 12 词四首同步练习(含解析) 新人教版.doc2021年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三单元 12 词四首同步练习(含解析) 新人教版.doc
  • 广西普通高中2013-2014学年高二学业水平考试试题语文 扫描版缺答案.doc广西普通高中2013-2014学年高二学业水平考试试题语文 扫描版缺答案.doc
  • 2021年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三单元 11 送东阳马生序同步练习(含解析) 新人教版.doc2021年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三单元 11 送东阳马生序同步练习(含解析) 新人教版.doc
  • 2021年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三单元 10 唐雎不辱使命同步练习(含解析) 新人教版.doc2021年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三单元 10 唐雎不辱使命同步练习(含解析) 新人教版.doc
  • 广西昭平县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doc广西昭平县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doc
  • 2021年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一单元 2 梅岭三章同步练习(含解析) 新人教版.doc2021年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一单元 2 梅岭三章同步练习(含解析) 新人教版.doc
  • 广西昭平县2018年中考模拟考试(一)语文试题(扫描版).doc广西昭平县2018年中考模拟考试(一)语文试题(扫描版).doc
  • 广西昭平县20182019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doc广西昭平县20182019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doc
  • 广西昭平县2017-2018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扫描版).doc广西昭平县2017-2018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扫描版).doc
  • 山东省济南市长清第一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第一次阶段性质量检测试题扫描版.doc山东省济南市长清第一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第一次阶段性质量检测试题扫描版.doc
  • 山东省济南市长清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第一次阶段性质量检测试题(扫描版).doc山东省济南市长清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第一次阶段性质量检测试题(扫描版).doc
  • 山东省济南市长清区2017_2018学年八年级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扫描版新人教版20180524122.doc山东省济南市长清区2017_2018学年八年级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扫描版新人教版20180524122.doc
  • 广西平果市第二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doc广西平果市第二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doc
  • 山东省济南市长清一中大学科技园校区2016-2017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山东省济南市长清一中大学科技园校区2016-2017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
  • 山东省济南市锦泽技工学校2016-2017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10月)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山东省济南市锦泽技工学校2016-2017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10月)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
  • 《创新设计》2017年高考语文全国版一轮复习:第5部分实用类文本阅读 第一单元 第一节 筛选整合信息分析传主形象WORD版含答案.doc《创新设计》2017年高考语文全国版一轮复习:第5部分实用类文本阅读 第一单元 第一节 筛选整合信息分析传主形象WORD版含答案.doc
  • 《创新设计》2017年高考语文全国版一轮复习:第5部分实用类文本阅读 第一单元 第一节 筛选整合信息分析传主形象WORD版含答案.doc《创新设计》2017年高考语文全国版一轮复习:第5部分实用类文本阅读 第一单元 第一节 筛选整合信息分析传主形象WORD版含答案.doc
  • 《创新设计》2017年高考语文全国版一轮复习:第4部分 文学类文本阅读第二单元 第一节 分析散文结构思路 WORD版含答案.doc《创新设计》2017年高考语文全国版一轮复习:第4部分 文学类文本阅读第二单元 第一节 分析散文结构思路 WORD版含答案.doc
  • 《创新设计》2017年高考语文全国版一轮复习练习:第5部分 第一单元 第一节 筛选整合信息分析传主形象.doc《创新设计》2017年高考语文全国版一轮复习练习:第5部分 第一单元 第一节 筛选整合信息分析传主形象.doc
  • 《创新设计》2017年高考语文全国版一轮复习练习:第5部分 第一单元 第一节 筛选整合信息分析传主形象.doc《创新设计》2017年高考语文全国版一轮复习练习:第5部分 第一单元 第一节 筛选整合信息分析传主形象.doc
  • 《创新设计》2017年高考语文全国版一轮复习练习:第4部分 第二单元 第一节 分析散文结构思路.doc《创新设计》2017年高考语文全国版一轮复习练习:第4部分 第二单元 第一节 分析散文结构思路.doc
  • 《创新设计》2017年高考语文全国版一轮复习练习:第2部分 第一单元 第三节 筛选信息与分析概括.doc《创新设计》2017年高考语文全国版一轮复习练习:第2部分 第一单元 第三节 筛选信息与分析概括.doc
  • 山东省济南市育英中学九年级语文期末试题(图片版).doc山东省济南市育英中学九年级语文期末试题(图片版).doc
  • 山东省济南市育英中学20182018学年九年级语文期末试题(图片版).doc山东省济南市育英中学20182018学年九年级语文期末试题(图片版).doc
  • 广西平南县中学高三语文科技文阅读综合练习(三) WORD版含答案.doc广西平南县中学高三语文科技文阅读综合练习(三) WORD版含答案.doc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加入我们 - 常用工具与软件 - 公益活动

    copyright@ 2020-2024 www.ketangku.com网站版权所有

    黑ICP备202402160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