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届高考二轮复习语文(全国通用)课件 第三章 古诗鉴赏-读懂为要赏析为妙 微案2 .pptx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 0人已下载
| 下载 | 加入VIP,免费下载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7届高考二轮复习语文全国通用课件 第三章 古诗鉴赏-读懂为要赏析为妙 微案2 2017 高考 二轮 复习 语文 全国 通用 课件 第三 古诗 鉴赏 读懂 赏析 微案
- 资源描述:
-
1、微案2 换一种方式复习古诗鉴赏第三章 古诗鉴赏:读懂为要,赏析为妙微案引语古诗是美的。但可能我们已做了很多很多题目,有些审美疲劳。这回,我们也“客串”一把,做一回命题老师,当一次阅卷老师,在收获新鲜感的同时,也许会有意想不到的复习收获栏目索引一、我来出题二、我来批改1.仔细阅读下面这首诗,仿照高考题形式出两道题,并写出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采樵作孟浩然采樵入深山,山深树重叠。桥崩卧槎拥,路险垂藤接。日落伴将稀,山风拂萝衣。长歌负轻策,平野望烟归。提示诗的首联、颔联可以从形象(意境)角度命题,颈联、尾联可以从情感角度命题。一、我来出题答案2.仔细阅读下面这首词,仿照高考题形式分别从技巧和手法两个角
2、度出两道题,并写出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烛影摇红松窗午梦初觉毛 滂一亩清阴。半天潇洒松窗午。床头秋色小屏山,碧帐垂烟缕。枕畔风摇绿户,唤人醒,不教梦去。可怜恰到,瘦石寒泉,冷云幽处。答案返回高考真题体验二、我来批改1.仔细阅读下面这首唐诗,请就现场答案打分并说明理由。青 溪王 维言入黄花川,每逐青溪水。随山将万转,趣途无百里。声喧乱石中,色静深松里。漾漾泛菱荇,澄澄映葭苇。我心素已闲,清川澹如此。请留盘石上,垂钓将已矣。(1)“请留盘石上,垂钓将已矣”流露出诗人怎样的情怀?(2分)现场答案(1)对青溪美景的喜爱与向往。垂钓、游玩生活的惬意。得分:_给分理由:_1分该答案两点重复,只能算作一点,故
3、得1分。现场答案(2)对青溪美景的喜爱,对大自然的热爱。对归隐的渴望。得分:_给分理由:_该答案第点正确,给1分。第点不给分,因为从上句“我心素已闲,清川澹如此”来看,所流露的不是“归隐”之意。1分参考答案对青溪的喜爱,(1分)自甘淡泊、有所寄托的情怀。(1分)答案参考答案(2)诗中画线句子运用了哪种写景艺术手法?请作具体分析。(5分)现场答案(1)寓情于景。通过对松、水、苇等景物的描写,通过景物的清新淡雅烘托内心对自然的喜爱之情。得分:_给分理由:_0分题干要求回答的是“写景”手法,是具体的描写景物的角度与手法,不是把写景与抒情结合起来的融情于景手法。答案现场答案(2)动静结合。以喧闹的水声
展开阅读全文
课堂库(九科星学科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链接地址:https://www.ketangku.com/wenku/file-132376.html


鄂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8课《诗两首》精题精练.doc
