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分享赚钱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81

类型2018年高考语文二轮复习:第19题语言表达连贯得体 课件(81张) .ppt

  • 上传人:a****
  • 文档编号:128557
  • 上传时间:2025-11-05
  • 格式:PPT
  • 页数:81
  • 大小:1.72MB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关 键  词:
    2018年高考语文二轮复习:第19题语言表达连贯得体 课件81张 2018 年高 语文 二轮 复习 19 语言表达 连贯 得体 课件 81
    资源描述:

    1、第三大题语言文字运用第19题语言表达连贯得体1高 考 大 回 放2考 点 大 筛 查高考大回放A C他是我最信任的朋友,头脑灵活,处事周到,每次我遇到难题写信垂询,都能得到很有启发的回复。D我妻子和郭教授的内人是多年的闺蜜,她俩经常一起逛街、一起旅游,话多得似乎永远都说不完。解析B“献丑”是谦辞,在展示作品或演出时,表示自己技能很差,而不是道歉语。根据前文“落款出错,一时又无法弥补”“连声道歉”这个语境,“献丑”在这里表示的是道歉之意,不得体。C“垂询”是敬语,多用于尊称长辈、上级对自己的行动,用于此处不得体。D“内人”用以称自己的妻子。此句是说郭教授的妻子,不得体。B 解析A“失陪”是对客人

    2、的谦词,表示不能相陪,只能用于自己,不能用于“她”。C“寒舍”是谦辞,对人称自己的家,不能用于“您家里”。D“千金”是敬词,表示对别人女儿的客气称呼,不能用于“我们夫妇”。C 解析A“承蒙”是敬辞,表示心怀感激地接受,只能用于自己,不能用于“他”。B“高足”是敬辞,赞扬别人的弟子本领高强,不能用于“我们”。D“恭候”是敬辞,表示恭敬地等候,只能用于自己,不能用于“对方”。AA/这如果而且那么也B最好当然一旦/而且就C一定也如果并且因此/D尽量/因为进而所以仍 解析本题通过词语组合还原的形式,考查语言表达连贯的能力,能力层级E。这是一个议论性语段,其论点是“中学生初学文言文时不要依赖译文”。为了

    3、阐明这一观点,作者运用辩证说理的方法,阐明了并不是“绝对不去参看译文”,而是“不盲目机械地看待译文”。“一定”表示必然判断,与整个语段表达的意思相悖,首先排除。作者的观点是“中学生初学文言文时不要依赖译文”,如果选“最好”“尽量”,同样不能准确地亮出这一观点,因此,此处应选“/”。应表示承前复指,“当然”表示辩证说理,与上下文衔接不够紧密。“也”表示并列关系,显然与此处的句间关系不合。如果选“/”,则显得句间结构欠紧密,所以,此处应选“这”。“其实也无妨”是一个假设关系的复句,而不是因果关系和递进关系的复句,在这一框架下,就可以理出三处的头绪。“因为”表示原因,应当排除。“一旦”是“忽然有一天

    4、”的意思,不合语境,也应排除。如果选“/”,则显得句间松散,也应排除,所以,处应选“如果”。“肯动脑筋”与“不盲目机械地看待译文”是递进关系,“进而”表示继续往前,“并且”表示并列关系,与句间关系不合。如果选“/”,则句间衔接欠紧密,因此,处选“而且”最为合适。“因此”“所以”都表示前因后果的因果关系,都应排除。“而且”表示递进关系,也应排除。所以,此处只能选“那么”。作为一个修饰“不失”的副词,应有“同样”的意思,选“就”行文生硬,选“仍”程度偏重,选“/”句间结构松散,唯有“也”最恰当。A C再加上对现有汽车进行改造,其尾气中相关污染物的排放就将减少10%以上 D不管是否改造现有汽车,其尾

    5、气中的相关污染物排放都将减少10%解析本题通过语句整体还原的形式,考查语言表达连贯的能力,能力层级E。整个语段谈的是油品质量提高对于改善空气质量的重要性。A“即使也”表示让步关系,最能突出提高油品质量对于改善空气质量的重要性。B“现有汽车的改造并不是必须的”弱化了提高油品质量这一表达中心。C“再加上对现有汽车进行改造”较之B项,更加弱化了提高油品质量这一表达中心。D“不管都”表示无条件的条件关系,与上下文语气不衔接。年别题别考查类别备注2017课标语言表达得体舍弟、献丑垂询、内人课标语言表达得体失陪、璧还寒舍、千金课标语言表达得体承蒙、高足赐教、恭候年别题别考查类别备注2016课标词语组合性连

    6、贯题138字课标词语组合性连贯题190字课标词语组合性连贯题196字2015课标语句整体性连贯题109字课标语句整体性连贯题147字2014课标语句整体性连贯题118字课标语句整体性连贯题78字2013课标语句组合性连贯题76字课标语句组合性连贯题71结论:五年题型三变,由连贯向得体转移的趋势。连贯题高考走势题型 客观题,有语言表达连贯向语言表达得体转移的趋势,赋3分。选材 以日常交际中的文明礼貌用语为主,体现中华文化传统的传承。重点 谦敬性词语的运用。难度 适中,不出偏难怪题和极其容易的题。考点大筛查一、语言表达得体D C他怕耽误我的时间,谈了一会儿就要走,我说:“刚聊几句就告辞,太急了吧?

    7、”D各位贵宾,今天是家父七十岁的寿辰,非常感谢大家的光临,感谢大家的深情厚谊。解析A“留步”用于主人送客,客人辞让之语,不能用于主人。B“舍”用于对别人称比自己小的家人,不能称比自己大的家人。这里应为“家兄”。C“告辞”指向主人辞别,不能用于别人离开自己。D正确。C 解析A“借光”是客套话,用于请别人给自己方便或向人询问,用在此处不得体。B“家”用于对别人称比自己大的家人,不能称比自己小的家人。这里应为“舍侄”。C“斫正”是敬辞,用于请人改文章,也作“斧正”,用在这里正确。D“奉陪”是敬辞,表示陪伴,不能用于对方。A 解析A“洗耳恭听”形容恭敬而认真地听人讲话,多用于请人讲话时说的客气话,正确

    8、。B“拜望”是敬辞,用于自己看望别人,不能用于别人前来看望自己。C“敬赠”是敬辞,指赠送礼物表示尊重、敬意、钟爱或钦慕,不能用于自己。D“恕不远送”是谦词,只能用于自己,不能用于“你们”。B 解析A“令郎”是敬辞,用于称对方的儿子,不能用来称自己的儿子。B“班门弄斧”比喻在行家面前卖弄本领,正确。C“垂问”是敬辞,称别人(多是长辈或上级)对自己询问,不能用于居民向自己单位的服务窗口咨询。D“尊姓”“大名”是敬辞,用于询问对方,不能用于自我介绍。(一)考查重点 2017年高考,三套课标卷都把矛头指向了本考点,考查重点有四:1语言表达适合形式的特点和需要。2语言符合表达者身份和接受者的接受因素。3

    9、语言表达能符合特定的场合、目的需要。4语言表达有分寸感。(二)常设陷阱 一般说来,语言表达得体试题的命题陷阱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1用词不得体。如“寒舍”“府上”“光临”等词运用时一定要注意对象。2转述不当。转述者的目的是实现发出信息和接受信息之间的沟通。有的考生转述“照葫芦画瓢”,而不对原信息发出者的人称、时间、地点进行相应的变更。3特定用语得体。如口语和书面语的区别,如外交部发表声明之类的必须是书面语体,用口语就显得不庄重,有损国家形象。(三)失分原因 一般说来,本考点的失分,除心理因素外,主要有以下四种原因:1平时对日常交际中的文明用语不够重视,缺少文化积淀。2不能掌握常用谦敬用语的内涵与

    10、使用场合,基础不牢。3阅读题支时,不能准确把握设错的关键部位,老虎啃天,无从下口。4不能从使用对象、场合和表达方式等方面全面审查语句,只凭语感一锤定音。(四)临场技巧 1一点突破法。这类试题的设错,往往集中在一个关键词语上,审明了这个关键词语使用的正确与否,也就断定了该选项的正确与否。2角色感受法。在审读题支时,把自己带入其中的角色,从中感受语言运用的得体与否。3场合分析法。每个语境都有一定的场合,通过对特定场合的分析,可以为确定答案提供帮助。4造句迁移法。对于一些一时难以决断是非的选项,可以仿照其样式,另造一个句子进行对照,以帮助作出正确选择。5第一印象法。如果实在理不出头绪,就大胆相信第一

    11、印象。值得注意的是,运用此法时,平时该得分率高的考生要顺向思维,得分率低的考生要运用逆向思维。B C为期半月的军训业已结束,你们在承教中虚心好学、刻苦自律的精神,是难能可贵的。D弟兄们,你们今天虽然失礼了,但你们的失礼情有可原,要是我,还不如你们做得好。解析A“伉俪”尊称他人夫妇,不能用于自己。B“抛砖引玉”比喻用自己的意见或作品引出别人更好的意见或好作品,正确。C“承教”用作谦词,指接受教诲,不能用于“你们”。D“失礼”是谦词,指没有礼貌,不能用于“工作”,可用“懈怠”。A 解析A“敝帚自珍”指把自己家里的破扫帚当成宝贝,比喻东西虽然不好,自己却很珍惜,正确。B“捧场”是敬辞,用于他人,不能

    12、用于自己。C“洗尘”也叫“接风”,是敬辞,指宴请远道而来的人,只能用于他人,不能用于自己。D“怠慢”是对宾客的谦辞,指招待不周,不能用于“你们”。C 解析A“令兄”是敬辞,用于称对方的兄长,不能用于自己。B“奉送”是敬辞,用于自己给对方送的场合,不能用于对方给自己送。C正确。D“过奖”是谦辞,用于当别人夸奖自己时表示谦虚,不能用于自己夸奖对方。B 解析A“玉音”是对别人言辞的敬称,不能用于称自己的言辞。B“笨鸟先飞”是谦词,表示自己能力差,恐怕落后,比别人先行一步,正确。C“见谅”是客套话,表示请人谅解,多用于书信,不能用于“我”。D“拜见”是访晤中对被访者的敬词,不能用于访者。二、词语组合性

    13、连贯B 古往今来的杰出人士,_是领袖人物,无不具有高深的个人涵养,他们对细节的重视程度非普通人可以想象。二战英雄、英国首相丘吉尔每次接待外宾,_都要提前几天开始准备材料,_设计每一句话,_睡觉时都在琢磨。我们_只了解他风光的一面,_很难想象他为此所付出的艰辛努力。解析前后是递进关系,选“尤其”更合乎上下文的语气,选“特别”语气上稍微差一些。选“/”和“则”都可以,选“他”显得行文不够简明。之间是目的关系,而不是因果关系,据此可以排除C。选“往往”语气上更加合适,选“大都”不合语境,选“常常”语意不合适。前后是转折关系,选“但”语气偏重,选“而”语气偏弱,选“/”显得有点欠缺,所以选“却”正合适

    14、。A特别他为了/常常但B尤其/为了甚至往往却C尤其则由于就连/而D特别则为在大都/AA/虽然但或一定否则B而尽管然而和绝对不然C但由于所以/就否则D则既然那么抑或/反之 解析前后是并列关系,而不是转折关系和顺承关系,据此可以排除C、D。与之间是转折关系,而不是因果关系和假设关系,据此也可排除C、D。前后是选择关系,而不是并列关系,据此可以排除B。应为表示确定性的副词,选“绝对”偏重,选“就”偏轻,据此可以排除B、C。“不然”语体与上下文不合,“反之”语义与上下文不合。(一)考查重点 本题考查的重点是连词、副词、介词和复指性代词。1连词 连词是连接词、短语或句子的词。连词的语法特点是:在句子中只

    15、有连接作用。不起修饰、限制作用。连接句子时一般成对地使用,不能随意更换。在句子中的位置有约定俗成性。判断连词使用的正误,需要做到六看:看句间关系是否与关联词语的语法功能吻合。看关联词语的自身搭配是否得当。看关联词语在句中的位置是否正确。看关联词语是否滥用。看关联词语的使用是否合乎语言习惯。看关联词语的语体是否与文段的语体相合。2副词 副词是指用来修饰动词或形容词,表示时间、范围、程度、肯定、否定、语气等的词。副词的语法特点有四:作状语,一般不能作定语。大多数副词不能单独用来回答问题。有一定的关联作用,成对的副词能够前后呼应,有的还可以与介词或连词相呼应。不能修饰名词。判断副词使用的正误,应从以

    16、下六个方面入手:表达的意义。表达的范围。表达的程度。表达的数量。语法功能。表达效果。3介词 介词是用于名词、代词或短语前,组成“介宾短语”,作动词、形容词的附加成分,表示时间、处所、方式、条件、对象等的词。介词的语法特点是:不能独立成句,也不能单独充当句子成分,只能组成介宾短语后再作句子成分。不能重叠。介词之后不能直接加时态助词“着、了、过”和趋向动词“来、上、下”等。判断介词使用的正误,需要做到以下四看:看介词的语法功能是否得当。看有无介词误用或滥用现象。看换位之后的表达效果,即把用法相近且容易混淆的介词换位,从而确定介词使用的正确与否。看介词与其所带的宾语是否搭配。4代词 代词是代替名词、

    17、动词、形容词和数量词的词。代词的语法特点是:一般不受其他词的修饰。可作句子成分,可独立成句。在句子中代替哪类词就有哪类词的功能。判断代词使用的正误,需要做到四看:看有无代替的必要。看代替的程度。看代词的位置。看是否表意不明。(二)常设陷阱 词语组合性连贯题命题的常设陷阱有五:混淆句间关系。如把表示充分条件关系的连词用作表示必要条件关系的连词,把表示目的关系的连词混作表示因果关系的连词等。混淆语法功能。如把无此语法功能的虚词放到有此语法功能的位置。混淆虚词间的搭配。有些虚词的搭配是约定俗成的,一旦错位,就会出现错误。混淆语言习惯。有些虚词适用于书面语,如“故”“然而”等,如果用在口语的语境,就会

    18、出现错误。混淆表意程度。如语境不同,其表意程度也会不同,与之相适应的虚词也要与之相应;有些判断,是或然性的,是实然性的,还是必然性的,都要界定清楚,不能混淆。(三)失分原因 词语组合性连贯题的失分原因是多方面的,除心态不良外,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五个方面:1不能仔细揣摩整个语段的文体特征、语体特征,失去了从文体和语体两个方面审查虚词使用正误的机会。2缺乏正确概括这个语段的表意中心的环节,读完语段,就急于做题,甚至没有读语段就做题。3缺少整理语段思路的环节,搞不清整个语段的层次脉络,就急于做题。4不能借助虚词的语法功能进行筛查,盲目下结论。5不能借助排除法作出正确判断。(四)临场技巧 1读语段,

    19、明主旨。每个语段,都有一个表达中心,各个分句乃至各个词语都是为表达这一中心服务的,通过整体阅读,明确语段的主旨,有利于断定相关词语的用法正确与否。2明文体,理层次。要辨明该语段是议论性的,还是说明性的。该语段的层次是怎样安排的,各层次之间具有什么内在的逻辑联系。不可局部入手,盲人摸象,凭想当然办事。3抓关键,得已知。凭借语段中的关键信息,确定每个空缺处最恰当和不恰当的一批词语,并作好标志,为实施代入排除法做好准备。4作代入,巧排除。先把作标记的正确词语代入原文,进而排除一批选项;再把不正确的词语所在的项排除。然后,就能基本确定该题的答案。5凭语感,慎取舍。运用上列方法仍不能确定答案时,要通过语

    20、感法确定相关横线处应选的词语,可大胆相信第一印象,又不能完全依赖第一印象,需要在比较、复核中印证第一印象的正确与否。6作比较,重复核。把备选答案和疑似备选答案中的相关词语进行比较,从中选出最好的词语作为该空处所填的词语,最后把备选答案中的所有词语代入原文,进行复查。B 解析选“同时”显得别扭,据此可以排除A。前后的“发展”与“进步”之间是并列关系,选“或”不合语境,据此可以排除C。处不属于因果关系,据此可以排除D。A跟同时与原本如果/B和/和本来如果就C/又或那些只要就D与还跟/由于所以AA/如果不仅而且从而因此B 而且/不但甚至因而因此C 并且只要/而且以至所以D 然而如果因为/以致可见 解

    21、析前有“同时”二字,“也”前也就什么成分也添加不上了。句是一个假设复句,“摄入食盐过多”是假设,后面的三个分句是这一假设的结果,据此可以看出,应排除“/”和“只要”。两处所在的句子具有递进关系,选“不仅”“而且”最为合适。前后是顺承关系,据此,可以排除“因而”“以致”;“以至”表示程度的延伸,用在此处,不合逻辑。整个语段属于书面语,处的“所以”“可见”虽然也能表示因果关系,但稍显口语化,不如“因此”更为得体。DA/但是同样所以而然而B只有那么不仅所以而/C由于因此/因为并且也D只有然而也因为/还 解析与后面的两个分句间是必要条件关系,通过其后的“才”可以看出,该处应选“只有”,而不是表示因果关

    22、系的“由于”。后有语音停顿,语意上与前面的文字构成转折关系,据此可以排除表示假设关系的“那么”项和表示因果关系的“因此”项。与前面的一个分句是顺承关系,据此可以排除“不仅”项。从文意看,为表示原因的介词,而不是表示结果的连词,据此可以排除“所以”项。与前后三个分句之间是并列关系,选“/”最为合适。由前面的“不仅仅”可以看出,该处前后是递进关系,选“然而”不合句间关系,选“/”读起来不连贯,选“也”不合语言习惯。CA经过/则其因此一定B经过才能而这些故/C通过才能/这种因此也D通过就能而/所以就 解析“经过”强调过程,“通过”强调手段,该处强调自主学习这一手段,应选“通过”。据此可以排除A、B。

    23、由前的“只能”可以看出,前后为必要条件关系,据此可以排除“/”“就能”项,即A、D。添加任何词语,都使表达欠简明连贯。从上下文看,该处的“想法”只是一种,而不是多种,据此,可以排除“这些”项;如果选“/”,则句间欠连贯。“因此”“所以”和“故”都表示因果关系,“故”是文言词,“所以”口语词,选“因此”最合适。选“一定”程度太重,“就”不合语言习惯,“/”句间衔接欠紧密。三、语句整体还原性连贯A A口腔疾病不仅会影响一个人的形象和咀嚼发声,而且会加重心脏、关节、肾功能等疾病 B口腔疾病不仅会加重心脏、关节、肾功能等疾病,而且会影响一个人的形象和咀嚼发声 C口腔疾病既会影响一个人的形象和咀嚼发声,

    24、也会加重心脏、关节、肾功能等疾病 D一个人的形象和咀嚼发声会受到口腔疾病的影响,还会加重心脏、关节、肾功能等疾病 解析B递进关系不恰当。C根据句意,并列关系没有递进关系恰当。D话题不一致。D 解析由横线前面的“之所以称之为爱的彰显”可以看出,横线上的文字是用来回答这一原因的。A“个人发展”没有扣住表达中心。B“美善的角度”没有扣住表达中心。C“强体的角度”没有扣住表达中心。C C一个君子在任何时刻都不应违背以仁为核心的伦理道德,因为它是人类精神文明的支柱,是人类区别于其它动物的标志 D仁在人类的精神文明中具有崇高的地位,是人类区别于其它动物的标志,一个君子在任何时候都不应违背以仁为核心的伦理道

    25、德 解析孔子的话“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阐述了君子的德行任何时刻都不违背“仁”,上文中已经明确指出了“伦理道德”是准则,它约束和影响人,因此,“仁”就是指以仁为核心的伦理道德。A和B没有以君子为主语,所强调的重点与孔子的话所强调的不一致。D从仁的地位入手进行阐释,而不是直接扣紧孔子的话来阐释,与前面一句话衔接不紧密。(一)考查重点 所谓整体还原性连贯又叫定位选句,是指在一个语段中,考生根据这段文字的表达中心、语体特点、逻辑关系、句式特点、伏笔照应、前后统一、脉络清晰、文气通畅、语言习惯等特点,把空缺处最恰当的一项选出来。整体还原性连贯题所提供的语段包括议论性语段、说明性语段和记叙性语段。该题型

    26、在2014年和2015年高考中考过。(二)常设陷阱 整体还原性连贯题的设题,经常设置以下六种陷阱:1从表达中心角度设置干扰。2从陈述对象一致角度设置干扰。3从句式选用的角度设置干扰。4从修辞润色的色度设置干扰。5从语体角度设置干扰。6从表达效果角度设置干扰。(三)失分原因 整体还原性连贯题的失分,除了心理因素外,主要有以下五个方面:1阅读语段速度太快,没有从宏观上把握语段的表达中心、层次和命题意图,就急于从题支中选择答案。2不能借助不同文体的语言特点进行选择,做题指向不明。3不能从陈述对象出发,全面审查各个选项的优劣。4不能比较各选项的内部结构,从中作出正确选择。5平时备考,阅读缺乏深度,靠刷

    27、题过日子,存有急于求成的思想。(四)临场技巧 整体还原性连贯题的应试,建议采用以下方法:1根据陈述对象的一致性原则判定选项。2根据落脚点和后语境的衔接关系来判定选项。3根据语脉判定选项。4根据事物的逻辑判定选项。5根据关联词语判定选项。6根据题干和选项的意境是否吻合判定选项。7根据选项的不同点判定选项。8根据题干的叙述角度判定选项。9根据语意判定选项。B A此后,一些优秀的文学作品对后世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它们也体现了对“风骨”的追求 B此后,一些优秀的文学作品也体现了对“风骨”的追求,并对后世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C此后,出现了一些优秀的文学作品,它们对后世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也体现了对

    28、“风骨”的追求 D此后,出现了一些追求“风骨”的优秀的文学作品,这些作品对后世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解析为同前句保持句式一致,主语应为“文学作品”,排除C、D。在句内顺序上,应是先对“风骨”追求,后“对后世产生影响”,并且“影响”一句衔接“风骨成了后人评判民族优秀文学作品的一个重要尺度”更为贴切,所以排除A。C C以大众勃发的运动热情为标志,以竞技体育重构发展思路为依托,以体育产生的美好未来为愿景 D以大众勃发的运动热情为标志,以竞技体育重构发展思路为愿景,以体育产生的美好未来为依托 解析正确的搭配及语序应是“以的热情为标志,以发展思路为依托,以的美好未来为愿景”。B 解析全句的主体是“太阳使人感到一种甜美的倦意”,在衔接上要注意主语的一致。同时要把握整个语段的意境和情感氛围。A A即城市从乡村征收贡赋、调集劳役,一般却较少向乡村提供产品 B即城市一般较少向乡村提供产品,而从乡村征收贡赋、调集劳役 C即乡村向城市缴纳贡赋、提供劳役,一般却较少从城市获得产品 D即乡村一般较少从城市获得产品,而向城市缴纳贡赋、提供劳役 解析根据陈述一致原则,排除C、D。从文段可知,主要讲的是城市从乡村获得,而不是向乡村提供,所以排除B。

    展开阅读全文
    提示  课堂库(九科星学科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2018年高考语文二轮复习:第19题语言表达连贯得体 课件(81张) .ppt
    链接地址:https://www.ketangku.com/wenku/file-128557.html
    相关资源 更多
  • 2021年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六单元 21 邹忌讽齐王纳谏同步练习(含解析) 新人教版.doc2021年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六单元 21 邹忌讽齐王纳谏同步练习(含解析) 新人教版.doc
  • 2021年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六单元 20 曹刿论战同步练习(含解析) 新人教版.doc2021年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六单元 20 曹刿论战同步练习(含解析) 新人教版.doc
  • 2021年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五单元 19 枣儿同步练习(含解析) 新人教版.doc2021年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五单元 19 枣儿同步练习(含解析) 新人教版.doc
  • 2021年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五单元 17 屈原(节选)同步练习(含解析) 新人教版.doc2021年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五单元 17 屈原(节选)同步练习(含解析) 新人教版.doc
  • 2021年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三单元 12 词四首同步练习(含解析) 新人教版.doc2021年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三单元 12 词四首同步练习(含解析) 新人教版.doc
  • 广西普通高中2013-2014学年高二学业水平考试试题语文 扫描版缺答案.doc广西普通高中2013-2014学年高二学业水平考试试题语文 扫描版缺答案.doc
  • 2021年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三单元 11 送东阳马生序同步练习(含解析) 新人教版.doc2021年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三单元 11 送东阳马生序同步练习(含解析) 新人教版.doc
  • 2021年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三单元 10 唐雎不辱使命同步练习(含解析) 新人教版.doc2021年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三单元 10 唐雎不辱使命同步练习(含解析) 新人教版.doc
  • 广西昭平县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doc广西昭平县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doc
  • 2021年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一单元 2 梅岭三章同步练习(含解析) 新人教版.doc2021年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一单元 2 梅岭三章同步练习(含解析) 新人教版.doc
  • 广西昭平县2018年中考模拟考试(一)语文试题(扫描版).doc广西昭平县2018年中考模拟考试(一)语文试题(扫描版).doc
  • 广西昭平县20182019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doc广西昭平县20182019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doc
  • 广西昭平县2017-2018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扫描版).doc广西昭平县2017-2018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扫描版).doc
  • 山东省济南市长清第一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第一次阶段性质量检测试题扫描版.doc山东省济南市长清第一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第一次阶段性质量检测试题扫描版.doc
  • 山东省济南市长清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第一次阶段性质量检测试题(扫描版).doc山东省济南市长清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第一次阶段性质量检测试题(扫描版).doc
  • 山东省济南市长清区2017_2018学年八年级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扫描版新人教版20180524122.doc山东省济南市长清区2017_2018学年八年级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扫描版新人教版20180524122.doc
  • 广西平果市第二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doc广西平果市第二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doc
  • 山东省济南市长清一中大学科技园校区2016-2017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山东省济南市长清一中大学科技园校区2016-2017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
  • 山东省济南市锦泽技工学校2016-2017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10月)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山东省济南市锦泽技工学校2016-2017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10月)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
  • 《创新设计》2017年高考语文全国版一轮复习:第5部分实用类文本阅读 第一单元 第一节 筛选整合信息分析传主形象WORD版含答案.doc《创新设计》2017年高考语文全国版一轮复习:第5部分实用类文本阅读 第一单元 第一节 筛选整合信息分析传主形象WORD版含答案.doc
  • 《创新设计》2017年高考语文全国版一轮复习:第5部分实用类文本阅读 第一单元 第一节 筛选整合信息分析传主形象WORD版含答案.doc《创新设计》2017年高考语文全国版一轮复习:第5部分实用类文本阅读 第一单元 第一节 筛选整合信息分析传主形象WORD版含答案.doc
  • 《创新设计》2017年高考语文全国版一轮复习:第4部分 文学类文本阅读第二单元 第一节 分析散文结构思路 WORD版含答案.doc《创新设计》2017年高考语文全国版一轮复习:第4部分 文学类文本阅读第二单元 第一节 分析散文结构思路 WORD版含答案.doc
  • 《创新设计》2017年高考语文全国版一轮复习练习:第5部分 第一单元 第一节 筛选整合信息分析传主形象.doc《创新设计》2017年高考语文全国版一轮复习练习:第5部分 第一单元 第一节 筛选整合信息分析传主形象.doc
  • 《创新设计》2017年高考语文全国版一轮复习练习:第5部分 第一单元 第一节 筛选整合信息分析传主形象.doc《创新设计》2017年高考语文全国版一轮复习练习:第5部分 第一单元 第一节 筛选整合信息分析传主形象.doc
  • 《创新设计》2017年高考语文全国版一轮复习练习:第4部分 第二单元 第一节 分析散文结构思路.doc《创新设计》2017年高考语文全国版一轮复习练习:第4部分 第二单元 第一节 分析散文结构思路.doc
  • 《创新设计》2017年高考语文全国版一轮复习练习:第2部分 第一单元 第三节 筛选信息与分析概括.doc《创新设计》2017年高考语文全国版一轮复习练习:第2部分 第一单元 第三节 筛选信息与分析概括.doc
  • 山东省济南市育英中学九年级语文期末试题(图片版).doc山东省济南市育英中学九年级语文期末试题(图片版).doc
  • 山东省济南市育英中学20182018学年九年级语文期末试题(图片版).doc山东省济南市育英中学20182018学年九年级语文期末试题(图片版).doc
  • 广西平南县中学高三语文科技文阅读综合练习(三) WORD版含答案.doc广西平南县中学高三语文科技文阅读综合练习(三) WORD版含答案.doc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加入我们 - 常用工具与软件 - 公益活动

    copyright@ 2020-2024 www.ketangku.com网站版权所有

    黑ICP备202402160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