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下语文教学反思14登山4_人教版.docx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7 0人已下载
| 下载 | 加入VIP,免费下载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四年级 语文 教学 反思 14 登山 人教版
- 资源描述:
-
1、四年级下语文教学反思-14登山4人教版本课讲的是列宁登山看日出走过靠近深渊的小路,自觉锻炼自己意志的故事。本文在小学语文教材四年级课本中已使用多年。而在2019年11月一篇名为是否应从小学语文教材中撤掉的文章成为互联网论坛的热门话题。该文作者认为:“我们的孩子在自身处于弱势的时候,最大的道义是保护自己。面对危险,生命是最重要的。我们的孩子需要理性的勇敢,而不是盲目地冒险。登山是一项危险性很大的活动,不是每个人都能参与的。为了锻炼孩子的勇气,不应该采取危险性很大的冒险活动。虽然这篇文章不是教孩子们去登山、去冒险,但是孩子们的模仿心理很重,当遇到危险的时候,受到某种思想的驱使,难免做出不能算错但却
2、缺乏理性的举动,给自己、家人带来莫大的伤痛。”他对老师怎样去教这篇课文,孩子怎样去理解这篇文章也表示了担心。在教学时,我发现这个争议对于我们领会课文的中心思想有着很大的联系,于是,我就把这个争议告诉了我所面对的36个孩子,我想请他们作为一个受教育者的角度来说说,此文究竟该不该撤掉?当然,我也没有预知任何结果,就想听听孩子们的心声。话音刚落,有几只小手举高了,站起来的孩子都认为不该撤掉此文,有的说:“这篇课文有很多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课文较长,还有对话,可以训练我的朗读能力呢。”有的说:“我们要学的不是去登山这个行为,而是列宁这种不怕困难,勇于向困难挑战的精神。”还有的说:“我们在思想品德课上学
3、过什么是真正勇敢的行为,如果我们小学生模仿列宁去登山,就不是真正的勇敢。”话到如此,学生都觉得盲目的模仿与课文没有关系,不能因为这样而撤掉课文。怕有遗漏,于是再问:“还有别的想法吗?”下面一片安静,可能孩子们觉得,已经说过了,表达完了,理解了。于是,我接着问道:“既然这样,列宁为什么还要选择这条令人望而生畏的小路呢?”小手林立:“那是因为列宁是大人,我们是小学生嘛!”“哦!那就是说,张老师可以模仿他,我是大人嘛!”我紧追不放。“不对不对!列宁是一个伟大的革命家,我们都是平凡的人。”有一个孩子急着抢答道。“请大家再思考,还有不同之处吗?可以看看课文再思考。”我依旧不动声色。在我的提示下,孩子们揭示了列宁所处的环境和时代与我们的相差甚远,因此我们所要克服的困难与列宁所应克服的困难也不能同日而语。“那么我们应该克服,能够克服那些困难呢?”最后,孩子们联系了生活实际很班级情况,谈了很多与实际很接近的内容:“我们要克服上学迟到的困难(原话),做到上学不迟到。”“我们要克服困难,坚持天天练习体育达标,为班级争得好成绩。”“我们要每天把卫生搞好。”“碰到难题,我们应该努力克服。”上完课后,我特别轻松,觉得孩子们真的会思考了。而我需要做的是:尽可能多提供一些与实际生活联系紧密的话题,能够激发孩子们主动思考的话题,让孩子们能够学有所思。这样,教书育人两不误!
展开阅读全文
课堂库(九科星学科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鄂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8课《诗两首》精题精练.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