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17孔子拜师 人教新课标.docx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8 0人已下载
| 下载 | 加入VIP,免费下载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17孔子拜师 人教新课标 三年级 上册 语文教案 17 孔子 拜师 新课
- 资源描述:
-
1、 教学准备 1. 教学目标 1、准确地认读“兼”等7个生字,规范书写“闻”等12个生字,通过联系上下文,结合生活经验等方式,理解“风餐露宿、日夜兼程、风尘仆仆”等词的意思。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在读中了解孔子的求学经过。 3、学会用抓重点词句的方法理解、感悟孔子、老子的品行。 4、学会借助课外资料学习课文。 2.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了解孔子拜师求学的过程,感受孔子、老子的品行。 教学难点:懂得为学要勤奋、谦虚、永不满足,为人真诚无私、尊敬师长。3. 教学用具 多媒体工具4. 标签 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1、文明古国,代代辉煌;圣哲相传,礼仪名邦,两千五百年前,一位圣者用一
2、部论语,唤醒古老沉睡的中华;于是在中华文明的旗帜上,写上了“仁义礼智信”五个不朽的大字。使华夏文明享誉世界。他就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孔子2、对于孔子同学们了解多少?请快速默读课本69页的资料袋。3、通过阅读同学们都了解到了孔子的哪些知识?(指名回答)4、由此可见孔子是一个声名显赫、德才兼备的人,在古代像这样的人,人们在他们的姓后面加上了“子”,来表示对他的尊敬。除了孔子,还有5、孔子的一生为什么能取得如此辉煌的成就呢?学了孔子拜师这篇课文,就能揭开这个秘密。板书课题:17、孔子拜师(齐读课题)二、设置目标请学科代表领读课堂目标1、会认7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 2、有感情地分角色朗
3、读课文。 3、了解孔子拜师的经过,激发对大思想家孔子和老子的崇敬之情。 4、积累课文中的好词佳句,能用联系生活或结合上下文等方法理解词句的意思。 三、达成目标任务一: 佩服 止境 传授 纳闷 孔丘 相距 品行 迎候 等候长进 请教 保留 敬重 学问 日夜兼程 风尘仆仆风餐露宿 毫无保留 远近闻名 学无止境 学问渊博学习方法:1、先自主学习,再对子互查。 2、交流好的识字方法,并在组内分享。过程:1、抽查乙2、对子开火车。 2、指对子分享识字方法。 同学们通过自主学习、对子合作、小组分享成功的记住了生字,恭喜大家顺利的完成了任务一。任务二:自由朗读课文1-3自然段,思考:人们敬重孔子和老子的什么
4、品行?从课文的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来?学习方法:先自主朗读,在对子交流,最后小组汇总。 过程: 1、谦虚先谈体会,再读课文预设:体会: 孔子已经是远近闻名的老师了,嫌自己的知识还不够多,于是出去拜师,说明他非常的谦虚好学。他拜的师傅是哪位?(补充老子资料) 读课文:孔子年轻的时候,就已经是远近闻名的老师了。他总觉得自己的知识还不够渊博,三十岁的时候,他离开家乡曲阜,去洛阳拜大思想家老子为师。2、勤奋体会:为了求学不怕吃苦。(1)曲阜和洛阳相距上千里,孔子风餐露宿,日夜兼程,几个月后,终于走到了洛阳。 (2)、你具体从哪几个词中能体会出求学道路之“苦”?“相距上千里”说明路途,“几个月后”说明-“风
5、餐露宿”可以想象到,“日夜兼程”指。是呀,孔子路途中遇到的苦难何止这些,骄阳似火的夏天,孔子大雨如注,孔子天刚蒙蒙亮,孔子夕阳西下,孔子天黑了,伸手不见五指,孔子就这样,孔子历尽千辛万苦,几个月后,终于在求学的路上孔子不怕吃苦、坚持不懈,始终勤奋的前行着。(3)有礼。A、“没有止境”是什么意思?如果用一句话代替它,可以怎样说?请举一个现实生活中的例子,说明“学无止境”这一道理。B、孔子和老子都是彬彬有礼的,请找出有关词句,说一说他们讲礼貌的好品行。教师注意点拨,引导学生辨析“迎候、等候”,“拜访、拜见”这两对近义词。C、孔子的谦虚好学、尊敬师长,老子诲人不倦、爱护晚辈是这篇课文给我们留下的深刻
展开阅读全文
课堂库(九科星学科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鄂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8课《诗两首》精题精练.doc
人教版小学五年级上语文8《冀中的地道战》优质课堂教学课件.ppt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