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分享赚钱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4

类型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案颐和园_人教新课标.docx

  • 上传人:a****
  • 文档编号:115609
  • 上传时间:2025-11-04
  • 格式:DOCX
  • 页数:4
  • 大小:18.04KB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关 键  词:
    四年级 上册 语文教案 颐和园 新课
    资源描述:

    1、颐和园教学设计“师”之概念,大体是从先秦时期的“师长、师傅、先生”而来。其中“师傅”更早则意指春秋时国君的老师。说文解字中有注曰:“师教人以道者之称也”。“师”之含义,现在泛指从事教育工作或是传授知识技术也或是某方面有特长值得学习者。“老师”的原意并非由“老”而形容“师”。“老”在旧语义中也是一种尊称,隐喻年长且学识渊博者。“老”“师”连用最初见于史记,有“荀卿最为老师”之说法。慢慢“老师”之说也不再有年龄的限制,老少皆可适用。只是司马迁笔下的“老师”当然不是今日意义上的“教师”,其只是“老”和“师”的复合构词,所表达的含义多指对知识渊博者的一种尊称,虽能从其身上学以“道”,但其不一定是知识的

    2、传播者。今天看来,“教师”的必要条件不光是拥有知识,更重于传播知识。 教学目标:要练说,得练听。听是说的前提,听得准确,才有条件正确模仿,才能不断地掌握高一级水平的语言。我在教学中,注意听说结合,训练幼儿听的能力,课堂上,我特别重视教师的语言,我对幼儿说话,注意声音清楚,高低起伏,抑扬有致,富有吸引力,这样能引起幼儿的注意。当我发现有的幼儿不专心听别人发言时,就随时表扬那些静听的幼儿,或是让他重复别人说过的内容,抓住教育时机,要求他们专心听,用心记。平时我还通过各种趣味活动,培养幼儿边听边记,边听边想,边听边说的能力,如听词对词,听词句说意思,听句子辩正误,听故事讲述故事,听谜语猜谜底,听智力

    3、故事,动脑筋,出主意,听儿歌上句,接儿歌下句等,这样幼儿学得生动活泼,轻松愉快,既训练了听的能力,强化了记忆,又发展了思维,为说打下了基础。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教书先生”恐怕是市井百姓最为熟悉的一种称呼,从最初的门馆、私塾到晚清的学堂,“教书先生”那一行当怎么说也算是让国人景仰甚或敬畏的一种社会职业。只是更早的“先生”概念并非源于教书,最初出现的“先生”一词也并非有传授知识那般的含义。孟子中的“先生何为出此言也?”;论语中的“有酒食,先生馔”;国策中的“先生坐,何至于此?”等等,均指“先生”为父兄或有学问、有德行的长辈。其实国策中本身就有“先生长者,有德之称”的说法。可见“先

    4、生”之原意非真正的“教师”之意,倒是与当今“先生”的称呼更接近。看来,“先生”之本源含义在于礼貌和尊称,并非具学问者的专称。称“老师”为“先生”的记载,首见于礼记?曲礼,有“从于先生,不越礼而与人言”,其中之“先生”意为“年长、资深之传授知识者”,与教师、老师之意基本一致。2、体会作者移步换景的表达方法,并在主题学习丛书雨中登泰山一课中实践运用这种表达方法。3、品读描写颐和园美丽景色的句子,从中受到美的熏陶,感受作者抓住景物的特点来写的方法。重难点:体会作者移步换景的表达方法,并在主题学习丛书雨中登泰山一课中实践运用这种表达方法。教学过程:一、导入同学们,这节课我们来学习著名的世界文化遗产颐和

    5、园。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上节课我们预习了课文,哪个同学来说一说颐和园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同学们回答(美丽、壮观)。教师评价:看来同学们课文预习的不错。二、朗读感知 理清顺序同学们,想再去看看这美丽的皇家园林吗?那就请同学们打开书,自由读课文, 请你用横线画出表示作者游览顺序的句子,看看作者游览了哪些景点? 好,根据你们刚才的回答,我们来总结一下。作者游览了长廊、万寿山、昆明湖这三大景点,而佛香阁和排云殿是作者在万寿山脚下抬头看到的景物。长堤、湖心岛、十七孔桥是作者在昆明湖看到的景物。(板书:长廊 万寿山 昆明湖)评价同学们找到的句子很全面,并出示课件。同学们,自己读读这三个句子,看看他们之

    6、间有什么联系?学生答(第二句在这三个句子中起到了很好的过渡作用,把长廊、万寿山、昆明湖连接起来)。作者是用哪几个动词把这三个景点写的这么连贯的?学生答(进了、绕过、来到、下来),你真是火眼金睛。同学们,作者不仅把长廊、万寿山、昆明湖按照一定的游览顺序表述出来,而且用恰当的动词把这几个景点连贯的衔接起来,过度非常自然,这种表达方法就是移步换景。板书并齐读。三、 深入感知,品读文本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知道颐和园有这么多的景点,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课文,找出你喜欢的景点或句子,美美地读一读,并谈一谈你感受到了什么。汇报形式: 请大家看到第( )然段我喜欢的句子是我从中感受到了教师评价语:孩子

    7、,你不仅读得好,而且说得也很好,真棒!孩子,你很会学习,能够边读边想象课文描写的情景,这是一种不错的学习方法。孩子,你抓住了昆明湖的两大特点静和绿。孩子,你通过语言文字体会到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才干。同学们,刚才你们在读课文或谈感受时,都很注意抓住景物的特点来读,来说。来感受颐和园美丽的景色。老师也有喜欢的句子,出示课件,大家一起来读读:游船、画舫在湖面慢慢地滑过,几乎不留一点儿痕迹。接着出示句子对比:1,游船、画舫在湖面慢慢地滑过,几乎不留一点儿痕迹,2, 游船、画舫在湖面慢慢地划过,几乎不留一点儿痕迹。你觉得哪个滑字更好,为什么?学生答(第一个滑更能体现出昆明湖“静”的特点,更加生动形

    8、象)评价(你很会联系上下文,真棒!)四、迁移运用,走进雨中登泰山同学们,在我们的主题丛书中也有一篇文章雨中登泰山用到了移步换景的表达方法,朗读课文第1-5自然段: 用横线画出文中表示移步换景的句子。看看作者依次游览了哪些景点?找出之后,同桌互相交流! 好,根据你们刚才的回答,我们来总结一下。作者游览了岱宗坊、虎山水库、七真祠这三大景点。我们一起来读一下这几句话:1,我不由得喊了一句:“走吧!”带动年轻人,挎起背包,兴致勃勃,朝岱宗坊出发了。2, 我们才过岱宗坊,震天的吼声就把我们吸引到虎山水库的大坝前面。3,雨大起来了,我们拐进王母庙后的七真祠。五、小结及写作运用同学们颐和园和雨中登泰山,作者

    9、巧妙地运用移步换景的表达方法,把要描写的景点按照一定的游览顺序写了出来,并且运动恰当的动词使句子之间的过渡衔接非常自然,下面李老师就要考考大家是否都掌握这种表达方法了,出示问题:运用移步换景的表达方法,写一写 从学校北门到大操场的景点。可以用到 下面提示的动词: 走进 来到 走出 走完 拐进 绕过教师提示:1,每一句话前面空两格;2,第一句写作者怎样来到第一处景点的,第二句写怎样由第一处景点来到第二处景点的,第三句写怎样由第二处景点到达第三处景点的。写完的同学到展台前展示,评价(看来同学们都学会了移步换景这种表达方法了),课下同学们把景点写具体,就是一篇美丽的校园的习作了,这就课我们上到这里,下课!板书18、颐和园 雨中登泰山长廊 岱宗坊万寿山 虎山水库昆明湖 七真祠

    展开阅读全文
    提示  课堂库(九科星学科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案颐和园_人教新课标.docx
    链接地址:https://www.ketangku.com/wenku/file-115609.html
    相关资源 更多
  • 高中语文必修2 新人教版课件 第6课《孔雀东南飞》6(90张).ppt高中语文必修2 新人教版课件 第6课《孔雀东南飞》6(90张).ppt
  • 山东省济南市平阴县第一中学高一语文 感受艺术魅力主题单元设计 鲁教版.doc山东省济南市平阴县第一中学高一语文 感受艺术魅力主题单元设计 鲁教版.doc
  • 山东省济南市平阴县第一中学高一语文 德厚流光千秋永在主题单元设计 鲁教版.doc山东省济南市平阴县第一中学高一语文 德厚流光千秋永在主题单元设计 鲁教版.doc
  • 山东省济南市平阴县第一中学高一语文 一代诗杰话王勃主题单元设计 鲁教版.doc山东省济南市平阴县第一中学高一语文 一代诗杰话王勃主题单元设计 鲁教版.doc
  • 2021年三年级语文下册 第二单元测试题(无答案) 新人教版.doc2021年三年级语文下册 第二单元测试题(无答案) 新人教版.doc
  • 2021年三年级语文下册 第七单元 试卷(无答案) 新人教版.doc2021年三年级语文下册 第七单元 试卷(无答案) 新人教版.doc
  • 高中语文必修1新人教版课件:第四单元 高中语文 4.10.1《别了“不列颠尼亚”》.ppt高中语文必修1新人教版课件:第四单元 高中语文 4.10.1《别了“不列颠尼亚”》.ppt
  • 高中语文必修1新人教版课件:第三单元《记念刘和珍君》.ppt高中语文必修1新人教版课件:第三单元《记念刘和珍君》.ppt
  • 高中语文必修1新人教版课件:第三单元 3.8《小狗包弟》.ppt高中语文必修1新人教版课件:第三单元 3.8《小狗包弟》.ppt
  • 2021年七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15最苦与最乐期末同步习题新人教版20210610193.doc2021年七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15最苦与最乐期末同步习题新人教版20210610193.doc
  • 2021年七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14驿路梨花期末同步习题新人教版20210610192.doc2021年七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14驿路梨花期末同步习题新人教版20210610192.doc
  • 高中语文全程学习方略课件:第5课《杜甫诗四首》(语文版必修2).ppt高中语文全程学习方略课件:第5课《杜甫诗四首》(语文版必修2).ppt
  • 2021年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8木兰诗期末同步习题新人教版20210610186.doc2021年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8木兰诗期末同步习题新人教版20210610186.doc
  • 2021年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四单元 15 最苦与最乐期末同步习题 新人教版.doc2021年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四单元 15 最苦与最乐期末同步习题 新人教版.doc
  • 2021年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四单元 14 驿路梨花期末同步习题 新人教版.doc2021年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四单元 14 驿路梨花期末同步习题 新人教版.doc
  • 高中语文人教选修《中国现代诗歌散文欣赏》课件:诗歌部分 第四单元 大地的歌吟--半棵树(共21张PPT) .ppt高中语文人教选修《中国现代诗歌散文欣赏》课件:诗歌部分 第四单元 大地的歌吟--半棵树(共21张PPT) .ppt
  • 2021年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四单元 14 驿路梨花期末同步习题 新人教版 (2).doc2021年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四单元 14 驿路梨花期末同步习题 新人教版 (2).doc
  • 高中语文人教选修《中国现代诗歌散文欣赏》课件:诗歌部分 第五单元 苦难的琴音--雪白的墙(共15张PPT) .ppt高中语文人教选修《中国现代诗歌散文欣赏》课件:诗歌部分 第五单元 苦难的琴音--雪白的墙(共15张PPT) .ppt
  • 高中语文人教选修《中国现代诗歌散文欣赏》课件:诗歌部分 第二单元 挚情的呼唤--一个小农家的暮(共28张PPT) .ppt高中语文人教选修《中国现代诗歌散文欣赏》课件:诗歌部分 第二单元 挚情的呼唤--一个小农家的暮(共28张PPT) .ppt
  • 高中语文人教选修《中国现代诗歌散文欣赏》课件:诗歌部分 第三单元 爱的心语--预言(共17张PPT) .ppt高中语文人教选修《中国现代诗歌散文欣赏》课件:诗歌部分 第三单元 爱的心语--预言(共17张PPT) .ppt
  • 高中语文人教选修《中国现代诗歌散文欣赏》课件:诗歌部分 第三单元 爱的心语--蛇(共12张PPT) .ppt高中语文人教选修《中国现代诗歌散文欣赏》课件:诗歌部分 第三单元 爱的心语--蛇(共12张PPT) .ppt
  • 2021年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二单元 8 木兰诗期末同步习题 新人教版.doc2021年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二单元 8 木兰诗期末同步习题 新人教版.doc
  • 高中语文人教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课件:第四单元 项羽之死(共20张PPT) .ppt高中语文人教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课件:第四单元 项羽之死(共20张PPT) .ppt
  • 2021年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三单元 9 阿长与《山海经》期末同步习题 新人教版.doc2021年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三单元 9 阿长与《山海经》期末同步习题 新人教版.doc
  • 高中语文人教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课件:第四单元 阿房宫赋(共23张PPT) .ppt高中语文人教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课件:第四单元 阿房宫赋(共23张PPT) .ppt
  • 2021年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一单元 3 回忆鲁迅先生(节选)期末同步习题 新人教版.doc2021年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一单元 3 回忆鲁迅先生(节选)期末同步习题 新人教版.doc
  • 高中语文人教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课件:第五单元 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共63张PPT) .ppt高中语文人教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课件:第五单元 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共63张PPT) .ppt
  • 高中语文人教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课件:第五单元 伶官传序(共23张PPT) .ppt高中语文人教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课件:第五单元 伶官传序(共23张PPT) .ppt
  • 高中语文人教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课件:第二单元 登岳阳楼(共14张PPT) .ppt高中语文人教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课件:第二单元 登岳阳楼(共14张PPT) .ppt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加入我们 - 常用工具与软件 - 公益活动

    copyright@ 2020-2024 www.ketangku.com网站版权所有

    黑ICP备202402160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