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学年高一语文精品课件: 第三单元 单元考点对接(鲁人版必修2).ppt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3 0人已下载
| 下载 | 加入VIP,免费下载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3学年高一语文精品课件: 第三单元 单元考点对接鲁人版必修2 2013 学年 语文 精品 课件 第三 单元 考点 对接 鲁人版 必修
- 资源描述:
-
1、单元考点对接第三单元 感受艺术魅力考点考点对对接接琵琶行(并序)塑造了“天涯沦落”的歌女形象,“泪湿青衫”的江州司马形象,成为文学长廊上不朽的传奇。考点考点阐释阐释解解题题方略方略(3)要结合作者对于人物的描写,概括出人物的特点。(4)注意分析作者塑造人物的意义。(5)对于诗人自身的分析要注意结合作者的处境,写作背景,要知人论世。(二)在回答景物形象类题目时,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1)诗中赏画:看画面的形、色、动、静,欣赏诗的画面美。古代许多写景诗多具有“诗中有画”的特点。欣赏诗的画面美,主要从四个方面入手:一是物象的组合方式,二是画面色彩,三是动态,四是静态。(2010高考福建卷)阅读
2、下面的这首诗歌,回答问题。访隐者宋郭祥正一径沿崖踏苍壁,半坞寒云抱泉石。山翁酒熟不出门,残花满地无人迹。例例11真真题题回放回放(2011高考四川卷)阅读下面的宋诗,然后回答问题。怀天经、智老,因访之陈与义今年二月冻初融,睡起苕溪绿向东。客子光阴诗卷里,杏花消息雨声中。西庵禅伯还多病,北栅儒先只固穷。忽忆轻舟寻二子,纶巾鹤氅试春风。(选自陈与义集校笺)例例22【注】天经,姓叶,名懋;智老,即大圆洪智和尚。诗中“禅伯”指大圆洪智,“儒先”指叶天经。(1)请简要概括诗中诗人的形象特点。答:_(2)请对这首诗第二联进行赏析。答:_【解析】鉴赏诗歌表达技巧。融情于景、情景交融的表达技巧,宁静淡泊、顺心适意的感情。【答案】此联以“客子”对“杏花”,以“诗卷”对“雨声”,一我一物,一景一情,情景交融。上句写诗人吟咏度日的宁静淡泊,下句写杏花春雨的清丽顺适,表达了诗人的淡泊、闲适之情,意境和谐。(2010高考江西卷)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送人归京师陈与义门外子规啼未休,山村落日梦悠悠。故园便是无兵马,犹有归时一段愁。例例33【注】京师:指北宋都城汴梁。陈与义:南宋初年爱国诗人,河南洛阳人。(1)指出诗中“子规”意象的含义。答:_【答案】思念故土,有家难归的悲伤。【答案】不矛盾。因为在诗人看来,即便故园没有战火,但国土沦丧,南北分裂,所以送友人归京时,触景生情,心中难免生出一段忧国之愁。
展开阅读全文
课堂库(九科星学科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鄂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8课《诗两首》精题精练.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