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一片叶子》(教学设计)-【中职专用】高一语文同步精品课堂(高教版2023·基础模块上册).docx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8 0人已下载
| 下载 | 加入VIP,免费下载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最后一片叶子
- 资源描述:
-
1、最后一片叶子教学设计一、学习目标 体会最后一片叶子在情节发展中所起的作用,了解小说情节结构的特点。(重点) 弄清人物主线次线的关系,领会主线对描写人物、表达主题的作用。 感悟小说的内涵弘扬人性美。学习主人公贝尔曼先生“牺牲自我,成全他人”的精神。树立“爱”的信念,珍爱自己和他人的生命。(难点)二、教学过程(一)导入古往今来,不论哪个社会,哪个国家,英雄人物虽然不少,但更多的却是普普通通的小人物。他们的遭遇、思想感情和行为方式能更普遍、更真实地反映当时社会的现实状况。今天我们就来解读美国杰出小说家欧亨利在短篇小说最后一片叶子中塑造的小人物形象。(二)作者简介欧亨利:(18621910),短篇小说
2、巨匠。出生于美国南部北卡罗来纳州的一个小镇,干过多种营生,后在银行工作时由于账务上的事于1897年入狱,1901年出狱后在纽约靠写作为生,经常混迹于码头、贫民窟、血汗工场、小酒店和下等剧场。他的作品反映了底层人民的痛苦,语言幽默,结构巧妙,结局总出人预料,被誉为“美国生活的幽默的百科全书”。代表作品还有警察与赞美诗、麦琪的礼物等。(三)写作背景19世纪80年代至20世纪初的美国,随着资本主义逐渐向垄断发展,各种社会矛盾日益显露突出。欧亨利长期生活在下层,形形色色的社会现象使他对这些矛盾心感身受。因此,欧亨利小说的主人公常常是社会的下层人物,诸如受人支使的店员、穷困潦倒的画匠、经济拮据的办事员、
3、走投无路的小偷等。本文发表于1902年,表现了世态人情,对社会底层的小人物进行了特别的关注,对小人物的心灵和命运进行了深刻地揭示。(四)整体感知概括情节女画家乔安西因为肺炎而失去了对生命的信心,把生命的希望寄托在窗外的一片常春藤叶上。好朋友休易把这件事告诉了贝尔曼。老贝尔曼为了帮助乔安西,在风雨交加的夜晚画了一片常春藤叶在墙上,这片不落的叶子给予了乔安西生命的希望。老贝尔曼却因感染肺炎而去世。开端(19)年轻画家休易和乔安西在合租的同一间画室中生活、工作,乔安西不幸感染肺炎,生命垂危。发展(1034)乔安西不听劝慰,望叶等死。高潮(3548)不落的藤叶使乔安西重又燃起生的欲望。结局(4953)
4、乔安西脱险,贝尔曼病逝,揭示叶子不落的谜底。(五)文本研读1、小说以时间为线索,可是标题却是“一片叶子”,这片叶子有什么意义?这片叶子和上述两个人物有什么关系?下面分析一下小说的构思。问题、小说发生在什么地方?什么季节?那里的天气怎么样?回答:纽约华盛顿广场。纽约的纬度与北京相似,为北纬度,那里的冬天比我们这里的冷多了。大家想象一下,在100多年前的纽约贫民窟的一个冬天,两个为了理想而合租在一间阁楼里的姑娘,并且一个病了,病得很厉害,医生说只有1/10的希望。这真是很可怜的处境呀,我相信所有善良的读者都希望她能够恢复健康,看到春天。问题、在琼西生病的时候,窗外的自然环境是怎样的?大家找出来。只
展开阅读全文
课堂库(九科星学科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链接地址:https://www.ketangku.com/wenku/file-96419.html


鄂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8课《诗两首》精题精练.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