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案.摇花船第1课时 沪教版.docx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9 0人已下载
| 下载 | 加入VIP,免费下载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案.摇花船第1课时 沪教版 四年级 上册 语文教案 摇花船第 课时
- 资源描述:
-
1、摇花船 教学设计第1课时教学目标1、自主认识生字新词,并在理解的基础上主动积累词语。2、读句子,用带点的词语造句:前面接着最后3、正确朗读课文。继续进行复述训练。4、通过学习课文,了解具有我国浓郁的民间特色的“摇花船”这种艺术活动,体会集聚百姓乐事,祈祝福寿安康的传统文化。教学重难点从“花船样子,花船主人和船老大”等几方面向大家介绍“摇花船”这种民间艺术活动。根据课文第3到第5节内容,复述“摇花船”这种民间艺术活动的规定。教学工具课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师:我国是一个地域广大、多民族的国家,在各个地方流传着不同的民间艺术活动,从中投射着浓浓的民间特色和乡土气息。1、欣赏几种民间艺术活动。2、今
2、天,我们要学的课文是山东地区的民间活动。3、揭示课题,齐读。(板书课题)二、整体感知1、观看摇花船场面。2、摇花船给你留下怎样的印象?3、让我们再随作者到她的家乡看一看。读读课文,用直线划出介绍花船的句子;用曲线划出花船怎样摇的句子。如果有什么问题,随手作个记号,待会儿讨论。(板书:介绍花船 花船怎样摇)4、生自由读课文。5、交流。(1)交流介绍花船的有关句子。指名学生读第2节。师生合作读课文。师引读:花船是用,形状,但。船的四周,并有。教师绘制花船,引导复述。学生准备。指名交流。(2)交流介绍花船怎样摇的句子。 读句子,一边读一边想像一下花船姑娘和船老大在摇花船时会有怎样的神态、动作。(板书
3、:姑娘 船老大) 交流。 教师指导下学生演,学生评。并理解:娉娉婷婷。(3)在读课文的过程中,有什么问题吗?预设可能提出的问题:“火铳”、“火流星”和“信天游”是什么意思?读注释了解“火铳”并正音。这就是火流星。摇花船时,人们用它们来渲染喜庆气氛。再读注释,了解“信天游”,听音乐感受。课后小结三、复习巩固1、指导感情朗读描写花船的句子以及花船怎样摇的句子。2、一边读一边想象花船姑娘和船老大在摇花船时会有怎样的神态、动作。课后习题四、作业1、抄写词语表中的词语。2、给下列加点字注上正确读音。竹篾( ) 村坊( ) 船桨( ) 火铳( )3、照样子写词语。例:走街( 串巷 )里应( ) 唇亡( ) 招兵( ) 年富( )与当今“教师”一称最接近的“老师”概念,最早也要追溯至宋元时期。金代元好问示侄孙伯安诗云:“伯安入小学,颖悟非凡貌,属句有夙性,说字惊老师。”于是看,宋元时期小学教师被称为“老师”有案可稽。清代称主考官也为“老师”,而一般学堂里的先生则称为“教师”或“教习”。可见,“教师”一说是比较晚的事了。如今体会,“教师”的含义比之“老师”一说,具有资历和学识程度上较低一些的差别。辛亥革命后,教师与其他官员一样依法令任命,故又称“教师”为“教员”。
展开阅读全文
课堂库(九科星学科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鄂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8课《诗两首》精题精练.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