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妙的对联》教案 2022-2023学年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docx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8 0人已下载
| 下载 | 加入VIP,免费下载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奇妙的对联
- 资源描述:
-
1、奇妙的对联教案 仁寿一中北校区 周燕兵教学目标:1、了解有关对联的知识,掌握对联的特点。2、掌握对对联的基本方法,尝试对简单的对子。3、鉴赏对联,感受语言魅力,提高审美能力。教学重难点:1、掌握对联常识,如对联的历史,平仄,对仗等基本常识。2、在把握对联的基本要求的基础上,运用对对子的基本方法,尝试对对子。教学方法:品悟欣赏,合作探究教具:多媒体课时:1课时教学过程:一、 导入新课以郑板桥微服私访,看到“上:二三四五 下:六七八九”横批“南北”的对联故事来导入。问同学们,大家在生活中见过对联吗。那请大家说说我们在哪些场合要用到对联的?下面我们来看几个常见的对联类型,(出示幻灯片)我们试试看,能
2、不能判断出它们各是什么时候或什么地方用到的对联? 春风春雨春色;新年新岁新景福如东海;寿比南山 百年恩爱双心结 千里姻缘一线牵 忠魂不泯热血一腔化春雨 大义凛然壮志千秋泣鬼神二、 梳理对联常识1、给学生1到2分钟时间梳理课本77页的对联常识2、以填空题形式检查和巩固知识。填空如下:俗称 ,雅称 。 形成于 ,盛行于 ,迄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由 演变而来的,保留着律诗的某些特点。书写时,要注意上下联都是 ,从上写到下,中间 标点符号。 3、 对联的来历秦汉以前唐以后五代时的中华第一联 三、 对联的基本要求及特殊对联欣赏过渡:原来对联在五代就已经出现,“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就是我国最早出现的
3、一副对联。对联出现以后,古人渐渐把学习对联作为学习语文一个重要的内容,而许多文人墨客、才子佳人也喜欢对对子来展示自己的才华。下面我们看一段看短片,结合自己的经验,思考一个问题:一副规范的对联应该符合哪些要求?(播放周星驰主演唐伯虎点秋香片断)1、对联的特点和特殊对联的欣赏(幻灯片1)一乡二里共三夫子,不识四书五经六义,竟敢教七八九子,十分大胆 师:这上联出得妙吗?妙在何处?数字联,贯穿了110(幻灯片2)十室九贫,凑得八两七钱六分五毫四厘,尚且三心二意, 一等下流 师:下联对得如何?(引导学生说出其巧妙之处和不足之处字数不等,断句不一致)(幻灯片3)普通对联第一个基本要求:一、要字数相等,断句
4、一致。除有意空出某字的位置以达到某种效果外,上下联字数必须相同,不多不少。 (幻灯片4)十口心思,思君思国思社稷! 八目尚赏,赏花赏月赏秋香! 师:这副对联符合第一个要求吗?(引导学生从上下联的字数、断句去考虑符合要求)除了普通对联这个特点外,它还有其他独特之处吗?(引导学生认识拆字联,十口心构成思,八目尚构成赏,繁体)这幅对联是出自于清朝道光年间的“十口心思 思父思母思妻子;寸身言谢 谢天谢地谢君皇”(幻灯片5)普通对联第二个基本要求:二、平仄相合,音调和谐。 古代习惯从右边读起,所以面对大门,右边的为上联,左边的为下联。 以每一联的最后一个字为准,上联末字为“仄声”,下联末字为“平声”。
展开阅读全文
课堂库(九科星学科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鄂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8课《诗两首》精题精练.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