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牌学案》2016秋语文人教版选修《先秦诸子散文》练习:1.1 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 WORD版含解析.docx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9 0人已下载
| 下载 | 加入VIP,免费下载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先秦诸子散文
- 资源描述:
-
1、第一单元论语选读一、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一、夯基训练1.下列句子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A.是鲁孔丘与B.且而与其从辟人之士也C.丘不与易也D.使子路反见之答案:C解析:A项,“与”通“欤”,句末语气词,表示疑问。B项,“辟”通“避”。D项,“反”通“返”。2.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意义与现代汉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A.明日,子路行以告B.君子之至于斯也C.四体不勤,五谷不分D.子见夫子乎答案:C解析:A项,古义:第二天。今义:明天。B项,古义:到、到达。今义:动词,表示达到某种程度;介词,表示另提一事。C项,古今意义相同。D项,古义:旧时对老师的称呼。今义:称读古书而思想陈腐的人(含讥讽意)。
2、3.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导学号50730001)A.而谁以易之子路拱而立B.对曰:“然。”夫子怃然曰C.天将以夫子为木铎杀鸡为黍而食之D.天下之无道也久矣天之弃商久矣答案:D解析:A项,通“尔”,你;连词,表修饰关系。B项,表示肯定,是的;形容词词尾,的样子。C项,动词,作为;动词,做(饭)。D项,都是结构助词,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无实义,不译。4.从词类活用的角度看,下列句中加点词的用法与例句不相同的一项是()例句:耰而不辍A.左右欲刃相如B.子路从而后C.范增数目项王D.止子路宿答案:D解析:例句与A、B、C三项中加点词语都是名词用作动词。耰:用
3、耰松土并使土块细碎,也指覆种。刃:用刀杀。后:落在后面。目:用眼睛示意。D项,止,动词的使动用法,使止。5.下列各句的文言句式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导学号50730002)例句:子路宿于石门A.二三子何患于丧乎B.子路行以告C.隐者也D.晨门曰:“奚自?”答案:A解析:例句为状语后置。A项,状语后置。B项,省略句。C项,省略句,判断句。D项,宾语前置。二、课内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610题。子路从而后,遇丈人,以杖荷蓧。子路问曰:“子见夫子乎?”丈人曰:“四体不勤,五谷不分,孰为夫子?”植其杖而芸。子路拱而立。止子路宿,杀鸡为黍而食之,见其二子焉。明日,子路行以告。子曰:“隐者也。”使子
4、路反见之。至,则行矣。子路曰:“不仕无义。长幼之节,不可废也;君臣之义,如之何其废之?欲洁其身,而乱大伦。君子之仕也,行其义也。道之不行,已知之矣!”(论语微子)6.对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子路从而后从:跟随B.以杖荷蓧荷:担、背负C.植其杖而芸植:插、立、树立D.君子之仕也,行其义也仕:做事答案:D解析:D项,仕:做官。7.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分析正确的一项是()以杖荷蓧子路行以告长幼之节,不可废也君子之仕也,行其义也A.相同,相同B.相同,不同C.不同,相同D.不同,不同答案:D解析:以,介词,用;以,介词,把;之,结构助词,用在定语和中心词之间,的;之
5、,结构助词,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无实义,不译。8.下列句中加点的“而”的意义和用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A.子路从而后B.植其杖而芸C.杀鸡为黍而食之D.欲洁其身,而乱大伦答案:D解析:这四句中的“而”都是连词,但是A、B、C三项均表顺承,D项表转折。9.下列对选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A.荷蓧丈人开始对子路很气愤,很傲慢,后来又热情地接待子路,这是因为他想展示宁静、团聚的田园生活给子路看,证明隐居比“知其不可而为之”好。B.子路离开荷蓧丈人后,孔子使子路“反见之”,是要子路去劝说荷蓧丈人不要隐居,要出来治理天下。C.子路“至,则行矣”,说明荷蓧丈人受了孔子的影响
6、,也“知其不可而为之”去了。D.尽管知道自己的政治主张不能实现,却也不肯洁身自好而放弃责任。孔子这种“知其不可而为之”的态度,比起隐士来是积极的。答案:C解析:C项中丈人离开是因为他估计孔子会让子路来劝说他出仕,而他不愿出仕,所以走了。10.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止子路宿,杀鸡为黍而食之,见其二子焉。(2)长幼之节,不可废也;君臣之义,如之何其废之?参考答案:(1)(老人)留子路住下来,杀了鸡,做了黍米饭来给他吃,还把他的两个儿子叫来拜见子路。(2)长幼的礼节不能废弃,君臣的义又怎么能废弃呢?解析:(1)止,使止;为,做(饭);食,拿东西给人吃;见,拜见。(2)之,的;如之何
展开阅读全文
课堂库(九科星学科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链接地址:https://www.ketangku.com/wenku/file-96524.html


鄂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8课《诗两首》精题精练.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