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专题十二 现代文阅读Ⅱ•现代诗歌——模拟训练(含解析).docx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5 0人已下载
| 下载 | 加入VIP,免费下载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2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专题十二 现代文阅读现代诗歌模拟训练含解析 2022 年高 语文 一轮 复习 专题 十二 现代文 阅读 现代诗歌 模拟 训练 解析
- 资源描述:
-
1、专题十二现代文阅读现代诗歌【3年模拟】每篇建议用时:15分钟一、(改编题)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14题。(16分)一个小农家的暮注刘半农她在灶下煮饭,新砍的山柴,必必剥剥的响。灶门里嫣红的火光,闪着她嫣红的脸,闪红了她青布的衣裳。他衔着个十年的烟斗,慢慢地从田里回来;屋角里挂去了锄头,便坐在稻床上,调弄着只亲人的狗。他还踱到栏里去,看一看他的牛,回头向她说:“怎样了我们新酿的酒?”门对面青山的顶上,松树的尖头,已露出了半轮的月亮。孩子们在场上看着月,还数着天上的星:“一,二,三,四”“五,八,六,两”他们数,他们唱:“地上人多心不平,天上星多月不亮。”一九二一,二,七,伦敦。注刘半农离开风雨飘摇
2、的祖国前往英国学习,该诗就写于他在外留学期间。1.下列对诗歌有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诗歌选取一户普通农家作为写作对象,描写了农家傍晚时分的日常生活场景。B.男主人带着锄头从田里回来,一会儿到栏里看牛,一会儿问新酿的酒,表现了他的勤劳。C.诗歌第四节写景,通过青山、松树、半轮的月亮写出了夜的宁静美好,也表示天色已经晚了。D.诗歌最后两句暗示现实社会中并不都是诗中所写的那种祥和、安宁的农家生活。2.下列对诗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全诗主要采用了白描手法,勾画出农妇夜炊图、农夫收工图、孩子观月图三个画面。B.本诗没有直接抒情的句子,而着重写人物活动、
3、生活场景,将情感蕴藏其中。C.诗中含有空间的变化,诗人以农家生活为中心进行空间排列,从厨房到庭院,再到场上。D.结尾借助儿歌暗示社会现实,且以“星”和“月”为本体,与诗境巧妙融合,浑然天成。3.细节描写在本诗中有很好的表达效果,请举两例并作分析。(4分)4.诗歌蕴含了诗人哪些情感?请简要概括。(6分)一、1.答案B2.答案D3.答案(示例)“新砍的山柴,必必剥剥的响”,女主人正在做饭,灶中柴火的响声这一细节具有生活的真实性,同时营造了温馨的氛围。“五,八,六,两”,孩子们数星星时数错了数这一细节,表现了孩子们的纯真,也使诗歌显得真实自然。4.答案对安宁平静的田园生活的憧憬。对现实中无法拥有这种
4、美好生活的农民的同情。作为在国外求学的学子对祖国深深的思念。二、(改编题)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14题。(16分)拿起煎饼想起娘赵西伟看到炊烟升起的村庄我就想起自己的家乡拿起煎饼,我总是想起娘有人说,沂蒙山的煎饼书写着曾经的苦难生活映照着沂蒙女性伟大母爱的光芒的确是这样在那个贫穷的时代沂蒙山的孩子能健康快乐成长就是因为有疼我们、爱我们能为我们烙煎饼的娘每次烙煎饼的头天晚上母亲把孩子们哄上床院子里就响起母亲推磨的声响直到孩子们全部进入梦乡有一回,被惊醒的我透过窗户看到母亲还在推磨寒冷的院子里已落了一层晶莹的霜天不亮,母亲就开始烧火烙煎饼那时候,烧的是树叶麦糠浓烟弥漫在低矮的厨房烟熏火燎里,母亲任凭
展开阅读全文
课堂库(九科星学科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链接地址:https://www.ketangku.com/wenku/file-94707.html


鄂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8课《诗两首》精题精练.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