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上海市徐汇区中考二模线上考试语文试题.docx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5 0人已下载
| 下载 | 加入VIP,免费下载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2 上海市 徐汇区 中考 线上 考试 语文试题
- 资源描述:
-
1、上海市徐汇区2021-2022学年九年级下学期第二次模拟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考生注意:1. 本试卷共23题。2. 请将所有答案做在答题纸的指定位置上,做在试卷上一律不计分。一、文言文(36分)(一)默写(12分)1.儿童相见不相识,_。(贺知章回乡偶书)2._,多少楼台烟雨中。(杜牧江南春)3千磨万击还坚劲,_。(郑燮竹石)4._,往来无白丁。(刘禹锡陋室铭)5同学们在徐家汇公园湖畔散步,夕阳西下,湖中鱼儿纷纷跃出水面啄食,望着眼前之景,大家不禁想起了答谢中书书中的句子:“_,_。”(二)阅读下面诗文,完成第6-11题(24分)【甲】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醉里挑灯看剑,
2、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乙】曹刿论战(节选)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遍,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丙】孟子曰:“有复于王者曰:“吾力足以举百钧,而不足以举一羽;明足以察秋毫之末,而不见舆薪。”则王许之乎
3、?”曰:“否!”“今恩足以及禽兽,而功不至于百姓者,独何与?然则一羽之不举,为不用力焉;舆薪之不见,为不用明焉;百姓之不见保,为不用恩焉。故王之不王,不为也,非不能也。”6【甲】词作者是_。【乙】文选自史书_(2分)7请分别在【甲】词和【丙】文中找到与下面加点字意思接近的字。(4分)(1)马作的卢飞快( )(2)今恩足以及禽兽( )8用现代汉语翻译句子。(3分)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_-9根据【丙】文内容填写表格。(引用原文,用自己的话表达)(8分)现象原因共同点(1)不肯用力气(4)明足以察秋毫之末,而不见舆薪。(2)恩足以及禽兽,而功不至于百姓(3)10对上述诗文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4、)(3分)A.【甲】词表达了作者报国无门的惆怅。B.【甲】词【乙】文的内容都涉及了战争。C.【乙】【丙】两文都主张君主要乐于分享。D.【甲】【乙】【丙】均体现出心怀天下的担当。11【乙】【丙】两文都写到了臣民对君王的劝谏,两文都表达了_的治国理念。(4分)二、现代文(34分)(一)阅读下文,完成第12-14题(16分)语法浅说语法,通俗地说,它讲的是用词造句的规律。语文学习学语法,有助于自觉、灵活地掌握用词造句的规律,提高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为今后更好地进一步学习语文和解决工作、生活中的问题打下坚实的基础。语法,包括“词法”和“句法”两部分。一般地说,词法讨论的是词的结构、词的变化情况和词的分
5、类概况等。句法则是讨论句子里面的短语(即词组)的构成、句子成分之间的关系、句子的类型、构成句子的规则等。词法和句法,两者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两者从各自的“立场”上,在阐释同一事物或问题时,恰好是“各抒己见”,并“言之成理”,反映了两个“侧面”。语法具有概括性。我们平常常讲“走走、看看、说说、笑笑、写写、画画、打扫打扫、研究研究”。于是就这一语言现象,我们便可概括出一条词的变化情况和规则:有些动词能重叠,表示动作短暂。又如,我们常这样说或这样写:“冬奥会精彩。”“教室环境整洁。”“这道题目很难。”于是,我们就这一语言现象,又可以概括出一条组句的规律和规则来:名词在前,形容词在后,就可以组成主语
6、与谓语的关系,成为一种主谓句。所以,我们说,语法规则是从大量的具体的语言现象中概括出来的。语法具有固定性。世界上任何事物都是在发展变化的,语法也不例外。但是,语法的变化又是极为缓慢的,它同语音、词汇比较起来,变化明显滞后。例如,我们现在所学习的现代汉语里“主谓宾”这种语法成分格式,其实在三千多年前的甲骨卜辞中已经是十分常见的了。在语言的三要素即语音、词汇、语法这三者中,语音和词汇一般来说变化较快,而语法则变化很慢,它是三要素中最为稳定的要素。语法具有民族性。世界上每个民族的语言,都有他们自己的语法系统。拿汉语和英语来看,两者虽有相同之处,但不同之处就多得多。例如,中国人说“十本书”,英国人说“
7、ten books”。这两者相同之处是数词都在名词之前,可是汉语(现代汉语)的数词和名词的结合中,中间一般要有相应的量词,而英语就没有这条规则;英语名词一般有复数与单数的形态变化,汉语则没有。我们学语法的根本目的,只记住一些语法术语,应付考试,要能够灵活运用语法规则和规律。语文学习需要通过一些练习和实践,从而熟练地运用这些语法规则,提高语文学习的成效。现代汉语是“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的,多读名家名作,在语言上就会收到潜移默化的效果,巩固语法知识也就自然融于其中了。(节选自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中文知识丛书:语文语法;编者:汪洋)12根据上下文,填入第段括号内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8、(3分)A.不光也B.与其不如C.既又D.不是而是13根据-段内容填写下图。(8分)14以下语段应该放在第几段?理由是什么?(5分)例如“她弹钢琴。”这个极为简单的短句,从词法方面说,这句有三个词。它们是单纯词“她”“弹”和合成词“钢琴”;三个词各有不同的词法功能,若划分词性,则分别属“代词”“动词”和“名词”。从句法方面讲,这句的三个词可以划分成主语、谓语、宾语这几个成分。这个句子由主谓短语构成,是单句。那么,这句的“她”,从词法来分析,当属代词;从句法来分析,则是主语成分。实质是“代词”充当“主语”。_(二)阅读下文,完成第15-18题(18分)90后晚上六点多,冯爷爷听见钥匙开门声音,连
展开阅读全文
课堂库(九科星学科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鄂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8课《诗两首》精题精练.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