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07 高考文言文复习之固定句式-备战2023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之文言文复习.docx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8 0人已下载
| 下载 | 加入VIP,免费下载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专题07 高考文言文复习之固定句式-备战2023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之文言文复习 专题 07 高考 文言文 复习 固定 句式 备战 2023 年高 语文 一轮
- 资源描述:
-
1、高中语文文言文常见固定格式固定格式也叫固定结构或凝固结构。它的语法特点就是由一些不同词性的词凝结在一起,固定成为一种句法格式,表达一种新的语法意义,世代沿用,约定俗成,经久不变。熟练地掌握这些句式,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对快速、正确地进行文言文翻译非常有帮助。现将常见的固定句式汇集如下:1、“何所”表疑问的固定结构。是“所者为何”的移位和压缩。可译为“的(人、事、物)是什么”。例: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木兰诗)译文:问姑娘想的是什么,问姑娘思念的是什么。卖炭得来钱何所营?(卖炭翁)译文:卖炭得来得钱谋求的是什么?2、“何如”(1)代词性固定结构。常用于询问动作行为的方式或事物的性状。可译
2、为“怎么样”。(2)表示比较的固定结构。可译为“比怎么样”。同义结构还有“何若”、“奚如”、“胡如”、“奚若”等。例:樊哙曰:“今日之事何如?”(司马迁鸿门宴)译文:樊哙说:“今天的情况怎么样?”王以为何如其父?(廉颇蔺相如列传)译文:大王认为(赵括)比他的父亲怎么样?3、“然则”连词性固定结构。“然”承接上文,“则”表示推断。可译为“既然这样,那么”。例: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岳阳楼记)译文:入朝为官要担忧,退处江湖也要担忧,既然这样,那么什么时候才能快乐呢?然则小固不可以敌大,寡固不可以敌众,弱固不可以敌强。(齐桓晋文之事)译文:既然这样,那么小国本来就不可以抵挡大国,人数少的
3、本来就不可以抵挡人数多的,势力弱的本来就不可以抵挡势力强的。4、“是以(以是)”表示结果的固定结构。可译为“因此”。同义结构还有“以此”“是用”“用是”“用此”“是故”“以故”。例:此皆良实,智虑忠纯,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出师表)译文:这些都是善良诚实、意志忠贞纯正的人,因此先帝选拔出来留给陛下。公子往而臣不送,以是知公子恨之复返也。(信陵君窃符救赵)译文:公子前往而我竟没有相送,因此知道公子会因为感到遗憾而再回来的。5、“有所、无所”这是两个意义相反的固定结构。“有”、“无”是动词,“所”是“所”字短语作“有”或“无”的宾语。可分别译为“有的(人、事、物)”、“没有的(人、事、物)”。例
4、:将在外,主令有所不受,以便国家。(信陵君窃符救赵)译文:将军在外(作战),国君的命令(也)有不接受的,以求便利国家。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鱼我所欲也)译文:死也是我厌恶的,(但是我)厌恶的还有比死更严重的,所以祸患(也)有(我)不躲避的。财物无所取,妇女无所幸。(鸿门宴)译文:财物没有拿取的,妇女没有宠幸的。质明,避哨竹林中,逻者数十骑,几无所逃死。(指南录后亭)译文:天刚亮,在竹林里躲避哨后,(碰到)几十名巡逻的骑兵,几乎没法逃脱而死。6、“有以、无以”这是两个意义相反的固定结构。它们用在谓语动词前,相当于助动词的作用。可分别译为“有用来的(人、事、物)“、“没有的
5、(人、事、物)”。例:臣乃得有以报太子。(荆轲刺秦王)译文:我才能够有用来报答太子的(机会)。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劝学)译文:所以不积累小步,就没有用来到达千里的(办法);步汇聚细流,就没有用来成为江海的(办法)。7、“孰与(若)”表示比较和选择取舍的固定结构。只表示比较时可译为“与相比,谁(哪一样)”。表示比较之后进行选择取舍时可译为“哪比得上”;这种情况,还可以与选择连词“与其”配合使用,译为“与其不如”。例:吾孰与城北徐公美?(邹忌讽齐王纳谏)译文:我与城北的徐公相比,谁漂亮?为两郎僮,孰若为一郎僮?(柳宗元童区寄传)译文:做两个人的童仆,哪里比得上做一个人得
6、童仆?8、“之谓也”(1)表示总结性判断得固定结构。其中“之”时标志宾语前置的结构助词;“谓”是动词,“说”的意思;“也”是表判断的语气助词。可译为“说的就是”。例:诗云:“他人有心,子忖度之。”夫子之谓也。(齐桓晋文之事)译文:诗里面讲过:“别人有想法,我能猜中它。”(这话)说的就是您这样的人。(2)如果“之谓”位于句中,宾语在“谓”的后边,这是另一种固定结构。可译为“叫作”、“称作”。例:此之谓失其本心。(鱼我所欲也)译文:这叫作失去了他的羞耻之心。9、“如何、若何、奈何”都是表示怎样对待或处置某人或某事的固定结构。其中“如”、“若”、“奈”是动词,含有“对付”、“处置”、“办理”一类意思
7、;“何”是补语,作“怎么”、“怎样”讲;中间插入的成分作“如”、“若”、“奈”的宾语。可译为“把怎么样”、“对怎么办”。例: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愚公移山)译文:凭你的力量,并不能削平魁父这座小山,(又能)把太行、王屋(两座山)怎么样?虞兮虞兮奈若何?(司马迁项羽本纪)译文:虞姬啊虞姬,对你怎么办?今者出,未辞也,为之奈何?(鸿门宴)译文:(沛公说:)现在出来了,没有告辞,对这怎么办呢?三老不来还,奈之何?(西门豹冶邺)译文:三老不回来,把他们怎么办?10、“何为(wi)、何以为(wi)”都是表示询问或反问的固定结构。其中“何”是疑问代词,可用“安”、“奚”、“曷”等词
8、来代替;“以”是动词,“用”的意思;“为”是表示疑问的语气词。前者可译为“为什么(要)呢”、“怎么呢”,后者可译为“哪里用得着呢”、“要干什么呢”。例: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鸿门宴)译文:现在人家正是刀和砧板,我们是鱼肉,为什么要告辞呢?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庄子逍遥游)译文:哪里用得着高飞九万里往南去呢?11、“唯(惟)之(是)”表示宾语前置的固定结构,含强调意义。其中“唯(惟)”是限定范围得副词,可译为“只”;“之(是)”是标志宾语前置的结构助词。可译为“只+谓语动词+前置宾语”。例:唯余马首是瞻。(左传襄公十四年)译文:只看我的马头(行动)。(意译:只听从我的指挥)惟弈秋之
9、为听。(学弈)译文:只听从弈秋的教导。12、“何之有”表示宾语前置的固定结构。含反问语气。其中“何”是宾语,“之”是标志宾语前置的结构助词,“有”是谓语动词。可译为“有什么”。例:夫晋,何厌之有?(烛之武退秦师)译文:晋国,有什么满足(的时候)?譬若以肉投馁虎,何功之有哉?(信陵君窃符救赵)译文:好比把肉投给饥饿的老虎,有什么用处?13、“不亦乎”表示反问的固定结构。其中“亦”没有实在意义,只起加强语气的作用;句末“乎”可用“哉”、“邪”等疑问语气词替换。可译为“不是吗”。例: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论语)译文:学习而又按时去温习它,不是很高兴吗?舟已行矣,而剑不行,求剑若此,不亦惑乎?(吕氏
10、春秋)译文:船已经行进了,而(落在水中的)剑(却)没有动,像这样去寻找剑,不是糊涂吗?14、“得无乎”表示反问的固定结构。它的语气比较委婉,且略带测度性。句末“乎”可用“与(欤)”、“邪”、“耶”等疑问语气词替换。可译为“该不会吧”、“莫非是吧”、“能不吗”。同义结构还有“得毋乎”、“得非乎”等。例:日食饮得无衰乎?(触龙说赵太后)译文:每天的饮食该不会减少吧?成反复自念,得无教我猎虫所耶?(蒲松龄促织)译文:成名反复自言自语,莫非是指示我捕捉蟋蟀的地方吧?15、“无乃乎”表示测度疑问的固定结构。它表示出来的语气是委婉的。句末“乎”可用“与(欤)”、“耶”等语气词替换。可译为“恐怕(只怕)吧”
展开阅读全文
课堂库(九科星学科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链接地址:https://www.ketangku.com/wenku/file-103168.html


鄂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8课《诗两首》精题精练.doc
二年级上册语文课件-27清澈的湖水_人教新课标.pp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